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全职妈妈含泪哭诉:“培养女儿多年,她为了一个男生与我断绝母女关系……”

日期: 来源:读者收集编辑:读者

前段时间,在社交平台上,一个帖子看得人五味杂陈。

一位全职妈妈,含辛茹苦把女儿拉扯大。她放弃了工作,疏远了朋友,从妙龄女子变成体态臃肿、牢骚满腹的妇人。

所幸,女儿聪明又懂事,考上了名牌大学,之后还出国深造,回国后进入知名大厂工作,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女儿却为了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如她的男生,要与母亲断绝关系。

男生没有正式工作,日常花销都是女生负责,还有不少不良嗜好。

身边人都觉得这个男生不靠谱,但女生却认为男生对他百依百顺、值得依赖,要与他结婚。

母亲好言相劝,却换来女儿的叛逆与仇视。

最后,这位母亲迷茫又绝望地问:“我该怎么办?”

来源:视觉中国

为孩子牺牲的妈妈,遭遇“中年危机”

帖子中,母亲的处境让人心疼。

她用尽全力托举女儿,不惜牺牲自己的人生,最终却换来女儿的不满甚至怨恨。

这让我想起之前的热播剧《小欢喜》中,陶虹饰演的宋倩。

她原本是重点中学的物理老师,为了照顾即将高考的女儿,毅然辞职,全心全意地成为陪读妈妈。

她对女儿要求极高,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甚至不顾女儿反对,在屋里安装隔音墙和透明玻璃窗,以便随时监督女儿学习。

只要女儿考得不好,她就愤怒咆哮,对女儿冷嘲热讽。

长此以往,女儿患上抑郁症,甚至不惜以跳海相逼,哭喊着对妈妈说:“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宋倩崩溃大哭,她不明白,为何自己为女儿牺牲了这么多,女儿不仅不领情,反而怨恨她?

国民杂志《读者》(2024年第2期)曾刊登了一句简短的书评:

“一切为了挣钱,一切为了省钱,永久性的匮乏感,腿疼。”几乎是中国母亲最大公约数的辛酸。

——有感于《我的母亲做保洁》

《读者》杂志“言论”(2024年第2期)

对于很多人来说,唠叨的母亲、沉默的父亲、愧疚的孩子,几乎成了普通家庭的标配。

对于大多数妈妈来说,如果带孩子可以称得上是事业的话,孩子就是这些年自己唯一的“投资”。

她用爱、时间、无数的辛劳换取孩子的美丽聪慧、前程远大,自己却跟不上孩子的步伐,被孩子嫌弃了。

同时,由于家庭琐事的磨砺,她的性格也变得唠叨、斤斤计较,丈夫对她的态度也不似从前。

“众叛亲离”的中年危机,也由此而来……

活在高期待里的孩子,只想逃离原生家庭

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父母对你的期待,和你对自己的期待有差异吗?”

网友小慧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从小到大,父母对她一直寄予厚望,要求她每次考试必须名列前茅。

高考填报志愿,她想选择热爱的文学专业,父母却以就业困难为由,强迫她改成金融专业。

大学时,父母要求她必须拿到奖学金,毕业后必须进入知名企业,甚至连她穿的每件衣服、每条裤子,都要经过父母的严格挑选。

小慧说:“在父母的高期待下,我就像一直不停旋转的陀螺,他们稍不满意,就会用亲情和付出来道德绑架我。现在,我只想逃离这个家,越远越好!”

《无声告白》中有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很多父母,习惯将孩子视为自己的附属品,对他们的人生指手画脚,却从未问过孩子喜不喜欢、愿不愿意。

长期活在高期待中的孩子,要么一辈子叛逆地活在父母的阴影里,要么忍气吞声,成为没有思想的提线木偶。

文首帖子里的那个女孩儿,从小聪慧懂事,为何偏偏在婚恋这种大事上十分叛逆?或许也与她从小生长的环境有关。

孩子其实是很敏感的,当她察觉到家里有人在负重前行时,会本能地产生愧疚心,她会误以为母亲的困境和付出是自己造成的。

所以,有很多小孩儿并不是生下来就喜欢学习,却能压抑自己的天性坐在书桌前学习。她是希望让自己的父母开心。

但是,孩子压抑自己的需求、提前成熟,其弊端会在成年后逐渐显露出来。

那种“高期待”的环境往往压得她喘不过气,母亲的艰辛又让她不敢过上幸福的生活,两相矛盾之下,她会选择用一种比较叛逆的方式,去对抗她既有的、符合他人期待的人生。

逃离原生家庭的魔咒,一直在她的耳边回响。

来源:视觉中国

相爱相杀的母女关系,该何去何从?

《读者》杂志中一篇分析电影《关于我妈的一切》的文章,很好地再现了母女关系中种种矛盾、温情和揪心之处。

妈妈季佩珍,是这个家里最忙碌的女人。

她身兼母亲、妻子、女儿、儿媳多重身份,还是学校里的地理老师,却总能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

但在女儿李小美看来,季佩珍的事事操心是一种令人无法忍受的控制欲。

即使女儿去外地工作以后,妈妈仍对她的作息、服饰甚至男朋友的行踪都了如指掌,甚至不惜做出偷看女儿手机、跟踪等极没边界感的行为。

李小美自然非常反感,对母亲非常冷淡,宁可和母亲吵架,也绝不过平和、正面地回应母亲。

事实上,季佩珍也并不是粗枝大叶的人,她的很多行为看似可笑,却只是为了吸引女儿的注意。

而当她因癌症骤然去世后,却带给女儿一生的潮湿。

正如片中的李小美说:“她什么都要管,可是她有没有想过,如果没了她,我后面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提到一个浆糊逻辑的概念。

它指的是,家庭成员之间如果没有边界感,就像一团糨糊一样,混乱地黏在一起。

帖子中、电影里甚至我们身边的母亲,多持有的是“浆糊逻辑”。

这种逻辑在高度绑缚的前提下生成。

在她看来,自己为家庭牺牲全部,女儿就应该对她言听计从,按照她的期待发展,却从未将女儿当作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当女儿的选择不符合她的期待时,她便以“爱”之名强行干涉,最终导致亲子关系破裂,甚至反目成仇。

那么,站在父母的角度,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孩子“误入歧途”吗?

非也。所谓“保持边界感”,并不是对孩子不闻不问,或直接“摆烂”,而是将教育的“权力”下移,敦促孩子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没有人能决定另一个人的人生,要让孩子意识到:

你已经到了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的年纪。

我们给你劝告、建议,是希望你过得好,可人生的决定权依旧在你自己手中。

此外,家人的意义,从来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风雨同舟、守望相助。

如果孩子确实做了一个不那么明智的决定,造成了不尽理想的后果,父母就尽量陪在他身边,陪伴他总结经验,让他更加坚强、勇敢地面对未来的人生。

生命,说白了是孤独的旅程,每个人,最终都要赤手空拳地去面对生活。

与其包办一切、事事担心,不如多教给子女一些有用的本领。

精神富养,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

来源:视觉中国

写在最后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提到:“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使自我和他人感觉到进步。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他人。”

为人父母,并非一味地自我牺牲,而是要先爱自己,再将充盈的爱流向孩子。

学会放手,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让他们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爱一个人,常常是‘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愿’。”

愿我们都能爱人先爱己,唯有如此,父母才能摆脱“中年危机”,孩子也不必再“叛逆逃离”。

毕竟,最好的亲子关系,不是控制,不是羁绊,而是相互独立、彼此成就。

最后,再和大家分享一首小诗:

我爱别人的方式/就是我希望被爱的方式/我的花会开,生活也会给我一个结实的拥抱

——《爱自己的宇宙》(《读者》(2024年第 8期)

摄影:北音

作者:柘林,以文字为林,栽种智慧与感悟。

相关阅读

  • 四川省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成立

  • 5月25日,全国学生心理健康日。四川省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护航活动在四川省妇女儿童中心启动。四川省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位于四川省妇女儿童中心六楼,是一所集心关
  • 新型“家庭”模式来了? 离婚搭子 同居养娃

  • 朱丹(右)与费薇薇享受休闲时光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朱丹(右)、费薇薇与三个可爱的孩子在一起 离婚搭子在情感上、经济上、社会支持上形成短期的生活模式,但专家认为,这种现象不
  • 听妈妈话回鄂尔多斯的“95后”清华毕业生

  • 坐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党政大楼会议室内,王诗童最终将自己回乡工作的原因指向于:听妈妈话。“妈妈告诉我,家乡现在发展得很不错……”5月25日下午,这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高
  • “数字非遗”科普嘉年华活动火爆出圈

  • 近日, 2024年增城区科技活动周“数字非遗”科普嘉年华暨科技文化艺术节在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举行。现场展示了英歌舞等非遗文化展演、非遗科普讲座和文化体验、3D打印和智能机
  • 从战士到硕士,6名退役大学生全员“上岸”!

  • 从军营到校园,从战士到硕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6名2024届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报国,返校后他们笃定目标,勤奋学习,现全员读研“上岸”!青
  • “国家的孩子”新闻纪录片丨团圆

  • 60多年前,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三千孤儿入内蒙”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如今,这些“国家的孩子”年事渐高,他们心底那股未知的乡愁愈来愈浓厚,许多人想找一找自己人生的来
  • 让“村里的孩儿”乘着音乐的翅膀“飞”

  • “就是想为孩子们做点儿啥,”这是李平成为特岗教师进入乡镇小学最初的朴素愿望。李平是安达市任民镇中心小学教师,今年,李平荣获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有志青年扎根在农村,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以“一盘棋”思维逐绿前行

  •   张治立  托木尔峰下青芜如毯,水景观带风景如画,无垠林海嫩果盈枝,高标准农田一碧万顷……眼下,新疆塔里木河重要源流区(阿克苏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
  • 360万公顷山水的绿色蝶变

  •   ■ 2021年列入“十四五”期间全国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之一的阿克苏河流域山水工程,是柯柯牙绿化工程等四个百万亩荒漠绿化工程的升级版  ■治理
  • 夏季防溺水,菏泽投放10万根“救命竹竿”

  • 每年夏季,气温飙升,众多青少年热衷于到坑塘里去游泳。但由于安全意识淡薄,所以,每年夏季都成为青少年溺水事故的危险期、易发期和高发期。为有效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守护未成年人
  • 人工智能+高等教育!

  •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战略部署,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近日,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研讨会暨“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