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长安三万里 李白归心在济宁

日期: 来源:济宁日报收集编辑:济宁日报

太白入鲁


掌上济宁讯(记者  李胜男  通讯员  朱宁)“海鸟知天风,窜身鲁门东。临觞不能饮,矫翼思凌空。”太白诗风的雄豪之气,即便是不熟悉唐诗的人,也能感受得到。诗中的“鲁门东”,指的就是位于鲁郡东部的任城。

太白楼

离安陆居任城  诗酒豪情廿三载

一座城市,往往会因一位历史文化名人而提升品格。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正值壮年的李白离开湖北安陆,携结发妻子许氏和女儿平阳,先至太原后入鲁,沿汶水而行,迁居济宁(唐称任城)。或许他也未曾预料自己会在这座城市生活23年,在他的第二故乡,从36岁到59岁,度过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在此写下了五十余首经典诗篇。他的儿子在这里出生,女儿在这里长大,妻子许氏在这里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旅程。

李白寓居任城所作的诗篇中,最著名的无疑是《任城县厅壁记》。李白应任城县令贺知止(贺知章族弟)之邀而作的这篇千古名文,即兴写在任城县衙记事大厅的墙壁上。此文一问世便风传一时,成为李白传记类文章的代表作。

李白在文中考究了任城的渊源和历史沿革,满怀深情地记述“地博厚,川疏明”之壮美,城中“香阁倚日,凌丹霄而欲飞;石桥横波,惊彩虹而不去”之雄丽。作为一部传记类诗歌,《任城县厅壁记》对研究济宁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工商交通以及历史变更,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其内容大体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描写了济宁的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以及名人辈出;第二段描写了济宁的人文风貌、商业繁荣,并夸赞贺公的气度恢弘、才华横溢;第三段则是说贺公执政奖罚分明,真正给百姓带来了实惠。文章的最后一句“白探奇东蒙,窃听舆论,辄记于壁,垂之将来,俾后贤之操刀,知贺公之绝迹者也”则为点睛之笔。李白说自己赞美贺公的政绩并不是由于自己的偏听偏信、阿谀逢迎,而是来自舆论的公议,政绩的取得和良好的口碑不是自封的,也不是靠人吹捧出来的,只有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及赞誉,才是真正的政绩,才会流芳百世。

《任城县厅壁记》让一生未能实现其政治抱负的李白,借文阐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绩观。今天看来,仍有相当的价值。

南池公园 李杜携游

李杜千秋情  三约在济宁

在浩瀚的诗海中,李白和杜甫,作为光辉灿烂的唐诗文学里最耀眼的双子星,他们的相遇是伟大的,被闻一多先生称为“青天里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诗仙与诗圣,虽然一生中总共只见过四次面,但是他们之间的友谊真挚而深厚,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佳话。

李白和杜甫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被玄宗赐金还山,返家任城时,途经洛阳,与杜甫相遇。之后,他们相约诗人高适,共同游历了许多地方。除了这次见面,李白和杜甫其他的三次见面都是在任城或其周边。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夏末,李白、杜甫复会于兖州,他们同高适一起拜谒了北海太守李邕。是年秋,李白和杜甫在任城再次相会。他们“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或纵酒高歌,语惊四座,或醉态百出,豪放不羁。他们曾相约任城许主簿在古南池游玩过,杜甫还留下过著名的诗篇《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漫游过任城后,二人又同去了曲阜、兖州、东蒙等地,在石门分别,李白还留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写的就是两人才刚刚分别,李白就已经迫切地想要跟杜甫重逢了。不过,很可惜的是,李白并没有如愿,因为自这次石门之别后,他们有生之年再也没有见过面。

两位大诗人虽然相差了11岁,但他们情深意笃,分别之后相互怀念,对彼此的感情越发深厚。李白在《沙丘城下寄杜甫》一诗中写道“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对杜甫的思念之情正如那滔滔不绝的汶水,浩浩荡荡地追随着杜甫一同南去。而杜甫则是说“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这时候的杜甫与李白,一个在渭北,一个在江东,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杜甫一直期盼着他们能够再次同桌饮酒,讨论诗作。

浣笔泉遗址

醉饮太白楼  弄诗浣笔泉

根据历史记载,唐代的文人、道士、士大夫都喜欢随身佩剑,送别时也往往以佩剑留赠挚友,作为永久纪念。李白与剑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十五岁就练了一手好剑术。来到任城后,更是跟随裴旻学剑。他在《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一诗中写道:“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裴旻是东鲁人,后迁居任城,因其剑术高超,被称为“剑圣”。

李白一生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诗增酒趣,酒扬诗魂。美酒激发了李白的创作灵感,增添了他诗歌的浪漫神韵。诗人给静态的美酒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酒在诗人的笔下成了抒发情感、传递友情的媒介和平台。李白一生中共写了一千多首诗,有一百多首都提到了酒,他的一生与酒可谓是密不可分。《鲁中都东楼醉起作》便是李白再次醉酒后的佳作,诗中写道“昨日东楼醉,还应倒接蓠。阿谁扶上马?不省下楼时。”这首诗的大体意思是说李白昨日在汶上的东楼喝醉了,不仅归来的时候头巾戴倒了,意识还“断片”了,谁把他扶上的马?他完全不记得了。

因为酒,李白与太白楼结下了不解之缘。太白楼坐落于城区古运河北岸,太白楼中路的旧城墙上,原是唐代贺兰氏经营的酒楼。李白迁居任城后“其居在酒楼前”,每天至此饮酒消遣,挥洒文字,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贺兰氏酒楼也因李白经常光顾而名声大振,生意兴隆。唐咸通二年(861年),吴兴人沈光敬慕李白,登贺兰氏酒楼观光,为该楼篆书“太白酒楼”匾额,并作《李翰林酒楼记》,从此贺兰氏酒楼便改名“太白酒楼”,益发闻名于世。

元朝至元年间(癸未,1283年),京杭大运河改道东移,济宁由此成为“南通江淮、北达幽燕”的水上交通枢纽,途经济宁城区的河道,恰在太白酒楼附近。那时兼任济宁监州中书右丞冀德芳看到酒楼偏僻残破,便将原来的酒楼移建至新开运河北岸,修于济宁南城墙上,这便是当下太白楼之所在。1391年(辛未,明洪武二十四年),济宁左卫指挥史狄崇修建济宁州城墙时,以“谪仙”寓意,将此楼重建于南城墙上。并将“酒”字去掉,名为“太白楼”。

李白的诗歌闻名遐迩,书法也别具特色,众所周知,李白只留下两幅真迹,其一是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上阳台帖》,其二便是太白楼院内的“壮观”碑刻,这飘逸洒脱的两个字如今已成为太白楼的灵魂,无声地展呈着诗仙当年的笔锋。

李白热爱故土,也同样热爱任城。开元年间,李白入了任城户籍,并自称是“任城人”,也由此成为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符号。在济宁,随处可见李白遗留的踪迹,除了太白楼,还有浣笔泉。后来,为了纪念他,任城区还用他的名字命名了太白楼路、太白广场、太白小区等。可以说,李白文化,已经成为济宁任城与运河文化齐驱并驾的两大核心文化之一。

开元年间,李白寓居任城时,其住所院中有一清澈泉眼,每日提笔作诗后,他都会来泉眼洗笔浣墨,这个泉眼也因此成为我市的古八景之一,也就是如今的浣笔泉。据《济宁直隶州志》记载:“浣笔泉”原名“墨华亭”,始建于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主事白旆在泉边筑一亭,供宾客游览驻足,凭吊古人。至明代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主事胡瓒重修时,浚泉池,砌石栏,建方亭,植柳竹,泉上榜书“墨华”,从此有了“墨华亭”“墨华泉”之称。后经明末清初多次重修,直至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年),知州席恒轩捐资修葺,在堂房旁边增建配厅、中筑门,开凿方、圆二池,皆曰“浣笔”,自此,“墨华亭”更名为“浣笔泉”。

如今,位于城区浣笔泉路南首的浣笔泉,已经成为济宁人人皆知的历史古迹。据《全河备考》记载,浣笔泉在州(济宁)东关外,泉分为大泉头和小泉头。大泉头池围八丈八尺八寸,小泉头池围五丈五尺。两个泉头有渠相连,渠长五十六丈,通长三百八十丈,会杨家坝至通心桥入运河。现存的浣笔泉是大泉头,相传当年泉水沸鼎,水色墨黑,四季涓涓不息。小泉头位于墨华亭的东南方向,遗迹已经看不到了。后人有诗云:“浣笔经千古,涓消水自流,太白笔何在,即此泉水是。”

李白走遍了济宁大地,留下了众多的遗迹和不朽的诗篇,在很多诗中都表达了“我家寄东鲁”的眷恋之情。在他的诗中,既有对济宁厚重历史的感叹,也有对亲情、友情的真情流露;既有抒发对大自然的挚爱情怀,也有对济宁风土人情的详细描绘。“何为先生死,先生道日新。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诗人。”李白虽已逝去一千多个春秋,但是在济宁的每一寸土地上,诗仙诗魂,生生不息。

相关阅读

  • 当《长安三万里》里的诗句遇上中国航天

  • 近日国风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走红成为社交媒体上热议的话题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小太读
  • 看《长安三万里》赴庐山千年约

  • 近期,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热映,片中时时涌现的九江元素,让人惊喜之余下更生出许多自豪。《长安三万里》主要通过高适的视角,讲述了诗仙李白波荡曲折的一生,在豆瓣的影片短评中
  • 长安三万里 李白归心在济宁

  • “海鸟知天风,窜身鲁门东。临觞不能饮,矫翼思凌空。”太白诗风的雄豪之气,即便是不熟悉唐诗的人,也能感受得到。诗中的“鲁门东”,指的就是位于鲁郡东部的任城。离安陆居任城 诗
  • 济宁高新区:数字赋能,制造业“向智蝶变”

  • 搭建数字平台,推动智能制造向“政府引导、企业主体”2.0转变,济宁高新区——数字赋能,制造业“向智蝶变”□记者 高峰 孟一通讯员 绪言完全替代人工的自动物流车,在AGV系统加持
  • 广府俚语考:茼蒿

  • 茼蒿这种菜在广东很普通,很多人都吃过,不过由于它的别名太多,各地叫法不一样,有网友说:这种菜吃过很多,就是这两个字不知怎写?茼蒿的拼音:tóng hāo。茼蒿又称同蒿、蓬蒿、蒿菜、菊
  • 本周天气:多云间阴为主 有雷雨或阵雨

  •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秦璞 通讯员 李琳伟 王如光)记者从济宁市气象台获悉,预计本周济宁市天气以多云间阴为主,多分散性雷雨或阵雨,周末气温有所下降。本周最低气温25℃,最高气温35
  • 武氏墓群石刻在济宁

  • 天下汉碑半济宁,济宁汉画甲天下。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嘉祥县的武氏墓群石刻与古希腊瓶画、埃及金字塔的浮雕并称“世界三绝”。在济宁,以武氏墓群石刻为代表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长安三万里 李白归心在济宁

  • 太白入鲁掌上济宁讯(记者 李胜男 通讯员 朱宁)“海鸟知天风,窜身鲁门东。临觞不能饮,矫翼思凌空。”太白诗风的雄豪之气,即便是不熟悉唐诗的人,也能感受得到。诗中的“鲁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