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小清新,山城气质是怎么炼成的?

日期: 来源:浙江日报收集编辑:浙江日报

潮新闻 记者 尤建明 通讯员 赖淼莲

最近几天,山城泰顺正火热筹备欢顺520系列活动,五大版块20项主题活动刚预告不久,便收获了不少热度,“走走泰顺、一切都顺”的口号逐渐在周边省市叫响开来。为啥不远千里来泰顺?有网友一语中的:“这里有好到能罐装出口的空气”。

这样的评价不是空穴来风。前几天,浙江省美丽浙江建设办通报了一季度环境空气质量:泰顺在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及同比变幅、PM2.5浓度变幅、优良天数、优良率这些核心指标中,同时拿下了五个“全省第一”。

俯瞰飞云湖醉美生态。孙新尖 摄

夺冠也并非偶然,就在几个月前的年度复核中,泰顺成为全省唯一的“五星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个山区县,为何如此小清新,好气质又给当地带来了什么?

擦亮生态底色 好家底养好空气

浙南山城泰顺,九山半水半分田,既道出了空间制约下发展的难,也点明了生态资源禀赋的优。如何破除障碍,推动山区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生态,无疑是泰顺最大资源、最大禀赋、最大潜力。绿色,成了当地持之以恒的发展底色。

泰顺罗阳岭北片区风景。泰顺县委办供图

为绿色生态腾挪空间,泰顺牢记“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殷殷嘱托,20年多次迭代升级“大搬迁”,11万山民进城入镇搬到幸福里,也换来了万千群山的“美丽蝶变”。

为绿色生态增强支撑,泰顺深化要素生态化配置综合改革,创新“一优先五捆绑”制度,坚持生态优先,引导资金、项目、土地、人才、政策等向生态领域流动,以生态贡献为标尺来评价各项综合效益,在全县掀起了绿色发展潮流。

为绿色生态注入活力,泰顺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编制实施全国首个县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建立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全省首个生物多样性博士后工作站,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生态保护。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如妙 摄

“森林覆盖率达到76.1%,水质达标率100%,环境空气质量多年处于全省第一梯队。”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泰顺分局相关负责人晒出了一堆“国字号”生态荣誉: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首批碳汇城市。

特别是全省第一批清新空气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等金字招牌加持,诠释着“来浙里,我氧你”的独特魅力。

厚植地方特色 好空气塑好口碑

小清新,好气质,能给山城带来什么?

往宏观里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细微处讲,好山好水好空气都能卖钱。在碳积分交易机制下,长三角地区已有不少“卖碳翁”:南京高淳区诞生江苏首单农业碳汇交易;湖州安吉和杭州淳安先后达成多笔林业碳汇交易;湖州德清、丽水松阳等地探索湿地、茶园等多种形式碳汇交易。

空气变现,并不轻巧。虽探路者众,但开发成本高。泰顺把目光转向带动面更广的“生态+文旅”,让好空气塑造的好口碑,逐渐转变成“走走泰顺、一切都顺”的现实流量。

廊桥秋色。林宗义 摄

延长绿色链条,厚植地方特色,泰顺的特色是什么?就是“山、茶、花,矿、泉、水”这些稀缺资源和“红、桥、村,泰、顺、人”这些深厚人文积淀。

当地用12个字来自晒家底。依托优质生态和人文底蕴,赋能特色产业和品质生活,从乌岩岭到泰顺石,从三杯香到栀子花,从氡泉水到飞云湖……泰顺不断丰富时尚新体验,迭代看廊桥、泡氡泉、游古村等内容,拓展露营、滑翔、漂流等业态,培育“稻田咖啡”“小酒馆+”等消费场景。

筱村公社夜景。泰顺县委办供图

“来泰顺,我氧你”,山城发出诚挚邀约:这里春有碧湖云海、夏有青山翠竹、秋有古道红枫、冬有氡泉清池……几乎目之所及,心旷神怡,不断撩拨人们心中的“诗与远方”。

在温州投放“移动的廊桥”公交广告,在杭州东站设立旅游互动展厅,在上海虹桥开通“走走泰顺、一切都顺”泰顺号动车专列,举办“十大文旅节庆”“十大旅体品牌赛事”……泰顺借地推广、借会登场、借物造势、借媒唱戏、借节生情,去年接待游客超1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长25%。

提升发展成色 好口碑引好项目

如何把纷至沓来的流量,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能量?泰顺之策是,掌握好“变与不变”。在当地看来,“不变”的是要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一张蓝图绘到底,“变”的是要抢抓机遇、创新思维,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换句话说,就是要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从华东大峡谷到抽水蓄能电站,从氡泉小镇到泰顺酒谷……泰顺强势加速生态工业发展。就连生物多样性,也打造出资源产业链。

泰顺郁郁葱葱的森林。胡黎明 摄

位于大山深处的泰顺县罗阳镇大溪源村,得益于乌岩岭国家级生态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村里的好生态与蝴蝶研学相结合,创成了温州市首个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如今,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大溪源小山村,因蝴蝶谷项目成功破茧而出。大溪源蝴蝶科普馆和乌岩岭黄腹角雉主题馆等特色展馆,串联生态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物多样性等要素,以实物标本、动态场景、实地体验等,每年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带动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破百万元。

一只蝴蝶的振翅,也似乎引发了泰顺人归巢创业的“蝴蝶效应”。近年来,曾秋、章欣雨、唐平冬、陈平等一批泰顺籍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依托生物资源和自然环境,开发跑步鸡、栀子花等富有地方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产业”项目。栀子花产业链创造年产值2亿元,收购黄栀子1.5万吨,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跑步鸡项目三年带动浙闽边界1500户养殖,其中低收入农户70户,实现7个村集体年收益增收10-15万、农户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俯瞰华东大峡谷。泰顺县委办供图

当然,提升发展成色,既要鼓口袋的富民产业,也要扩税源的支柱产业。眼下,廊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成全省大花园耀眼明珠,氡泉小镇创成省级特色小镇。小清新,不仅带来纯天然的好气质,也带来爱打拼的豪气质。

水经济、新能源、顺文化等特色产业正在泰顺快速发展。华东大峡谷等标志性项目全面推进,飞云湖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全面开工,矿坑冰城、松垟花开等既有项目正改造提升。今年以来,石松里旅游度假区、浙江中星种牛繁育基地、柳峰尖观云揽胜等亿元项目纷纷慕名而来,签约落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新疆“12369”环保举报受理热线将全面停用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 5月10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网站发布《关于停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369”环保举报受理热线的公告》。  《公告》称,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
  • 湖北启动汉江中下游联合生态调度

  • 极目新闻记者 庞正通讯员 沈泽锋5月10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湖北省水利厅获悉,为促进汉江中下游鱼类洄游繁殖,综合考虑丹江口水库下泄和唐白河、南河来水以及鱼类洄游、产卵条件等
  • 江苏南京:长江岸线生态如画

  • 2024年5月7日,江苏省南京市幕燕滨江风貌区水清岸绿,风景如画。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加强保护长江水域的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生态岸线恢复,持续改善长江南京段生物
  • 卷首语:《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发布

  •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的颁布,意义重大,彻底结束了我国生态保护补偿没有系统立法的历史,使得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进程迈出了一大步。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小清新,山城气质是怎么炼成的?

  • 潮新闻 记者 尤建明 通讯员 赖淼莲最近几天,山城泰顺正火热筹备欢顺520系列活动,五大版块20项主题活动刚预告不久,便收获了不少热度,“走走泰顺、一切都顺”的口号逐渐在周边省
  • 新消费品牌培育 浙江出新招

  • 潮新闻 记者 朱承为推动新消费品牌发展,浙江有了新招!近日,浙江省商务厅等8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浙江省新消费品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聚焦“全过程创新、全要素集聚、全
  • 咦?是谁打翻了河外的调色盘

  • 是谁借着五月的名义打量着夏日的风景?是谁纵容了夏天的肆意挥洒又叹夏日长?是透过窗子的微光被夕阳拉长的影子?是被蝉鸣叫醒的树上花自由行走的云?请跟随我们的镜头共赏河外的色
  • 中心城区15分钟内直通广州南站!通车时间→

  • 海珠湾隧道又传新进展!⏳2025年6月广州中心城区有望15分钟内直通广州南站近日,广州交投集团海珠湾隧道项目顺利完成管片生产任务。项目自2022年9月开始第一块管片浇筑,历时七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