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水碧万物生·守护好一江碧水|碧水奔流,云山溪水展新姿!

日期: 来源:岳阳日报客户端收集编辑:岳阳日报客户端

碧水奔流 步履铿锵

——云溪区高质量发展纪实

碧水微澜映晴空,云溪美景入画来。

春日,走进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从城区到农村,从项目建设一线到企业生产车间,从建筑工地到田间地头,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谋发展、干事业的热潮扑面而来。

蓝图落地凝聚起磅礴力量,经济社会发展硕果累累,云山溪水画卷绘满湘北大地,一座生态秀美、产业兴旺、功能完善、宜业宜居的云溪新城跃然眼前。

2022年,云溪区全力抓好“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工作,加快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石化产业基地,以“挑战不可能”的精神,超常推动工作,解决了一批困扰已久的发展难题,办成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

乘着新时代的春风,云溪区从上到下铆足干劲,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区,处处春意十足、热潮涌动!

千年古镇陆城镇活力焕发。

党建领航

高质量发展活力澎湃

走进云溪区城乡、村组,随处可见头戴小红帽、身着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一道道“红色”身影,为城市安全稳定发展提供着坚实保障。

党建引领释放的强大动能,让云溪这方热土日新月异。

云溪区牢牢牵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建“三促”,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全力整肃机关作风“十疴”,叩响灵魂“十问”,坚守奋进“十律”,创新出台《党员考评办法》,使之成为管党员、带队伍、促工作的“指挥棒”,从而进一步强化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引导广大党员围绕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发挥自身专长,发挥党员先锋作用。

知行合一,示范引领!

云溪区内驻有巴陵石化、长岭炼化两家大型央企,毗邻城陵矶新港区。该区紧盯辖区内己内酰胺搬迁扩能、岳阳炼化一体化项目2个“立省项目”,开展“党建+工作链”行动,区委围绕产业发展攻坚、底线守护等工作梳理党建主链5条,22家单位牵头细化党建分链22条。出台《推进厂港地“大廉盟”助力区域“大发展”活动方案》,深入开展纪检业务联训、信息资源联通、工程项目联护、问题线索联办、营商环境联促、基层监督联推等“六联”活动,设立特约监督员和廉情观察员,延伸监督触角,形成监督强大合力,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全景。

3月30日,巴陵石化公司传来喜讯——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首批装置顺利中交。这标志着项目正式转入投产准备阶段,也标志着云溪朝着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石化产业基地的目标又迈出坚实一步。

依托石油化工产业发展优势,云溪区组建石油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链联盟,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四川大学、湖南理工学院等高校院所深度合作,洞庭实验室落户创新创业产业园。2022年,该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24亿元,占GDP比重达65.7%。

云溪党员干部的创业激情,映照在每一处高质量发展的“战场”。

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该区健全完善“企业家沙龙”“畅聊早餐会”“企业家吐槽会”等政企沟通机制,出台“助企纾困减负”十条硬措施,开展百名干部联百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

同时,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流程,172项审批事项赋权园区,岳阳市首套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样板落地云溪。2022年,共为企业解决345个问题、“退免减缓”税费2.52亿元,市场主体活力不断被激发。

云溪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负责人介绍,2022年,该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小巨人”企业3家,净增市场主体数4505户,中创化工、振兴中顺上市报辅,昌德新材有望明年上市。

党建领航,各项工作迸发澎湃活力!云溪区获评湖南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先进县(市、区),安全生产工作连续4年获评全省先进,绿色化工高新区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我区扎实推进‘湘商回归’工作,成立深圳市、长沙市岳阳商会云溪分会,5个镇(街道)均成立商会组织,倾力打造‘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升级版。”云溪区委副书记、区长蒋春艳介绍,去年云溪区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考核排名全省前列,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好于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6亿元,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181亿元,增长49.6%,稳居岳阳市第一;绿色化工高新区技工贸收入突破1600亿元,上缴税收突破130亿元,亩均税收突破60万元,继续领跑全省。

游客与樱花园相映成趣。

产业富民

乡村振兴大步流星

樱树林立,簇簇樱花灿若云霞;游人如织,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村民展颜,宴请接待应接不暇……芳菲3月,粉嫩的樱花压满枝头,“春之约”2023湖南·岳阳洞庭渔火季云溪首届樱花节在云溪街道双花村火热启幕。

漫步在此,处处是景、步步入画,沁人心扉。这片青山绿水,迎来了旅游新热潮。

“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禀赋,以双花村、清溪村为点连线带面,沿太平河流域,不断拓展玉竹、稻虾套养、油茶、有机蔬菜、湘莲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大力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云溪街道负责人告诉笔者。

目前,该街道拥有油茶4000余亩、中药材400余亩、特色瓜果300余亩、有机蔬菜10000余亩,6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

这是云溪区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的生动写照。

云溪区充分挖掘城区近郊、湖光山色、生态人文等资源优势,加快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在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推进旅游产业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化发展等深度融合,致力将乡村秀美风光转化为人们心目中的诗和远方——

路口镇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按照“一村一品”的规划思路,请教农业专家挑选出橘子、柚子、杨梅等最适合本地种植的11种果树,将“一方空地”变为“一片宝地”;

陆城镇充分挖掘优势资源,以乡村旅游为主线,打造出一条集700平方米农耕文化园、100亩四季瓜果园、400亩湘莲采摘园、1000米环湖垂钓游步道、10亩亲子菜园和4个网红打卡点于一体的乡村游线路,在乡村振兴上蹚出新路子;

建成高标准农田8000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2家;黄皋艾叶、沁心莲业、白泥湖螃蟹等品牌不断擦亮,形成较完善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

集体经济增值、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在云溪区,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油茶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锄草。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5年推动油茶产业发展以来,我区油茶面积从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如今的15000多亩。”云溪区林业局负责人介绍,2022年,该区年产油茶20000公斤以上,油茶及其副产品产值达5000万元,带动6000余农户增收。

云溪区把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整合各部门“设备购置、道路建设、水利灌溉、移民和乡村振兴”等资金,林业、财政局、交通、水利、农业农村、各镇(街道)等单位各负其责,合力推动油茶产业发展壮大。

2023年至2027年,该区将每年统筹安排300万元油茶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用于支持全区油茶产业的规划(验收)、种植、加工、营销、培训建设等。

云溪区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加速打造人居环境整治升级版,完成“厕所革命”年度任务,全区户用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7.6%,“首厕过关制”经验在全省推广;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11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持续推进村容村貌提档升级,完成友好、泾港、团结、双花、清溪、枧冲6个村庄规划编制,9个集中建房点完成建房546栋,东风村顺利实现“村改居”。

目前,云溪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正从“消薄”向“强村”华丽转变。“现在村里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我也回乡工作,安心留在家乡了。”省级美丽乡村陆城镇泾港村村民李在东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在村里,大家对未来的生活更有信心了。

环境赋能

居民生活幸福升级

翻开云溪人的“朋友圈”,青山绵延,绿水环绕,春日的美食美景,令人心生向往。

从“化工污染”“臭气熏天”到“绿色画卷”“美丽样板”,云溪大地无声见证这些年云溪人为宜居生态做出的努力。

该区始终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切嘱托,坚持产业项目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两手抓、两手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响生态环境深度治理攻坚战。

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石化产业基地,云溪首先向化工污染“亮剑”,成立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绿色化工高新区应急指挥中心,重建污水收集管网,投资1700万元建成“一企一管一监测”污水在线监测系统,并严格执行新上项目环保预审和“三同时”制度,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坚决“一脚踩死”。

该区组织开展防范化解环境风险隐患利剑行动、执法大练兵等专项执法行动,依法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全区摸排整治到位各类生态环境风险隐患28个。同时,积极推进“双随机”执法机制,深化生态环境领域行刑衔接,坚决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去年,共立案7起,罚款157万元。

如何守护一江碧水?云溪区以河(湖)长制为总抓手,编制实施“一流域一策”治理保护方案,出台河(湖)长巡河管理和督查考核办法,形成“河长牵头、街道统筹、部门联动、制度监管、干群共管”的管护长效机制,推动“河湖长制”转向“河湖长治”。

2022年,云溪区镇村三级共巡河(湖)3240人次,发现问题91起、整改销号91起。

云溪街道双花水库生机盎然。

一场场硬仗打下来,天更蓝、岸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云溪,成为居者自豪、来者依恋的幸福之城。

生态环保攻坚战,转化成绿水青山的累累硕果:松杨湖流域水质达到Ⅳ类标准,长江岸线码头得到彻底整治,岸线复绿6860亩,白泥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顺利通过国检验收,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成为小天鹅新的“打卡地”。

生活舒心,发展更有劲头!

为了实现群众生活幸福升级,云溪区持续加大民生投入,2022年,16项省市民生实事全部办结,中医院整体搬迁、汪家岭菜市场、青坡养老院等区级民生实事顺利完成,全区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70%以上。

该区不断增强社会保障,稳定和扩大就业,新增城镇就业86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00人。高效开展养老保险待遇核查、医保基金专项整治,医保各项惠民政策均充分落实,百姓“养老钱”“保命钱”更加安全。城市低保提标在岳阳市率先实行城乡统筹,“党建+社会救助”典型做法在全省推广。

云溪碧水奔流,诉说着铿锵的发展足迹!

漫步云山溪水之间,大街小巷四通八达,房前屋后草木繁盛,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村民们聚集在小广场纳凉、闲谈,每个转角都是风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云溪区委书记刘正仁表示,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聚力项目兴区、产业强区,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湖南万亿现代石化产业核心基地,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把“规划图”变成“实景图”,以“闯创干”“争抢拼”的战斗状态,在高质量发展中闯出新路子、展现新气象!


相关阅读

  • 左权县桐峪1941小镇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能

  • 近年来,左权县桐峪镇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将红色旅游与生态、自然、民俗、科技等元素进行融合,倾力打造融红色文化、乡村旅游、创新科技为一体的桐峪1941小镇文旅产业项目,着
  • 繁峙:持续发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近年来,繁峙县将抓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和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基础,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助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抓实“头雁”建设,凝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
  • 永昌县:实施自然村组道路建设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 近年来,永昌县交通运输局坚持把自然村组道路建设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来抓,着力解决和改善农村交通基础条件,为群众便捷出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夯实
  • 红山窑镇:用活“党建+”解锁乡村治理“新密码”

  • 今年以来,红山窑镇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引擎”作用,通过积极探索“党建+”模式,夯实振兴基石,打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组合拳”,解锁乡村治理“新密码”,为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总投资30亿元的东橡项目一期在平度南村镇投产

  • 大众网记者 尚超 尹璐瑶 通讯员 朱业虎 青岛报道  一根输送带链接全球!密炼机、压延机、开炼机、电子万能试验机……记者走进位于平度市南村镇新投产的东橡高强力输送带项
  • 武汉出台十项柔性监管举措助力市场主体合规经营

  • (通讯员:姚重)为进一步发挥信用机制对优化营商环境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武汉市市场监管局近期出台十项柔性监管举措,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提升
  • 宁波一季度GDP3801.8亿元,同比增长4.5%

  • 4月21日下午,宁波举行2023年一季度宁波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根据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