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首届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与数字化转型百人论坛成功举行!

日期: 来源:衡阳广播收集编辑:衡阳广播

教师是教育发展第一资源,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为扎实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积极推进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未来教育专业委员会、内蒙古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支持,“新标准,新生态,新未来——首届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与数字化转型百人论坛”于7月12日在呼和浩特成功举办。

 

论坛深入探讨了智能时代的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教师评价模式创新、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评价与提升等关键问题,吸引了高等院校及职业院校教务处、人事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党委教师工作部、信息中心、各学院等相关部门领导,人工智能及教师教育领域相关学者等180余人线下参会、超过50,000人通过线上形式参与,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新时期教师数字素养全面提升打开新视角、创设新路径。

 

盛大开幕:谱写教师发展新篇章

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军首先代表主办方欢迎各位拨冗参会。他指出,教育数字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内蒙古师范大学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深入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重塑高等教育理念范畴,与各位专家学者共同迎接新时代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新未来的新机遇。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王俊威为论坛致开幕词。他认为,教育部发布《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对教师提出了适应数字变化与教育未来的新要求。内蒙古自治区积极参与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有效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期待论坛能够加强内蒙古自治区与全国各大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以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现代化,一起迎接新标准,塑造新生态,开创新未来。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副总编辑常小玲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新标准”是行动指南,“新生态”是实施路径,“新未来”是发展目标,三个关键词充分体现了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的重要意义、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外研社40余年来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引领教师发展、推动教育创新,通过外研在线建设教师数字素养AI平台,采用先建设、先扶持的方式,全力支持各高校改革探索,步入教育数字化转型前沿。

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武汉理工大学校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未来教育专委会理事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主任杨宗凯在线致辞。他表示,国际上已经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达成了高度共识,我国也统筹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数字化规划,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同时,他指出信息技术的演进使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对教师也带来了挑战。结合三所大学的实践探索,他提出要注重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持续开展教师数字素养测评与提升工作,建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重塑教育生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宫箭的主持下,论坛盛大启幕,为与会教师开启获取新知、谱写新章的学术盛宴。

主旨报告:引领教师发展新方向

在2023年2月13日召开的首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我国教育部正式发布了《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明确了教师数字素养的核心内涵和指标框架,为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教育机构在发展教师数字素养方面提供了指导,也为建设教师数字素养培训资源、开展监测评价提供了依据。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教育部原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为论坛作主旨报告,以“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提高教师数字素养”为题展开分享。他首先点明大学质量与国家发展的关键联系,强调教育要素发生深刻变革,提高教师数字素养和技能是推动教育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未来应形成有利于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的新机制、新场景、新模式,培养打造数字时代未来卓越教师,服务时代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鸿飞带来“数字化助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素养提升:华中师大的探索实践”。他介绍了学校基于智慧校园建设的学习空间构建,以及从智慧课堂到数据驱动,通过数字化助教、助学、助管、助研全面牵引学校数字化转型;他提出,数字化转型实践应坚持教育本位管理、教技双向融合、落实立德树人三大原则,从而更精准地实现师范类院校教育目标,更有效地支撑中国教育现代化。

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北师范大学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发改委互联网教育数据学习分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路研究基地(西北)主任郭绍青围绕“从数字技术变革教学视角理解教师数字素养”进行讲解。他基于《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制定背景,对数字技术推动核心素养教育、重构教学关系与流程、改变教学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帮助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教师数字素养》框架内容,建立“数字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观念。

主旨报告上半场,专家们从宏观视角解读了教育政策与前沿理念、明确了具体要求。主旨报告下半场,专家们从实践应用、内涵要求、技术赋能等更多角度进行了探讨。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研究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特聘国际专家洪化清就“驱动智慧教育变革的语言智能研究与应用”进行讲解。他结合自身在语言智能与智慧教学领域多年的研究实践,从教学内容智能化、学习方式智能化、教与学有效性的激发与评价三方面,展示了语言智能技术在提升学生认知水平与自主学习能力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讨论了如何将人工智能与教书育人有效紧密结合,促使教与学范式转变、建立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教育新模式。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常务副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理事、未来教育专委会秘书长吴砥着重进行了“《教师数字素养》标准解读:目标、原则与应用”。他指出,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他介绍,《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中进一步给出了教师数字素养框架,规定了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技术责任以及专业发展五个维度的要求,为打造技术、艺术、学术相结合的未来卓越教师提供方向。他号召更多教师参与其中,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支持教师个性化发展新道路。

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EO商其坤以“新标准、新方案、新生态”为关键词,详细介绍了“数据驱动,AI赋能:新时代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智慧解决方案”。方案以《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为指南,依托UNIPUS大数据底座,构建教师数字素养AI平台,通过智慧平台赋能素养诊断评价,智慧资源满足教师自我研训,智慧实践支持教师开展协同教研、定制师训,智慧环境升级教师全场景智慧教学,全面提供“诊断-培训-教研-教学-评价”的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他表示,外研在线将全面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乘势而起、顺势而为,推进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提升,健全教师发展数字化体系,构建全景数字教育生态,打造数字教育智慧云脑,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基地启动:开拓教师发展新途径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论坛现场,作为《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的成果转化单位,外研在线联合《教师数字素养》标准的核心研制单位——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在全体与会教师的见证下,正式启动“教师数字素养评价、发展与研究合作示范基地”征集工作,未来将立足示范基地院校,以数智技术赋能人才培养为核心转变教学理念,以数智应用促进能力提升为抓手变革教学模式,以数智模式融合发展为驱动完善评价体系,开展数字素养测评,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创新教师研训范式,改革教师评价模式,以期全面应用教师数字素养新标准、建设教育数字化转型新生态、推进教师队伍数字化新未来。

 

本环节主持人、外研在线首席内容官徐一洁向全国院校发出邀请,期待各方积极申报“教师数字素养评价、发展与研究合作示范基地”。对符合条件的申报单位,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和外研在线将共同进行授牌,并聘请基地负责人为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智库专家,扎实推进国家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的深度融合,对教师角色提出了全新要求,数字素养逐渐成为智能时代高水平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其关注点逐步发展到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要素的综合素养,并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层面。由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王利主持,论坛特邀首批合作示范基地意向院校,围绕数字技术赋能教师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实践分享。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副研究员、教育部《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主要起草专家陈敏作“AI赋能教师数字素养综合评价与巡课督导”发言,结合与外研在线合作建设教师数字素养AI平台,详细展示了基于U校园、iTEST、iWrite等平台的教师过程性教学行为数据分析,形成的教师数字化教学应用能力分析与评价;北京外国语大学信息中心副主任杨月以“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之北外探索”为题,介绍了学校以先进科技与优质内容的数字化创新为抓手探寻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的经验;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商务外语学院副院长刘建珠详细介绍了“智慧教育视域下高职公外教学的数字化转型研究——以深职大公外部的探索与实践为例”,聚焦关键问题,探讨了高职领域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及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提升的新背景、新路径、新方向;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苏贵斌通过“数智赋能教学全过程管理与教学质量持续提升”,详细讲解了学校针对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评价与质量提升等问题开展信息化赋能全流程的实践经验;滨州医学院人力资源处处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庞玉成以“数字赋能医学院校教师发展体系建设与人才评价体系改革”为题,结合教育数字化转型与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介绍了学校教师发展及人才评价改革探索经验,以及将教师数字素养纳入教师综合评价考核体系的整体规划;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务处处长曲鑫线上分享了学校通过UMOOCs等平台构建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教师数字素养AI平台等实践,进一步彰显“数字赋能高校外语人才培养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广阔发展前景;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副院长张文龙讲述了“高校教师数字法治素养提升与实践”,从“跨界”角度指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紧迫性、重要性,并给出有益建议,应充分运用智慧研训平台与资源,促进教师数字法治素养的培训与提升。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从宏观至微观,从高屋建瓴的解读分享,到谆谆善诱的探索心得,本次论坛以磅礴丰富的新内容、认知升级的新思维以及启迪未来的新知识,全面助推教师队伍数字化建设发展。诚如商其坤在闭幕致辞中所言,“积跬步以致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与数字化转型为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带来更多挑战与机遇,期待各方积极参与,共建数字新生态、共创智慧新未来!

 


相关阅读

  • 宁波打造全国数实融合标杆城市,恰逢其时!

  • 数实融合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也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在今天下午举行的“阿拉甬商有话讲”政企协商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上,宁波提出“打造全国数实融合标杆城市”
  • 文化数字化成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亮点

  • 三湘都市报7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成辉 曾冠霖)“活”起来的传统文化更“火”了。7月13日,正在举行的2023中国新媒体科技展上,一幅长达十余米的数字图卷成热门打卡点。观众扫
  • 激活创新发展动能

  • 激活创新发展动能——苏州市吴中区吴中实验小学创建“春晖”党建文化品牌纪实■本报通讯员 朱海明 梁雯钰初心薪火相传,使命永担在肩。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弘扬伟
  • 潍坊:数字领航经济发展 数字迭新城市变革

  • 潍坊广电新媒体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今年以来,潍坊市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力突
  • 乌鲁木齐绿色数字包装产业园竣工

  •  天山网讯(记者 张冬梅 通讯员 冯跃龙报道)乌鲁木齐绿色数字包装产业园近日通过消防验收,进入交付使用阶段。  乌鲁木齐绿色数字包装产业园位于乌鲁木齐综合保税服务区、国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陕西高洁家庭事迹

  • 陕西高洁家庭全家福 洋县北依秦岭,南枕巴山,环抱汉江,这里是世界珍禽东方宝石朱鹮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也是牧鹮工作者高洁的家乡。高洁家庭属于典型的环保之家、绿色之家,特殊的林
  • 7月15日起,济宁401路公共恢复原线路运营

  • 济宁新闻网讯 济宁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7月14日发布通告,根据道路实际情况,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济宁公交集团计划自2023年7月15日起恢复401路原线路运营。恢复经过李营镇小学
  • 江苏洋口港上半年危化品货量同比增长近9倍

  • 记者近日从南通海事局获悉,今年上半年,江苏洋口港液体化工码头接靠危险品船舶172艘次,同比增长282.2%;接纳危化品货量122.49万吨,同比增长878.2%。今年以来,南通海上交通指挥中心
  • “云端”竞技

  •   图为大赛现场。记者 格桑伦珠 摄  7月11日,中国技能大赛西藏自治区2023年第四届“玄盾杯”网络安全技能大赛暨网络安全高峰论坛在拉萨开幕。活动旨在探讨营造网络安全
  • 115人!名单公布

  • 关于公布2023年度蚌埠市龙子湖区中小学教师(事业编制)公开招聘体检合格人员名单(第一批)及考察工作的通知现将2023年度蚌埠市龙子湖区中小学教师(事业编制)公开招聘已体检合格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