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七年守护,让两万块南京明城墙砖“归家”

日期: 来源:扬子晚报收集编辑:扬子晚报

 

2024年5月6日一大早,阳光洒在南京燕子矶街道笆斗西里的一处废弃老厂房区,拆、清、搬……几位工作人员正在拆除一道围墙,一块块砖石落下,历史的尘埃被轻轻拂去,露出了它们真实的身份——南京城墙砖,它们将被搬到城砖仓库统一保管。这批城砖初步估计约2万块,是近年来回收数量最多的一次。

发现并提供这批明城墙砖线索的是燕子矶街道文化站原站长董跃明。2017年,董站长在与附近居民的闲聊中得知原南京电瓷厂北面围墙是由明城墙砖砌成的,他在燕子矶街道做文化工作30多年,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消息,既惊又喜,作为街道文化站长他决定一探究竟。走访厂区后,当时的工作人员并不知道有城墙砖建围墙这回事,老董决定再到围墙的那头笆斗西里村民小组看看,这里基本都是私房,很多房子都和围墙挨得很近,但中间隔了一条水沟,他透过居民的窗户用相机拍下了的围墙上裸露的城墙砖,随即联系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中心工作人员也赶来现场察看,肯定这批砖成色不错,是重大发现,等待合适时机回收。老董也因为和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频繁交流,成了他们的“老朋友”。

发现这处城墙砖后,董跃明没事就去附近的居民区走走,告诉大家这里的明城墙砖是文物,大家要保护好。2019年开始,笆斗西里居民区拆迁,居民陆陆续续搬走了,电瓷厂北面围墙也就全部暴露出来,但是由于当时这道围墙还有实际功能,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暂时没有对城墙砖进行回收,于是老董每个月都要过来看看城墙砖的情况。

5月6日上午七点多,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笆斗西里见到了董跃明,他头戴草帽、身着长袖衫,手上提溜着拐杖,“我今天带你们走一趟巡查路线体验下啊。”小路一边是铁皮围挡,旁边是水沟,其中间的小路很窄,路边野草环绕,遍地乱石,由于之前刚刚下过雨,小路特别湿滑,“你们千万小心脚下啊。”六十多岁的老董一边“披荆斩棘”开着“野路”,一边提醒着后面的记者。想要看到城墙真容还必须穿过一座独木桥(实际上就是一根担在水沟上的房梁),初夏的早晨天气依然是很热,蚊虫不时侵袭赶路的一行人,老董用拐杖打着带刺的灌木,引导记者去看他的“宝藏”。“你看你看,这块砖上的铭文还很清晰。”走近城墙砖老董难掩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起来。

这些明城墙砖怎么散落到燕子矶一带的?董跃明告诉记者,他通过走访附近居民了解到,上世纪50年代,因为历史原因,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拆除了部分城墙,这些拆下来的城砖被当时有实力的国有企业运回去,利用了起来。南京电瓷厂就把拉回来的城砖砌了北面围墙上,围墙长约300米,高度大概4米。还有一部分城砖用来建了宿舍。

从2017年发现城墙砖到2024年“颗粒归仓”,七年的时间这条巡查路老董走了无数遍,一个人有时候也略感枯燥,但董跃明为自己找了点乐子,翻翻每块砖看上面有没有清晰的铭文,仔细阅读一番,观赏书法的类型,有的笔画粗壮有力,有的是小楷,十分精细,再看看造砖人的名字。每次巡查他都会带上一瓶矿泉水,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水冲洗砖上的灰尘,让铭文更加清晰,便于阅读和拍照。

守护电瓷厂的2万块明城墙砖,让它们“颗粒归仓”,对董跃明来说,不是终点,他告诉记者,随着对城墙砖的研究,他越来越在这项工作中找到了乐趣,他会投入更多精力做下去,像董跃明这样的城墙守护者,南京还有很多,随着“颗粒归仓,守护城墙”项目的推进,南京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正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守护城墙的队伍中来。

通讯员 聂露露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朱信智

编辑:徐郁华

相关阅读

  • 第四艘11.6米吃水船舶安全靠泊南京港

  • 龙虎网讯(通讯员 常珂欣、唐晓凡 记者 吕盼盼)2024年5月4日15时30分左右,船长229米、吃水11.6米、满载50279吨大豆的马耳他籍船舶“沃卡尼”在南京海事局的精心维护下,安全靠泊
  • 江苏多地出台住房置换政策

  • 最近几天,有改善性购房需求的南京、盐城市民都比较关注一则消息,那就是存量住房“以旧换新”试点。 记者来到南京一处存量住房“以旧换新”咨询点,前来咨询的市
  • 春日正好 邀你来打卡南京“万米花墙”

  • 眼下,月季花开正盛。2017年起,南京市实施了“万米花墙靓金陵”项目,截至目前已打造14000余米长的“万米花墙”,分布在城市街角、马路中央、隧道口,为城市装点上浓浓春意,成为一道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七年守护,让两万块南京明城墙砖“归家”

  • 2024年5月6日一大早,阳光洒在南京燕子矶街道笆斗西里的一处废弃老厂房区,拆、清、搬……几位工作人员正在拆除一道围墙,一块块砖石落下,历史的尘埃被轻轻拂去,露出了它们真实的
  • 在武汉光谷这座电影院,千余名青年共赴盛会

  • 极目新闻记者 胡长幸通讯员 张姝婕5月4日,在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中影光谷里影城,千余名青年参加“2024英雄之城五四高光青年会”。大家分享各自的青春故事,展现多样的青年文化,共同
  • 艺术“拼贴”,让想象力尽情绽放

  •   4月26日,日照市美术馆开展的“艺术的光合作用”公共美育志愿服务活动再次启程,一批“90后”青年艺术家志愿者们将美育资源延伸到“美术馆外”,把艺术带进东港区陈疃镇实验
  • 2024高校网络安全发展趋势分析

  • 编者按2024 EDUCAUSE十大教育议题中,把“将网络安全作为核心竞争力:平衡成本与风险”放在首位。可见,当前网络安全仍然是高校面临的主要风险。2024年,高校如何保卫网络安全?为此,
  • 世界哮喘日 | 喘不上来气,得了哮喘怎么办?

  • 今天是第26个世界哮喘日,主题是“加强哮喘教育,科学信息传播是关键”。随着医学的发展,很多人都认识到哮喘是不能完全根治的。那么哮喘患者如何进行正确规范地治疗?如何避开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