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闽东之光 | 郑承东:一个人的鸳鸯草场

日期: 来源:宁德网收集编辑:宁德网

我去鸳鸯草场的时候,正是深秋。

一川枯草,满目秋黄。古道西风与一川草色相融,中国古典诗词最常遇见的经典画面,就在这个季节呈现在你的眼前,于是那些浪迹天涯,其命如草,随风飘摇的愁绪便油然而生。

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一位七十岁的老人坐着轿子,背向他曾经豪情万丈的大明帝国的北方,向着他的故乡柘荣上黄柏村进发。当他经过太姥山古官道,踏进了与之交界的鸳鸯头古官道时,他长长地吐了一口气:终于回家了,再也不要出外搏命宦海了——

草场地处鸳鸯头村,这又是很有趣的地名。故“鸳鸯草场”旧名“鸳鸯头草场”后来,为了宣传方便,就把“头”去掉了。很多人都以为,鸳鸯头高山草场一定是吟唱着“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其实,鸳鸯头是福鼎、霞浦两县交界处。一条古道穿越崇山峻岭,北边是太姥山,南边是杨家溪,鸳鸯头草场默处其间,连接了“柘荣鸳鸯头——福鼎翠郊”十几公里长的古道。我想,这位老人告老还乡,沿着这条古道,去向家的方向,一定是吟诵着自己写的诗:“客乡留津怅离群,此日那堪复送君”,一路愁绪。

他曾是大明帝国的高官。辞官之前,官至湖广布政使司参政,也就是主管湖南、湖北的最高行政长官的次长官,从三品,按现在行政级别应是副部级官员。他是大器晚成,万历二年,四十八岁时才中了进士,历任四川成都推官、大理寺评事、右寺副、左寺正、刑部山西司郎中(任内奉旨恤刑浙江)、广东按察司副使、湖广布政司右参政等职。他在大明官场为民请命,奋斗了21年,虽然三次得到明皇帝的诰命嘉奖,但也是伤痕累累,满心负累。

他的名字叫:游朴

他现在走的这条古道叫福温古道, 南从福州鼓楼区井楼门始,北至温州。从汉武帝进攻闽越国始,西汉军队在闽国崇山峻岭中开辟了这条横亘千年的古道。这条古道不仅代表着北方中央集权对南方割据诸侯的控制,也是南方乡绅、官员、商人、才子与挑夫走卒,肩挑马驮,赴职赶考或茶盐互市的希望之路。去向北方,沿途驿站、路亭、廊桥、寨堡、关隘、烽火台延绵交错,漫长而颠簸的福温古道见证了千古离人的悲欢离合。

我去鸳鸯草场的时候,正是落日时分。有些秋风瑟瑟。

这方高山草场名为鸳鸯草场,但却无“鸳鸯”可觅。爬上草场高坡,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远远近近都被“枯黄”包围着。身为南方人,平时举目皆海涛或山林,少见这般星垂平野阔的高山草甸,因此便油然而生了一句话:豪情万丈走天涯。

在大明帝国的官场,游朴和他宁德的前辈林聪(1415—1482,蕉城七都人,官至刑部尚书)、陈褎(1488-1551年,宁德六都西岐人,官至广西按察司佥事)一样,一路走的都是律政的路子。万历二年,游朴中了进士,首任四川成都府推官。什么叫“推官”?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地方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同时还兼着审计局局长的职务。在这任上干了六年,到了万历八年,他就调任大理寺评事。大理寺其实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评事,为大理寺属官,职掌断刑,正八品。这时,他已经五十九岁了,这职务虽然级别不高,但他照样干得像模像样,后来居然得到明神宗朱翊钧的敕书赞誉:"国刑不僭,民命无冤,足称惟良。"

在临近暮年,能得到当朝皇帝的表扬,在仕途上那自然是搭上最后一班车,后劲勃发。在大理寺干了六年,游朴便连升二级,官至右寺副、左寺正,秩正六品。左、右二寺是大理寺的所属机构,右寺分管顺天府、应天府、南北直隶和各省的刑事案件,左寺管南、北两京的刑事案件。有了这两个岗位的历练,他把皇城根下及全国的刑事案件审判情况摸个了遍。

万历十四年,已是六十一岁的游朴升任刑部山西司郎中。刑部,含了公安部、司法部的职能。明代中央一级掌管司法事务的,有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即所谓“三法司”: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 也就是说,归属中央审判的案件应先由刑部主审,再由都察院详议平允,又送大理寺审复。游朴从大理寺转任任刑部山西司郎中,主管山西司法事务,提正五品官,或许这是当朝皇帝认为,游朴是大明帝国司法界的栋梁之才,要多方、多层地历练。

果不其然,游朴在刑部山西司郎中任上才干了三年,到万历十七年,他又升任广东按察司副使,提正四品,主抓盐与屯的吏治。明代,按察司与都察院俱为法司,称风宪官,都察院称内台,按察司称外台。按察使的职责是在朝廷之外“纠官邪,戢奸暴,平狱讼,雪冤抑,以振风纪,而澄清吏治。”

在这任上,他真正需要面对的是基层官员的腐败问题,替大明帝国守护一方净土,他要动真格。万历年间,六部尚书属二品大员,年薪120两银子,按照一两银子一千元折算,就是年薪12万。能够支撑他们豪华生活的,是来自下级官员,特别是地方官员的孝敬。据说,地方官员每一次孝敬的额度都在1000两银子以上。当然,从这些钱的流向看,最初还是来自对百姓的盘剥,呈金字塔形层层流动,形成了庞大的,错综复杂的利益集团。

广东的盐税是地方衙门的重要财政收入,那些地方官员与盐商一起算计,走私与漏税,国家财政流失而他们中饱私囊。游朴在朝廷干的就是制定法律法规的事,因此,他解决问题一般都会从寻根堵源,订立规章制度入手。为了堵住盐务走私与漏税的漏洞,他立规:凡购盐均需照章办理,以增加国库收入。游朴巡海到澳门,发现葡萄牙人与国人贸易,掌管对外贸易的海道官员却从中获利。他认为要防止这方面腐败,立法还是关键,于是,广东衙门便与葡萄牙人签订了相关的贸易法规。

那时的广东总兵李栋,从正二品,一揽广东军事大权,官比游朴大二级,但游朴在广东任职期间,就和李栋“硬刚”上了。《游朴传》中对这件事有记叙:“时有总兵李栋仗势任意鱼肉百姓,地方官吏和百姓均敢怒不敢言。游朴愤然上书两院,揭露李栋恶行。李栋恶行稍敛,便使人散布谣言,中伤游朴。所幸李栋恶名远扬,是非分明,游朴方保无事。”其实,这里还有一段曲折处,没有说。李栋手握兵权,要抓捕他,也不容易。游朴便派人通知李栋有要事商议,李栋不知就里,前来赴会,便被当场拿下。家人获知李栋被捕,便串联一些官员联名上书万历皇帝,说李栋镇守南疆有功,游朴不顾大局,毁害国家栋梁,居心险恶,罪在必诛,请皇上圣察云云。万历帝本就信任游朴,但为了慎重起见,便派巡抚大员实地察访实情。巡抚大员闻听广东街市都在控诉李栋残害百姓,称赞游朴无私无畏为民除害。万历帝获报后,赞谕曰:“(游朴)俾镇岭南洁己奉公,肃表仪于僚属;釐奸剔蠹,溥恩泽于商民。岁绩来闻,朕心孔悦。”

大明朝廷对宁德籍官员掌管律法,似乎向有信任,而宁德籍官员在律政上也是刚正不阿,忠于朝廷。明景泰帝朱祁钰的刑部尚书林聪,从一品,一生受三个皇帝的重用,却又三起三落。一生弹劾无数的皇亲国戚朝廷重臣,死谏两次,下牢两次(一次死牢),最后却又官升至刑部尚书。以他才华横溢而又刚烈、是非分明的个性,不断在被贬与重用之间轮回。他主张的“朝审制”、“秋后决”更是在中国法制史上标杆后世。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陈褎任广西按察司佥事,辅佐按察使、从正五品。整饬左江兵备,辅助总督张岳平定广西柳州府马平等县的壮民骚乱。功成之日,却遭首辅夏言报复,准冠带闲居,不再起用。时礼部尚书霍韬(字渭先,广州人)感叹道:“陈褎上书忤首相,真御史也。”

游朴似乎也继承了这两位宁德前辈的“硬骨头”衣钵。万历二十一年,万历帝鉴于他忠心耿耿,便又提拔他任湖广布政使右参政,官级从正四品跳至正三品。游朴深知皇恩浩荡,不敢怠慢。得到万历帝的垂宠,他的“硬骨头”精气神更是血脉喷张。但在明代的官场中,这就是另类,恰如海瑞。那时的官员讲练达,就要做到阴阳协调:既要遵循道德礼制(阳),又要争取个人名利(阴)。如果做到阴阳协调,就能官运亨通,世人歌颂。阴阳失衡,过分追求阳,就是理想主义,世俗不会接纳;过分追求阴,就是势利之徒,遭人唾弃。而游朴便是明代官场的另类,即追阳者。在湖广布政使右参政任上,他便碰了一个大大的璧,从而被拒绝于官场之外——

明代省级的最高行政总管是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是司法总管。两者是平行机构。巡抚在明初为中央派出协调地方工作的官员,为临时的官职,任务完成之后,回朝复旨,职务也就自然取消。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明朝很怪,居然设左、右布政使,即有两个省长,而他的下层级官员随之有左、右参政。布政使掌管一省的政务,而左右参政则分守各道,分管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抚名等事,为从三品官职、类似副省长。游朴分守荆西道。荆西道设在承天府,而承天府即陪都,下辖荆州之荆门州,当阳、潜江二县及沔阳州景陵县。

那时,在荆门洲有个豪绅叫李天荣,专司敲诈。他不仅敲诈百姓,还敲诈地方官员、富商。为了行敲诈之实。他养了上千号门徒,专事“包打听”官员、富商和百姓隐私,借机敲诈勒索,还篡改租契,增加赋税,甚而还包揽词讼,就是垄断了写诉讼状的行当。李天荣在荆门州应是一手遮天。游朴分守荆西道后,按他的性格,自是要铲除这个“碴”。他一到任,投诉者众。他知道强龙难压地头蛇,要铲除这“碴”,必有风险。他先遣差役送家眷回福建老家,暗中调查府衙中的李家党羽清单,再悄然安排亲信替换李家党羽的岗位。在做好人事安排后,游朴才命州司马(副州长或副市长)潘一复彻查此案。潘一复在掌握了李天荣的大量罪证后,便将李天荣逮捕归案。这下可捅破了荆门州的天。那些漏网的李天荣爪牙四处散布流言,中伤潘一复。谏官一时受欺蒙,交章弹劾潘一复,也就是谏官交互向皇帝上书弹劾奏章,潘一复无辜受罪,终被罢官。游朴竭力为潘辩明冤屈,也遭到李天荣余党谗毁,便愤然上书辞官,解甲归田。

这一年,是万历二十三年,发生了明朝最强大的军队——戚家军被残酷剿杀的“蓟州之变”震动朝野。那年,刚刚打完“抗倭援朝战争”第一阶段的戚家军回到驻地,可朝廷先前答应的钱粮与赏赐,却是迟迟没兑现。愤怒的将士们当然要讨说法,新任的蓟镇总兵王保却耍了花招,把他们骗到演武场列队,向这些战功卓著的军人亮起了屠刀。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皇朝,自然没有任何前途可言。在分守荆西道期间,游朴还写了《寄田搏真》,肯定了万历帝御倭援朝的正确性。“蓟州之变”对游朴辞官是否有影响,我们不得而知……

万历二十三年,已是七十高龄的游朴坐着轿子,一路颠簸,踏进了与福鼎太姥山交界的鸳鸯头古道。轿子上的游朴曾经挺拔的腰杆也难以伸直,晴朗的眼神也已经浊黄。蓦然回首天涯路,已是芳草萋萋。那迟疑的眼神似乎难以说,他有衣锦还乡的喜悦:他看透了大明官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颓势,内心却还是装满了大明帝国曾经的豪情万丈。他也在不断在挣扎着:大明国运还可以如这古道边的草甸“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吗?

我去鸳鸯草场的时候,正是深秋满坡清风吹来的寥廓。

草场高坡处,登高望远,草坡极目,一川草色秋袅袅,一轮落日高悬天尽处。用眼去触摸那起伏的山峦时,忽然想着,那是妙龄女郎的曼妙身段,在余晖的沐浴下,正应和着怦然的律动,心中便有些了暖意。一阵落山风吹来,满坡白色的荻花摇曳成阵,又着实有了些“只是近黄昏”的悲凉,想起了那个已是七十岁高龄的帝国老臣在这古道上的背影。他还在那古道上吟诵着自己写的《昭明寺》:

帝子当年迹,游人此日身。

孤台千甲亿,万事一朝曛。

铁汉谁还健?金刚骨亦尘。

爽鸠何必问?一醉是吾真。

柘荣,“柘”者为树,荣者为繁。柘荣,即为木欣欣以向荣。草木繁盛处,于土,那必定是沃野,于人,更当身泰心安即故乡。“一醉是吾真”就是这位帝国老臣最后的宿醉吗?

万历二十三年,游朴退隐家乡,受聘为《福宁州志》总裁,又督子孙读书。

万历二十五年,于南洋(今下黄柏村)建游朴德政坊。

万历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末时,游朴仙逝,享年七十四岁,葬于柘洋城西大洋。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文字:郑承东

图片:大梦客


相关阅读

  • 再添新成员!广西大明山发现5个蜘蛛新种

  • 近日,研究团队在国外著名动物分类学期刊《Zootaxa》上发表他们近十年在大明山对刺足蜘蛛的调查成果,其中,就包括大明山保护区内发现的5个蜘蛛新种和1个新记录。这项最新成果不
  • 5月20日开跑,湖北武当大明峰跑山赛等你来

  • 记者杨柳 通讯员 杨俊涛武当大明峰景区入口今年“5·20”,让我们一起在海拔1314米的湖北武当大明峰,以爱的名义一起奔跑。记者日前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官山镇旅游服务中心
  • “大明故事我开讲”昌平区讲故事大赛开始啦!

  • 为深入推进昌平区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十三陵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全区大力营造“参与明文化、享受明文化、展现明文化”的热烈氛围,特举办“大明故事我开讲”昌平区讲故事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闽东之光 | 郑承东:一个人的鸳鸯草场

  • 我去鸳鸯草场的时候,正是深秋。一川枯草,满目秋黄。古道西风与一川草色相融,中国古典诗词最常遇见的经典画面,就在这个季节呈现在你的眼前,于是那些浪迹天涯,其命如草,随风飘摇的愁
  • 青岛高新公安成功侦破系列盗窃电缆案

  • 今年3、4月份,青岛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多次接到辖区一企业报警称:存放在城阳区河套街道上里路北侧某社区安置房建筑工地上的电缆被盗。案发后,分局刑侦大队、海岸警察支队河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