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来源:大河健康报收集编辑:大河健康报
每个人都经历过抽血化验
血液成分的变化
可以直观反映人体健康状况
但你知道吗?
血液被抽进试管之后
都经历了哪些?
检验报告是如何诞生的呢?
跟随小编的镜头
前往河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一同探秘吧!
五颜六色的试管,对应不同检测项目
抽血时
五颜六色的试管
对应着不同的血液检测项目
紫色管对应血常规
黄色管对应生化检测
红色管对应传染病筛查等
不同颜色的试管会被分配到不同检测项目的检验流水线,工作人员收到试管后,首先对其进行编号并扫码登记。
随后试管被放入分拣机,对不同的检验项目进行分类分拣。
一些检验项目需要对血液进行离心等预处理。处理完成后,试管会被批量放入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血凝分析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这些就是先进的全自动血液分析流水线、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流水线。
高度自动化的检测让血液分析更高效、更精准,实现了检测流程的标准化。
检验科技师则将更多精力聚焦到保证检验质量上。
检验后废弃标本,封闭保存7天
作为“幕后英雄”,检验科工作人员每天要面对约1.3万份血液标本,他们不仅要确保检验报告生成的效率,更要保证每一张报告准确可靠。
血液样本经过了检验流水线上的“奇妙游”,信息管理平台会生成检验结果,检验科技师会对结果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再上传终端,患者随后便可在报告机上刷卡获取报告。
检验后废弃的血液标本会在标本库封闭保存7天,并在严格消毒灭菌处理后,作为医疗废弃物进行规范处理。
认真对待每一个标本
严格核对每一份数据
一张张血检报告的背后
是他们辛勤细致的劳动
向默默守护的“幕后英雄”
致敬!
来源: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