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镇江市积极推进省级地名试点工作

日期: 来源:苏纵览收集编辑:苏纵览

近日,江苏省民政厅下发《关于确定“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省级试点地区名单的通知》(苏民区[2023]2号),其中,由镇江市申报的丹徒区被列入省级试点地区,试点工作周期为一年。

据了解,丹徒区位于镇江市中南部,历史文化厚重、名胜古迹众多、地域文化资源丰富,境内有省、市级文保单位5个、历史文化名镇1个。先后入选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2022年丹徒区宝堰镇、黄墟村入选首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永茂圩被选为江苏省红色地名。近年来丹徒区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建立地名文化遗产名录、设置地名文化保护碑、拍摄地名文化短视频、设计地名文创产品、编制乡镇地名规划等形式,以地名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乡村地名是乡村重要的社会公共信息。开展乡村地名服务试点工作,是民政部门对地名管理工作服务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部署。镇江市市县两级民政按照民政部、省民政厅“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要求,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技术支撑、加深群众沟通,积极开展试点地区的乡村地名命名设标、乡村地名信息共享、乡村旅游资源挖掘工作,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省级样板。

一是规范乡村地名命名设标。以《地名管理条例》为遵循,全面梳理自然地理实体、乡村居民点、乡村道路街巷、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乡村旅游景点等命名设标现状,对“有地无名”“有名无标”“需要更换标志”等问题分类整改,健全乡村地名导向标志体系。

二是推进乡村地名信息共享。加大乡村地名采集入库和地名信息共享服务,便利乡村百姓出行,更好地满足数字乡村建设和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地名信息服务需求,切实把乡村地名“管起来”“用起来”,使地名服务“实起来”“活起来”,更好服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三是挖掘乡村特色旅游资源。以地名为纽带,从“吃、住、行、娱、购、游”六个方面切入,构建“地名+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服务体系,助力乡村特色资源宣传推广和文化旅游发展,探索地名信息赋能乡村振兴的丹徒路径。(李翔明)

责任编辑:王浩

审核:张鹏云

相关阅读

  • ​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文艺大有可为

  •   一年之计在于春,备耕时节农事忙。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
  • 提振文旅消费,山东今年将开展这项重大活动

  • 为提振文旅消费,提升山东乡村旅游品牌的内涵度、贡献度,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出通知,确定今年开展“乡村好时节·LET’S购”主题年活动。今年计划选取清明节时段(4月上旬)、
  • 西固区金沟乡用“文明”底色为乡村振兴添彩

  • 为深入贯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西固区金沟乡高度重视,围绕“文明联创、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坚持“创建为民、振兴富民”的理念,将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与
  • 日照39条道路有了新名字

  •   “我觉得泰宁路这个名字起得好!很有文采,安泰康宁,平安喜乐,寓意很好!”得知自家附近的道路被命名为泰宁路,市民张先生很高兴。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升城镇道路命名管
  • 沂源:跨区域党建联盟为乡村振兴添动能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冯金金 通讯员姜睿涵近日,沂源县鲁村镇龙子峪村党支部与钢城区汶源街道龙巩峪村党支部“同心源”党建联盟挂牌成立。近年来,沂源县依托生态
  • 广州打造新乡村示范带 做好“和”“美”大文章

  • 羊城晚报讯 记者马灿、范晗越报道:广州依托“山水林田湖海”自然禀赋,构建北、中、南三个特色片区,总体塑造“三片四脉、山海连城”全市新乡村示范带格局。15日,广州市农业农村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镇江市积极推进省级地名试点工作

  • 近日,江苏省民政厅下发《关于确定“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省级试点地区名单的通知》(苏民区[2023]2号),其中,由镇江市申报的丹徒区被列入省级试点地区,试点工作周期为一
  • 深圳发布国内首批校园食育系列标准

  • 晶报讯(记者 潘凌霄 通讯员 于甜)如何积极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科学的饮食习惯?校园食育工作是让青少年和儿童能够系统化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和营养健康知识的有效手段。日前,由深
  • 开局七“见”——写在2023年江门两会召开之际

  • 江门双碳实验室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张奕维 摄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动工当年完成主体建设。皇智尧 摄江门中微子实验室预计2024年开始运行取数。刘悦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