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城市英雄 67期 | 收集声音,收藏城市

日期: 来源:晶报收集编辑:晶报

什么是最早唤醒深圳的声音?李扬收录过“深圳人的一天”这一主题的声音,其中试图追问,这个城市到底谁起得最早。是环卫工早早起来清扫马路的声音吗?李扬在收录过程中,才发现不是的,还有比他们更早的声音——这个城市,其实是被牙牙学语、在襁褓之中的婴儿叫醒的,他们想要喝奶的啼哭声,这种蕴含强大生命能量的声音,才是唤醒深圳的声音。

李扬

李扬是山西人,二十多年前来到深圳工作,在电台做了多年主播,一直与声音打交道。八九年前,她从电台离职,开始专注做声音收集和研究,创建了“城市声音博物馆”。如今,她的声音资料库里,已经储存了数万条关于深圳的声音音频,而这些音频,是深圳这座城市宝贵的财富——声音转瞬即逝,每一种声音,都有可能成为一段历史的见证。

声音就是“第一现场”

李扬曾经是电台的资深主播,但她并非科班出身,大学的专业是英美文学。因为喜欢声音艺术,也因为探究真相的热血,让她选择了从事新闻行业。李扬记得,自己还在山西电台做实习生时,曾经在路上遇到了车祸现场,台长当时就决定让没有任何经验的她做一次现场突发连线,为听众直播现场情况,结果吸引了很多听众关注,事故也得到了及时处置。

这次经历,让李扬对新闻的第一现场非常着迷。“新闻一定要抓住时间窗口,及时报道最新发生的事实。”即使是去到音乐电台当主播,只要有新闻大事件发生,李扬总会第一时间为听众播报。

而因为工作原因,李扬也一直有意识收集了城市中的各种声音。“一开始在电台,对声音是有一种洁癖的,对噪音是排斥的,迷恋的是唯美的声音。”但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对事物看法的加深,李扬渐渐发现,每一种声音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所谓的“噪音”,也自有其价值。

声音就是“第一现场”。2018年,已经创建了城市声音博物馆的李扬带领团队做了一份“深圳城市声音地图”。科技园门口的出租车、梧桐山上的蟋蟀和青蛙、东部华侨城玩过山车的游客……只要扫地图上的二维码,就能听见相应的声音。李扬说,她是从海量的声音素材中挑选出数十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声音,比如科技园门口出租车的声音,是她在深夜3点采集到的,能听到报时的声音,而那个时候还有非常多打车的人,呈现出深圳夜间生活的特点。“实际上只需要通过环境声,我们就能知道自己身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而要收集到足够丰富的声音,也意味着要深入现场。一开始李扬去白石洲收集城中村的声音时,还是保持着电台原有的录音方式,就是把收音麦高高举起去录。录回来以后,李扬发现从耳机里听到的声音跟现场她感受到的完全不一样。李扬开始思索,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声音失真。再到下一次走入白石洲,她改变了姿势,弯下了腰,把收音麦朝下,发现声音开始变得真实立体起来,地摊上的吆喝声,各种路面的脚步声,修鞋匠、裁缝店传出的叮叮当当的响声……“白石洲的生活是下沉式的,用高高在上的话筒,没办法收录到这种人间的烟火气。”

而这段经历也带给李扬很深刻的反思,那就是学会尊重每一种生活,真相就在现场之中。

收集抹香鲸的“绝唱”

很多人问李扬,声音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收录这些声音有什么意义呢?李扬说,如果声音你只收集一次、或者只是收集十种声音,意义的确不大。但如果能有时间的积累,你收录了一个地方十年、二十年的声音,那这样的声音是非常有力量的,因为它真实记录了城市发展的进程。就像如今白石洲中的很多场景都已经消失不在了,但通过当时的声音,我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场景,也能够重新反思这座城市,在数十年间到底发生了怎样天翻地覆的变化。

2007年,深圳东部海域一头抹香鲸被渔网所困,最终搁浅死亡。李扬那时候收集了这头抹香鲸最后的叫声与“绝唱”。“如果我再给你讲这一段历史,这时候能给你放这一段声音,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这段声音代表了它最终的生命状态,是再也无法复刻、还原的场景。”

城市声音博物馆于2022年荣获深圳年度文化创新机构,但李扬坦承,目前城市声音博物馆还没被官方认可的博物馆体系所接纳认可,因为现有对博物馆的评判标准,仍然是要有看得见的藏品,而声音博物馆的藏品主要是声音文件,是“看不见”的。

“我认为我收集的声音非常宝贵,但很难以现有的标准去界定它的价值。”而现有的博物馆体系内,光是要有“镇馆之宝”这条评判标准,声音博物馆就难以匹配和企及。无法得到博物馆体系认可,也导致了声音博物馆与其他博物馆在展品交流等方面有着诸多不便。

但李扬坚信,这些声音都是无价之宝,这也是她做城市博物馆的动力。“我坚信这些声音在我去世以后,它一定会成为文物,成为记载我们这一段可圈可点的人类文明史的证据。”

每一年,李扬还会去深圳海岸线收集海浪的声音。海浪和海浪之间,声音是不一样的吗?当然不一样。李扬说,从最东边的大亚湾,一直到西边的蛇口邮轮码头,每一处海岸线的形态和材质都是不一样的,这也让海浪敲击沙滩和礁石的声音都不太一样。“深圳是一座沿海城市,有很细腻、唯美、浪漫的细节,通过声音收集的方式,能够去挖掘和记录这样细颗粒之美。我希望以声音的滋养,能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理由爱上这个城市,有更多的眷恋。”

李扬

城市声音博物馆创始人兼馆长,从事声音收集20余年,声音装置艺术家。原深圳广播电台飞扬971新闻主播、原前海之声电台总监。

记者:余梓宏

摄影:张雷

编辑:陈建国


相关阅读

  • 广东省深圳市:向绿而行 探索碳达峰新路径

  •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了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等主要目标。近年来,广东
  • 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正式开馆

  • 极目新闻记者 刘俊华通讯员 胡兴军6月11日,坐落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秭归县的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与三峡大坝、秭归木鱼岛天问公园、秭归楚文化旅游街相互辉映,共
  • 广饶:中医药主题实践活动让中医药博物馆

  • 广饶县以中医药博物馆为依托,通过开展中医药主题实践活动,让更多群众了解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近日,乐安街道广锦社区联合广饶县中医院开展了中医药主题实践活动
  • 这所大学,获批设立!

  • 深圳理工大学获批设立记者5日从深圳理工大学筹备办公室了解到,深圳理工大学日前获教育部批准设立。批复函件显示,深圳理工大学为公办普通本科学校,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着重开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城市英雄 67期 | 收集声音,收藏城市

  • 什么是最早唤醒深圳的声音?李扬收录过“深圳人的一天”这一主题的声音,其中试图追问,这个城市到底谁起得最早。是环卫工早早起来清扫马路的声音吗?李扬在收录过程中,才发现不是的
  • 世界献血者日|关于献血,你了解多少?

  •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2024年我国世界献血者日的活动口号是“在庆祝世界献血者日二十周年之际:感谢您,献血者!”来源:科普中国、光明网编辑:宋玉洁
  • 6月考试季,赶考路上遇到这类事都不用急!

  • “马上就要考试身份证却不见了”6月考试季不少学生总会遇见类似问题但是同学们不要着急办证“绿色通道”已开启6月11日14时许闲林派出所等候大厅来了一位穿校服的女生这一幕
  • 青岛发布重要通知:延长至6月30日!

  • 6月份以来,全省平均气温偏高1.8℃,降水量偏少65.4%,近期连续高温。根据省森防指要求,青岛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发布通知,将2023-2024年度森林防火期延长至2024年6月30日。防火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