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带着救护包上班,手持多本证书的她藏不住了

日期: 来源:宁波晚报收集编辑:宁波晚报

跳出了原有的舒适圈去做社工,会不会后悔?至少廖彦觉得不会。

42岁的廖彦已经在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做了快3年的社工。

4月28日上午8点半,在枫林社区,廖彦一上班就开始走访网格对接企业需求。就在前不久,她了解到辖区内的一家商圈超市想趁着五一劳动节,感谢疫情期间与他们奋战在一起的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和志愿者,于是便积极对接双方 ,策划了一场“一百碗爱心面致敬劳动者”的暖心活动。

策划社区活动是一把好手,本专业中西医临床专业毕业的廖彦还手持国家中级社会工作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三级健康管理师、中国红十字会二级救护培训师等多本证书。

“每天带着救护包上班,策划得了活动,救得了人,还能谈心,她就是我们社区里的宝藏社工!”得知我们正在全城寻找“宝藏”社工,廖彦的同事打进新闻热线时这样说。

开展救护培训

用专业知识应急救下女孩 

在到社区工作前,廖彦曾在北仑区第三人民医院防疫保健科工作,主要负责健康教育板块。包括青少年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救护培训等,也会根据居民需求,对接专家安排义诊。这段工作经历让她获得了不少荣誉,2011年北仑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授课竞赛一等奖 、 2011-2014年小港街道社区教育优秀志愿者、2014年度“红十字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民生实事项目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北仑区红十字奉献服务奖先进个人。 

“当时教育工作做久了,感兴趣的课题也尽全力探索过,我想着是不是可以换条跑道,就去应聘社工了。”廖彦说。

2020年10月,廖彦被录为小港街道竺山社区社工,具体负责社会组织管理。“当时一窍不通,甚至连‘社会组织’是什么都没搞懂。” 做了一周之后,她才明白,原来社工这个职业并不是简简单单“助人为乐、令人快乐”,而几乎是一个全能工种。“俗话说‘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真的就是如此。刮台风了得担心,下暴雨了要操心,下雪了你要防冰冻,什么都可以跟社工扯上一些关系。”

不懂专业知识怎么办?那就恶补。买各类专业书籍学习专业知识,关注各地社区的工作号,广东、上海,一些做法好的社区,她都会去了解他们的工作动态。

“社区工作看上去很繁琐,但如何做得细致到位、如何在矛盾中避免冲突,不仅要耐心,更需要技巧、智慧。观察、分析、判断、质疑、共享要素,再小的事也适用。”在社区工作一段时间后,彻底改变了廖彦之前对基层治理的看法。

她手头上的几本证书,应对社区的一些突发状况,廖彦觉得还是很实用的。去年夏天核酸检测现场,有志愿者穿着防护服热得受不了,明显有中暑迹象。现场其他志愿者不知道如何处理,廖彦很淡定:“别紧张,先脱掉他的防护服,让他待在阴凉处,用常温的毛巾擦拭一下。”

有个女孩骑着平衡车,在社区门口摔倒了,倒在地上很痛苦,一时起不来。种种迹象让廖彦意识到实际情况可能没这么简单。她在现场劝居民不要随意挪动女孩,随后立即拨打了120,医生来了以后现场判断女孩的情况是上臂骨折。“如果我没有专业知识,肯定会扶她起来,造成二次伤害。”看到女孩被安全送上救护车,应用专业知识应急帮助女孩的成就感,让廖彦觉得那些年挑灯夜读考证的时光没有白费。

策划读书日活动

每天带着急救包上班

“原本在医院工作服务基本是定向有规律的,相对是舒适圈,而做社工是服务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人,更有挑战。但是无论做哪个,我都觉得有价值。”每天在社区,面对一些具体而微的事情,廖彦说感觉充实,快乐也来得简单。

“社工就是多面手,我也是。”之前,她曾对接过一个家庭矛盾。40岁的林女士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抱怨很多,家里矛盾因此很突出。 “学过心理知识后,我会知道要深层次来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背后原因,再提供心理疏导。”跟廖彦设想的一样,林女士的原生家庭对她产生了很大影响,她作为家里的大姐,小时照顾弟弟妹妹,但自己潜意识里缺乏关爱,导致成年之后把自己放的很低,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多不够好。在廖彦的建议下,这名女士最后寻求了专业的心理医疗机构的帮助。

而每一年暑假,在社区的假日学校里,都是廖彦最忙碌的时候,开展心肺复苏救护培训,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的教学,气道异物梗阻,创伤包扎等。两个月的暑假,她至少会开十场课。

去年10月,廖彦从竺山社区换到了枫林社区工作,枫林社区是个典型的工业社区,从服务居民到服务企业,不同的面对群体让廖彦又有了新的学习目标。“辖区内企业比较多,大家对生产中工人的安全都很重视,所以我的本专业救护培训未来依然会有更多应用场景。”

她还负责新闻报道和网格走访。前不久,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廖彦了解到一家企业的产业工人有下班后文体活动的需求,她跟社区党委书记金胜男汇报后, 便在4月26日策划组织了世界读书日活动。活动现场,员工们带头朗读分享自己喜爱的书籍,朗读者的力量感染了现场所有人。

“社工的这份工作让我感觉自己在挖矿,一个富矿,越挖越想继续。”廖彦说。而直到现在,她每天保持携带急救包上班的职业习惯,以便一有突发状况就能随时帮助他人。

记者 吴丹娜 通讯员 张超玲

相关阅读

  • 杨桥布能:厚植 “乡愁” ,共享和谐社区

  • 近日,杨桥街道布能社区在嵩秀馨苑小区举办“党群阵地厚植‘乡愁’,留住家的味道”主题活动,营造团结奋进,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活动现场,志愿者和社区居民载歌载舞,表演了苗族独唱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带着救护包上班,手持多本证书的她藏不住了

  • 跳出了原有的舒适圈去做社工,会不会后悔?至少廖彦觉得不会。42岁的廖彦已经在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做了快3年的社工。4月28日上午8点半,在枫林社区,廖彦一上班就开始走访网格对
  • 贵阳交警最新路况提醒

  • 贵阳交警路况提醒:5月3日,“五一”返程高峰,G75兰海高速公路遵义往贵阳方向,目前息烽段、久长段、贵阳北收费站至沙坡段不同程度缓行。建议经兰海高速公路返回贵阳的车辆,可以从
  • 新化县石冲口镇开展校车安全管理培训

  • 娄底新闻网讯(通讯员 罗贤求)5月3日,新化县石冲口镇组织辖区幼儿园园长、校车司机、随车照管员等举行2023年校车安全管理培训暨持续强力整治交通问题顽瘴痼疾活动,扎实推进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