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温州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

日期: 来源:温州晚报收集编辑:温州晚报

2月4日,记者从温州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发布《关于确定第二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地区)的通知》,温州市被确定为第二批15个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之一。据悉,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为期两年。

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是知识产权领域首个经国务院同意开展的含金量最高的示范项目,按照《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整体部署有力、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水平较高、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资源保障良好的城市开展示范区建设,目前已分两批共遴选了25个城市(地区),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绍兴等4个城市入选。此次获批示范城市,标志着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近年来,温州市通过全面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构建高水平、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保护立体“生态圈”。2023年,我市成功获批全国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地区,集聚多方知识产权资源,进一步推动完善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社会共治等渠道协同保护机制,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助力创新创业提供支撑保障;获批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纳入国家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面向高端装备制造和鞋服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国考、省考取得“双优秀”,保护中心绩效考核跃升至全国第2,连续三年相关案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全市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指标稳步提高,8项专利获中国专利奖,20个项目获全省首届知识产权奖,正泰集团荣获浙江知识产权大奖,专利商标质押金额超240亿;办结知识产权纠纷案件3774件,调解成功776件,设立海外知识产权服务站点8个。

下一步,我市将全面落实示范区建设要求,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省委省政府相关部署要求,创新保护路径、深化机制变革,深入打造民营经济知识产权保护的“温州样板”,对表对标圆满完成创建任务,以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成效,持续开创知识产权保护新局面,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贡献温州力量。

供稿:温州晚报

记者陈培培

通讯员温市萱


相关阅读

  • 2024哈尔滨乘势而上再启新程

  • 天地风霜尽,新程壮阔多。2024年,哈尔滨扬蓄势之锤,击奋进之鼓,抢抓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政策叠加的红利释放期、发展动能的加速集聚期,在敢闯敢干加实干中奋勇争先,强化省会担当
  • 山西财政持续支持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 2月1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2024年,省级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继续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创建及重大文旅康养项目建设,落实文旅康养集聚
  • 去年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进出口货值逾70亿元

  • 青岛海关日前发布消息称,2023年全年,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到发中欧班列863列,班列到发数量再创新高,同比增长11.4%,进出口货值71.24亿元人民币。据青岛海关所属
  • 让纠纷化解走上快车道

  • 让纠纷化解走上快车道——国家税务总局杨凌示范区税务局探索“嵌入式”涉税费纠纷预防调解工作法纪实随着涉税费事项日趋复杂化、专业化,如何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
  • 星耀农科城 | 杜秋凤:敬老孝亲 爱常陪伴

  • 日前,“情暖农科城”第五届杨凌示范区道德模范颁奖典礼暨新春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在杨凌国际会展中心三楼演播大厅举行,现场对10位道德模范进行了表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帧帧
  • 杨凌这一年 | 乡村振兴增活力 特色产业新突破

  • 寒冬时节,万物蛰伏。但在陕西杨凌,产业兴旺、日子红火的场景却不胜枚举。自杨凌示范区实施校企协同“五联一抓”助力乡村振兴以来,全区上下立足发展实际,加速汇聚政校企协同推进
  • 上合组织示范区四地联动“链”接未来

  • 火爆出圈、冲上顶流、站稳C位,这个冬天,哈尔滨因“冰雪”这一名片持续闪耀中外,冰雪旅游圈粉无数,“冰雪+”效应加倍释放。高光时刻下的哈尔滨再添“国际范儿”:日前在哈市召开
  • 廊坊开发区一企业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2023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认定名单,廊坊开发区久智光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荣获“国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温州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

  • 2月4日,记者从温州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发布《关于确定第二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地区)的通知》,温州市被确定为第二批15个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 “四个新”推动江苏制造业迈上新台阶

  • 2023年以来,江苏坚持以制造强省建设为统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构建“1650”产业发展体系,工业经济实现率先整体好转,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2月4日,省政府召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