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筑楼引凤“西行”,山东首个“科协+学会集聚区”落户济南槐荫区

日期: 来源:新黄河收集编辑:新黄河

 

新黄河记者:殷玉国  

发布槐荫区京沪系筑楼引凤“西行”科协工作品牌,济南国际医学中心济南精准医学产业园科技工作者之家(学会服务中心)揭牌,中国地理标志产业大厦科技工作者之家(学会服务中心)揭牌,为槐荫区省(市)级学会专家人才共享智库(海智人才)专家顾问颁发聘书……5月23日上午,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庆祝活动暨槐荫区省(市)级学会集聚区创新发展大会上,上百人一起见证科协品牌发布、科技工作者之家揭牌和科技人才引进、合作协议签订和项目签约,共同守望槐荫“科创兴”结出硕果。

今年,槐荫区围绕“学会”这个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率先在全省、全市打造省(市)级学会集聚区,这是省、市学会发展史上的一次有益尝试和大胆实践。

筑楼引凤“西行”

近年来,槐荫区科协强化科普科创品牌引领,聚焦科创服务,构建“1+775”科技服务体系,推出“科创360”模式,聚焦科普服务,发挥全国科普示范区示范引领作用,建立槐荫区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站,打造槐荫13579“协·和”科普生态圈,实现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推进、融合发展。

创新无止境。5月23日上午,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庆祝活动暨槐荫区省(市)级学会集聚区创新发展大会上,槐荫区科协党组书记马毳重点解读了槐荫区京沪系筑楼引凤“西行J”科协工作品牌。槐荫区科协立足医学类学会“促进医学技术的繁荣和普及、促进医学技术队伍的成长、促进医学科技与经济建设融合”等职能定位,聚焦京沪康养产业基地等六大“京沪系”楼宇建设,在全市率先提出了“学会集聚区”的概念,推出了“科协+学会”共同体建设服务,打造了槐荫区京沪系筑楼引凤“西行J”品牌,设计了会标和logo,将为各级学会提供“高端学会汇商集聚、科技人才智库加盟、行业前沿学术交流、孵化产业创新技术、传播科学匠心精神、科技志愿服务纪实”6个“J”的服务和8条措施。

科协+医学类学会集聚区

槐荫区作为济南市乃至山东省的重要“门户”和“窗口”,槐荫区坐拥京沪高铁五大枢纽站点之一的济南西站,北连京津、南接沪宁,西通中原和关中,日常开行高铁班次400余趟、通达全国332个城市,以济南西站为核心的“枢纽经济商务区”正全力跻身全省科技、创新、文化的顶流发展阵地。

省(市)级学会集聚区为何放在了槐荫区?槐荫区有山东省立医院等10家三级医院、10家二级医院、13家一级医院,606家医疗卫生机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太平洋大学等新校落户槐荫区,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加速崛起,一批重量级医养健康产业项目落地建设。

槐荫区副区长付国斌介绍,打造省(市)级学会集聚区,槐荫区在布局实践上“先行一步”。今年以来,槐荫区立足辖区医养健康这个最大优势,聚焦“学会”这一领域精准发力,畅通会展会议产业链、服务链,深化“酒店联盟+会议会展”模式,以医学类学会为突破口,与山东省医学会、山东中医药学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今年以来已举办各类医学类会议130余场,全年计划举办医学类会议600场以上。

槐荫区通过打造“学会集聚区”、做好服务保障,形成以“学会”为磁场,科技、人才、产业不断集聚,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不断融合,具有独特吸引力、吸附力的良好生态,为槐荫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科协+学会”联盟服务八条

吸引人才,如何留住人才非常关键。

槐荫区科协在全市率先推出科协组织与各级学会联盟的“服务八条”,以及“学会专家人才共享智库服务指南”,形成了“科协+学会+阵地+人才”的融合型服务矩阵。

《“科协+学会”联盟服务八条》内容包括:推进党建工作共促共进,共同打造党建文化品牌。邀请学会组织与槐荫京沪系楼宇园区科协组织结对子开展党建联合行动,打造“党建惠企·亲清家园”党建品牌、“科技清风·槐香廉韵”廉政文化品牌。

推进科技服务协同,深化“科创中国”助力园区行动。每年与省(市)级学会组织有计划的深入园区企业,挖掘园区企业真实需求,共同服务槐荫“科创360”园区建设。

推进专家智库共建,打造会地人才引育共同体。依托济南市海智创新研究会、槐荫区高层次和青年人才发展促进会等驻区人才引育平台,组建科协与学会共享专家智库。聘请海内外产业链链长、专家、顾问,走进省医学中心精准产业园等园区企业开展全链条服务。

推进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联合省(市)级医学类学会深入槐荫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基层医疗能力提升培训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邀请学会相关专家深入社区养老机构讲授专业医疗知识,开展现场技能培训,提供医养健康指导,探索医养结合新型服务模式,共同打造“助力乡村振兴健康梦”服务品牌,以精准医疗扶贫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推进产学研合作,实现槐荫医药产业上下游“四链融合”。加强学会、医学中心和驻地10余家三甲医院的对接联系,深化从“基础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产业化实施”到“推广应用”的全周期、全链条服务,推进医药产业项目合作落地,赋能济南医学中心(精准产业园)医药产业体系创新发展。

推进会务共办,打造济南西城国际医学高端论坛品牌。槐荫区建立各级学会全年会务数据平台,为学会提供物业服务、会议服务、会展服务、政策对接。

推进宣传多媒体共享,推广“专家讲科普”精品课程。形成科协组织和学会新媒体宣传矩阵,在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线上平台开设专栏,以居民“点单”、科协“接单”的形式,邀请学会专家参与槐荫“五兴”科普志愿服务团服务计划,通过槐荫区科协“启智驿站”项目制作传播精品科普课程,共同打造线上“健康赋能”学习平台。

推进科普阵地共建,组织学会专家会员四进服务。科协组织与学会组织联合争取山东省科普示范工程及各类项目的支持,走进机关、乡村、社区、学校,共同建设“健康赋能基地”。积极招引学会专家会员在现有的科普大学、科普体验中心等阵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知识培训、义诊检查等服务,擦亮“健康赋能基地”基层医疗服务品牌。体验槐荫“协·和”科普生态圈服务,打通槐荫全国科普示范区全民全域科普进家入户“最后一公里”。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槐荫区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韩卫英表示,以此次发展大会召开为契机,为所有来槐荫的各级学会、科创企业和科技人才“明灯三千、花开满城”,争当各级学会和科技工作者服务保障的“贴心人”。将一如既往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与各级各方面学会务实合作,落实好“服务八条”和智库人才服务指南,持续深化“456”一揽子政策服务(“4”即全面提供物业、会议、会展、政策对接4项基础服务,“5”即党建共建、金融、大数据、公益、双创5个链接服务,“6”即集聚、加盟、交流、技术、精神、纪实6个“J”服务),全力保障开展好各类学术交流、继续教育、科普宣传等活动,服务省(市)级学会在槐荫区发展壮大。

槐荫区将以“娘家人”的真情、“店小二”的热情,为高校科研院所、驻区医院、科创企业的专家学者、青年才俊、研究人员提供最优服务,在政策上全力倾斜、资金上全力扶持、服务上全力保障,打造各级学会、科研人员、科创企业情有独钟、心向往之的一流集聚区。

编辑:周末

相关阅读

  • 向“新”济行

  •   时间的长河奔腾不息,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近年来,济南上下勠力同心、披荆斩棘、奋勇前行,深入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强势推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强省会建设不断
  • “服役”近40年!今天,明湖热电厂正式关停

  •   5月23日8点56分,随着起重设备将液压破碎锤缓缓吊起,5分钟后,设备被吊到100米高的燃煤锅炉烟囱顶部开始作业,拉开了明湖热电厂关停工作的大幕。济南第一座集中供热、热电联
  • 济南与人才将再续“孟夏之约”

  •   人才招引,到底应该怎么开展?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这几天看到济南第二届“海右人才节”的报道,笔者脑海里浮现出的念头就是:  这样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考
  • 综艺、明星不断档,咋就奔着济南来?

  • 王贝艺 徐晓磊 济南报道扛着大葱逛黑虎泉、品尝山东大馒头、学做鲁菜拔丝地瓜……近日,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在济南花式“citywalk”,带火相关话题的同时,也引来不少网友惊叹——原
  • 市科协举办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讲座

  • 防城港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韦英奇 通讯员 李奕瑶) 为深入挖掘和传承“龙芯之母”黄令仪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激励广大青少年投身科技事业,5月18日,市科协在市科技馆三楼科普剧场
  • 金鸡菊天人菊全部盛开,济南腊山河畔现金色花海

  • 5月19日,在济南西客站片区的腊山河两岸,分段种植的金鸡菊和天人菊全部盛开,占地面积超过一千平方米。金鸡菊和天人菊的花蕾闪耀着金黄、橙黄的澄澈光影,形成一片梦幻的花海,在周
  • 复古骑行现身济南老商埠|新黄河镜相

  • 5月19日,在济南经四路老商埠街区举行了复古摩托车巡游展示活动。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20多位摩托骑士身着西装或复古服装,骑着带有各种装饰的复古机车现身老商埠街区。帅气拉风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周成浦为金昌青年学子讲述露天矿爆破的故事

  • 为充分发挥金川区镍都开拓者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爱国爱党爱家乡的意识,近日,金川镍都开拓者纪念馆在金川国家矿山公园举行“家乡的历史故事——纪
  • 在西南财大,听单霁翔讲文化的力量

  • 近日,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应邀到西南财经大学作《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专题讲座。400余名师生在光华校区西厅聆听
  • 正式获批!事关牡丹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 23日,记者从牡丹江市自然资源局获悉,《牡丹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简称《规划》)已于日前获省政府批准。这是国家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以来,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