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河南超重比例居第四,专家三招辨肥胖

日期: 来源:大河健康报收集编辑:大河健康报

记者 王嘉译 实习生 张馨月
日前,一篇名为《中国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1580万成年人的横断面真实世界研究》(以下简称“研究”)的论文全网刷屏,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关于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的当代研究。

该研究绘制了一幅数字版的“中国肥胖地图”,展示了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分布情况。研究显示,肥胖存在地域、性别差异。
针对报告中所呈现的调查结果,记者采访了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代谢外科主任胡扬喜、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何丽进行相关解读。

肥胖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

肥胖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复发性疾病,是一项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
在众多代谢疾病造成的负担当中,肥胖“功不可没”。研究显示,基于我国超重和肥胖的BMI(身体质量指数),1580万成年受试者中,超重比例为34.8%,肥胖比例为14.1%。
何丽介绍,肥胖分为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原发性肥胖是由没有明显病因的机体脂肪组织过多导致,继发性肥胖是因某种疾病而引发的,如下丘脑性肥胖、垂体性肥胖、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肥胖、皮质醇增多症等。另外,还有一些特别少见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如小胖威利病等情况。
“继发性肥胖的比例只占整体肥胖的1%,也就是说99%的人之所以肥胖,其实和疾病没有太大关系,自身因素占主因。”何丽说。
谈及造成原发性肥胖的原因,胡扬喜解释,一方面跟高热量饮食、体力劳动变少等生活习惯有关,另一方面跟遗传基因有关,目前研究发现跟肥胖相关的基因位点有200多个。
胡扬喜介绍,从人的进化史来讲,原始社会中人类的基因会从有限的食物中摄取更多的营养并将之储存起来,避免挨饿,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基因特性,人类才从艰苦环境中得以存活。进入工业时代后,人们大量摄取高糖、高热量食物,从而导致肥胖率升高。

肥胖存在地域、性别、年龄差异

研究显示,肥胖存在地域、性别差异——北方超重/肥胖的比例普遍高于南方,其中超重比例前四位的省份为内蒙古(37.1%)、山东(37.1%)、河北(36.6%)和河南(36.6%)。
超重和肥胖男性比女性更普遍,男性中超重的比例为41.1%,而女性为27.7%,男性中肥胖的比例为18.2%,而女性为9.4%。
超重和肥胖比例在不同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差异,男性的“肥胖高峰年龄”通常比女性小。男性超重患病率在50至54岁达到峰值(55至59岁保持不变),女性则是在65~69岁达到峰值;男性的肥胖患病率在35~39岁达到峰值,而女性则是70~74岁。
问及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胡扬喜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从饮食结构上来看,北方人饮食以米、面这些深加工食物为主,摄入的精制碳水化合物较多,这些食物升糖指数普遍较高,更容易导致肥胖;从饮食习惯上看,南方人吃饭时往往先喝汤,这样会将摄入主食的空间变小,热量自然减低不易增肥。
“男性更容易肥胖的原因通常与生活或工作中的压力、情绪、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如饮酒、暴饮暴食以及长期睡眠不足等。”何丽说。

专家教你三招辨肥胖

胡扬喜介绍,诊断肥胖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法就是计算体重指数,也叫体质指数(BMI),即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中国人正常的BMI标准在18.5~24kg/㎡之间,24~28kg/㎡之间属于超重,超过28kg/㎡就可以诊断为肥胖。在总体人群中,BMI近似呈正态分布,BMI在23.5~24.5kg/㎡之间最为常见。

“对于经常健身的人来说,BMI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是不是肥胖,还需测量体脂率。”胡扬喜介绍,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的总重量,占人体总体重的百分比,体脂率越高,说明人体内脂肪的含量越多,反之则越少。体脂率过高会引起一系列的代谢性疾病,除了肥胖本身之外,还会引起肥胖所带来的并发症。正常男性的体脂率应该在15%~18%之间,女性在20%~25%之间。
饮食不节、久坐少动等诸多因素导致以腹型肥胖为主要特点的代谢综合征人群剧增。除上述指标外,可以通过腰臀比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肥胖以及肥胖程度。腰臀比即腰围与臀围的比值,是判断腹型肥胖的重要指标。腰臀比的正常范围是男性<0.9,女性<0.8。
肥胖作为一种疾病,一旦确诊很难根治,盲目跟风减肥只会给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胡扬喜建议大家到正规医院进行科学评估,制定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

预防肥胖 关键在营养均衡、吃动平衡

采访当天,胡扬喜接诊了一位BMI高达41.3kg/㎡的女士。该患者年龄51岁,身高160cm,体重竟达106kg,除罹患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之外,还出现因肥胖引起的骨性关节炎,现今已无法正常走路。
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脂肪性肝病、前驱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使用中国人的BMI分级,超重者的脂肪肝并发症为49.0%、肥胖者的脂肪肝并发症为81.8%,前驱糖尿病分别为30.7%和36.9%,血脂异常分别为31.3%和42.4%,高血压分别为20.7%和36.9%,高BMI者往往有更多的并发症。
“肥胖会引起身体各个系统产生相应的并发症。如内分泌代谢系统,肥胖会引起糖代谢出现问题,引起糖尿病;对呼吸系统来讲,肥胖会引起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胡扬喜说。
如何预防肥胖和超重?何丽建议,要做到营养均衡、吃动平衡是关键。限制能量摄入,尤其是以脂肪和糖的形式摄入的能量;多吃水果、蔬菜,以及豆类、全谷类和坚果,比如每天至少摄入400克的水果和蔬菜;进行有规律的身体活动,比如儿童青少年每天要完成6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成年人每周要完成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相关阅读

  • 2023中国肥胖地图出炉:超四成男性体重超标

  • 以下文章来源于医脉通内分泌科 ,作者医脉通8月17日,一篇题为《中国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1580万成年人的横断面真实世界研究》的研究报告发表于学术期刊Diabetes,Obesity and
  • 胖到命悬一线,急诊医护团队精准“施策”救命

  • “感谢医生救命还减重”刘希(化名)恍然发现,肥胖不再只影响体形美观。前些天,她因重度肥胖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被家人紧急送到河科大一附院景华院区急诊重症监护室救治。“病情好
  • 你的体重是否健康?赶快测一测

  • 近日,《中国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1580万成年人的横断面真实世界研究》报告发表于学术期刊Diabetes,Obesity and Metabolism(IF:5.8),绘制出了一幅数字版的“中国肥胖地图”,按照
  • 小“胖子”都想变瘦溜儿

  •  暑期以来,北京世纪坛医院肥胖与代谢病中心手术量同比翻了一番,其中寻求减重手术的年轻肥胖者人数激增。  北京世纪坛医院副院长、肥胖与代谢病中心首席专家张能维介绍,在临
  • 15个月大的宝宝体重35斤!

  • 近日,江苏苏州一个15个月大的宝宝因体重达35斤受到网友们关注,也引得一众宝爸宝妈们对于孩子生长发育的讨论。儿童保健专家提醒,胖乎乎的、奶奶们眼中的“梦中情孙”不等于养得
  • 2035年,全球一半人将超重

  • 近日,世界肥胖联盟公布了最新版《世界肥胖地图》报告,报告以1975年到2016年的肥胖发生率和增长情况为基础,综合考虑了近些年的变化因素,如全球气候变化、感染疾病大流行等,估算了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河南超重比例居第四,专家三招辨肥胖

  • 记者 王嘉译 实习生 张馨月日前,一篇名为《中国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1580万成年人的横断面真实世界研究》(以下简称“研究”)的论文全网刷屏,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进行的最大
  • 【豫健科普】走出健康误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 学习健康知识,享受健康生活,建设健康中国。让我们一起“走出健康误区”!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怎么做才能延缓心理衰老、保持心理健康呢?◎ 坚持适当的脑力活动
  • 新疆组团来豫学习

  • “平顶山市将县域医共体建设先进经验、‘三化’(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引领实施医疗振兴成效、提升公共卫生典型做法等宝贵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学员们,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 再一次“温暖”! 3天110人 10.8万爱心款

  • 凝聚社会爱心力量,助力学子杨帆启航。松滋市妇联联合松滋公益助学社开展第八届“雏鹰展翅 爱心助飞”秋季助学活动,帮助困难学子度过难关,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关怀与
  • 保定市淮军公所博物馆将于9月下旬正式开馆

  • 保定筹措1.1亿元修缮淮军公所博物馆“园林恢复、陈列布展、文物修缮等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今天,保定市淮军公所博物馆馆长康广河介绍,淮军公所经过改造提升,将于9月下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