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江苏射阳:集体农场蹚出村级增收新路径

日期: 来源:盐阜大众报收集编辑:盐阜大众报

“真牛!每块田都是边收边整,2至3天收种完毕,实现收麦、烘干、整地、插秧流水线作业。我们要向这些大农场学习,走高质高效发展之路。”6月6日,正值芒种,江苏省盐城市委驻射阳县富民强村帮促工作队会同海河镇,组织村(居)干部到江苏农垦临海农场现场观摩“三夏”生产,眼前景象让大家对办好集体农场底气更足、信心更强。

集体经营

让经济薄弱村实现“逆袭”

海河镇小沙村地处射阳西大门,村部是3间有着50多年历史的小瓦房,会议室里不足10张椅子却有6个样式,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基础薄弱、人口流失严重、资源禀赋匮乏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恒桥一来就发现,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都成为头疼问题。村里很多土地虽然都流转出去了,但总是大户得大头、村民得小头、集体无由头,村里没有积累。思来想去,杨恒桥觉得还是先让集体经营搞起来。

2021年11月,小沙村“两委”在村党支部书记邹德忠和第一书记杨恒桥的带领下,集资9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成立小沙集体农场。一年多来,小沙集体农场已今非昔比:500.58亩农田高标准整理建设,田成块、树成行、路成网,收割机、翻田机、插秧机可以轮番上阵。仅2022年,麦季纯收益就达12.6万元,稻季纯收益25.6万元,还探索了“大田种水稻,田埂种菊花”的稻菊复合种植模式,从“针尖”削铁,在十边隙地上“挤牙膏”,让集体农场土地效益最大化。项目有起色,村干部的心里有底了,眼里有光了。

农场计划今年购入植保无人机等农用机械,在保障自家农场的同时,再为周边提供农业服务,集体经营的路子越走越宽。小沙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也从2020年的18万元升至2022年的41.6万元,从垫底村变成综合先进村,成为同镇兄弟村(居)争相学习的对象。

敢闯敢试

培育乡村振兴“领头雁阵”

6月4日,海河镇川彭村的条田里,2辆收割机正准备下田。“昨天县里镇里都开了发动会,本周内可能有两场降雨,我们已经提前约好收割机和拖拉机,确保田里的麦子颗粒归仓!”村党支部书记张怀童和第一书记于宇早早地站在田埂边,而面前的麦田已经让他们几宿睡不好觉。

一年前的夏天,射阳县国投集团找到村“两委”,表达了要将川彭1480亩土地流转出去的意图,恰好川彭也在挖掘集体经营项目,村“两委”决定启动运营集体农场。同年11月,川彭集体农场正式成立,农场的麦种和川彭集体经营的“种子”一并播下。面对外界对川彭一口气运营近1500亩农场的质疑声,张怀童和于宇表示:“传统的稻麦两季种植经验足、风险小,开辟集体农场是锻炼‘两委’干部队伍的机会,川彭要发展,必须勇于自我革命,在集体经营上先破题!”

工作队也不遗余力邀请市农科院、县农科所等专家到田间地头帮助指导提升种植技术,川彭村落实7名村干部为田间管理员,并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有力保障集体农场经营管理有序开展。

完善机制

探索高效益可复制管理模式

6月4日,在千秋镇竹节社区,田里的小麦还没收割完毕,社区党支部书记周如华高兴地告诉第一书记季微微,今秋计划在本村实施的450亩集体农场项目已全部签约,这也标志着竹节集体农场从滨海县陈涛镇的“飞地”回到了自家地盘上。

熟悉周如华的人都知道,三年前他在联合村任职时,带领“两委”同志搞出了830亩集体农场,单单一个项目年收益就有40万元。调任竹节社区后,他与工作队想到了一起,继续兴办集体农场,并将已有的“联合集体农场”模式进一步完善,率先在市委工作队帮促村范围内新建460亩“飞地农场”。运营一年后,继续优化管理模式,在做好社区群众工作的基础上,将农场成功“搬”了回来。

如今,从事粮食生产经营的小农户逐渐减少,新型集体农场促进了农业经营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科技化发展。市委驻射阳工作队在2021年即密集走访调研,论证出台《村级集体农场工作指引》,在帮促镇村范围内鼓励兴办集体农场,两年来,共建成6个集体农场,其中2个集体农场突破500亩规模,1个集体农场近1500亩,大大提高了所在村集体经营水平。

党建引领

绘浓共同富裕幸福底色

6月3日,驻村第一书记何永红正蹲在集体农场里栽菊花,看到去年“半亩经济”增收致富效果显著,他与同丰村党支部书记陈岭计划在集体农场轮种小麦和菊花,专门辟出30亩土地由村“两委”干部负责种植;还在此基础上,与洋马菊花龙头企业联手,拿出270亩地合营推动菊花规模种植,进一步组织村里的劳动力在农场务工,让他们在土地流转收入以外多一份劳务收入,真正实现农场有地、村企合力、村民获利,集体农场效益和特色产业发展两不误。

同丰集体农场建立于2021年11月份,得益于“党建+集体农场”的发展新模式,农场发展日新月异,从刚开始的260亩稻麦种植,到现在500亩的模块化发展,同丰村不仅挖到了集体农场发展的“第一桶金”,还将部分集体经营收益用于修桥造路。2023年提出“自筹修建三纵出行路”计划,在村内新建3条共4370米的农路,1座长30米、宽7米的农桥,让同丰群众共享集体发展带来的红利,不断绘浓同丰村乡村振兴幸福和美底色。(撰稿丨顾陈龙


相关阅读

  • 锦尚村打造乡村振兴新亮点

  • 近日,记者从沿海大通道锦尚段看到,锦尚村“党建+”邻里振兴服务中心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基本完成主体建筑施工。据悉,锦尚村紧抓锦尚外线项目建设契机,筹建“党建+”邻里振兴服务
  • 100岁的她,把60万元积蓄捐给国家

  • 在江苏省军区苏州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里,居住着一位百岁高龄的新四军女战士何娴轩。一向不舍得花钱的何老,上个月刚刚度过百岁生日时,一次性捐出了60万元,这几乎是她全部的积蓄。
  • 翠湖农业科技跻身首批“北京市生态农场”

  • 生态农场/供图日前,位于上庄镇前章村的北京翠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获“北京市生态农场”称号,是全市首批39家被授予此称号的生产主体之一,也是海淀区首家市级生态农场。何为生态
  • 将鸢尾卖出“网红爆款”,他是怎么做到的?

  • “前段时间,上海某公园从我家淘宝店里,一次就订了15万元的鸢尾产品。”杭州晨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沈艺侬对《中国花卉报》记者说。 鸢尾‘雪梨阿姨’ 鸢尾‘
  • 这类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近日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2023年底前,对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江苏射阳:集体农场蹚出村级增收新路径

  • “真牛!每块田都是边收边整,2至3天收种完毕,实现收麦、烘干、整地、插秧流水线作业。我们要向这些大农场学习,走高质高效发展之路。”6月6日,正值芒种,江苏省盐城市委驻射阳县富民
  • 教育部出手了!关于“退费难”等问题→

  • “双减”以来,教育部建立校外培训投诉举报核查处置机制,将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教育部官网、“中国教育督导”微信公众号举报平台获得的举报线索,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
  • 京西古城掠影•光影石景山

  • 随着长安街西延,古城地区的发展又迈上了新的台阶。近期,良好的天气让古城再次展现出她美丽的容颜。
  • “我已88岁了,就想全国各地跑!”

  • 我已88岁了,还在痴心妄想,这么好的生活,谁都不想老,吃不完用不尽,就想全国各地跑!这首小诗,出自一位快乐老人。她的老公是“乐山第一美男子”;她喜欢坐着摩托车去旅行,开得越快越好;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