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人气高、文化浓、生活品质卓然—— “大美油坊”阔步而来

日期: 来源:江南时报收集编辑:江南时报

南京秦淮新河以北、河西新城以东,一个高品质国际化社区在稳稳崛起。

西善桥街道油坊社区占地3.2平方公里,下辖18个小区2.4万人口;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文物瑰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在此地出土。近年来,随着“雨花数字城核心区”高质量推进,油坊社区内产业加速蝶变,人气高、文化浓、生活品质卓然的油坊社区,正向人们阔步走来。

红色活动魅力四射

307名党员紧紧凝聚在一起

点开近日录在手机里的红色歌曲比赛视频,社区老党员慷慨激昂的歌声随即传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

“这位戴眼镜的党员名叫杨海春,他当天特别激动,合唱结束后,还临场发挥单独为大家献唱了一首。”油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胡颖告诉记者,这里的党员活动深受欢迎,每月活动通知一发出,报名人数就爆满。像这次红色歌曲比赛,社区90岁的老党员杜学亮,不仅报了名,每天在家门口的党群服务站按时排练,在支部群里倡议大家统一着白衬衫、红领带,还特意准备了一首诗朗诵,为比赛投入不少心思和热情……

由于辖区面积广,油坊社区依托一个党群服务中心、两个党群服务站,以三个阵地联动实现服务群众最大化。社区党委每月面向三个站点分别展开一场活动,每场活动覆盖两个支部。学习在前,实践在后。每次活动上半场,大家相聚一堂学习交流新思想、新理论,下半场则是大家展示的时间,唱红色歌曲、剪纸、朗诵三行情诗、手工制作国旗、绘制帆布包……多年来,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党课,提升着全辖区307名党员的党性修养,也将他们紧紧团结在社区服务的前沿。

社区党委持续实施“强基工程”,引导党员干部坚持不懈用新思想凝心铸魂,切实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效能。在疫情防控、清洁家园等工作中,党员们挺身而出,担当着政策“宣讲员”、社区“代言人”以及百姓“服务员”。在近期的环境整治中,支部党员不仅主动到党群服务中心领取手套、抹布、水盆等工具,热火朝天地干在一线,还喊出了“党建聚邻一家亲,小区面貌焕然新”的口号,发动和带动家人、邻里一起加入清扫队伍。油坊社区党委书记徐燕说:“党员作为老百姓中的一分子,带头在社区灌木丛、草坪砖缝里捡拾烟头等垃圾,为居民发挥了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身边榜样的行动,远远胜过我们社区工作者的口头倡议。”

“竹林七贤”流芳千古

传统文化涵养社区贤雅气质

在总面积达2215平方米的油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翠绿的“竹林”元素“无所不在”,装点着图书室、书画室、国学讲堂等14个功能室。社区以“竹”为媒,充分发挥“贤文化”凝聚人心、淳化民风、教育引导的作用,让无形的精神力量成为社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

1960年,“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在西善桥宫山北麓南朝帝王陵墓出土,这组砖画是同类砖画中规格最大、内涵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一件。如今,“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既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也为其出土所在地即现在的油坊社区提供了丰沛的精神文化资源。

围绕“竹林七贤”,油坊社区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打造“贤”文化品牌,用文化达成居民的共同价值取向,老居民与新市民和乐融融。

推出“竹林国学大讲堂”,邀请文史专家常态化开课。一年多来,雨花台区文史专家朱向东、资深民乐戏曲老师谷文会、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王锡生等深入油坊社区,为居民带来内容丰富的“竹林课堂”;开办“国学与戏曲”、“魏晋风骨”故事会、非遗体验等80多场文化课,覆盖各年龄段、各类人群近10000人次,进一步说好油坊故事、传承国学精髓。

开办“贤德家风馆”,分享身边贤人贤事。本土居民党员代表崔永兵、王云芳等十余人组成宣讲团,身边人讲述身边事,涵养崇德向善的社区精神。

推广“贤文化”主题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今年端午节,一场沉浸式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在辖区七彩幼儿园展开。现场,140多个孩子身穿汉服,携手爸爸妈妈“隆重出席”,钓粽子、投壶、射五毒、诵读嵇康《家诫》,活动形式、内容颇丰,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促进了居民间的交流交融,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我们还组织居民到南京博物院、六朝博物馆等地,一起参观‘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及‘陶男俑’等出土于油坊本土的文物。”徐燕说,“这些文物牵动着我们心底的社区荣誉感,我们也希望在多元的文化活动里让更多人熟知‘竹林七贤’故事,以文化人、以学润德,从而引导社区每一个居民向善而为、向贤而行。”

更新改造蓄势待发

宜居宜业生活图景全面铺展

2013年,雨花台区“两桥”地区城市更新改造正式启动,为雨花发展打开一个新空间。作为“两桥”改造的“主战场”,油坊社区承载着大面积征拆、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挑战。

紧跟“两桥”改造步伐,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徐燕告诉记者,在片区改造的较长战线上,全社区24名工作人员分工协作,带领志愿者,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作用,破除地域分散的难题,织密服务“雨核”发展的坚实网络。

每月实地走访、电话联系,全面掌握企业经营动态和发展状况,分行业建立企业走访数据台账,有针对性地送政策、送服务,助推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统筹14家在建工地的安全生产、扬尘管控等各项工作,有险必查、有患必除;持续开展市容市貌秩序整治行动,加强日常保洁和巡查整治力度,为“雨核”发展营造生态宜居、干净整洁的建设环境;针对社区居民区呈C型分布的特点,以党建网格叠加居民网格,以居民自组织激发小区内生活力,进一步织牢居民服务网……

在浩大的工程推进中,油坊社区日渐勾勒出一片宜居宜业的生活图景:完工通车数字大道、机场二通道等25条主次干道,基本形成城市道路路网框架;有序推进名医名校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建成中华中学雨花校区并交付办学;全面展开雨花数字城核心区华润商务一期、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总部、江苏省人民医院雨花分院等重点项目建设……

商业汇聚,人才荟萃。徐燕说,未来,雨花最高地标将坐落油坊,雨花新CBD也将在油坊产生。拥有丰厚产业资源与优质城市配套的更强“油坊”指日可待。

(江南时报记者 张雅倩)


相关阅读

  • 大学生志愿服务为社区治理注入青春动能

  • 8月10日上午,高坪区小龙街道宝胜寺社区开展“共筑美好家园”大学生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在宝胜寺社区儿童之家,阳光社工、志愿者们耐心细致的为小朋友们讲解难题,纠正小朋友们的
  • 黔西南:社区警务变化新

  • 社区民警从“下社区”转变为“驻社区”,通过警力下沉,黔西南州公安机关社区民警占比达51.47%。成为真正做到把警力放到群众身边、把服务送至群众身边、把问题解决在群众身边的
  • 开展“红+蓝”网格工作法,擦亮社区幸福底色

  • 党建工作是一根针,穿起民生万条线;网格是一张网,织出居民的幸福生活。为加强基层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在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白龙庙社区从小处着眼,以“红+蓝”网格基层社会治理
  • 楼道堆物堆料,清理!畅通“生命通道”——

  • “您好,为了打通消防安全通道,您家放在楼道中的柜子,需要清理掉。”近期,永定路街道三街坊东社区持续推进堆物堆料清理工作,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维护社区环境秩序。▲三街坊东社区上
  • 宋官屯街道:“三聚力”提高基层治理专业化水平

  •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痴迷戏曲,潍坊“85后”小伙收藏50余件戏服

  •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今年35岁的杨玉华是昌邑市饮马镇杨家楼村人,因为喜爱戏曲,十多年来,他搜寻了不同种类的中国戏曲服装,如今戏服收藏数量已达50余件。8月8日,记者来到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