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扬眼纪实·追光灯 | 尽孝三十七载 看取夕阳绯红

日期: 来源:扬子晚报收集编辑:扬子晚报

见到李银江院长,是在三月的一个早晨,春寒料峭。桂五镇敬老院的侧门徐徐打开,李院长热情地招呼我进屋暖和。茶叶在杯中打着旋儿翻腾,路途中寒风带来的微冷顷刻消散。

摊开采写簿,看着眼前的李院长,我开始在脑海里对比网络搜索过的照片,高大魁梧是一样的,充沛的干劲是一样的,亲切的笑容是一样的。如果说哪里有点不同,只能说眼前的他,头发多了一丝丝花白,脸庞增添了几缕岁月的痕迹。毕竟,这是一位66岁的老人,一位当了37年孝子的敬老院院长。从最初的一片荒地到如今整洁明亮宽敞的花园式敬老院,从风华正茂的“小李”到老骥伏枥的“老李”,他熟知这里的一草一木,见过这里无数个黎明黄昏。他为之付出的心血,无法简单用时间来衡量。

2014年,李银江在敬老院门口

如今,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的李银江,与爱人把家搬到敬老院,当起义务院长与护工。 “敬老院就是我的家,在我有生之年,能为老人服务一天,我就服务一天。”李银江的眼眸流露出诚恳与坚定的目光,让人深深看见了他期待的未来。

是命运的选择,也是奋斗的崭新起点

如果现在跟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说,从现在起你要一直当敬老院院长,为老人服务一辈子,会有人甘之如饴接过命运投来的这根橄榄枝吗?回忆起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那个午后,李银江坦诚他也曾有过犹豫。

1986年,29岁的李银江在村支部书记岗位上干得有声有色,构想了很多规划打算大展拳脚。初夏的这天,李银江处理完手头的事情,正准备离开村委会,电话响了。是乡长打来的,让他到乡政府一趟。李银江心想,乡长打电话肯定有重要的事,便马不停蹄地赶去。没想到,这一趟乡政府之行,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当时盱眙县政府统一部署工作,每个乡镇都要建立一座敬老院。桂五镇不缺地,划一块就是,问题是建好之后谁来管理?敬老院属于民政范畴,但乡民政系统实在抽不出人手。经过乡党委会研究,他们选好了合适的人选,这个人就是李银江。乡长传达了这个决定:由李银江负责筹建桂五镇敬老院,并由他担任敬老院院长。李银江听了一愣,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与敬老院的事情有关。他在四桥村干了将近十年的村干部,什么都熟门熟路,但整天和老年人打交道,是完全陌生的领域,他心里没什么底。回忆往昔,李银江也说到另一层顾虑。“当时我心里有些想不通,觉得村支部书记这个岗位挺适合年轻人锻炼的,去敬老院干怕没前途。”

促使李银江痛快接过重任的,是他的父亲李学仁。这位从小因孤儿身份受尽苦难,在抗战时期当过民兵中队长,教会他做人要讲口碑的父亲,李银江提起来,眼里是藏不住的想念和敬佩。那一晚,李银江因为心里有事,回到家中一句话不说,上桌也只是闷头吃饭。见儿子如此反常,饭后,父亲把李银江叫到一边询问。当李银江将组织上的安排和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父亲把没抽完的烟狠狠摔在了地上,指着他的鼻子问,“你还是不是党员、还记不记得党的组织原则?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父亲见他脸涨得通红,语重心长道:“再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明天就去报到!”父亲吼出的这句话稳住了李银江的心思,让他坚定了信念,打算干出个样子来,第二天就走马上任,成了年轻的敬老院院长。

说起来好歹是个院长,但李银江没有任何下属人员,也没有办公地点。所有的只是一块杂草丛生、崎岖不平的4.2亩丘陵荒地。时值六月,而国庆节前敬老院就要投入使用。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李银江决定节省来回时间。于是,他花了建院的第一笔支出——四块二毛钱,到街上扯了块塑料薄膜。他就用这一斤六两的塑料薄膜,在工地上搭了间小棚子,作为晚上的住处。虽是夏天不用担心挨冻,但薄膜棚子毕竟不够透气,闷热是免不了的,再加上耳边蚊子嗡嗡声不绝如缕,李银江夜里根本睡不踏实。但这些困扰算不了什么,当时的李银江心里就一个念头,要像盖自己家房子一样,好好为老人们盖一个家。于是,他以工地为家,事必躬亲,找石头、运沙子、扛木材,工人干什么,他跟着干什么,不同的是,工人下班可以回家,他还要住在工地上。为了将经费用在刀刃上,施工的每一道环节,从资金落实、材料购置、施工监理到把关验收,李银江都一一过问。随着金黄秋风起,历经95天的辛苦,一座设施齐全的敬老院宣告竣工。

李银江手机里还存着一张多年前的黑白照片,展示了桂五镇敬老院最初的模样。“当时只有一排泥砖瓦房,宿舍加配套用房总共11间。”他说,“在那个年代这可是全镇最好的房子。”

房子好不容易建起来了,没想到更大的考验还在后头。当李银江兴致勃勃地一一登门邀请镇上的五保户入住时,却连连碰壁。“想让老人来这个里面,可给我费老劲了!”三十多年后再回首,李银江不得不感慨万事开头难。“老人有恋土难移思想。他看我来做工作,让他来敬老院,他说你这个小家伙,不到30岁的人,你给我骗到敬老院,我来了,好了,我巴不求得(巴不得),如果不好,我回不得家乡见不了爹娘(意为没脸见人)!”还有人问“什么叫敬老院?”

李银江始终记得第一个被他说动的老人傅伟俭。面对登门的李银江,老人敞开心扉,坦诚说出切实的顾虑。别看五保老人虽然无儿无女,但其实都是“宝”,再也不是社会的多余和累赘。逢年过节,张家一盘菜,王家一碗汤,周家的毛娃喊爷,徐家的后生叫大(伯),这样的“软环境”到哪儿去找呢?敬老院除了几间房和一块牌子,能提供这些吗?一席话让李银江受到不小的触动,他当场郑重地向老人保证,“你们到敬老院来,包吃包住,有病包瞧,我就拿你们当父母,我就是你们的儿子,给你们养老送终!”他跟傅伟俭约定,可以先去敬老院体验一番,先住上几天,吃几碗饭,睡几天觉,如果觉得不好,马上找车子把他送回来。就这样,七哄八哄,做足了思想工作。傅伟俭也知道李银江口碑在外,做事实在,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答应了。就这样,李银江如法炮制,总共拉来了七名五保老人作为第一批院民,他们也被称为“开院七老”。1986年10月1日,桂五镇敬老院如期举行了成立仪式。李银江正式走马上任,本以为是作为首任院长就职,没想到37年过去了,他还是敬老院唯一的院长。

2011年,李银江在敬老院食堂为五保老人添菜加饭

际遇总是如此有趣而又似乎冥冥注定。如果再将之前的问题抛出问李银江:你愿意为敬老院服务一辈子吗?假若让现在的“老李”同当年路口犹豫的“小李”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他一定会拍一拍那副年轻的肩膀,说,接下这副担子吧,相信我,你到老也不会离开,因为,你舍不得,放不下。

是甜蜜的泪水,也是岁月的永恒记忆

漫漫37载对李银江来说,肯定有过许多艰难的时刻,但他记下更多的是甜蜜,是蜜糖一般浓厚、春风一般温暖的亲情,这亲情不靠血缘维系,靠的是彼此的心。李银江说敬老院是一个大家庭,他希望让所有的老人在敬老院里都能感觉到家的温暖、子女的味道,“走了”有人替他们送终,要让他们在敬老院同样享受到天伦之乐。这也是他在就职仪式上做出的一项庄重承诺。

2017年,李银江在敬老院为五保老人过生日

两年之后,考验来了。五保户李奇山是桂五镇敬老院第一个离世的老人,也是“开院七老”之一,1988年7月12日下午他以82岁高龄辞世。老人弥留之际,李银江打电话叫来爱人韩素珍,夫妇俩用温水给老人擦身子,仔细地剪好指甲、换上衣服。同时,让院里的工作人员收拾好一间房子,简朴庄严地布置起专用灵堂。当老人的亲戚、过去的乡邻闻讯赶来养老院吊唁时,李银江胸佩白花、臂戴黑纱,为客人点纸、陪客人鞠躬,见者无不动容。

守灵三日,李银江基本不离左右。出殡时,按照乡镇习俗,李银江身为孝子,在众人目光下高擎老盆,重重摔碎(意与丧事告别),鼓乐齐鸣后,又手捧老人遗像,走在队伍前面。想起往日相处的点滴,李银江和爱人潸然泪下,情同手足的其他六位老人也流下了悲伤和感动的泪水,他们放心了,他们知道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段路不会孤单潦草,而是有温暖有依靠有陪伴。

但闲言碎语总归是有的。在农村,葬礼高于其他庆典礼仪,为老人送终尽孝是一件天大的事。李银江自己的父母都活得好好的,却为别的老人戴孝守灵送终,难免遭人说三道四。操办葬礼后的第三天晚上,李银江两口子一身疲惫回到家里,喊妈,妈不应,喊爸,爸在喉咙里“嗯”了一声。晚饭后,一直拉长着脸的母亲开腔了,“银江忙啊!几天不归家到哪儿去啦?去给人家当孝子、摔老盆去啦!我和你爸活得好好的,你怎么去给人家当孝子了?我就想问你一句,你究竟是哪家的孝子?”听到母亲的数落,想起耳畔的各种闲言碎语,李银江心里很不好受。父亲见他一脸委屈,赶紧出来圆场,“银江也不容易,他是政府干部,为老人尽孝也就等于为政府尽忠。孝也要尽,忠也要尽。”但父亲也直言道: “你错不在给别人当孝子,错在不该瞒着我们!”父亲的话,让李银江无可辩驳,他哭着表示,以后一定会把双亲奉养得更好!能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李银江很宽慰,他说,“身为敬老院院长,五保老人无儿无女,我不为他们养老送终,谁为他们送终?”这么多年来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想,他都坚持用情用心对待每一位老人,拿老人当自己的父母。

李银江的真心真情和付出也换来了老人们的赞许、信任和疼爱。钱庆楼是首批入住敬老院的老人,他在去世前,当着自己唯一亲人的面,把一生的积蓄一万七千元递给了李银江。这些钱,都是他在敬老院用劳动换来的。接过这沉甸甸的钱,李银江既感动又难过,他了解老人的心意,但还是把钱给了老人过得困难的亲戚,算是借老人之名做了最后一件好事。“不是亲人更胜亲人”,李银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种感情是切实存在的。陈广英老人一辈子无儿无女,把李银江当成亲儿子,李银江也视她为亲妈妈。谈到陈妈妈,虽然过去了很多年,李银江还是不禁哽咽,回忆起陈妈妈的往事。有一天趁没人注意,她独自一人走到乡镇街上,用五块钱买了一根巧克力冰淇淋,又摸索着走回来。那个时候,是很少有人会买冰淇淋的,馋了最多买根冰棍。由于天气炎热,老人又行动不便,回来时巧克力已经化成了两手的浆。她双手捧着走到李银江面前说:“儿子,银江,你把它吃了吧,我洗过手的。”看着眼前融化的巧克力浆,李银江又激动又感动。没想到几天后,陈广英老人竟永远地走了。李银江披麻戴孝为老人家办了一场体面的丧事,在墓地失声痛哭,长跪不起。

告别让人悲伤,但因为李银江的照顾和陪伴,夕照的光景并不黯淡。“我的责任就是守护好这里每一位老人。”从1986年敬老院在刺槐树上挂牌,到如今,李银江一守就是37个年头。37年来,他视老人为父母,给老人当“孝子”,共照料124名五保老人,并先后为78名五保老人送终,看着一盏又一盏灯熄灭,看着老人们带着满怀的温暖合上双眼。

2018年清明节,李银江在镇公益性公墓纪念已故五保老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李银江如今也成了头发有些花白的小老汉,但他依然是养老院老人们的“孝子”,依然会拿老人当父母、当兄弟姐妹,悉心照料他们吃、穿、住、医,为他们养老送终。在敬老院,李银江还专门设了追思堂,里面存放着所有已故老人的遗像。每逢清明、冬至、春节,李银江都会去祭祀,平时闲来,他也会进去看一看,回忆回忆同老人相处的过往,与他们聊一聊敬老院的近况。李银江说他也常去墓地看看,“走一回墓地就越发感到时间宝贵,人间珍贵。珍惜身边的一切,多为老人们做点实在的事情吧。”

2015年春节,李银江在敬老院追思堂纪念已故老人

是终身的使命,也是道路的创新探索

建院伊始,李银江就开始认真琢磨怎么管理好敬老院,他首先考虑的就是吃的问题。最初是由食堂征求意见,老人想吃什么食堂就买什么。当时只有7个老人时还好商量,但后面人多了怎么办?李银江思考着,灵机一动,可以来个“老人治院”!于是,院委会制度应运而生,即从所有驻院老人中民主选举院委会成员,由院委会制定10天(旬)食谱、10天(旬)活动计划、决策院内管理层面的所有事情,李银江只负责总体把关,真正让老人自己做主。比如采购小组成员,就要负责去镇上大超市采购物资:根据院委会要求,菜谱每天不能重样,还要保证老人每十天就要吃一次羊肉、两次牛肉,以及鱼、鸡……采购的账单也会由敬老院会计验收后,贴到食堂门口的公示栏上,向全体老人公示。老人们除了知道每天的伙食是什么,国家拨的钱花到什么地方去了、民政部门拨的物资怎么分配等问题,老人们也像知道自己的事情一样,心里面都有一本明账。如此民主的生活,让老人们主动且自在,对敬老院有了更强的归属感。

为丰富老人们的生活,李银江还给敬老院陆续配置了棋牌室、健身房、阅览室,但总觉得还少了点什么,直到他设立了“农疗园“。进入敬老院的五保老人,原本都是农民,一辈子劳动惯了,突然没事干,容易生病,还会无事生非。李银江想,后面不是有地吗,便挂了块牌子——“农疗基地”。老人愿意种地的,就来认领一块,种一片玉米也行,种几棵辣椒也行,量力而行。菜长好了,按劳动成本卖给敬老院食堂。敬老院降低了成本,有了绿色、新鲜蔬菜,老人得到了“农疗”,年底还能拿到收入,自己买点小酒,或者给亲友的小孩买点礼物,皆大欢喜。老人们乐呵地说,“没活干的时候,这病那灾的,横竖不舒服。干干活,浑身舒坦,还有钱挣。” 现在的敬老院,已经开发农田9亩、菜地两亩、鱼塘9亩,全院日用蔬菜、鱼实现了自给自足,粮食也实现了半自足。

2016年李银江和五保老人在农疗基地摘黄瓜

外面下着细密的毛毛雨,李银江院长还是带我参观了一圈敬老院。蓊蓊郁郁的树、修剪整齐的苗圃、青翠碧绿的菜园、清澈见底的池塘,处处是盎然之姿。来到住宿区,老人们有的聚在一起说笑,有的在用健身器材,有的玩着棋牌,有的在房间看电视……一片花园之景,一片祥和之息。大家各司其职,其乐融融,敬老院不就是老人们的“桃花源”吗?

2015年4月,李银江和敬老院老人一起在菜地劳动

李银江告诉我,敬老院早已经不止是敬老院而已,他问我注意到门口“桂五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牌子没有,那是他2014年9月在香港考察后的成果。他曾7天跑遍了香港7家养老机构,客观来说,它们的硬件其实都不如桂五镇敬老院,但其运行模式、内部管理、护工服务理念都让李银江受到不小的启发。他决心学习香港模式发展桂五镇敬老院,一回来就紧锣密鼓打了报告。有人好心劝他,说他都快60的人了,多求平安,不要搞什么创新了。李银江并不在意,很快在他的奔走努力下,当年12月20日,敬老院门口就挂上“养老服务中心”的牌子,正式开始市场化养老的探索之路。

没想到牌子挂出才第五天,就有人找上门来。是一位骨折的老奶奶,吃饭要人喂,上厕所裤带都解不开。李银江心想:“这是我的第一笔生意,我要以服务为主,不赚钱!”他跟老人的儿子说,“行,你把她送来,我们给她喂饭,伺候她洗澡,每月600块钱。”在得到精心照顾三个月后,老奶奶病好了,开心地回家去了。第二笔“生意”是位90多岁的老爷子,他吃得太精细太丰盛了,一上厕所就便秘,家人试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效果,听说桂五镇敬老院接收社会老人,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主动联系。李银江胸有成竹,找了个年轻一点身体好的五保老人,给他800块钱护理费,让他按照吩咐买50斤山芋,用玉米面烧山芋粥,猪油炒小青菜,给老爷子连吃一个星期。果然,一周后老人全身通泰,气色红润,再无便秘的毛病。等一个月满,自家孩子来接时,老爷子竟然说什么也不肯回家了。他虽然有儿有女,生活幸福,但经过这一个月的体验,觉得还是敬老院好,吃得好住得好,还有亲儿子般贴心的院长,便心甘情愿住在敬老院。他也成了敬老院第一位长期托管的社会老人。

牌子打响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老人慕名而来。李银江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及其家庭经济状况,酌情收费,经济条件好的多收点,条件差的少收点,他说这就同老话讲的“穷人吃药,富人出钱”一个道理。后来,不仅本镇的老人,周边乡村甚至盐城、南京等地的老人也愿意来到这里养老,敬老院的宿舍有时一位难求。

2015年李银江在敬老院为空巢老人洗脚、剪指甲

2017年,李银江年满60周岁,照理应该退休了,享一享含饴弄孙天伦之乐。但敬老院的老人哪里舍得李银江走,他用心用情服务老人,走进了老人们的心里。“你不能走,你要走,我们就去跟镇领导汇报,把你留下来!”老人们组队去跟他谈。老人离不开他,李银江也舍不得老人,何况他还觉得自己“事业还没成功呢”。李银江笑着说:“我这个身体,没有‘三高’,哪块也不疼,哪块也不痒,每天睡三四个小时就饱了,嘴也能讲,有事做我觉得愉快!我不抽烟,不打牌,没喝过一次醉酒,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工作!”外面的游山玩水于他而言毫无诱惑,下棋打牌等娱乐对他也不是什么乐事,李银江知道自己心里深处,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这些老人。于是,他向镇党委请求坚守敬老院岗位,只拿一份退休工资,不额外拿一分报酬,继续驻扎在敬老服务第一线上。“为老人服务,是我一辈子的事业,只要精力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此言质朴,却掷地有声。

2013年,李银江在敬老院为老人下象棋做裁判员

李银江一直尽心尽力为老人谋福祉,比如解决院里高龄老人看病难的问题。2017年的冬天,天降大雪,突然有老人得了阑尾炎,痛得在床上打滚。此时,救护车却因为大雪而开不进来。时间紧迫,李银江只能叫上几个护工一块儿把老人抬去医院。事后,他深感医院的重要性,向省里争取来了20万元资金,于2018年10月正式引进桂五镇高庙村卫生室。卫生室设在临街门面房内,两层共三百二十平米,正门对社会开放,后门直通敬老院,由卫生院派5名医生常年驻点服务,备有老年人使用率较高的药品,大大解决了敬老院老人就医、吃药问题。这也成了敬老院一张新的名片。

2014年,李银江背五保老人谢盲去医疗室看病

李银江懂得老人们的心思,虽然他也不再是少年,但那股子干劲儿一如从前,让老人们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始终是他关心、在乎的事。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李银江一从北京回来,就把报告中提到的有关老人切身利益的内容,一字一句读给敬老院的老人们听。“老人们听后都很高兴,说自己赶上了好时代,对党充满感恩之情,直夸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表示要好好保重身体,好好享受党和政府带来的好日子。” 连着当选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这对李银江也是极大的振奋,他倍感责任重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作为基层敬老院院长,李银江表示,自己将在继续为百姓解难事、办好事、做实事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老事业,推动敬老院向养老社区发展,为更多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努力把社区变成没有围墙的敬老院,让更多的老人共享新时代发展成果。

2017年10月18日,李银江在北京出席党的十九大会议留影

在做好敬老院各项工作的同时,李银江还忙着四处宣讲,从机关、学校到企业、基层,行程排得满满。我在采访的当日下午,也有幸在盱眙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的报告厅,听取了他面向淮安区总工会的一场宣讲。虽然有着丰富的宣讲经验,李银江还是认真准备,在他看来,做好宣讲是党代表履职尽责的一种表现。宣讲题目是《牢记光荣使命 积极履职尽责》,带着些许口音,他生动有趣地向大家分享了在党的二十大现场最直接的感受、最深切的体会和感悟。临近结束,李银江鼓励在场的年轻人,干好本职工作是不容推卸的责任,守好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不为别的,“只因为我们的名字叫共产党员!”台下掌声雷动,持续了很久很久……

黄昏降临,我同李银江院长道别,他也终于有小段的时光,陪陪来敬老院玩耍的孙子。他说明天就是周末,他让几个工作人员回家休息休息,由他和老伴留守就行。为李院长同我微笑着挥手道别,隐约中我似乎看见他独自起身,通过一道绯红的拱门,受光影的牵引,步入一种永恒的灿烂之中。

文丨汪楚红

编辑 | 冯秋红 王睿

扬眼纪实系列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摘编

编辑:秦小奕

相关阅读

  • 八旬老人外出摔伤 民警暖心护送回家

  • 6月14日中午,尉犁县室外温度高达37℃,14时许,尉犁县公安局兴平派出所民警在218国道东环路口附近,发现有位老人驾驶三轮车不慎驶出国道,摔倒在路基下。民警立即下车,赶忙将其搀扶起
  • 居民“张嘴” 社区“跑腿” 独居老人买菜不再难

  • 炎炎夏日,总能看见西固区福利路街道福利西路社区三合院小区党员阵地的一群“红马甲”,人手一辆电动车,奔波于农贸市场与老年家庭之间,为高龄、独居老人代购并送去新鲜的菜品。三
  • 特色敬老活动暖人心

  • “大师傅,今天又教我们学新东西啦……”近日,爸爸糖手工吐司(以下简称“爸爸糖”)的培训教室里欢声笑语,一群老朋友们围着烘焙师傅学习烘焙新花样,原来这是爸爸糖在端午前夕开展
  • 茅铺村村委会:粽情端午节 慰问暖人心

  • 为弘扬民族“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传递“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让困难老人感受节日氛围,在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茅铺村村委会联合合肥市蜀山区
  • 兰州市城关区:贴心服务送上门 关爱老人暖人心

  • 连日来,兰州市城关区各街道、社区开展了关爱老人、上门服务等系列活动,在全区社会各阶层、各群体树立和培养“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这种意识,教育年轻一代养成“
  • 建设美好雁塔 | 忒!这个“摄影师”不一般!

  • 她脚蹬慢跑鞋,走路带风,薄如羽翼的外套随着脚步飘在空中。卸下双肩包,利索地调试灯光,从包中取出心爱的镜头等,她很快进入工作状态。摄影机背带被缠在她的手腕上,随着手臂灵活移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扬眼纪实·追光灯 | 尽孝三十七载 看取夕阳绯红

  • 见到李银江院长,是在三月的一个早晨,春寒料峭。桂五镇敬老院的侧门徐徐打开,李院长热情地招呼我进屋暖和。茶叶在杯中打着旋儿翻腾,路途中寒风带来的微冷顷刻消散。摊开采写簿,看
  • 吕梁:周末气温小幅下滑

  • 最近我市晴朗少云 艳阳当照白天紫外线很强大家出行做好防暑防晒工作注意及时补充水分(点击查看原图)预计明后两天气温会有小幅下滑体感上能略微舒适一些不过炎热依旧在线防暑
  • 【微海报】安全生产月丨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

  • 2023年6月是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今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6月16日为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安全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树牢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安全路上,
  • 高青县组织开展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活动

  • 高青融媒6月15日讯 今年6月是第11个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为营造合力防范非法集资的社会氛围,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自我防范意识,6月15日,我县组织开展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活动,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