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超20位科学家和大V陪你过小年!|直播

日期: 来源:返朴收集编辑:返朴

今年小年夜怎么过?科技爱好者不要错过!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新冠疫情没有阻挡人类科技发展的脚步,一件件科技大事令人振奋,一项项科学发现世人瞩目。哪些领域获得了重要进展,人类解决了哪些难题,基础认知有了哪些拓展,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2023年1月14日下午5点,由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科普中国·科学小年夜”直播,将邀请5个大领域、超20位科学家和科普大V,以“我心目中的2022年度科学进展”为主题展开畅聊,并与网友进行热烈互动!

前往“返朴”公众号可预约。

本次直播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

17:00-18:00:中国航天高光之年

左起:韩娜、梁毅辰(苟胜老师)、苟秉宸

在追逐星辰大海的道路上,中国人从未止步,2022年更是完成了空间站主体建设,为世界航天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空间站在技术上有什么重大突破?航天员在“天宫”里过着怎样的生活?空间站又会如何推动人类科技发展?

韩娜(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原工程师)、梁毅辰(西安航空学院讲师、科普大V)、苟秉宸(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老师将为我们解读中国航天的艰辛与荣耀。

第二单元

18:00-18:50:探索未知的远方

左起:梁毅辰(苟胜老师)、钱磊、周炳红、刘勇、苟利军

韦布望远镜被公认为2022年最大的科技明星,上天一年,它究竟有何大发现?中国天眼捕捉到的神秘现象,又是从何而来?小天体防御实验首次获得成功,地球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梁毅辰(西安航空学院讲师、科普大V)、钱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周炳红(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刘勇(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苟利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老师将为我们解读来自太空的精彩。

第三单元

18:50-19:40:全球健康研究新进展

左起:张宇识、叶盛、徐斯佳、赵蓓、汤波

人类迎战新冠已经整整三年,在过去一年里我们对它有了哪些新认识?突如其来的的猴痘,怎样蔓延全球?被广泛关注的猪心脏移植人体手术,又能造福多少人类?未来我们能用上预防癌症的通用疫苗吗?

张宇识(北京大学理学博士、脱口秀演员)、叶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徐斯佳(日本京都大学医学博士)、赵蓓(德国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免疫学博士)、汤波(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老师将为我们解读人类健康的未来。

第四单元

19:40-20:30:气候变化和全球发展

左起:张宇识、李怒云、魏科、于淼、刘强

新冠疫情并没有减少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对全球发展的追求。极端天气密集出现,人类要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大会批准设立的“损失和损害基金”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中国科学家成功培育的多年生水稻,能助力全球粮食安全吗?

张宇识(北京大学理学博士、脱口秀演员)、李怒云(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常务副主任)、魏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于淼(中科院环境科学理学博士)、刘强(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助理研究员)老师将为我们全面解读人类应对全球危机的生存之道。

第五单元

20:30-21:20:不曾想过的世界

左起:陈征、叶盛、王元卓、甘戍冬(科学火箭叔)、刘森

自然界的奇妙常常出人意料,而科技的发展也经常叫人始料未及。2022年,科学家发现了肉眼可见的2厘米大细菌,人工智能进军艺术领域拿下美术大奖,还预测了几乎全部的蛋白质结构,人类从冻土中提取到200万年前的古DNA……这些尝试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陈征(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叶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元卓(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科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甘戍冬(航天科普大V)、刘森(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展览部主任)老师将为我们逐一解读这些颠覆人类认知的新事件。

第六单元

21:20-22:20:基础科学默默发展

左起:陈征、罗会仟、薛鹏、姬扬、李存璞

人类发展离不开基础科学的支撑。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伟大的量子纠缠,在电子科技方面,科学家验证了为什么立方砷化硼是一种绝佳半导体,美核聚变首次实现净能量增益,也让人们激动万分。基础科学究竟有何魔力?唯有了解才能理解。

陈征(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罗会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薛鹏(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姬扬(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李存璞(重庆大学副教授)老师将为我们解读基础科学的发展。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

将在科普中国app、抖音、快手、百家号、微博、腾讯新闻、腾讯视频、知乎、B站、光明网、人民号等平台同步直播。

2023年1月14日科学小年夜,让我们不见不散!

相关阅读

  • 你的这些器官为什么“消失”了?

  • 撰文 / 侯安山(中国法医学会科普部)人类的尾巴去哪了哺乳动物的尾巴具有维持身体平衡、作为工具使用和保护其他身体器官的三大功能。不同形态尾巴的功能侧重点也不一样。尾毛
  • 过去25万年,男性平均30岁当爹,女性呢?

  • 文 | 李木子
    特定世代时间(繁殖一代所需时间)可以告诉人们很多关于人类生物学和社会组织的信息。
    现在,美国科学家利用DNA突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可以确定人类进化史上女性和男性
  • “数字化生存”的存在论追问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1期P31—P32作者:张 雄 单位:上海财经大学,摘自《江海学刊》2022年4期,李潇潇摘今天,人类正经历由本能时代向智能化时代的跨越,哲学有了新的追
  • 张朝阳:人生的精彩就在于反复折腾

  • 1月8日晚,张朝阳携新书《张朝阳的物理课》做客东方甄选,与董宇辉老师、明明老师畅谈了物理与人生。当晚的直播中,三位都碰撞出了哪些思想的火花,说了哪些金句?以下,是阿信为你整理
  • 最新!夏林茂、于英杰任北京市副市长

  • 据北京日报1月11日消息,1月11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七次会议表决决定:任命夏林茂、于英杰为北京市副市长。根据杨晋柏同志请求,按照地方组织法和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国家
  • 追寻1.32万年前的人类足迹

  • 追寻1.32万年前的人类足迹——临淄区赵家徐姚遗址考古工作记赵家徐姚遗址从西北向东南方向侧视图遗址出土的原始陶塑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1月9日,一则“在临淄区赵家徐姚村西发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 观文脉 | 鹤湖新居:写在大地上的骈文

  • 一个很美的名字。当初为它起这个名字的,一定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你看,从空中俯瞰,它就像一篇写在大地上的骈文,词藻华丽也好,朴素也罢,都能够从中读出古典的中

最新文章

  • 超20位科学家和大V陪你过小年!|直播

  • 今年小年夜怎么过?科技爱好者不要错过!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新冠疫情没有阻挡人类科技发展的脚步,一件件科技大事令人振奋,一项项科学发现世人瞩目。哪些领域获得了重要进展,人类解
  • 实现设备更新改造专项贷款新突破

  • 近期,国家出台关于支持教育、卫生健康等10个重点领域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贷款的决策部署后,农行宜宾分行紧跟政策、闻令而动,全行上下高度重视、立即成立由市分行行长为组长,分
  • 2022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分省部级干部53人

  • 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分人员按职级划分图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占比图2022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344.4万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104.4万件次。处置
  • “你好科学”新春第一课顺利开展

  • 为助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大力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有效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新年伊始,成都市科协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