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教师减负、增加编制、住房保障……代表委员提出增强教师幸福感好建议→

日期: 来源:湖南省教育厅收集编辑:湖南省教育厅

教师幸福感提升

增加教师编制

中小学教师减负......

一直是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议题


清理与教学无关的额外任务

尽快研制出台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

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

具体有哪些切实有用的提案建议?

一起来看——

减轻负担

全国政协委员 杨建德:

清理中小学班级群中与教学无关的网络任务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四川省委会副主委、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杨建德调研发现:


目前,许多中小学班级群内存在许多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网络任务。例如,部分平台的知识内容推广,其内容并不适合当前学段的孩子,甚至并非与教学有关;也有企业因流量所需,进行APP、公众号推广活动;还存在网络投票任务,号召班级群中的成员参与拉票。这些任务对于教师、学生和家长,都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对此,杨建德建议,面对此类信息,学校需“把好校门关”。严格甄别筛选需要在班级群内传播的网络信息,从上级部门单位出发,让无效、无关的网络课程信息被有效地拒于校园门外,以减轻学生、家长与教师的负担。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锦江镇中心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观赏桃花,感受春天的气息。陈旗海 摄


全国政协委员 刘林:

建议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过重负担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刘林在调研中发现,大中型城市中小学编制不足、人手紧张的问题仍有存在,一些中小学出现了人不够用以及年轻教师任务多、压力大等问题。


对上述现象,刘林建议:


一是根据现阶段中小学教育发展实际和未来需要,重新核定中小学编制国家标准,地方根据核定后的标准,统筹本地事业单位编制指标,并运用员额制、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满足中小学用人需求,解决大中型城市中小学人手不足问题


二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强化中小学教师工作量与岗位任务统筹协调机制,不仅要把住社会事务进校园的“入口关”,而且教育系统内部也要对布置给中小学的任务、事项再协调再优化,防止叠加效应,布置新任务要站在中小学教师的角度换位思考,成为真正的“娘家人”


三是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培训,提高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能力,提升智慧教育知识素养,以科技赋能教育,为中小学教师减负。


民进中央:

建议对教师参与完成的

点赞、转发等工作进行全面清查


民进中央今年两会带来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教师负担的提案》。提案建议:


一是健全教师负担管理机制。明确教师的工作职责范围,明确禁止进校园活动的范围,明确学校拒绝非教学事务干扰的权利和保障制度。民进中央建议,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对要求教师关注的公众号、网络平台,以及需要教师参与完成的点赞、转发等工作进行全面清查,整合网络管理资源,减少教师参与频次、避免重复参与,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监督。


二是优化课后服务师资供给机制。支持学校结合工作实际需要调整教师工作时间,根据教师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差异实行灵活的弹性坐班制,减少教师课后服务的时间成本和教学压力。


提高待遇

全国人大代表 张咏梅

将宝贵的教师编制资源用在刀刃上


“以宁波市为例,2022年全市公办中小学学生已从2012年的64.7万余人增至81.3万余人,但全市事业编制总量至今未做调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指出。


为此,张咏梅提出了以下建议:


建议中央相关部门将中小学、基层公共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的事业编制进行单列,允许各地可直接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配备,增量部分不再计入编制总量控制范围,并实行专编专用、动态调整;


也可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编制员额管理长效机制,允许各地参照国家有关标准测算中小学人员编制控制数,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备案同意后实施,不纳入事业编制总量,与事业编制实行分库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 方复全:

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师范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复全建议,全社会要营造尊师重教的生态,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要为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减负,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上升的空间和再学习、再深造的空间;


要为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创造条件,让他们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空间,为他们搭建平台、组建团队,形成老中青“传帮带”,让他们能真切体会到在高校任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青岛宁安路小学干部教师在“清廉从教立德树人”横幅上签名承诺。记者 孙军 摄


全国政协委员 张志勇:

确保中西部地区县中教师

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认为,中西部地区高中教师待遇低,已成为中西部地区县域高中发展提升面临的挑战之一。张志勇建议:


一要健全中西部地区县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二要提高中西部地区新入职县中教师待遇保障水平,强化边疆县、民族县、脱贫攻坚巩固县高中学校新进教师“一揽子”待遇保障政策供给;


三要确保中西部地区县中教师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


此外,张志勇建议,国家应通过学前教育立法,进一步强化政府学前教育责任,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配套政策,尽快研制出台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学前教育。


1月3日,民乐工业园区学校教师搬进了新的教师公寓——树业楼。记者 张学军 摄


全国政协委员 兰臻:

解决好教师住房保障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兰臻建议,解决好住房保障问题,将解决不少年轻教师的后顾之忧,切实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22年7月15日,“时代楷模”毛相林为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述自己带领村民脱贫攻坚的故事。刘堂林 摄


专业成长

全国政协委员 兰臻:

提升少数民族聚居区师资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漳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兰臻认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学校办学水平仍存在不少短板,教师队伍建设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此,兰臻建议:


探索少数民族聚居区与当地师范学院合作共建机制,实施少数民族聚居区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加大教育财政经费向少数民族聚居区倾斜的力度,从源头上解决少数民族聚居区教师来源问题。


加强城乡师资交流协作,鼓励城市学校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学校“结对子”“一对一”定点扶持,支持少数民族聚居区师资到“结对子”学校跟班进修,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少数民族聚居区教师综合素质。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职业院校教师1+x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考核培训。通讯员 曹建雄 摄


全国人大代表 彭聪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

促进中西部地区高校教师综合素质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工程学院教师发展与服务中心主任彭聪从师资队伍建设的角度提出建议。


一是重视并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持续提升。中西部高校应建立有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育部在中心发展定位和工作目标上给予指导,在培训资金上给予支持,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培训机制。


二是持续开展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提升中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双一流”高校的学科、人才、科研优势,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让支援方和受援方结牢对子。


三是增加公派访学名额,激发教师科技创新活力。每年由教育部资助一批中西部高校教师到“双一流”大学研修访学,或者到国家级科研机构开展科研锻炼,加大国家公派留学政策对中西部地区倾斜力度,开阔中西部高校教师的科技视野,提升其创新能力。

往期精彩回顾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综合自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政协网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浙江代表团审议各项决议草案

  •   12日下午,浙江代表团举行会议,分组审议各项决议草案。   代表们审议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年度计划、年度预算、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
  • 常宁:乡村公路添新绿 乡村振兴增活力

  • 3月12日是中国第45个植树节,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当天,常宁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组织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开展义务植树志愿
  • 全国首个大熊猫生态产品产销联盟在绵阳平武成立

  • 近日,由绵阳市平武县20家民营企业联名发起的“大熊猫生态产品产销联盟”在平武县正式成立,该联盟包括了绵阳市平武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广元市青川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