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非遗皮雕跨界拥抱“十四冬”

日期: 来源:活力内蒙古收集编辑:活力内蒙古

        “咣咣咣”“叮叮叮”“呲呲呲”……最近,在呼伦贝尔古城内的一家皮具店,频繁响起打磨制作声,路过的市民和游客探头张望,好奇店里正在制作什么皮艺新品。

        原来,皮雕手工匠人王伟别出心裁地选用“马鞍”形象,创意制作5种规格的14个皮雕艺术品,寓意着“吉祥”“平安”,以此祝福“十四冬”冰雪运动健儿们在赛场上赛出“速度与激情”,平安通顺、一往直前。

        本次皮雕作品鞍部雕刻有“平安吉祥”寓意的花纹。马镫形状则酷似两条龙,象征“步步高升,步步登高”,既为迎接甲辰龙年的到来,也传达着对“十四冬”成功举办的真挚祝愿。

        皮雕画,即蒙古族皮艺,是一种在上好的皮革上进行雕刻及染色创作的手工技艺。2021年蒙古族皮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型的皮雕作品非常实用,极具鉴赏与收藏价值,向来是外地游客到大草原旅游时最热衷的特色礼物之一。

        一道上好的皮雕作品,从画图开始便被赋予生命,历经浮雕、敲边、染色、缝线、抛光等一系列工序后,兼具了深沉与灵动的灵魂。从整体构思到细节打磨,更是融入了匠人的诸多考量。

        为了将“马鞍”皮雕制作得精美绝伦,王伟已经准备了一年多的时间。由于是原创作品,需要用到的很多配件没有现成的合适尺寸,所以在细节打磨与选材考量方面,他特意请教了师父苏力德,最后选用3D建模的方法,相继打造出了适用于不同规格马鞍作品的配件与装饰品,让皮雕作品穿上了华美的“外衣”。

        “我从2016年开始接触制作皮雕,这些年来,凭借对皮革原材料以及结合金属、木质材料制作皮雕的深入掌握,我创作出了许多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作品。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希望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得以传承。”王伟说。

        “十四冬”元素为皮雕这项古老的非遗文化注入了运动的张力与灵巧。匠人亦借助皮雕艺术品赋予了“十四冬”文化的内蕴与灵魂。

来源:内蒙古日报


相关阅读

  • “千年雕艺 海丝情缘”雕艺精品展昨日开展

  • ■早报记者 许奕梅 吴嘉晓 通讯员 刘锡颖 朱丽琼 文/图12月12日,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系列活动之“千年雕艺 海丝情缘”雕艺精品展在泉州台商投资区雕艺馆正式启动。
  • 书法作品欣赏

  • 作者:董凤树(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原院长)
  • 征集 | 第七届“中国·都昌”鄱阳湖候鸟摄影展

  • 沐浴阳光 郭莎 摄“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一首《过都昌》道出了对都昌赞美之情。都昌位于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
  • 留下街道东岳社区开展残疾人变废为宝艺术品展

  • 废旧纸箱摇身一变,变成了一条活灵活现的龙。废报纸和毛线经过制作,变成了导电器材。过期的五谷杂粮,变成了漂亮的装饰画......看似不起眼的废旧物品,经过一番巧妙构思和大胆设计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非遗皮雕跨界拥抱“十四冬”

  • “咣咣咣”“叮叮叮”“呲呲呲”……最近,在呼伦贝尔古城内的一家皮具店,频繁响起打磨制作声,路过的市民和游客探头张望,好奇店里正在制作什么皮艺新品。 原来,皮
  • 城镇化地位再次上升:中央定调2024年房地产工作

  • 会议提出,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房报记者 许倩 北京报道2023年,房地产政策持续宽松,利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