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别套用“职场公式” 建立自己的内心秩序

日期: 来源:河口发布收集编辑:河口发布

曾经,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学习和进阶,一方面自己摸索努力,一方面靠“传帮带”——依靠前辈的实践经验和朋友的守望相助来获取职场和行业信息。而如今,发达的社交网络平台,让我们轻松获取更多陌生人的贴心分享。

点开社交平台,大量关乎“职场指南”的文章扑面而来。既有你最想了解答案的“对症下药”分享帖,又有很多虽无直接效用但足以勾起兴趣的“前瞻帖”。他人的经验,是职场指南书,帮我们避雷,有效绕开可能会掉落的“坑”和“套路”。

不过,就像没有一味药能包治百病一样,“职场指南”也不会每款都适用于你。我们需要鉴别理性有益的分享帖,让信息真正帮到我们,而不要被信息“反噬”,束缚自己前进的手脚。

最近不少分享帖会提到职场新人是否需要在职场立一个“人设”。“在职场立人设”,听来很新奇有趣,甚至给人一种在现实生活中塑造虚拟角色的即视感。比如,在公司树立一个“不好惹”的人设,这样周围人就不会轻易“压榨”你,不会不停给你派活;立一个“我容易晕车”的人设,你也许就能躲掉和不喜欢的上司同事同乘一辆车的尴尬;亮出“家境很好”人设,也许能防止那一类拜高踩低、见人下菜碟的同事随便拿捏你;而打造一个“必须早睡”的人设,或许就能大大方方屏蔽掉下班后老板发来的任何消息,放心享受清净的私人时间……

每一种人设,几乎都对应着我们在工作中常常遇到的情况,以及解决问题的某一条路径:“不好惹”人设对应着“小白怕被压榨”的恐惧,“必须早睡”的人设对应着对“下班后不合理加班”的抵制,“家境很好”人设出于“怕被职场势利眼鄙夷”的考虑……

“立职场人设”这一新现象的兴起,侧面反映了当下年轻人对自己在职场正当权益的重视和维护。没有边界的工作时间、不舒服的办公室氛围、恶性竞争……那些职场负面因素是需要被纠正、改善的。

那么该如何理性看待“立职场人设”这件事,让职场新人们真正得到积极的成长?

“立人设”的最原始心理动机,自然是为了解决现阶段困扰我们的职场难题,或是表达对某一现状的不满。相较于其他分享帖精细、复杂地教你“12345678”逐条逐项攻克难题,“立人设”似乎显得简便易行、干脆利落。但是,如此真能一劳永逸吗?

首先,如果你的实际状况与那个“人设”有较大出入,那么你就需要仔细保持和维系人设“不翻车”——此间所带来额外的心思投入,是否值得?其次,你是否确定,那个“职场人设”是解决现阶段问题的那把关键钥匙?如果“职场人设”是你以为的应对方式,而并非实际情况,那么很可能把时间和进步空间浪费于个人想象中。

我周围一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刚上班一段时间就感到上司的工作要求“太新了”,颇有挑战,和此前那些起步只要完成基础、规律任务的新人们截然不同。这些“新要求”对他来说并不难完成,但心底会纠结:为什么同样作为新人,他就要干复杂的活呢?他怀疑自己是不是被大家针对了,并愈发坚持这一想法,于是立了“不配合”“没事业心”等人设,以此消极对抗那些派给他的工作。

后来,上司敏锐觉察到了这名年轻下属的心思,单独和他聊天,才揭晓答案:原来,在招聘阶段,上司就觉得这个年轻人有做某个新产品小组负责人的潜质,就想早早让他进入状态,并获得其他年长同事信任。上司说:“你能力很好,职场也没那么复杂,有问题就直接沟通。”解开心结后,这名职场新人成长迅速,顺利升级。

所以,“职场人设”作为职场生存小技巧无可厚非,作为质疑一切的武器则对自己进步毫无益处。

专业人士指出,“立职场人设”侧面反映了“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心理。如今的职场,愈发鼓励年轻人真诚亮出自己的态度、风格。每个职场新人可以明确自己的诉求和期许,但最终目的是提升能力,让自己过得更好,建立自己稳定、自洽且自在的内心秩序。

我记得曾有人在点评职场真人秀节目时表示:“如果你可以快速完成从学生思维到工作思维的转变,就可以比别人快一步。什么是工作思维?就是以完成工作为目标,你需要围着目标去转。”

在工作中摸索和成长,永远不会是“大爽文”,不可能一日千里。前人的经验和建议,是一面面辅助我们获取信息的镜子,但绝不能变成“劝退”年轻人打怪升级的枷锁,可借鉴,但不可盲目“套用公式”。

真诚、清醒和勤奋,是你始终可以坚持的方向。在提升专业能力的道路上,一步步寻觅到人生坐标,实现自我价值。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相关阅读

  • 领导不喜欢什么样的员工?

  • 一、态度问题1、态度消极,经常抱怨而不思进取2、工作不认真负责,不尽职尽责,是非常不受领导喜欢的员工。3、思维僵化,缺乏创新意识,不善于自我驱动进步。4、乍一看工作努力,实则只
  • 职场上,但凡有点脑子的人,就不会去碰哪些事?

  • 1.不会去问同事的私事,因为问了,别人也不一定会告诉你,反而会觉得你很八卦。2.不问同事的工资等跟钱有关的事情。这个绝对是个大忌,即使是在公家的单位,薪资很透明,这个问题也是个
  • 身在底层,如何获得超越自身阶层的认知

  • 文章来源公众号:先觉者Pro有个朋友问我,说自己最近想创业,但是身边的人都在劝自己别冒险,搞的自己很烦,该怎么办?其实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当你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开始有
  • 普通人一辈子看不明白的社会真相

  • 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人越来越多,看到的真相越来越多。尤其是建立了社群之后,形形色色的高手都进入了群里,他们闲下来的时候都会说一些人情世故,说一些你平常想象不到,看不明白的
  • 一个人最高贵的教养

  •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作者:洞见yebo看过一个毕加索的故事。毕加索成名后,有很多不出名的画家,都竞相模仿他的画作。这些画作以假乱真,严重影响了他的声誉。有次,一个学生对
  • 六十二载漫漫寻亲路 淄博张店公安让爱团圆

  • 9月29日,中秋节,下午3点,淄博市公安局张店分局大院里迎来了特殊的“客人”赵学文与失散62年的亲人们他们一起来到张店分局,与帮助他寻亲的民警分享喜悦,同时也向警方表示感谢。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别套用“职场公式” 建立自己的内心秩序

  • 曾经,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学习和进阶,一方面自己摸索努力,一方面靠“传帮带”——依靠前辈的实践经验和朋友的守望相助来获取职场和行业信息。而如今,发达的社交网络平台,让我们轻松
  • 领导不喜欢什么样的员工?

  • 一、态度问题1、态度消极,经常抱怨而不思进取2、工作不认真负责,不尽职尽责,是非常不受领导喜欢的员工。3、思维僵化,缺乏创新意识,不善于自我驱动进步。4、乍一看工作努力,实则只
  • 职场上,但凡有点脑子的人,就不会去碰哪些事?

  • 1.不会去问同事的私事,因为问了,别人也不一定会告诉你,反而会觉得你很八卦。2.不问同事的工资等跟钱有关的事情。这个绝对是个大忌,即使是在公家的单位,薪资很透明,这个问题也是个
  • 读了3遍《塔木德》,我顿悟了犹太人的赚钱心法

  • 据统计,在全世界最有钱的企业家中,犹太人几乎占了一半。在美国百万富翁中,三分之一是犹太人,美国富豪榜前40名则有18名是犹太人。犹太人凭什么这么富有呢?答案其实就在一本叫做《
  • 古朴鮀江“食全食美”吸引游客

  • 10月1日,金平区鮀江街道党工委联合汕头大学法学院党委,聚焦蓬洲文化古城保育创建,推出“心潮‘蓬’湃 玩转古城”蓬洲古城定向越野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参加。  本次活动
  • 身在底层,如何获得超越自身阶层的认知

  • 文章来源公众号:先觉者Pro有个朋友问我,说自己最近想创业,但是身边的人都在劝自己别冒险,搞的自己很烦,该怎么办?其实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当你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开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