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新时代报告|胡丹的现代农业梦

日期: 来源:山东写作收集编辑:山东写作

作者/严春芳

人生有梦,各自精彩。现代农业便是胡丹的梦想。

永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港湾村胡港湾,是胡丹实现梦想的园地。港湾村东临仓埠,南依甘棠,西凭雨台山,北接三姑井与刘湾。前有318国道,后靠龙桥水库。港湾村的胡港湾,于明洪武初年从江西迁徙而来,世代繁衍,迄今已有500年余。如今,这座古老的乡村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民宅白墙灰瓦,一条宽敞的柏油路从318国道通向湾口再延伸到一排排房前屋后,村中央有休闲广场。村子里树木成荫、花团锦簇,家家户户通自来水,村容村貌整洁卫生,展现了新农村富裕、美丽、和谐稳定的时代风貌。

我两次参观武汉永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多次采访理事会董事长胡丹女士,深深感受到她的现代农业梦已在港湾村开花结果。

胡丹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胡港湾。

改革开放后,胡丹的父亲胡荣华购买了一台碾米机,为乡亲们加工稻谷,收取一定的加工费用。随着联产承包制的推广,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大幅增长。望着碾出来的白花花大米,胡荣华打起了发家致富的小算盘。他与老婆一合计,购买了8亩土地,贷款投资几百万元,建起厂房,就地办起了东升大米加工厂。那时正是国家改变统购统销政策,农民有了一定自主权,交足公粮,剩下的粮食都是自己的。胡荣华走出了粮食“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经营路子。后来出现了农民买粮难的问题,胡荣华以每斤高于市场价两毛的价格敞开收购,附近农民纷纷肩挑车载把余粮卖给加工厂。胡荣华开足马力,日夜不停地加工大米,组织力量销售到云南、贵州、四川一带。“浮香牌”大米颗粒饱满,色泽剔透,成为农业龙头,成为驰名商标,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可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国内粮价高于国外,国外粮食涌入境内,再加上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涨价,种粮成本增高,粮价提不起来,农民种田积极性受挫,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农村出现抛荒现象。一时间,加工厂粮源不足,不能满负荷生产,出现亏损。

眼看父亲贷款投资的企业难以经营下去,2007年,已大学毕业在武汉市区一家企业担任会计三年的胡丹毅然辞职回到农村当农民,接过了父亲的担子,开始探索她心中的现代农业之路。

胡丹接手东升加工厂,艰难地维持运转了几年。直到2011年,国家鼓励种田,培养种田大户,实行土地流转制度,有文化、会财务、懂经营的胡丹一下子看到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机遇。她想,如果合作社自有一定规模的农田,打造浮香大米全产业链,包括从水稻的耕、种、管、收,到加工、储、运、销一条龙,走农工商一体化的发展路子,何愁企业不能壮大!

在港湾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胡丹创立了武汉永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她跟村委会领导一道挨家逐户上门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办法,把好处让给农户。村民们一比较,自己不用种田,还能得到每亩三四百元的补偿。有的责任田本来就抛荒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每个月几千元,现在流转出去还能得到补偿,何乐而不为呢?

村里共有1000多亩良田流转到了永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田多了,农忙时节,胡丹请了大几十名季节工插秧割谷。既有本村的,也有外地农民,按天计工资,一般报酬每天180元至200元。这种大面积人工插秧、人工收割,不光人难请,费用也高,面对上千亩的稻田,胡丹非常着急。

2012年,胡丹听取农业专家的建议,采购了黄陂区第一台插秧机,开启了水稻的机械化生产。

从买下全区第一台插秧机开始,胡丹就认准了一个道理:种田必须机械化。2014年,胡丹又成立了武汉永旺农机专业合作社。当时,国家支持农业种植大户,种植补贴、农机补贴、农民培训补贴等各种补贴政策接踵而至。胡丹靠着每年几十万的国家补贴购买了播种机、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机械,实行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种田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了专业的农机设备,胡丹不断扩大合作社的种植规模,吸收流转土地上万亩。

世界科技日新月异。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飞速转变,农业机械化向数字化转型,国外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

胡丹敏锐地捕捉到,人工智能技术将带来农业的深刻变革。她在永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永旺智慧农场,聘用技术人员,应用北斗技术,全面建设数字农业。毕业于武汉长江职业技术学院的陶哲是永旺智慧农场聘用的新一代技术团队负责人。年轻人有知识、懂技术、会操作,接受智能化、信息化技术能力强。

2021年开始,胡丹带领陶哲等技术人员外出考察、实地培训,在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的指导下,建立了智慧农场平台,对农田种、管、收等环节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胡丹把70余套机械设备包括插秧机、旋耕机、流水线农用无人机、烘干机都装上北斗智能设备,由“智慧农场”统一管理,实现了自动驾驶耕作,智能育秧,无人机播种、施肥、巡管,收获、烘干和秸秆处理机械化,把农业生产“搬”进手机。

今年春耕,陶哲在手机上操控安装“北斗”智能终端的旋耕机,伴随阵阵轰鸣,旋耕机根据设定的路线翻土、整地。坑洼不平的土地中,农机上的北斗导航终端自主控制方向,使车辆保持直线行驶,且精度达到2厘米,一块3亩的农田,不到20分钟就旋耕完毕。

陶哲做过实验对比,相同的时间,无人驾驶的智能拖拉机已经把划定区域全部耕整了,手动驾驶拖拉机只完成了一半。人工驾驶拖拉机作业的田块行驶路线可能会有一些不整齐,需要重复耕整。而无人驾驶的智能拖拉机,在耕种时不仅行进路线笔直,而且作业区域无遗漏,精准又细致,拖拉机里搭载了北斗定位芯片,精确度达到厘米级。

在永旺智慧农场,除了有能够自助耕、种、管、收的智慧农机,每个田块也都被单独编码上了“户口”,工作人员可通过进出水阀、液位计、气象监测仪等田间设施,对农业生产进行全天候的数字管理。无人机监测细致入微。农田水位、播种质量、病虫害、长势营养、产量等都在监测范围,各种数据适时显示在管理平台上。坐在办公室,拿着手机打开屏幕,田间地头、农作物生长状况一目了然。

一架无人机飞上5分钟,可播撒80斤种子或者肥料,可以撒播秧苗25亩,一天可播撒的面积达1000亩,可节约增效30%。农场在水稻种植基地安装了太阳能智能排灌系统,每个田块区域都安装了进水阀、出水阀和液位计,通过田间液位计的数据远程控制排灌水。当无人机监测到农田水位缺水时,系统就会自动开闸放水,达到设定水位后,水闸自动关闭。自动灌溉技术适时、适度、精准引流,有效提供了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同时,通过在田间地头安装传感器,监测田间地头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气象变化的数据第一时间传送给管理者,有效地预防了气象灾害。

最新启用的多光谱无人机还能对水稻生长情况进行视觉“体检”,并将数据实时回传给数字系统,数据分析后可以针对性地进行病虫害防治。还能够自动识别地块边界与障碍物,快速规划航线,实现精准施肥和打药。

农业生产的耕、种、管、收环节,全程都有机械化、数字化设备运用,永旺农场成为全省智慧农场示范建设的首家试点单位。

胡丹说:“北斗技术让我们的农机实现了自主驾驶,我们人工通过遥控器或者是手机APP进行农机的操作,一个人可以控制多台农机,既节省了人工,让劳动强度降低了,让我们的农业更加科技化了,也解决了未来农业人口老龄化、未来谁来种田的问题。”

在引进智能化技术的同时,胡丹还积极推行套种套养技术,进行综合利用。3年前,在武汉市、黄陂区搭台举办的科技下乡对接活动上,胡丹认识了省农科院粮作所的科技特派员汪本福教授。“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虾稻连作是天然无公害的生态种养新模式,在汪教授的科技指导下,永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从传统种植水稻产业升级到虾稻、鸭稻,循环种养套养套种模式。湖北省农科院2名专家每月定期来永旺科学指导,种植模式更加丰富,经济价值也明显提高。稻养种面积,从最开始的50亩到现在达到了100亩。虾稻米、鸭稻米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数字化农业科学管理与综合利用,增加了粮食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现在亩产粮食由原来的1400斤增加到1600斤,生产成本由原来每亩1100元降至800元,加上国家补贴,每亩盈利上千元。

合作社还实行“公司+农户”的模式。除吸收流转土地近万亩外,合作社还为附近的胡岗湾、肖岗、许桥、团林、张店等多个村承包种植服务,服务良田上万亩。几年前这些村各家作物品种不同、种植模式不一、田块小而分散,作业成本居高不下。在武汉市区街道农业部门的指导引领下,永旺农机专业合作社打造全程托管的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新业态,一举解决“成本高、收益低”的种粮难题,为农户提供种子、秧苗、土地翻耕、飞播、除草、打药、施肥、收割、加工、销售等一条龙服务,每年为228户农户节约成本、增加收益100多万元。

农业科技创新吸引了一批有技术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在永旺智慧农场,目前有60多位像陶哲这样的新农人。他们通过数字农业基础设施、精准农业智能装备和农业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完成2万亩农田的耕、种、管、收。

胡丹的现代农业梦不仅仅体现在农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上,而且在“现代农业+”领域进行了深耕发展。

永旺地处特大城市武汉市的后花园黄陂区,地理位置与交通优势十分明显。胡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出了旅游观光农业、农业科教基地、农业示范基地、综合服务基地等多项新型产业。

胡丹投资兴建了500亩农业观光产业园项目,包含观光、采摘、垂钓、农业知识科普等多个内容。农场积极开展科普宣传、科普培训活动,举办培训班,对学生培训农业生产常识,对农民培训先进农业生产技术。2021年,永旺农场被评为黄陂区科普示范基地。2022年,黄陂区科协邀请省、市农科院专家在农场给全区农业经理人进行稻渔种养、水稻林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智能机器人、数字农业平台应用等科技培训课程十多次。永旺合作社还被黄陂区命名为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老师、家长带领中小学生体验“一粒米的旅行”,从最初的种子到最后的米糕,孩子们亲自下田播种插秧、磨米、蒸米糕,使孩子们体验到一颗大米须经千锤百炼方可成长。他们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现在,胡丹的公司日均生产大米200吨,流转土地面积达2万亩,拥有各式农机70台套,年产水稻1500万公斤,年产值逾亿元,共带动周边农户5000余户增收。永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多次被评为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7年,胡丹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021年,胡丹获得“大囯农匠”全国农民技能比赛种田能手称号,当选为武汉市政协委员,合作社成为全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与农艺结合技术示范推广应用基地。

农业农村部、省市领导多次到永旺合作社调研考察。今年7月12日,湖北省副省长吴海涛调研武汉永旺智慧农场北斗农业领域规模化应用和数字农业建设,推广他们的和美乡村建设、数字农业发展经验。

前不久,湖北省技术市场协会理事长袁国保博士带领援非农业专家考察永旺智慧农场,推动永旺与非洲国家合作事宜,让中国现代农业走出国门,服务世界。

胡丹说:“共同富裕的和美乡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智慧现代农业,是我们新农人心中最美丽的梦!我们这一代人一定在这条梦想之路上描绘出壮丽图画,谱写出美好篇章!”

【作家简介】严春芳,湖北作家协会会员,武汉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山东工商学院美育特聘教师,武昌理工学院客座教授,武汉传媒学院驻校作家。作品曾荣获青未了散文奖优秀奖,黃海散文双年选一等奖、湖北省“一·二九"诗歌比赛特等奖。出版诗文集《为荷而来》《太阳与大海》。

主编:鸿

审核:寒士

相关阅读

  • “老农人”的致富经

  • 走进岢岚县高家会乡羊圈会村,一台旋耕机穿梭在田间地头,伴随着一阵阵“轰隆隆”的机器声,土地渐次翻新……初见苗林才,他正娴熟地开着旋耕机在田间作业。苗林才,高家会乡羊圈会村
  • 广东农工商:追寻红色根脉 汲取奋进力量

  • 70年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由农垦而生,农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母体。2023年8月,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组建“广大&精微”社会实践团,利用暑期“三下乡”赴广东农
  • 形似迷你版猕猴桃!这种新奇水果你吃过吗?

  • 近日,在瑞安圣井山上,一种新奇的水果——奇异莓即将成熟上市,售价可达每公斤100元,给农户带来不错的效益。在马屿镇大南社区下徐村的绿贵农场内,绿意盎然,藤蔓绕枝,成串的奇异莓挂
  • 三亚一退休职工:交2万集资款苦等20余年没分到房

  •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熊文颖 黄力萍)近日,南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新集团”)退休职工陈某练向国际旅游岛商报反映,自建房被拆除后他向农场交了2万元集资款,如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新时代报告|胡丹的现代农业梦

  • 作者/严春芳人生有梦,各自精彩。现代农业便是胡丹的梦想。永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港湾村胡港湾,是胡丹实现梦想的园地。港湾村东临仓埠,南依甘棠,西凭雨台山,北接
  • 成语知识:骑虎难下

  • 骑虎难下,出自《晋书·温峤传》,指骑在老虎背上就很难再下来。东晋大将苏峻起兵反叛朝廷,逼攻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大臣温峤组织联军讨伐叛军。由于叛军力量强大,联军不能一时取胜
  • 湖南发展:拟参与参股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竞拍

  • 2023年8月14日晚间,湖南发展(000722.SZ)公告,近日,湖南怀化恒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恒光电力”)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了《湖南芷江蟒塘溪水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