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滨州市沾化区:实行“三抓”合力, 探索移风易俗“最优解”

日期: 来源:沾化区融媒体中心收集编辑:沾化区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沾化区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民政厅“1261”行动计划和滨州市民政局“1+5+N”总体工作思路,秉持“为农民减负就是给农民增收”的理念,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惠民两大原则,用心用情办好百姓“身后事”,以红白理事会为抓手,逐步推出移风易俗“1+N”模式(即:坚持党建引领,实施N项措施),并接连展开一系列动作。2023年,“丧事简办,农民减负”移风易俗案例入选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第四批全国“文明乡村建设”典型案例,泊头镇郑家村红白理事会获评全省百佳红白理事会典型案例。

抓好精准运筹,写好“体系篇章”,跑出移风易俗“加速度”。一是党政布局,统筹推进。沾化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移风易俗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建立了横向区委区政府主抓、部门协同、民政部门具体负责,纵向区、镇街、村(社区)分级负责的工作网络,将移风易俗与培育文明乡风相结合,与和美乡村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探索我区移风易俗改革发展的“强音”之路。二是制度保障,清晰路径。根据全区各乡镇(街道)民情风俗情况,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考虑,依托村民议事日、村民代表大会、张榜公示等途径积极吸纳征求村民的意见建议,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将移风易俗、文明殡葬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让村规民约更接地气、更符合村情,真正让移风易俗“实起来”。三是考核加持,助推落实。全力用好“考核”这根指挥棒,把深化婚俗改革、推进移风易俗纳入全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以工作推进为支点,聚焦问题解决,重点围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推出月调度、定期调研、常态化沟通等联系机制。并抓住清明节、中元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联合执法、日常巡查等“硬核”举措,对违规制造、销售、焚烧封建迷信殡葬用品行为开展“拉网式”专项治理,以机制推动问题高效落实解决,我区整体上高价彩礼、散埋乱葬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抓好规范服务,谱好“特色篇章”,做好群众减负“新答卷”。移风易俗要让群众有看得到、摸得着的获得感,做对“减法”是关键一招。沾化区坚持以激活“村规民约”和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作为推动农村丧事简办的有效措施,走出一条破解群众“减负”难题的有效路径。一是了民情解难题。为切实掌握并解决群众治丧办事繁、丧祭活动乱等痛点难题,组织人员对全区11个乡镇(街道)的治丧习俗进行调研摸底,全面了解群众的民情民意,并挖掘出“一日丧”等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并适时在全区推广。二是减流程优服务。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主动服务、文明劝导、问题上报等重要作用,形成镇村联动红白事服务治理体系。全区438个村红白理事会全覆盖,全程负责丧葬工作对接,协助家属办理各类手续,并做好移风易俗、丧事简办政策的解读和宣导。如沾化区泊头镇为丧属提供“节俭办丧惠百姓”服务,治丧费用降为原来的30%,仅此一项就可为群众减轻经济负担2000元以上,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三是找支点撬发展。沾化区积极以村规民约作为撬动乡村治理的有力“支点”,充分发挥村“两委”、党员干部家庭、乡贤等群体的带头示范作用,村“两委”成员、农村党员家庭带头在丧事上简化仪式、压缩时间,并积极践行招待标准、烟酒价格等事项从简标准。据不完全统计,与原先相比仅此费用,就可为丧属节省招待费用70%,切实做到为群众“减负”。

抓牢凝聚人心,点燃“引擎篇章”,建全长效保障“机制网”。一是坚持宣教结合促提升。全力精准提升殡葬惠民服务水平,着力打造“一张申请、一网通办、一站服务”丧事联办模式,实施身后事“一张清单”。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积极吸纳最美儿媳、文明家庭等为成员,深入各村开展“家和风美德润枣乡”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等系列宣讲活动,有效激活村民自我约束内生力,切实营造丧事简办、喜事新办的浓厚氛围。二是坚持以“乐”引参与。沾化区坚持文体“乐民”,助力打好乡风文明“持久战”,广泛开展“文明家庭”“移风易俗示范村”等评选活动,将丧事简办、新事新办纳入评选标准,坚持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激励身边人”感染村民,教育引导村民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把文明乡风建设融入渗透到村民生活中去,2023年表彰“文明家庭”“移风易俗示范村”等典型150余个。三是坚持积分效应促自治。创新实施“积分+”治理模式,将村民参与志愿服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移风易俗工作内容纳入积分制评分体系,探索建立乡风文明积分台账、积分存折、开设积分超市、设立“红黑榜”等,引领群众深度参与。目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搭建的“积分超市”中,已上架洗衣液、洗衣粉、卫生纸等多种生活用品,形成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转习惯、以习惯化新风的正向循环。


相关阅读

  • 安徽:婚俗新风 让年轻人卸下“甜蜜负担”

  •   婚姻是深爱的两个人缔结姻缘、携手一生的美好约定。安徽省积极推进婚俗改革,深化移风易俗新内涵,引导适婚青年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切实为爱“减负”,为幸福“加码”。
  • 诏安西潭镇倡导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尚

  • 近年来,诏安西潭镇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倡导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主动融入,通过树立典型、引导劝阻等方式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社
  • 山东东营河口区:推进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

  •   6元一包的香烟、不搭戏台子、不用戏班子、不设陪客……前两天,在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薄家村举办了一场喜庆的婚宴,村里人纷纷来道贺,红白理事会的人忙前忙后,两个年轻
  • 临沭县曹庄镇开展移风易俗宣讲 弘扬时代新风

  • “高额彩礼、低俗婚闹、铺张浪费都是不良的社会风气,大家要自觉抵制……”,临沭县曹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志愿者们正身穿红色马甲在村庄进行宣讲。曹庄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 文明实践|移风易俗破陋习 文明宣讲进万家

  • 为倡树文明新风,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各类主题宣讲活动,推动宣讲工作有声势、见实效。近日,源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辖区实践站开展“移风易俗破
  • 全时全程为幸福联线为爱护航

  • 近日,以“此生与共,青春有你”为主题的2024年共青城市集体婚礼在富华山旅游区举行,16对新人喜结连理,缘定终身。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刘旭 为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勤俭节约 从我做起

  • 成由节俭败由奢。抵制身边的浪费从来都不是一个“过时”的问题。为使反对浪费践行在日常生活中,让勤俭节约成为新风尚。连日来,通辽支队扎鲁特旗大队驻防罕山中队掀起“厉行节
  • 【食品学院报考指南】厚德弘食 惟民其康

  • 一、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08人,其中专任教师83人、正高39人、副高26人,具有博士学位73人。学科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
  • 有风来丨王旭烽:请将西湖随身“携带”

  • 潮新闻 实习生 牟书瑶 记者 林婧晴时水光潋滟,雨时山色空蒙,古往今来,西湖一直流淌于文人墨客的笔墨之间。从千年前苏东坡写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佳句,到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