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蒋力余 | 书画鉴定的重大突破——施鸿《书画冰鉴——范曾作品真赝考》略评

日期: 来源:江南时报收集编辑:江南时报

《书画冰鉴——范曾作品真赝考》(以下简称《书画冰鉴》)由范曾先生亲笔题签,于2023年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书画收藏委员会副会长、北京范曾艺术品鉴定中心暨范曾书画鉴定中心主任施鸿先生。此书不仅是研究国学大师、诗书画三绝艺术家范曾先生的宏著,同时也是书画鉴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力作。作者在深入继承传统书画鉴定学的基础之上,结合对艺术家全方位的研究,详细梳理了范曾不同时期书画创作的风格特征,采用真伪对比的方式,从线条用笔、用墨、用纸、印章等角度,详细分析了范曾书画鉴定的方法与依据,铸就了一面鉴别书画真伪的明镜。艺术品是艺术家汗血之结晶,是特殊的商品。保护艺术家的知识产权,坚决打击制作赝品以谋取高额利润的犯罪行为,对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促进艺术的发展繁荣有重大意义。规范艺术品的交易市场,必须在书画鉴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前提下方有可能,《书画冰鉴》帮助广大书画收藏者、鉴定专家逐步炼就一双识别真伪的火眼金睛。

《东坡吟啸图》真迹

《东坡吟啸图》伪作

范曾先生是受通儒式教育培养出来的、硕果仅存的真正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打通为一的国学大师、诗书画三绝艺术家。半个多世纪以来,先生以热血才情铸就了瑰奇高雅的精神产品,为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作出了重大贡献。无庸讳言,作为一位怀瑾握瑜、独立特行的艺术家,范曾先生并非完人,对其创作有见仁见智的评价这是正常的,审美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范曾出版的学术专著与艺术精品集有160余部,其绘画创作题材广泛、语言丰富、技法精湛,以书为骨,以诗为魂,风格独特,意境幽邃。

范曾24岁创作巨幅工笔重彩《文姬归汉》,年届七旬的文坛领袖郭沫若先生在画作上题写长诗予以嘉勉,据笔者对郭平英所著《郭沫若题画诗存》一书的考证,在郭老所题的近200幅书画作品中,所题的艺术家以范曾的年龄最小,而所题诗作最长。郭老为文化巨星,为全才、奇才、大诗人、大书家,举世公认,其实郭老深通画理,亦善绘画,《郭沫若题画诗存》中收录了郭老的两幅画作,范曾的《文姬归汉》的确打动了郭老,亦足见文坛领袖的爱才惜才之心。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刘开渠先生撰文高度肯定范曾的诗书画艺术,文化泰斗钱鐘书先生评范曾:“画品居上之上,化人现身外身。”此外杨振宁、季羡林、陈省身,日本平山郁夫等海内外名流方家对范曾的创作予以高度肯定,足见其艺品体现了鲜明个性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研究中国现当代美术史,范曾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艺术家。但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范曾的艺品为当今造假重灾区,不法分子大肆制作赝品以谋取暴利,赝品的充斥严重扰乱了艺术品市场的交易秩序,既损害了艺术家的合法权益,又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坚决地有力地打击作伪者不法行为,体现出严峻性与迫切性。作者以范曾的创作为典范个案从鉴定学的角度展开深入研究,目光是精准的,具有典型性意义,《书画冰鉴》的特色甚为鲜明。

《将有事于西畴》,上真下伪

了解之深入。此书体现“知人论世”的研究传统。作者与艺术家深入交流数十年,占有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彰显研究的优势。《诗文世家》《道德文章》两章对艺术家的家学传统和人生境界作了综合性的论述。作者指出:“范曾正是成长于这个底蕴深厚、传承有序的文化家族中,他对家族的绵绵文脉极为认同。”“范曾从小熏习渐染的不仅是诗文技艺,更有诗文之后的精神风骨、道德气节。家族十二代先祖的文化积淀、人格品质已然凝结成沛然莫御的浩然之气。”艺术家生于诗文世家,天然秉承血脉中的家国情怀,作者指出:“那一次次用画笔勾勒出的古今志士仁人,先贤巨子——屈原、李白、苏轼、黄宾虹、王国维——难道不是渴望先哲的精神风骨、人格光辉鼓舞激励中华儿女勉力前行?”范曾的家国精怀也体现在对祖国和人民的悲悯和挚爱之上。汶川、玉树发生地震,范曾前后捐赠两千万元人民币巨款救灾,这些救灾款都是所售作品的税后收入。在上世纪80年代,范曾捐资在南开大学盖有一座东方艺术系大楼。作为美术教育家的范曾先生,滋兰九畹,树蕙百亩,为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竭尽心智。范曾足迹半天下,在师造化方面用功甚深,而始终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对中华文化表示高度的自信,体现了他的学问追求和思想归依。古典意味着秩序、宁静、质朴,是先民大朴无华的心灵境界;自然是自在而然的存在,是时空的一个徽号,更是人类多元文化和美的创作之源泉。作者指出:艺术家晶莹剔透的“文心”与勤奋刻苦、恒久积累的史学修养关系密切,艺术家“在历史中求索的不是一人一事之真实,而是事件背后所体现的历史精神的真实。”“笔下的历史无不携带古老的风尘,又有着直透人事身后本质的洞见。”

多层之切入。艺术创作是化情思为景物,艺术审美是化景物为情思,艺术鉴定是对情思与景物的正向与反向的深入探索,艺术品的鉴定必须读懂作品、读透作品,此乃鉴别真伪之起点。任何高境界的创作是自由畅达的写意抒情,而所写何意,所抒何情,离不开文史哲、儒释道的综合修养,没有这些修养根本读不懂作品,谈何辨别真伪?施鸿是学问广博,又善于长期培养练眼能力的鉴定专家,他对艺术的求真,态度严肃,研究深入,判断精准。作者明确指出:“书画艺术品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凝结了文化精英的高尚情操与伟大心灵,精神与哲思亦于其中隐隐浮现。”任何“下真迹一等”的赝品,其情感的抒遣、意境的营构、技法的表达与真迹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作者对艺术家的综合修养、丰富题材、独特风格有深入了解,这从言理抒情的层次掌握了一面照妖镜。他坚持“一假全假”的原则,强调从风格入手,全方位的深入考察,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画家在不同时期都有代表性的风格,风格都围绕画家的天性禀赋和审美取向而形成,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如《清奇古怪雅集图》(2000年)为范曾成熟期之代表作,清、奇、古、怪本指四株各种姿态的古柏,画家画过六幅同名作品,而立意各不相同,而其中一幅以拟人化手法表达,描绘儒释道三家与田舍农夫论道于古柏之下,逸趣横生。儒者之渊深静穆,释子之超旷清宁,道士之天真喜乐,农夫之意兴飞扬,形神兼得,跃然纸上。整个画面毫无局促之感,若隐若现的猿猴古松衬托出静谧幽雅之气氛,而伪作运用套描手段影写原作,造形看似精准,而作伪者因缺乏综合修养,对人生境界体悟不深,伪作空有霸悍之气而无含蓄之神。

《老子出关》真迹

《老子出关》伪作

线条、墨色、印章、纸张为书画艺术的物化形式,真品与伪作自有本质的区别。作伪者虽具较深功力,兼之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作伪手段越发高级而复杂。尤其是日渐成熟的套描、喷墨等技术的广泛运用,为书画鉴定带来了很大难度。而作者认为,综合修养跟不上,技法功力跟不上,借助任何高科技手段都无法臻至真品形神兼得之境界。从技法而言,范曾的过人之处在于通过快速的寥寥几笔描绘出形象的风神,以形写神,言简意丰,物我为一。伪作形体相似,徒具躯壳,神韵所乏,意境荡然。在绘画题材中以人物最难,人物以传神最难,范曾的创作,写形写神、写意写志夺造化之工。范曾的每一类题材、每一件作品,甚至每幅作品每一微小元素,都凝结了画家的灵悟、诗情、功力。作者比较《清奇古怪雅集图》中的猴子形象,真品的尾巴轻盈灵动,而伪作粗肥无力。范曾学八大山人的风格,或偏用笔,或偏用墨,皆用高度凝炼的语言营造人物形象,其面部表情和性情风格隐涵老庄哲学自然、逍遥之微旨。范曾常常站立作画,悬腕书写,笔势刚劲直下,凌厉向前,线条毫无软媚之态。作伪者难明关窍,不明案几上的描摹绘写与凌空悬腕的书写效果相差不知多少。他的用印,包括篆刻者和印泥都体现独特风格,与画境构成和谐的整体。

对比之精准。有比较才有鉴别,此书无论从宏观,还是中观、微观,都运用了准确到位的对比方法,如照妖镜一般照出了伪作之原形。作者在对大量真迹深入解读的基础之上,通过细节的对比鉴别作品之真伪,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作者特别强调艺术家站立悬腕完成的作品确定了自家风貌,线条兼具速度、力度而又能圆转自如,其直行之笔迹,劲直无比,如长枪森戟;弯行笔态,变化无方,如重波叠纹。褚遂良说:“用笔当如锥画沙”,“锥画沙”形容笔毫虽软却能运笔如锥,笔迹精深中正,线条圆浑瘦劲,纯用中锋行笔而有藏锋之效果。范曾所创作的人物,尤其是背部的长线条,能清晰地看到“锥画沙”的用笔效果。范曾多用铁线描和高古游丝描进行创作,一波三折,折而不断,准确把握这种线形线质能有效鉴别作品之真伪。作者指出范曾的“战笔”取自书写中的涩势,使用这种“战笔”特别注意藏锋,以防止线条抖动过度而如锯齿,这种用笔的把握和细节的拿捏,正是诸多凡庸作品和伪作难以企及的境界。就墨法而言,范曾运墨洒脱,势如崩云,墨色沉凝,灿如碎锦,传达典雅高华、豪放不羁之情感,而平庸伪作用墨如死水一滩,毫无活力,整个画面死气沉沉,生意荡然。

作者认为范曾人物画之开脸,是仅次于笔墨线条的核心存在,为其绘画精华之凝聚。范曾人物的开脸活灵活现:文士潇洒风流,温润皎洁;禅师低眉慈目,深邃无极;武将朴实有力,雄阔刚健;仕女雍容清丽,端庄清穆;老者笑容可掬,童子质朴可爱。如老子、钟馗和李白等造像,观其开脸每幅都有变化,仪态万方。即使同一题材的作品,开脸不同,位置各异,线条一变而百变,深品《荷马》造像,以细线勾勒人物的脸部轮廓和五官,用淡墨、湿墨描绘面部阴影以形成结构的立体感,描绘头发以形成层次,整个面部朗现一种古典雕塑之质感。荷马是一位盲人,画家的神奇之处为一位盲人“传神”,其目虽盲,而失神的瞳孔却依然坚毅、沉郁地眺望远方,这种独特的传神笔墨是作伪者无法达到的。比较《将有事于西畴》的真迹与伪作,细观其开脸,陶渊明闲适安乐地牵牛载童子前往田园,童子天真活泼,笑态自然,而伪作以套描仿成,神色黯然,童子的神态板滞。比较《钟馗雅趣图》的真迹与伪作,发现除了线条、题款、伪造印章等显现作伪痕迹之外,真迹的开脸得随性自然之神趣,而伪作已失潇洒果决之笔意,更无情感丰富之神采。

《钟馗雅趣图》真迹

《钟馗雅趣图》伪作

方法之科学。书画为精神产品,真伪鉴定的科学性包括了主体的综合学养和对传统鉴定学知识的掌握,也包括了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作者进行书画鉴定,在深入研究传统鉴定学的基础上,引进了现代的科学方法。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不少高科技手段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文物年代的分期断代和真伪辨别之中,为鉴定提供了相对准确而有科学依据之佐证。目前利用高科技造假与辨伪,在鉴定与“反鉴定”、鉴定家与作伪者之间展开了一场新的、无声无息的较量。书画鉴定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还是以经验积累、主观臆测为主,同时借助科技手段提高求真的准确率。作者认为,书画鉴定首先对作伪的方法要有深入全面的了解,知彼知已,方能百战百胜。谢稚柳在《中国书画鉴定》一书中将古代书画作伪方法总结为:摹、临、仿、造和代笔,现代作伪方式五花八门,但思路仍是旧方法之变化和延伸。对范曾书画作伪的方式主要有手临、套描(写)、电脑复制等。其中套描(写)占据了假画市场的半壁江山,但套描作伪有一重要前提,那是将原作之图像作底本,采用灯箱拷贝台、投影仪等工具,将图像按原作比例放大,作为底本进行勾线、填色。作者指出,套描伪作与真品相比,少了原作的神采,原作用笔的力量、速度和笔法、墨色的浓淡干湿,设色的轻重、厚薄以及水分的控制等细节之处,都是作伪者无法达到的高度。比较真伪《何詈图》,伪作得真迹之形,却失之于淡墨晕染,少了浓淡对比,缺乏水墨韵味与精神。

运用高科技作伪的另一方法是艺术微喷,这是使用打印输出设备制作收藏级艺术品的复制工艺,制作出来的仿真品可达到还原度、品质和持久性之统一。艺术微喷需要使用顶级图像采集设备、专用墨水和专业的色彩软件及打印设备等条件。作者指出:用来微喷的纸张比真迹的纸张薄一些,这是为了让作品更好地喷出来,复制者需要将正常的宣纸进行处理,若用手去碰,能明显地感觉到原作与复制品之间的细微差别。细看材质,原作的材质表面会有丰富、细腻的肌理,如笔锋带起来的细小毛茬儿、笔尖扫过的微小划痕等,伪作根本无法展现手工作品那种丰富的肌理和脉络。在不同倍数放大镜下观看微喷的墨水覆盖层较浅,纸纤维底部吃墨不足,没有完全覆盖住,显现白色的纸纤维。微喷所用的墨水与原作所用的书写墨截然不同,原作书写墨发亮,呈于纸上叠笔处有交叉感,在高倍放大镜下可以看到墨色在纸上过渡自然,变化均匀,而微喷所用印刷墨发暗发平,为浮在纸张表面上很薄的一层,不仅缺乏交叉感和“入纸三分”的感觉,而且在高倍放大镜下能清晰地看到彩点、网点和网格,虽有墨色而疏密不匀。对于印章,作者认为以印色来判定印章的真伪难度较大,这需要对书画家不同时期的用印和印泥色泽有详尽的了解,需要主观的感知力。印章真迹是人工篆刻而来,著名篆刻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刀锋过处,石屑崩落,又因石性不同,字体边缘和印底呈现斑驳不平之形貌,而机器章依靠机械或激光之力上下移动,垂直钻打,入切角度相同,多为垂直九十度,字体边缘柔和整齐而无刀痕。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追求真善美,传递正能量,这是广大艺术家的神圣使命,也是艺品无穷魅力之所在。有效地严厉地打击艺术品市场的作伪行为,这是促进艺术发展繁荣的重要保障。施鸿先生穷数十年之心血潜心书画的鉴定研究,判断的准确率甚高,得到了权威部门和业界的高度认可,《书画冰鉴》以范曾先生的创作为典型个案进行研究,体现广度、深度、力度。其实作者的鉴定面是甚为广阔的,学问是博大精深的,此书堪称书画鉴定学的重磅力作,是这一领域取得突破性的重大成果,值得一读。试以小诗一首作结:“从来艺美贵求真,汗血凝晶荡垢尘。一卷读来胸臆畅,铅华落尽见清醇。”

(作者蒋力余系湘潭大学教授、荣宝斋沈鹏诗书研究会理事,著名诗书画美学专家、诗人。主要专著《诗咏中华》《沈鹏诗书研究》《抱冲诗艺研究》《林凡评传》《求索何辞远——张海书艺探幽》《言恭达书艺研究》《周俊杰书艺研究》《庚子诗记》《辛丑诗记》等)


相关阅读

  • 翰墨青州·2023书画艺术节12月16日开幕

  •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五湖四海的文化交融,孕育了灿烂的翰墨文化和繁荣的书画产业。12月8日,市政府新闻办在东方大酒店组织召
  • 台湾书画家走进宁夏开展文化交流

  • 新华社银川11月23日电(记者艾福梅)“翰墨寄情”“两岸缘 宁台情”……23日上午,台湾桃园市书法学会常务理事、书法教师郑添煌挥毫泼墨,郑重写下了这两幅字。当日,“翰墨寄情——
  • 书画摄影,这场展览抒发真情

  • 为歌颂改革开放45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12月8日,由杨浦区委老干部局主办的“墨舞彩绘镜光闪,共颂华夏换新天”杨浦区老干部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书画摄影展,在区
  • 淄博书画家刘永庆作品欣赏

  • 鉴于书画家刘永庆的书画作品在收藏市场中被书画爱好者的广泛喜爱程度,经活动组委会研究评定,决定将其作为“中华书画精英”,面向社会大众予以宣传和推广。据悉,“盛世收藏·中华
  • “创意书画”闪耀龙江文创会

  • 3日上午,记者在2023黑龙江国际文化产业暨创意设计博览会(简称“龙江文创会”)上,见到了正在参展的素有“龙江画荷第一人”美誉的多元艺术家刘纯先生。刘纯在文博会上展示的具有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2023年“平安出行·美好新疆”书法作品展出

  •  天山网讯(记者 管梦颖报道)近日,2023年“平安出行·美好新疆”新疆公安交管部门书法作品相继在新疆日报社(集团)、自治区公安厅展出。11月28日,2023年“平安出行·美好新疆”新
  • 新疆又崛起一座800万吨级油气田

  • 天山网讯(记者 于江艳 通讯员 杨皓渊报道)截至12月10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塔西南公司今年生产原油58.09万吨、天然气93.16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当量达到800.4万吨,较上年同期净增10
  • 逆市中的罕见爆款,首批深证50 ETF上市!

  • 文 | 金宁“难”,是今年几乎所有投资者的最大感受。比如前几年备受关注的公募基金,今年前11月新发基金规模只有9605亿份,其中债券型基金占据70%成为绝对主流。相比之下股票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