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神眼”的眼神——何俊杰航拍的审美辨识

日期: 来源:文旅中国收集编辑:文旅中国

《神眼》

何俊杰的高空摄影主要用随行航拍方式,即乘民航途中“随机”抓拍,时间、航线均非摄影者自由择定。这就是说,如此航拍在摄前很难准确定位拍摄对象,亦无法自主选择拍摄角度,更难预料所遇景观(非民航拍摄就灵活得多,如拍黄山云海可择9月至次年6月,此时段层积云层厚,摄影者可长期“蹲点”),只能“随机”“撞大运”,否则机过景逝,这无疑是对拍摄者审美预判力的一大考验。而何俊杰出手不凡,是因为能妙用此“随机”,拍出了入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佳作《神眼》。

那是何俊杰在万米高空遥感造物主的眼神、体温与心跳,凭一双“神眼”将瞬间定格为永恒,终于从“小家碧玉”式的柔美走向冷峻凝寂的崇高。

《鲸戏》

一、“神眼”:远古的呼唤

何俊杰不是专业摄影家,亦非艺术类科班出身,他学的是财务会计专业,早年从事政府经济管理,摄影是业余爱好。自1985年何俊杰将镜头聚焦江南水乡,其作品满是古城小桥流水的恬淡与幽静,享有“水乡摄影家”之美誉。2003年后他将镜头升至高空,俯瞰大地,前后有天壤之别。这不由得引人发问,究竟是什么引发其拍摄方式的变换,从江南水乡转而迷醉高空航拍?欲解其结,还需从《神眼》谈起。

《天犬食日》

2003年何俊杰搭乘成都飞拉萨的航班,起飞半小时后,飞机升至万米碧空。何俊杰的目光突然定格于舷窗外一片雪山:“总觉得那片雪山下面有东西在吸引着我,但我看不清是什么”[1],仿若有神明的提示,他迅速按下3次快门。但此照片最初未入其“法眼”,未细看便将它当废片丢在一边。但当他重翻废片堆时,“神眼”却直扑眼帘,攫住他的心魄。他震憾于“那只饱经沧桑的眼”,竟泪痕点点地在凝视人世间的万家哀乐,仿若可听到无垠叹息。那“沉淀了万年的深邃目光里,藏着令人敬畏的力量”,这正是何俊杰内心所苦寻或神往的。他坦呈“来自江南水乡,之前一直关注风光和人文类的摄影,但是一直走不出小家碧玉的格局”,没想到万米高空的匆匆凝望打破此格局,亦让他魂牵梦萦,七年后(2010年)何俊杰再次踏上寻梦之旅,拍摄《三天——俯瞰西藏》。他这般体悟其高空摄影:“在万米高空俯视过我们的星球……你的思维和你对摄影的理解就完全不一样了。”[2]这就是说,高空摄影可捕捉日常经验以外的视象,获得非世俗的心理体验,这诚然是对摄影者的常规格局或视野的审美性补偿。

《一瞥》

2003年《神眼》问世,打破了“小家碧玉”框架,何俊杰由此从地面转向高空,民航航拍成为其“主打”。2004年其航拍系列在央视《瞬间世界》专题介绍;2005年其作品《大地的另一种表情》由《中国摄影》杂志发表,其《万米高空下的河流湿地》获全国摄影大赛银奖;2006年空中摄影集《神眼》由西泠印社出版社推出,在北京举办专题研讨;2007年获首届国际(上海)郎静山摄影奖;2008年入选第九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作品成功跻身西泠印社2008艺术品春拍;2009年其《天之瞳》分别参加平遥和连州国际摄影展,获平遥国际摄影艺术展风光类优秀摄影师奖;作品还入选2010年高校公共艺术类课程教材;2012年其航拍作品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被法国总理拉法兰收藏。

《地母》

二、视界“心象”:诗哲之思

何俊杰弃“小家碧玉”,将镜头对准更高远的境界,乍看纯属“神眼”的诱引,究其质,恐是其心灵审美库存之外溢,其内核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诗哲之思。

“江南水乡”系列钟情于水光映照下古城人文的柔美轮廓,这当然迷人,但这柔美已不能满足何俊杰的深层心理需求。亦即其“出走”江南水乡,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充分的精神储备。此储备并非限于专业技术层面,他将自己定位为业余“玩摄影”。从2000年始,何俊杰便尝试民航空中摄影,但也并未全弃“小家碧玉”。他须等待驱动自己冲破“小家碧玉”格局的时机,“神眼”后来恰巧满足了他在终极关怀层面的心理期待,“出走”也便有了充沛理由。何俊杰坦言,在“云层的高度俯瞰苍茫大地,这是一种角度和姿势。一种选择。舍弃了平面,从垂直的角度来体会大地的悲怆与温暖,孤独与甜蜜。高处,只属于云彩、飞鸟、梦中的凤凰和永远沉默的大多数”[3]。

《泾渭分明》

诚然,高空俯拍与地面摄影的不同在于,前者视域更辽远、壮阔。在万米高空俯视,大地万物皆被微缩,相比于苍茫大地、浩渺宇宙,个体生命顿显微渺。何俊杰对此已极敏感,他说:“飞翔鸟和恐龙曾经数度光临,时过千载。当一缕阳光拨开了缭绕的云雾,我从刹那的一瞥中读到了神眼。表情苍老,被时光洗练的皱纹裹挟着,对万物的理解和世间万般困苦的凝视。那是穿透时光和生命的一次凝视,他在那里已经有万世,我只是瞬间的过客。”[4]“神眼”的眼神在此恰巧回应了何俊杰关于个体生命存在的诗哲之思。

《龙脉》

借高空俯视大地,以表诗哲之思者古今中外皆有之。南朝鲍照《瓜步山揭文》:“仰望穹垂,俯视地域,涕洟江河,疣赘丘岳。”钱锺书按,鲍照“居高临下之放眼,而亦越世凌云之旷怀,情景双关。蓋此际觉人间得失奚啻‘豪盈发虚’,亦犹视江河丘岳直似‘涕洟’‘疣赘’等归于‘卑安足议’尔”。意谓立于苍穹,放眼天地万物,人间得失便变得微不足道,宛如江河似泪涕、山岳如肉瘤一般,已微小得无须费时议论。但丁用上帝视角俯察人类俗世的鄙陋可笑,竟是为蝇头小利相争相杀;弥德尔敦诗剧中女巫腾空下望,也只见“山松如针大,殿脊如人面皱纹,州郡才如女颊上赤痣;弥尔敦咏登天临眺,大地只是一点、一粒、一微尘;罗赛谛咏天上女观地球运转有若一蠛蠓急遽、飞旋于太空,词尤警拔”。[5]大地在宇宙眼中尚且渺如微尘,何况人类个体乎?相比于浩渺宇宙,人类世界确乎微若尘埃,个体人生不过百年,谁都无法逼停时光指针,时光不留情,岁月催人老。有机体生命的弧线在宇宙长河中,须臾一瞬罢了。与上述诗文、神话传说为介质的方式不同,何俊杰主要借镜头语言来表述其诗哲之思。

《拉萨河》 

与“神眼”凝望后,何俊杰不再“宠幸”地面拍摄,因地面视角已无法承载其内心对人与世界、人与自我关系的终极性叩问,即便偶尔拍了也不示人。从这角度不妨说,高空航拍打开的不仅是何俊杰的视界,更是其心界。

《胎息》

三、“悟道”:心灵的审美对应

何俊杰的航拍不刻意于形,更讲究承载之意,让镜头中的物象能对应其灵魂深处的心象。坊间为何将相亲称为相对象?相中即一拍两合,有结为连理之可能,没相中即分道扬镳。故所谓对象,乃为彼此内心所存之象之对应。从这意义上说,何俊杰航拍亦在为其心灵表达找“对象”,艾略特称之为寻找“客观对应物”。  

何俊杰航拍艺术可归纳为两个主题:“神眼”与“净土”,亦可从中提炼出“神圣”“纯洁”“坦荡”三个特征。

《金鹏》

主题一,“神眼”。

此主题除《神眼》外,另有《金鹏》《哥斯拉》《盖亚神迹》诸作品,单看其命名就充溢着神圣、神性之意。鹏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最大的一种鸟,亦是世界诸传说中奇大无比的神鸟。作品《金鹏》整幅画面似一昂首向上飞冲的鹏鸟的侧脸,那欲说还休的眼神深不可测;哥斯拉命名取自电影《哥斯拉》,影片中巨兽之王哥斯拉是远古原始生态中的最高统治者,以一已之力灭掉恶兽穆托,无论从什么角度说,它都是神一般的存在。作品《哥斯拉》中的哥斯拉从雪雾中露出挂满冰碴的侧脸,其眼神也幽邃寒深,似说“我在这儿已有亿年之久”;盖亚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众神之母,在所有神灵中身份显赫,德高望重。作品《盖亚神迹》中的盖亚下颌微抬,双目微睁凝望远方,满眼高冷与尊贵。

《哥斯拉》

这些“神眼”的眼神是在传递何俊杰对广袤大地的敬畏与膜拜,其意味可谓深长且辽远,犹如一深谙世事又城府极深的老者,面对某内心不诚却极力躲闪的孩童,老人虽只字不提,亦不点破,但那炯目却像X光可瞬间穿透孩童周身,再多“遮羞布”都无济于事。何俊杰的“神眼”主题又迹近米兰•昆德拉说的“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在全知全能的神灵面前,某些人类的小聪明、小把戏可笑至极,自欺欺人耳,岂能瞒过“神眼”?

《盖亚神迹》

主题二,“净土”。

此“净土”主题多涉冰川、雪山、险峰,画面以蓝、白色为主。蓝、白色均属冷色调,给人以沉稳、端庄、冷峻、纯洁诸感。何俊杰常借旁白诠释其画面,如对作品《念青唐古拉山脉》,他写道:“坦荡、浩渺、冷峻,只有高原提供你漫无边际的想象,和对至高境界的一种臣服。此时,只需要更多的氧气,就可以让高尚的想象得以跟随着虚无之云的舞姿,高蹈和‘飘逸’……”[6];对作品《轨迹》,他写道:“雪的肌肤,莲花盛开的高度,拥有梦想和纯洁的句子。在如此洁白的旷野中,在如此多的白色中,让我来宣布展开人类想象的翅膀,让心灵驰骋,让永远值得言说的激情在未来的日子里绽放如旭日……”[7];又对作品《冷峻》,他写道:“深邃、冷峻、陡峭。在那些耸入云端的岩石上没有多余的植被,多余的姿势和多余的想象……”[8]。

《举杯同庆》

何俊杰为何如此执念于“坦荡”“冷峻”“洁白”之画面?他将此归功于“神眼”。自从“几年前在昆仑山脉上空不经意拍到‘神眼’以后,选择高处的视角,在云层的高度俯瞰大地的表情,成了我的孜孜追求。我不是宗教人士,也不迷信神灵,但在一遍遍抚摸大地的举动中,我攫取了一种灵性的感悟,一种旺盛的激情”。何俊杰将西藏当作其艺术尝试的动力,在他眼里“这儿离尘嚣是那样的远,这里的天空是那么蔚蓝。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这里,我看见单纯又清洁的灵魂,她把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9]其魔力巨大,以至2010年何俊杰第二次入藏前“那片雪域圣地的静穆、高远和壮阔,不时在大脑皮层闪现”[10]。

《天荷》

若着眼于艺术学常识,全部创作的要害皆在于:艺术家须为其欲表达的创意去寻觅“对应性”物象,以期酿成“审美性”意象。而此酿造乃至演绎过程,则由“技巧”→“形式”→“魅力”诸环节构成。何俊杰通过航拍,也是在借“神眼”“净土”来对应其生命存根么?

《硕果》

有人说,何俊杰的摄影作品有“悟”境,且受王阳明心学滋养,“回归内心,从心出发,去思考做事的意义”。他坦呈其摄影确有此过程:“从一开始热衷于大量拍摄,到后来有选择性、有主题地去追寻某种意象的拍摄”[11]。王阳明诗《咏良知》:“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在其作品《三天》中,他以中国俗语“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与庄子的“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作为结语,已足见他想要的活法与姿态,这才是他改变拍摄姿势,专盯“神眼”“净土”的内驱力之所在,他追求的不仅是拍摄之物理高度,更是个体生命存在意义之领悟高度。

《听泉》

当然,何俊杰的航拍作品往往是一次性的,无法复制。据说《神眼》发布后,科考队曾按图索骥,结果空手而归。缘何?根子仍在“此物”能否对应“彼心”。用王阳明的名言,即是“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何俊杰不是地质学家,也无意于在地表插上地标,他只在意某物象是否契合其心象的模样。

《渊鱼》

另,何俊杰高空俯视大地的广博与辽阔并被其震撼,这堪称康德式的崇高。康德将体积庞大称为“数学的崇高”,人面对巨大物体会产生生命受阻之感,生理上有被压迫感(痛感)。这又似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西西弗斯一次次将滚落山脚的巨石推向山顶时,虽肉身负重,其内心却从容、坦荡。

简言之,当何俊杰拍下“神眼”,其镜头后隐匿的又何尝不是另双“神眼”?

《天山》


何俊杰

男,六十年代中期出生于浙江绍兴,1985年开始从事摄影,2000年开始专注于民航空中摄影。2003年作品入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10年作品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类课程教材;2012年作品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并被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收藏。出版有《神眼》、《三天》等摄影专著;曾获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等全国众多大展奖项。


[1]Kelly:《他在万米高空捕捉“神眼”,寻遍大千世界,用民航航拍解读地球!》,Uni旅图公众号,2019年6月12日。

[2] Kelly:《他在万米高空捕捉“神眼”,寻遍大千世界,用民航航拍解读地球!》,Uni旅图公众号,2019年6月12日。

[3]何俊杰:《大地的另一种表情》,《中国摄影》杂志社,2005年第1页。

[4]何俊杰:《神眼》,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2006年第13页。

[5]钱锺书:《管锥编》卷四,中华书局,1979年第1316、1318页。

[6]何俊杰:《神眼》,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年第53页。

[7]何俊杰:《神眼》,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年第54页。

[8]何俊杰:《神眼》,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年第68页。

[9]何俊杰:《神眼》后记,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年。

[10]何俊杰:《三天》,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年第4页。

[11] Kelly:《他在万米高空捕捉“神眼”,寻遍大千世界,用民航航拍解读地球!》,Uni旅图公众号,2019年6月12日。

责编:勾晓庆

相关阅读

  • 厦门,AI了ai了!今天正式启动

  • 来!开个脑洞~当AI遇上文明厦门会碰撞出怎样的奇妙火花在AI的画笔下文明厦门怎么去ai(爱)一起来看看AI视角下的文明厦门&文明展望吧↓↓↓以上图片均由AI生成你想上手试试吗?@所有
  • 没花一分钱!他一个人完成一部电影

  • 长江日报记者张维纳一个人,花费28小时,零成本完成一部AI微电影。近日,天津工业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刘静权创作的《机忆之地》AI电影通过了毕业作品审核。值得注意的是
  • 影视译制:不仅是语言翻译,更是文化诠释

  • 来源:光明日报电视剧《小别离》海报 资料图片电视剧《山海情》海报 资料图片电视剧《琅琊榜》剧照 资料图片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海报 资料图片【文艺观潮】影视作为大众
  • 北林大材料学院毕业生用设计作品交答卷

  • 绿色中国北京5月28日电(融媒体记者铁铮)夏木成荫的时节,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应届本科生们用作品展的形式,交上了优秀的毕业答卷。“有时代感”“实用性强”“贴近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神眼”的眼神——何俊杰航拍的审美辨识

  • 《神眼》何俊杰的高空摄影主要用随行航拍方式,即乘民航途中“随机”抓拍,时间、航线均非摄影者自由择定。这就是说,如此航拍在摄前很难准确定位拍摄对象,亦无法自主选择拍摄角度
  • 提示!G10绥满高速部分路段因施工临时交通管制

  • 记者从省公安厅交管局获悉,因G10绥满高速(哈牡段)K180+000至K228+000段需进行路面灌缝养护工程施工,为确保施工期间的道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9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