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事关含糖饮料、学生用餐、控烟管理……这个条例今起施行

日期: 来源:上海徐汇收集编辑:上海徐汇

全国首部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融合立法的条例《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简称《条例》)于11月1日起施行。市爱卫会(市健促委)介绍,本市将通过跨部门合作、全社会动员,强化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的法治保障,确保《条例》落实覆盖全体市民。首批将会同相关部门合力办好“十件事”,让市民有更多的健康获得感。

01

科普供给“高质量”

全面开展《上海市民健康公约》(“八不十提倡”)宣传倡导。建立市、区健康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健康科普知识供给、发布、传播的协调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健康科普资源库和专家库建设与管理,探索建立市、区、医院三级科普专家库架构,更好发挥上海30万名医务人员健康科普主力军作用。与上海教育电视台联合推出全国首个省级全媒体健康科普频道《上海健康频道》,建设大小屏联动传播的科普平台。实施财政资助的科普专项建设,持续推出“健康科普引领人才计划”和“健康科普青年英才计划”。

02

健康教育“入课堂”

教育部门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设计身心健康板块,反映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将学生参加健康教育经历及表现水平纳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小学校每学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总课时中安排4个健康教育课时,持续推进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活动课、班团队会、专题活动。落实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将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对各区、学校绩效考核评价。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全面落实各学段课时要求,保障学生每天校内外运动不少于2小时。

03

卫生城镇“再巩固”

深入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巩固国家卫生区全覆盖工作成果,完成国家卫生镇全覆盖任务目标,完善卫生创建长效管理和动态管理机制,强化群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全面促进国家卫生城镇管理水平提升。全面开展上海市卫生健康街镇建设,有机整合卫生城镇创建、健康城镇建设、健康场所创建,推动卫生创建向全面提升公共卫生环境治理水平、提高健康社会综合治理能力转型,加快推进爱国卫生与基层治理工作融合。

04

病媒防制“常态化”

加强和规范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在市、区二级爱卫会组织下,明确街镇、各类单位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病媒生物的日常防制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制定病媒生物防制专业机构备案和执法相关规范性文件,推进《社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实施要求》等地方性标准项目建设,做好与市场监管、卫生监督等部门相关执法事项的衔接。推动病媒生物综合管理系统与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对接,逐步做好防制场景和防制设施数字化治理,提升日常管理效率。

05

含糖饮料“有提示”

组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含糖饮料健康提示系列标识及设置规范,红色标识鼓励市民非必要“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橙色标识建议市民“每日添加糖摄入少于25克”,绿色标识指导市民学会“看懂营养成分表”,优化消费选择,理性选择饮品。目前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已在全市8个区150余家商场、超市的饮料货架等区域试点应用,相关制作样式及设置规范也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06

学生用餐“更营养”

组建《学生营养餐供应要求》标准起草组,在全市范围开展供给侧学生午餐营养状况调查。根据调研结果将重点制定中小学生营养餐的合理搭配、安全供应、规范管理、营养健康教育等方面要求,指导和规范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开展以食品安全为基础的营养系列标准研制,制定满足不同年龄段在校学生营养需求的食谱指南,引导学生科学营养就餐。

07

心理健康“成体系”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完善社区、教育系统、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医疗机构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及其功能。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行业规范化建设,规范发展社会心理服务机构,促进心理健康服务人才培养。在连续15年发放市民健康知识读本基础上,今年将发放市民心理健康读本,围绕心理健康知识,对生命各阶段的心理状态、心理变化和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建议。40万本纸质书将通过各街镇东方信息苑点位配送给市民,读本有声书在喜马拉雅APP上线,电子书同步在健康云APP、赞微商城、微信读书等推出。读本相关视频也将通过主流媒体、东方明珠移动电视和新媒体平台传播。

08

控烟管理“共参与”

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无烟家庭建设成效。完善戒烟门诊、戒烟热线、社区戒烟干预、线上新媒体戒烟等戒烟服务网络和体系建设。强化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聚焦重点难点场所。鼓励市民通过“控烟热力地图”提供问题线索,强化社会监督。鼓励医疗机构开设戒烟门诊,提供科学、便捷、有效的戒烟服务;医务人员开展诊疗服务时应形成首诊询问吸烟史制度,劝阻有烟草依赖的患者戒烟,并提供个性化戒烟咨询和指导。卫生健康部门出台相关配套诊疗规范,提升戒烟干预专业能力,完善网络体系建设。

09

单位卫生“建制度”

建立健全单位卫生健康管理制度,强化职业人群健康促进主体作用。普及爱国卫生合格单位建设,完善各级各类健康促进单位建设体系,形成以机关、医院、学校和各行业为主的健康单位建设工作网络,研究细分人群的单位健康促进模式并予以推广。

10

医院健康“作表率”

推动《上海市健康促进医院建设规范》正式成为地方标准。发挥健康促进医院引领示范作用,强化400余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健康促进医院建设,实现院内院外联动、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举办第二届上海市健康科普推优选树活动,持续挖掘推出人物、作品、品牌的典型代表。不断完善本市健康科普“三单一机制”,继续发布“医疗机构健康科普影响力榜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科普影响力榜单”“医务人员个人健康科普影响力榜单”。进一步加强市、区两级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机构建设。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条例》的贯彻落实与每一个市民和家庭的健康息息相关。本市将更好传承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借鉴全球健康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持续推动构建社会健康治理新格局,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深入推进健康上海建设,普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升2500万市民健康获得感与城市软实力,为打造全球健康城市典范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阅读

  • 发扬志愿服务精神 药师在行动

  • 为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由中华志愿者协会联合中国药师协会号召全国药师,于2023年10月23日在全国开展重阳节药师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各级医疗机构药学专家模范
  • 海关总署:11月1日起出入境人员免填健康申明卡

  •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公告,优化调整健康申报模式。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海关总署决定自2023年11月1日零时起,出入境人员免于填报《
  • 出入境人员免填健康申明卡

  • 10月31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决定自11月1日0时起,出入境人员免于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公告
  • 市疾控中心完成放射 卫生质控抽查工作

  • 为提高放射卫生监测项目工作质量,10月18日,河北省疾控中心组织4位专家对廊坊市疾控中心放射卫生监测项目工作进行了质量控制抽查。本次质控检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花3天转3趟车,他为何选择宁波?

  • 你会因何选择一座城?是便利的交通、宜人的风景?还是优质的工作,或舒适的生活节奏?在10月31日举办的第25届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洽谈会上,来自五湖四海的求职者们,说出了他们选择宁波
  • 坚持实事实干 武侯玉林街道法治工作有实效

  •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王一多坐落在成都市中轴线人民南路两侧的武侯区玉林街道是成都市老城区一块相对成熟的区域,深受成都市南拓发展影响,是社情民意复杂的地方。因此,近年来,
  • 延吉市各项退役军人创业就业优待政策落地见效

  • 近年来,延吉市不断落实退役军人的优待政策,于今年年初印发了《延吉市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实施办法》。从就业服务、创业扶持等方面持续发力,让退役军人
  • 宋志勇会见陈纳德飞行学院院长嘉兰惠

  • 10月31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宋志勇在京会见美国飞虎队创始人陈纳德将军外孙女、美国陈纳德飞行学院院长嘉兰惠,双方就加强飞行员培训合作等事宜深入交换意见。宋志勇会见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