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广东好医生|罗毅平:托起急危重症孕产妇重生的希望

日期: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收集编辑:广东卫生在线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手术室里,高龄产妇黎女士刚剖宫娩出胎儿,为新生命的诞生而高兴,但1分钟后,她突然尖叫一声,呼吸心跳瞬间停止。主刀医生立即为她进行心肺复苏,同时联系抢救团队。

闻讯赶到的医务科科长、MICU(成人重症监护室)主任罗毅平组织指导麻醉、产科、重症团队紧急抢救——持续心肺按压,同步注射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吗啡、阿托品、罂粟碱等药物,5分钟后,已一脚踏入鬼门关的黎女士被拉了回来。术后24小时,她恢复了自主呼吸,意识完全清醒,大脑神经功能未受影响,各项生理指标都很稳定。

“这是一个经典的抢救案例。”罗毅平欣慰地说,黎女士发生的是罕见的心肺崩塌型羊水栓塞,如果4分钟内无法实施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就变得极低,后续靶器官的损害几率很高,“也许她能活下来,但可能成为植物人,医疗费用也将大大增加。”


类似的抢救场景在罗毅平行医生涯里并不少见。他在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领域深耕厚植,为众多家庭带来了平安好“孕”的福音,“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拿出百分之百的劲头与病魔抗争、与时间赛跑。”

与死神抢人的拼命三郎

2012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组建MICU,这也是全省妇幼系统首家成人重症监护室,罗毅平任主任。

“成立MICU的初衷是让急危重症孕产妇能得到更好的治疗,我擅长联合妊娠的内科疾病治疗,所以医院让我来负责。”罗毅平说,为此,他也进行了一些准备,包括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学习重症医学,到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交流学习等。

刚成科的时候,因为人手少,罗毅平与另一名住院医生轮流蹲守MICU,就这样坚持了半年。那段时间,他曾为了救治一位妊娠期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医院里守候了13天未回家,帮助患者撑过最危险的时光。

“那是我们刚开科时遇到的较大挑战之一。”罗毅平回忆,他操作、调整着仪器参数,撑过一个个不眠夜,为患者的一点点好转欢欣鼓舞。如今,这名患者已是3个孩子的妈妈,还跟罗毅平团队保持着联系,每年都会寄自己种的水果给他们。

此役之后,MICU的能力逐渐得到了医院领导、其他科室和病患的认可,罗毅平身先士卒、坚守一线的拼命三郎形象也树立起来。尔后10多年的时光里,在一起起抢救中,为重症患者托起生的希望。

▲和谐精诚的团队

2023年初,一名28岁的产妇被送入省妇幼保健院番禺院区产科。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检查结果,医生考虑为重度HELLP综合征,病情凶险,建议立即终止妊娠,否则随时可能胎死腹中,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安全。

这种罕见危重病例的抢救和治疗,不论对于患者还是医院,都是巨大考验。紧急剖宫取胎后,患者被转入MICU继续治疗。

“患者病情危重,在重度HELLP综合征基础上相继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左心衰竭等,救治难度极大。”罗毅平介绍,在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强心、利尿、纠正凝血功能紊乱等对症治疗后,患者肾功能仍逐渐恶化,生命垂危。

随后,团队为其开展了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5天后,患者肾功能逐步恢复正常,并在其他对症支持治疗下心功能、肝功能、凝血功能也逐渐好转,最终痊愈出院。

这是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第7例CRRT救治的重症HELLP综合征产妇。

“罗毅平主任爱岗敬业、工作负责,救治患者时总是心存敬畏,宁愿放弃休息也要多看一眼、多想一点、多做一点,以便能够及时根据病情变化精准调整治疗方案,他是我们的榜样。”一名MICU团队成员如此评价。

罗毅平不仅是拼命三郎,同时富有开拓创新精神,除了CRRT疗法外,他还先后率领MICU团队成功开展了血浆置换、人工肝、成人有创和无创呼吸机通气、床旁超声监测血流动力学等技术,并联合心脏中心开展ECMO技术帮助产妇平安分娩。

短短几年时间,MICU已成为全院乃至省内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的中坚力量之一,搭建起坚实的医疗团队、配置了齐全的医疗设备、拥有高超的医疗技术。据统计,MICU成立以来累计成功救治羊水栓塞、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妊娠合并重症肺炎等急危重症孕产妇1800多例。

抗疫战场上的无畏先锋

2020年,新冠疫情汹涌而至,罗毅平临危受命担任医院新冠肺炎领导办公室副主任兼综合协调小组组长,协调全院疫情防控。

“疫情初期,病毒未知,物资匮乏,确实是一场严峻考验。”罗毅平回忆,医院调动一切力量,迅速组织完成发热门诊、隔离留观病区的设置改造工作,完善疫情防控各项流程、制度,保证各类医疗防护物资供应,为实现院内零感染目标提供保障。

在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建立运行过程中,罗毅平再次发挥拼命三郎的精神,亲力亲为,推动工作迅速走向规范化——为医院职工讲解科学防控知识;坚持医学查房,近距离接触发热病人;参与孕产妇新冠疑似患者的救治工作,编写《广东省妊娠合并新冠肺炎诊治指南》。

在他的行动鼓舞下,同事们很快消除了恐惧心理和惊慌情绪,积极投入工作。

整个战疫期间,罗毅平以院为家,没有假期,白天、晚上连轴转。时间紧、任务重,面对头绪繁多的各种工作,他勤学善思,制定《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型冠状病毒防治应急预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恢复日常诊疗服务防控新冠肺炎工作方案》等各类文件、流程、制度62份,有力地保障了医院防疫工作的正常运行。

组织队伍支援核酸采样是罗毅平另一项重要工作,三年里,他先后组织180余批次队伍,累计核酸采样890万份。

2022年11月,广州海珠发生本土疫情,广东省妇幼保健院100名医护人员组成突击队进驻开展地毯式扫楼核酸检测,为期7天,罗毅平成为他们的队长。

除了完成任务,队员的安全成为罗毅平最操心的问题。他们负责的区域内部建筑群密集,巷子错综复杂、光线极差,楼层高楼道窄,人员混杂。尤其是当时天天下雨,突击队无法使用雨伞,防护服一旦被淋湿,防护效果会大大降低,而且雨天防护面屏可见度下降,加上靴套不防滑,容易摔跤受伤。

“第一天下雨就有队友摔了一跤。”罗毅平说,为此,他在当天任务结束后立即组织讨论如何选择出行装备,最终突击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雨中出行装备。很快,支援任务顺利完成,突击队员一个不拉安全回家。

在与记者的对谈中,关于疫情这几年,罗毅平说的最多一个字就是“累”,但最累的时候他们也没有松懈怠惰。

2022年12中旬开始,广东迎来了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期,“工作强度是平日的两倍,夜班急诊工作量增幅更大!”罗毅平介绍,“番禺院区产科最高峰每天有220位新冠产妇分娩,发热门诊每天接诊1400人次。”

那时互联网上有一张让无数网友既感动又心酸的照片,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天河院区产科主任赵莉娜出完一天门诊,晚上又穿上防护服完成了3台新冠阳性产妇剖宫产手术,最终累瘫在手术室门口,“让我坐一会,实在是没力气了。”

罗毅平同样如此,在参与诊疗以外,他还配合医院统筹协调各项医疗资源,针对儿童患者增多的情况,整合资源,打破专科界限,设置新冠感染儿童病房,设置床位80张。举全院之力保重症患者救治安全。

针对孕产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增多情况,为保证母婴安全,专门开辟隔离病区50张床位收治,并抽调全院妇产科医生支援产科病房及隔离病区,保证救治力量。

同时,罗毅平还在他的传统战线上奔忙。

2023年1月初,一名50多岁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紧急转院而来。患者有1年多肝癌史,曾接受过肿瘤靶向治疗、化疗放疗等,入院时已出现呼吸窘迫、白肺症状。

“刚开始,这位患者内心恐慌,不太配合治疗,经我们多次沟通,情绪才慢慢稳定。”罗毅平说,在经抗感染、免疫球蛋白、营养支持等积极治疗后,患者仍反复发热,病情危重,再加上有肿瘤病史,免疫功能低下,恢复难度大。

▲罗毅平详细询问病人情况

但罗毅平及团队没有放弃,拉着患者的手“艰难跋涉”30多天,病情终于有了好转的信号,患者撤掉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转出MICU进行后续康复治疗。

“在此次危重症新冠病毒肺炎的救治中,重症团队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信任,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救治经验。”罗毅平表示,接下来,他将在钻研医技、管理的赛道上继续努力,不停学习,力求对得起岗位、对得起自己。

“我不算特别牛的医生,但确实一直在努力做个好医生。”谈及获得第7届广东好医生这份荣誉时,罗毅平笑着说,“好医生一是要医术精湛,二是能视病人如亲人,接下来,我还会化激励为动力,继续前进。”

欢迎订阅2023年《人之初》杂志

(点击下方图片)

▼▼▼


记者 | 廖维佳

编辑 | 杨重 张芷莹  责编 | 张秀丽

来源|本文首发于《人之初》杂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相关阅读

  • 倾情帮扶:农发行在大安市开展秋季义诊活动

  • 为进一步提升大安市群众健康意识,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拓宽农发行定点帮扶工作途径,打造多方位帮扶模式,10月14日至15日,农发行吉林省分行、农发行总行驻大安市定点帮扶三人小
  • 奇奇怪怪的头疼“刺客”,男性朋友尤要注意

  •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曾洁 文娜“像刀割一样的痛,头疼的时候就想往墙上撞!”33岁的罗先生自今年8月以来每天都会发作10多次剧烈头痛。他辗转多地求医,一直没有查
  •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部召开门诊护士例会

  •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门诊管理,提升门诊诊疗服务水平和群众就医体验感,10月24日,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部召开门诊护士例会,全体护士参会。会议解读了医院“8S”管理要求,指出“8S
  • 小器官,大功能 — 感觉没力气,小心肾上腺!

  • 近期,一位中年女性突然感到双腿麻木酸胀,没有力气,行走不稳,休息后也没有明显缓解,来到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入院检查显示患者血钾低,初步诊断为低钾血症导致的肌无力,经过CT检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建设美好雁塔 | “议事亭”里解民忧!

  • “美得很,伙计,只要装修完,咱自己的老年活动室就能用了。”提到社区活动室,白大爷就有说不完的话。“只要地方确定好,到时候你再看,就算是天天排练都没问题!”“议事”重成效“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