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张海波:推动粤港澳机制衔接 商事纠纷一体化解决

日期: 来源:金羊网收集编辑:金羊网

张海波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柳

又是一个春天。9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海波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称,完全赞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张海波表示,广东法院将加快完善粤港澳商事纠纷一体化解决机制,推动三地仲裁机构、法律咨询机构、行业协会等工作衔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商事争议解决整体效能和国际影响力,以高质量司法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

护航高质量发展:

将在大湾区数据保护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

“农历新春开工第一天,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动广东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好成绩。以高质量司法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必须在人民法院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找准切入点。”张海波说。

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他介绍,广东法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两个健康”,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全面、依法、平等保护产权,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服务新时代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跨境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

在树立稳企安商的司法导向方面,张海波介绍,全省法院围绕“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提升司法服务保障水平,把稳企安商要求落到实处。依法规范资本市场投融资秩序,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挥金融“活水”作用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对标营商环境评价指标进一步优化破产案件办理机制。

在依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全省法院打造一批劳动争议、金融、旅游、环境资源等专业法庭,健全覆盖城乡的司法服务网络,全面强化基层纠纷化解能力、服务发展能力和参与社会治理能力。

在服务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方面,张海波说,全省法院加快完善环境司法专门化体系,推动在重点区域设立特色生态法庭,健全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机制。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加大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重点领域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营造绿美城乡人居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以高质量司法护航高质量发展,重点加大对涉及‘卡脖子’技术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助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科技产业根基。加强与港澳协作,在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保护、全链条严惩侵权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大湾区公信力和广东全域特色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谈到用法治方式保护创新、护航广东高质量发展时,张海波如是说。

服务保障“双区”建设:

涉外涉港澳司法协助案件平均结案周期缩短35%

今年全国两会上,“双区”和三大平台建设是广东代表团热议的“高频词”。广东法院在服务保障“双区”和三大平台建设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张海波介绍说,近年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先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十条措施,制定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和服务保障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等意见。2022年,在最高人民法院指导下,广东还出台了粤港澳商事纠纷司法规则衔接指引和法律专家协助查明域外法指引,统一大湾区内地法院审理涉港澳案件裁判标准。

“我们还推进大湾区诉讼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为2672名境外当事人‘零成本’‘跨空间’办理跨境授权委托见证手续,认证周期从30天缩短至最快5分钟。五年来,共审结涉外涉港澳台一审案件9.1万件、海事海商一审案件8424件。”张海波说,“同时,我们还建立诉讼与调解、仲裁有机衔接的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跨境商事纠纷公正、便捷、高效解决。”

据介绍,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与省司法厅联合发布《广东自贸区跨境商事纠纷调解规则》,连续发布六批100个粤港澳跨境纠纷典型案例,支持港澳律师在大湾区内地九市执业。助力打造“环大湾区司法服务圈”,建立全省统一的港澳调解员名册,聘请81名港澳特邀调解员,前海、南沙、横琴法院实现港澳调解员共享,依托社会力量和线上调解平台调解案件111.9万件。

“此外,我们还制定《关于办理司法协助案件的工作指引》,近五年办结国际、区际司法协助案件8694件,涉外涉港澳司法协助案件平均结案周期缩短35%。”张海波说。

张海波表示,下一步,广东法院主要抓三个方面:一是加快推进域外法查明统一平台、裁审对接平台、司法协助平台升级,构建衔接更加紧密、沟通更加顺畅、协作更加高效的司法交流合作机制;二是进一步简化港澳居民参加跨境诉讼活动的法律程序,让港澳居民和企业更好地进入内地投资、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三是加快完善粤港澳商事纠纷一体化解决机制,推动三地仲裁机构、法律咨询机构、行业协会等工作衔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商事争议解决整体效能和国际影响力。

司法为民、多元解纷:

2022年广东法院民事案件收案历史性首次下降

“广东刑事案件呈明显下降趋势,2022年刑事一审案件比2018年减少2.1万件。2022年,全省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满意度达98.4%,群众安全感超98.6%,均居全国前列,安全稳定更有保障。”谈到广东的社会治安环境时,张海波说。

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方面,他介绍,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广东法院共审结养老诈骗刑事案件148件296人,判决退赔被害人金额8.7亿余元,坚决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同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批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村霸”“市霸”“行霸”被严惩。大宗毒品和源头性毒品犯罪连续五年实现“双降”,毒品案件收案下降了81%。

此外,他说,全省法院严惩危害人民群众安全犯罪,严厉打击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审结“毒大米”“毒胶囊”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1226件。开展打击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犯罪“春雷行动”,对拐卖多名儿童的张维平等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依法判处死刑,对负有托管责任机构人员侵犯未成年人犯罪依法重惩并处终身禁业,制定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实施细则,强化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

另一方面,2022年广东法院民事案件收案历史性首次下降。在张海波看来,这是优化基层解纷机构布局、推动化解涉诉纠纷联防联治全覆盖、提升一站式服务信息化水平多方发力的结果。

“全省法院目前有诉调对接中心160个,联动全省2455个专业调解组织、1.8万名调解员诉前成功化解各类纠纷190余万件。2022年,通过多元解纷机制化解纠纷75万余件,占比36%,民事案件收案历史性首次下降。”张海波说。

张海波还谈到了深圳探索个人破产制度改革的情况。他说,《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深圳法院已陆续审结我国境内首例个人破产清算、重整、和解案,各类破产程序全面适用。截至今年2月,深圳中院共收到个人破产申请1378件,启动破产程序96件,审结79件。

“下一步,广东法院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加强人民法庭建设、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工作重点,注重纠纷的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不断提高解决纠纷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张海波说。


相关阅读

  • 深圳宝安区6个青年集体获省市荣誉

  • 近日,第21届广东省青年文明号、一星级广东省青年文明号、第35届深圳市青年文明号集体名单揭晓,深圳宝安区6个优秀集体获表彰。其中,宝安区沙井街道办事处行政服务大厅、宝安区
  • 鉴定专家进法院 畅谈鉴定促提升

  • 法官与鉴定专家座谈交流会为强化司法保障,提升司法鉴定能力与效率,近日,昌乐法院组织法官及法官助理同28家鉴定单位的专家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昌乐法院党组成员姚忠主持会议。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30年,141次,一支加注分队的飞天路

  • 3月的晋西北大地,乍暖还寒,太原卫星发射中心9号发射阵地却到处都是火热的工作景象。雄伟的塔架上,长征4C火箭直指苍穹,蓄势待发。“注意敲的时候缝隙均匀,在封闭内不要触碰箭体,当
  • 我国成功发射天绘六号A/B星

  • 2023年3月10日6时4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六号A/B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测绘
  • 今日,表决、选举!

  • 3月10日:选举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  10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草案,表决第十四届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