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江苏旅游休闲街区不断提升文化体验感——无门槛有温度 融入苏式城市肌理

日期: 来源:中国旅游报收集编辑:中国旅游报

漫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感受“悠悠平江路,文脉贯古今”的江南韵味;走进扬州东关街,于街巷、非遗、美食之中体验原汁原味的“扬州慢”;打卡徐州户部山——回龙窝街区内的戏马台、快哉亭、古城墙,看楚韵汉风在时尚玩法中焕发新生……近年来,江苏全省旅游休闲街区蓬勃发展,全天候、无门槛、有温度、多业态的城市休闲游正在成为文旅消费新热点、新选择,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在江苏的旅游休闲街区中感受城市的古韵今风。

苏州平江路 中国旅游报记者 陈晨 摄

留住记忆 助力城市更新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走进位于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琵琶语评弹茶馆,伴着弦索叮咚,评弹演员吴亮莹怀抱琵琶端坐在台前,清丽甜美的吴侬软语玲珑婉转,观众陶醉其中。如今的吴亮莹在抖音平台拥有超过17万粉丝,不少游客因她认识了评弹并来到了苏州平江路。

“来到苏州,必须要到琵琶语评弹茶馆或者伏羲古琴文化会馆听一曲江南小调。”上海游客颜先生每次带朋友来苏州旅游,都要到平江路听昆曲评弹。在他看来,平江路是外地游客了解苏州文化、体验苏式生活的一个窗口。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有限责任公司接待部经理查李君介绍,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街区内耦园、全晋会馆等文物保护单位串珠成链,承载了古城2500余年厚重历史,如同一座没有场馆的江南城市建筑博物馆。近年来,街区在旧有的传统建筑中引入新的使用功能,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糅合,既可承载苏州悠久历史文化,又能满足游客旅游新需求,让游客看到真实的苏州生活。

同样位于古运河畔的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被誉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街区秉持“保护、传承、创新、复兴”的修复思路,以清名桥区域为核心,完成保护性修复15.3万平方米,并通过对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植入符合保护要求与发展需要的文艺场馆、文化创意、特色商业等,实现遗存的活化利用。

江苏古运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梅介绍,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仅是对城市记忆的延续,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利用的重要途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遵循空间维度,厘清城市的尺度、密度和城市肌理间的关系,着力打造了一批地标项目、特色街区,如工业遗存城市更新典范无锡运河汇、古运河·遇见博物馆等,充分展现了当地的江南神韵、人文魅力。

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休闲研究中心主任楼嘉军认为,每个旅游休闲街区都应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并基于这种特色提供丰富多样的体验场景,让游客能够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而在这些特色中,最根本的就是城市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苏大部分国家级、省级旅游休闲街区都保留了原有的街巷肌理、民俗风情和人文生态,在传承城市文化,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江苏的旅游休闲街区既是本地居民的生活场景,也是外地游客体验当地文化融入当地生活的重要场所。

创新场景 促进文旅消费

如果说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旅游休闲街区带来了十足的流量,那么多元而创新的文旅业态则是街区“留量”的保障。

在常州梳篦、片仔癀等文创店中体验非遗韵味,在唐宴、轩安居、东岸里等餐饮业态中品味“舌尖上的常州”,在青果剧场、青果屿见书房等文化空间中享受半日悠闲,在青果巷文栖酒店、松健堂人文名宿中枕着古运河入梦……近年来,风雅与风尚共融的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已成为常州“不得不来,不得不看”的城市文旅地标,各类文旅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

今年五一假期,在青果巷半园上演的园林实景版锡剧《半园·珍珠塔》一票难求,观演、赏园两不误的夜游体验让人颇感新颖。该剧导演、常州市锡剧院副院长王胜标告诉记者,该剧脱胎于家喻户晓的传统戏《珍珠塔》,融入了许多现代元素,互动性、体验感更强,更加年轻化。去年,《半园·珍珠塔》演出近50场,门票场场售罄。

常州晋陵文化商业发展有限公司企划经理姚叠介绍,青果巷将古典风貌与时尚体验有机融合,以多元的文化展示形式为载体,辅以都市时尚休闲业态,丰富了常州文化消费场景。“印记、艺趣、风尚、雅韵、栖居”五大主题业态,既保留文化韵味,又符合游客需求。同时,街区还以吴中文化为基底、以运河文化为源头、以名士文化为核心,精心策划并开展了怦然春艺踏青季、风雅消夏夜游季等特色品牌活动,进一步拉动文旅消费。

地处两汉发源地徐州的户部山—回龙窝街区则着力打造汉文化体验场景,两来风、马市街饣它汤等老字号,行走的徐州、彭城有礼等文创商店,言几又、翰林书社等主题书店,国潮汉风馆、戏曲大舞台等沉浸式汉风演艺……诸多业态都是游客体验汉文化的绝佳选择。

徐州市户部山(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管理中心文旅推广部部长解勇表示,街区将汉文化元素融入设施建设与景观设计,打造汉文化主题的徐州记忆文化雕塑10处,定制200个特色夜市摊位展台、3000盏国风灯笼,同时围绕“印记、烟火、艺趣、风尚、雅韵、度假”六大主题,推出传统文化与时尚消费互融一体的体验业态。目前,街区入驻商家达1500家,具有文化特色的业态占比超60%。

宜居宜游 主客共享美好

浏览相关线上旅游平台上游客对旅游休闲街区的点评,除了对景观与文化的感受,停车、住宿、智慧导览、消费环境等服务体系是否完善与便利,也受到游客关注。

在这些方面,江苏各地旅游休闲街区同样颇下功夫。比如,徐州户部山—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拥有全覆盖交通体系和丰富的配套设施。街区周边40余条公交线路、2条地铁线以及2000个停车泊位,给市民游客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逐步引入智慧管理服务,科学核定街区最大承载量,实时精准监测街区客流,确保客流控制在限定范围内,保障游客舒适度,并推出了智慧语音导游服务,方便游客随时随地查看周边情况收听语音讲解。

高邮市农文旅集团副董事长邹海峰介绍,近年来,高邮市运河·盂城驿街区坚持智慧管理、贴心服务,通过具有邮驿文化特色的游客中心、夜间自助报警求救设备,以及全域旅游智慧服务平台等,形成线上线下、功能完备的集成信息管理体系,同时完善了消费者投诉渠道,与全市职能部门建立联管机制,加强线下综合服务,共同维护良好的秩序。“接下来,我们还计划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街区商铺服务质量和街区设施设备进行定期评查,确保街区环境整洁、服务有序、设施安全。”

越来越多元的文旅体验,以及更高品质的旅游服务,不仅赢得了外地游客的赞誉,也让当地居民受益,家门口的美丽风景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

李梅介绍,近年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开展兼顾历史风貌保护、民生环境改善、环境修复的综合整治工程,塑造“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可游可玩”的无锡水乡生活样本。滨河空间改造、沿河景观提升、打造休闲节点等诸多举措,不仅为游客带来了便利,也为沿河居民创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空间。未来,街区还将继续推进“文化体验感+空间场景化”高度融合,通过多阶段、多方位的互动,保障规划与实施的加快落实,促进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街区是城市的肌理和毛细血管,城市更新绕不开街区。接下来,江苏将把旅游休闲街区建设融入城市更新大局,在传承城市文化的基础上,培育新业态,创新消费场景,进一步激发旅游休闲的内生动力,通过微改造的绣花功夫,让旅游休闲街区更具魅力,让城市更加宜居宜游。(作者:中国旅游报记者 邰子君;编辑:杨硕)

相关阅读

  • “文化小院”乐群众

  •   一方庭院、四季常青、花果飘香,窗明几净、家风绵长……初夏时节,记者走进虎山镇,一户庭院就是一处风景,目光所及,家家有小院,处处是美景。  “这里摆放书架,那里再摆上盆景,到
  • 颐和园外复种京西稻

  • 王啸言/摄初夏时节,颐和园新建宫门南侧的六郎庄公园迎来16亩水稻秧苗。阳光明媚的田野间,不少市民挽起裤脚、踏入水田,弯腰将京西稻秧亲手种下。日前,海淀镇举办了六郎庄京西稻
  • 何以宁波·“稻”说古今④向历史的更深处

  • 5月24日,考古界被一则消息刷屏——我国科研团队利用植硅体分析,在上山文化遗址开展水稻起源研究,结果表明,早在约10万年前,野生水稻就已在长江下游地区分布;约2.4万年前,人类开始采
  • 跟随苏轼文化踪迹 传递文化光泽

  • 近日,一场题为“他宽如大海——苏轼文化踪迹的向往和追寻”讲座活动在龙华区文艺之家举行,主讲嘉宾谢亚凡非常敬仰苏轼,他通过自身的读写经历和旅行感悟,解读苏轼颠沛流离的一生
  • 壮观!镜泊湖今年首现三面飞瀑

  • “太壮观了!今天看到了水势浩大的镜泊湖三面飞瀑的景色,还有精彩的跳水、演艺活动,没白来!”2日,游客在镜泊湖景区游览,连连点赞。三面飞瀑的吊水楼瀑布瀑布跳水表演游客打卡吊水
  • 第二届萧红文化周|萧红与新文化名人手迹展开展

  • 6月1日,作为第二届萧红文化周精品文化活动,凝望百年——萧红与新文化名人手迹展在呼兰区美术馆(禹舜美术馆)开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观展。手迹展海报萧红与新文化名人手迹展旨
  • 潮声丨中国传统节日,正变着花样走近你

  • 潮新闻 执笔 顾雨婷端午将至,你吃粽子了吗?端午节被广大网友戏称为“粽子节”,足见“吃”在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里举足轻重。由“吃”延伸,越来越多的“节日限定”牵手传统文化,玩出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一湖好水 观鸟成“金”

  • 5月是鸟儿育雏的季节。位于河北省衡水市的衡水湖景区,白鹭、夜鹭、牛背鹭等40余种、万余只夏候鸟正在繁衍生息。作为华北平原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林地等完整湿地生
  • 北京博物馆月开启 让人们学习更快乐

  • “北京的博物馆各个方面的文化知识都有,展示方式也丰富多彩,小孩非常喜欢。在博物馆里,我们还会预约讲解员,孩子听得认真,学得快乐。”北京市民王女士说。前不久,以“博物馆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