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年夜怎么过?科技爱好者不要错过!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新冠疫情没有阻挡人类科技发展的脚步,一件件科技大事令人振奋,一项项科学发现世人瞩目。哪些领域获得了重要进展,人类解决了哪些难题,基础认知有了哪些拓展,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2023年1月14日下午5点,由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科普中国·科学小年夜”直播,将邀请5个大领域、超20位科学家和科普大V,以“我心目中的2022年度科学进展”为主题展开畅聊,并与网友进行热烈互动!
前往“返朴”公众号可预约。
本次直播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
17:00-18:00:中国航天高光之年
左起:韩娜、梁毅辰(苟胜老师)、苟秉宸
在追逐星辰大海的道路上,中国人从未止步,2022年更是完成了空间站主体建设,为世界航天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空间站在技术上有什么重大突破?航天员在“天宫”里过着怎样的生活?空间站又会如何推动人类科技发展?
韩娜(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原工程师)、梁毅辰(西安航空学院讲师、科普大V)、苟秉宸(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老师将为我们解读中国航天的艰辛与荣耀。
第二单元
18:00-18:50:探索未知的远方
左起:梁毅辰(苟胜老师)、钱磊、周炳红、刘勇、苟利军
韦布望远镜被公认为2022年最大的科技明星,上天一年,它究竟有何大发现?中国天眼捕捉到的神秘现象,又是从何而来?小天体防御实验首次获得成功,地球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梁毅辰(西安航空学院讲师、科普大V)、钱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周炳红(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刘勇(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苟利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老师将为我们解读来自太空的精彩。
第三单元
18:50-19:40:全球健康研究新进展
左起:张宇识、叶盛、徐斯佳、赵蓓、汤波
人类迎战新冠已经整整三年,在过去一年里我们对它有了哪些新认识?突如其来的的猴痘,怎样蔓延全球?被广泛关注的猪心脏移植人体手术,又能造福多少人类?未来我们能用上预防癌症的通用疫苗吗?
张宇识(北京大学理学博士、脱口秀演员)、叶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徐斯佳(日本京都大学医学博士)、赵蓓(德国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免疫学博士)、汤波(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老师将为我们解读人类健康的未来。
第四单元
19:40-20:30:气候变化和全球发展
左起:张宇识、李怒云、魏科、于淼、刘强
新冠疫情并没有减少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对全球发展的追求。极端天气密集出现,人类要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大会批准设立的“损失和损害基金”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中国科学家成功培育的多年生水稻,能助力全球粮食安全吗?
张宇识(北京大学理学博士、脱口秀演员)、李怒云(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常务副主任)、魏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于淼(中科院环境科学理学博士)、刘强(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助理研究员)老师将为我们全面解读人类应对全球危机的生存之道。
第五单元
20:30-21:20:不曾想过的世界
左起:陈征、叶盛、王元卓、甘戍冬(科学火箭叔)、刘森
自然界的奇妙常常出人意料,而科技的发展也经常叫人始料未及。2022年,科学家发现了肉眼可见的2厘米大细菌,人工智能进军艺术领域拿下美术大奖,还预测了几乎全部的蛋白质结构,人类从冻土中提取到200万年前的古DNA……这些尝试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陈征(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叶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元卓(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科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甘戍冬(航天科普大V)、刘森(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展览部主任)老师将为我们逐一解读这些颠覆人类认知的新事件。
第六单元
21:20-22:20:基础科学默默发展
左起:陈征、罗会仟、薛鹏、姬扬、李存璞
人类发展离不开基础科学的支撑。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伟大的量子纠缠,在电子科技方面,科学家验证了为什么立方砷化硼是一种绝佳半导体,美核聚变首次实现净能量增益,也让人们激动万分。基础科学究竟有何魔力?唯有了解才能理解。
陈征(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罗会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薛鹏(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姬扬(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李存璞(重庆大学副教授)老师将为我们解读基础科学的发展。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协科普部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
将在科普中国app、抖音、快手、百家号、微博、腾讯新闻、腾讯视频、知乎、B站、光明网、人民号等平台同步直播。
2023年1月14日科学小年夜,让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