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解锁“率先走出”的伊金霍洛

日期: 来源:鄂尔多斯融媒收集编辑:鄂尔多斯融媒

最近,伊金霍洛旗又有好消息传出——


10月30日至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陕西省铜川市组织召开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交流现场会。这场在相邻地区召开的全国性会议当中,伊金霍洛旗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个进行现场经验交流发言,分享城市在转型发展中的鲜活案例和能推广、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地区。


作为一座位于内蒙古西南部的旗县,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有着“北疆氢都”之美称的伊金霍洛旗是如何率先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又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一)
对于“率先走出”,伊金霍洛并不陌生。

伊金霍洛是国家重要的能源保障供应基地,近年来,抢抓“双碳”战略下新能源发展机遇,率先打造零碳产业园,全力推动“两个100GW”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以率先打造零碳产业园为起点,延伸至今,可见布罗在这根线条上的企业名录和低碳项目非常清晰——隆基绿能、远景科技、上汽红岩,零碳电池、氢能装备、制氢加氢……无一例外都是聚焦在新能源产业链上的项目。


近段时间,零碳产业园里再传捷报:园区里的磷酸铁锂项目生产车间正式投产。“我们整体的规划是在2024年年底之前,实现每年40万吨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规模。”内蒙古华景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吕乐这样介绍。


目前,新能源锂电池生产链条的闭环已在零碳产业园形成,华景新材料生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厂后,可以直接进入园区内的远景动力进行下一步锂电池的生产。远景动力零碳电池工厂一期项目已进入满产阶段,日产三万颗电芯,年产量超一千万颗,这些电池充满电后可满足4000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也可以配套年产超1200亿度电的风光电站。


磷酸铁锂项目是伊金霍洛坚持低碳零碳理念的“产物”之一。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伊金霍洛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重点围绕“风光氢储车”五大产业,加快建设千亿级新能源装备制造应用示范基地。担负“率先走出”的使命、强化低碳零碳的思维、明晰先行一步的打法,伊金霍洛又如何在培育新型接续替代产业之路上谱写新篇?


引头部。制定出台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25条政策措施,设立1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通过厂房代建、固投奖补、产业配套等扶持举措,远景、隆基、上汽等一批头部企业相继落地,储能电池、光伏组件、氢燃料电池电堆等一批新产业、新业态从无到有实现零的突破。

  
育集群。坚持链式思维、集群发展,一条产业链明确一名“链长”,邀请行业领域头部企业负责人担任“特聘链长”,围绕产业链图谱开展精准招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石墨负极材料、电解槽等上下游配套产业逐步完善,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建平台。打造全国首个零碳产业园,搭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绿电微电网,制定绿色电力应用评价方法、零碳产业园碳计量体系规范等地方标准,实现源头绿电供给、全程碳排放可追溯,放大入园企业在产品出口碳关税等方面比较优势。


拓场景。依托全市33万辆运煤重卡应用场景,实施新能源重卡替代工程,规划建设加氢站、换电站35座,开通新能源示范运输线路10条,打造“纯电+氢能”双轮驱动的新能源重卡产业体系。全旗“风光氢储车”产业项目总投资超1000亿元,投产产值将达到1500亿元,有望再造一个“工业伊金霍洛”。
“率先走出”,正在伊金霍洛低碳零碳理念的践行中,成为越来越多的现实。

(二)
低碳零碳理念的付诸实践,勾勒出伊金霍洛的青山绿水,也书写了“北疆氢都”的多赢之路。
伊金霍洛是一座资源富集之城,已探明煤炭储量560亿吨,年产销煤炭2亿吨,累计外送煤炭超30亿吨。然而,在过去大规模资源开发背景下产生的产业结构单一性、产业层次低端化、对资源过度依赖性等问题日益凸显,长期的煤炭开采导致引发的道路损毁、土地沉陷、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都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桎梏。如何破题,如何突破传统生产方式的“重围”再造一个“工业伊金霍洛”,伊金霍洛从未停止思考和探索,并勇敢地闯出一条新路。


深秋,长空之下。站在伊金霍洛旗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的观景台上,4.2万亩巴图塔采煤沉陷区尽收眼底,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发电板如一片蓝色的海洋,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场面蔚为壮观。


眼前这些“神奇”的光伏板,能瞬间将太阳能转化为绿电,通过电网系统输送到千家万企。该项目于2022年并网发电,年均发电约9亿千瓦时,节约标煤34.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4.1万吨。更为“神奇”的是,在光伏板的“庇护”下,阴凉处种植紫花苜蓿、蛋白桑等优质牧草,不仅绿了山头,也为后期发展养殖打下了基础。


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是伊金霍洛探索多元治理模式、破解矿山生态修复难题的有效路径之一,这样的实践探索,不仅修复了矿山生态,输出绿色能源,也吸引着广大农牧民源源不断地由城返乡,投身热土,建设家乡,创造幸福。


伊金霍洛,是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破解矿山修复难题,也是其长期使命。在具体实践中,伊金霍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产业布局由“地下”转“地上”、区域环境由“沉陷区”变“风景区”,给出一条值得借鉴的绿色发展模式:


推行“土地+光伏”模式。抢抓国家支持在采煤沉陷区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政策机遇,有效整合采煤沉陷区土地,通过统一流转土地、统一生态治理、统一集中运维、统一建设公共设施、统一利益联结“五统一”模式,打造新能源“标准地”12万亩,实施新能源发电项目218万千瓦,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


推行“基金+修复”模式。坚持谁开采谁治理,按照吨煤不低于9元标准计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通过全域统一规划、集中连片治理、企业项目化实施,修复治理采煤沉陷区54万亩,90%以上在产煤矿建成国家和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全旗森林覆盖率达到36.8%。


推行“复垦+农业”模式。鼓励企业整合流转露天煤矿、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复垦区土地,通过交错回填、地类整合、集中使用、疏干水回用等多种举措,累计复垦土地8万亩,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沙棘沙柳、肉牛养殖等生态农牧业,实现生态修复治理与乡村振兴、群众增收有效衔接、有机融合。


如今,若在适宜的季节,漫步于伊金霍洛的矿山旷野,只会感觉:漫漫清新入目来!

(三)
坚持低碳零碳理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多元模式治理绿色矿山,一切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都是民生:一切为了人民。


深秋初冬,行走在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一幢幢红色的苏格兰式建筑环湖而立,拂面的微风混着些许威士忌的酒香,内蒙古最大的集酿造、观光、教学于一体的蒙泰田园综合体威士忌酒厂呈现在眼前。由本土企业鄂尔多斯市蒙泰集团打造的这一田园综合体,不仅实现了“跨界”掘金,也拉动了农牧民“入伙”赚钱。


“我们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到原料种植当中来,并以高于市场价格进行收购,酿酒产出的酒糟会被加工为优质的畜牧饲料,以成本价出售给当地养殖户,同时吸纳部分农牧民就业。”鄂尔多斯市蒙泰集团田园综合体项目负责人王伟介绍道。



无独有偶,在苏布尔嘎镇,投资近20亿元的乌兰现代农牧科创园正在火热施工当中。该项目将创建肉牛奶牛“双万头”、繁育养殖“双功能”、肉品乳品“双加工”、质量品牌“双一流”的国家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


就是要让农牧民“傍”上“龙头”,稳坐“致富列车”。乌兰现代农牧科创园项目负责人赵志伟说:“企业会与农牧民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根据测算结果,运营后园区可消化5万亩饲草料基地的供应,直接吸纳上千名农牧民就业。”


从“典型引路”到“全线开花”,伊金霍洛旗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产业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勇敢地探索出一条工业反哺、以工带农的共同富裕之路,给人如下启示:


企地共建聚合力。积极引导驻地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和“一产重塑”行动,采取“企业+村集体+农牧民”模式,实施矿用网片厂、乌驴肉羊养殖等乡村振兴产业项目150余个,全旗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20万元,带动农牧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项目带动促就业。针对高校毕业生、转移农牧民等重点群体,结合招商引资企业大量用工需求,常态化开展“入企探岗”“直播带岗”“城市行”“高校行”等系列招聘活动,为企业和人才精准对接搭建桥梁。今年,为招商引资企业招聘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近1万人,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10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多方投入惠民生。率先在全区设立“共同富裕基金”和“教育基金”,募集资金7亿元,放大杠杆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参与乡村振兴、民生保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全旗中小学实现校内午餐午休全覆盖,建成“1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15分钟社区养老生活圈”,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作为一座产业向绿、城市多绿、生态增绿、绿富同兴的幸福之城,从坚持低碳零碳理念、培育新型接续替代产业,到探索多元治理模式、破解矿山生态修复难题,再到推动工业反哺民生、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每一步,每一笔,伊金霍洛都在围绕着绿色、低碳以及民生这样宏大的时代命题在持续作答作为,从现在开始,继续出发,加“数”先进,“率先走出”的伊金霍洛,必将驶向更加辽阔的远方,书写更动人的诗章!


来源:暖新闻微信公众号
编辑:刘璟璐  李由

相关阅读

  • 合资车企败退中国市场

  • 广汽集团近日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广汽三菱重组的关联交易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拟对广汽三菱、广汽三菱汽车销售公司实施重组,完成后,广汽三菱将成为广汽集团全资
  • 10月新能源车零售量 预计同比增长37.5%

  • 受新能源车拉动,车市再现“银九金十”。11月8日,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到203.3万辆,同比增长10.2%,环比增长0.7%。今年累计零售1726.7万辆,同比增
  • 成都文创产业冲刺四季度 多个高能级项目落地

  • 今年以来,成都文创产业立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潮头之上,展示出澎湃动能,产业链不断健全,市场主体逐步壮大。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全市现有规上文创企业数3031家,培育极米
  • 唤醒致富“魔力”

  • 10月29日,巴东县清太坪镇核桃坪村新品魔芋繁殖基地,村书记谭本均和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在田间逐行逐株查看魔芋倒苗情况。“长势蛮好哩,基本可以达到1∶8。”谭本均随手挖起一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解锁“率先走出”的伊金霍洛

  • 最近,伊金霍洛旗又有好消息传出——10月30日至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陕西省铜川市组织召开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交流现场会。这场在相邻地区召开的
  • 乌鲁木齐市推出公民“身后事”一次办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康颢严报道)今后办理公民“身后事”,不用四处打听流程、东奔西跑递交材料了。11月8日,记者从乌鲁木齐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获悉,根据自治区推进“一件事
  • 青岛中院邀请市人大代表线上见证执行

  • 本报11月9日讯 为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司法实践中的监督作用,11月8日上午,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邀请市人大代表到执行指挥中心,通过线上连线见证执行行动,并征求
  • 新疆西南北三向国际通信大通道跨境布局形成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范琼燕报道)新疆口岸区域已设置了13个国际通信信道出入口,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西向、南向、北向的国际大通道跨境布局形成。11月9日,记者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