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看典型文物 品都城文化

日期: 来源:洛阳日报收集编辑:洛阳日报

●洛阳:二里头遗址玉璋

●北京:镂空三彩龙凤炉

●开封:北宋大晟编钟

●杭州:龙泉窑粉青釉凤首耳瓷瓶

●西安:西周晚期吴王姬鼎

●南京:蓝釉梅瓶

●安阳:青铜铙(音“náo”)

●郑州:饕餮纹铜斝(音“jiǎ”)

今日,“八大古都文物特展”在洛阳博物馆开幕。展览汇集了来自洛阳、西安、北京、南京、开封、安阳、杭州、郑州八大古都的120余件(套)典型文物,集中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都城文化。

该展览自27日起面向社会开放,将持续至7月24日。记者从每座古都的展品中挑选一件较有代表性的文物,带您先睹为快。

●洛阳:二里头遗址玉璋

洛阳有4000多年建城史、1500多年建都史,历史上,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先后在此建都。

这件出土于二里头遗址的玉璋,柄部有圆孔,前端较宽,中部稍窄,顶端内凹呈不规则的弧状,后部能看到细小的扉牙,器身光滑,质地细腻。现场讲解员介绍,玉璋是二里头文化中的重要礼器,形制较为统一的玉璋在中国南北方均有出土,向南甚至传播至我国香港和越南北部。这表明二里头文化具有跨越多重地理屏障的超强辐射力,也是夏王朝政治影响力的象征。

●北京:镂空三彩龙凤炉

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

这件镂空三彩龙凤炉是一件元代琉璃三彩器,出土于北京朝阳区,现藏于首都博物馆。炉顶为博山炉形制,在嶙峋的山石之间盘绕一龙,炉侧有两耳,炉腹圆鼓镂空,雕刻有凤纹饰。现场讲解员介绍,琉璃是玻璃制品的一种,比玻璃透明度略低,元代琉璃业较为发达,琉璃瓦在寺庙、宫殿建筑中得到普遍应用。

●开封:北宋大晟编钟

曾有战国魏、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等八个朝代在开封建都。

这件编钟器形古朴典雅、纹饰优美、篆刻工整,现藏于开封市博物馆。现场讲解员介绍,大晟编钟是宋徽宗召集全国能工巧匠所铸,共打造12编,每编28枚,总计336枚。徽宗由此设立“大晟府”,统一音律,颁行天下,大晟音律成为元明清各代的标准音律。北宋灭亡后,大晟编钟散失,目前仅发现30余枚,收藏于世界各地。

●杭州:龙泉窑粉青釉凤首耳瓷瓶

杭州是五代时期吴越国的都城和南宋的都城。

这件文物通体施粉青色釉彩,釉色纯正、造型优雅,现藏于杭州博物馆。龙泉窑从北宋前期开始烧制瓷器,技艺在南宋时达到极盛,出产的瓷器类型也十分丰富,包括各类茶器、文房用具、生活用品等。现场讲解员介绍,凤首耳瓷瓶最大的特点就是颈部有两个凤首形的双耳,这种款式在宋朝十分流行。而龙泉青瓷之美,美在釉色的微妙多变,充盈着流光溢彩的中华之美。

●西安:西周晚期吴王姬鼎

历史上,先后有西周、秦、西汉、隋、唐等多个王朝定都西安。

该鼎出土于西安南郊沣镐遗址,鼎折沿方唇,立耳,圜底,蹄形足。口沿下有两道弦纹,其间饰一周窃曲纹,这种纹饰为两端分叉内卷的“∽”形,这种特征的窃曲纹主要见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时代早期。鼎内刻有3行铭文:“吴王姬乍(作)南宫史叔飤(sì)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有专家根据铭文推测,这是吴王姬为南宫史叔所作的实用器,二人乃夫妻关系,是西周贵族夫妇敦睦情谊的反映。

●南京:蓝釉梅瓶

公元3世纪至6世纪,东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在南京建都。

这件蓝釉梅瓶是南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出土于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六世孙徐世礼夫妇墓。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梅瓶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还只是日常生活用品,主要用来做酒器,并且体形较小。元代之后,梅瓶体形逐渐变大,由生活用品变为观赏品。在明朝,蓝釉的原料是比黄金还要昂贵的进口原料,因此那个时期的蓝釉瓷器尤为珍贵。

●安阳:青铜铙(音“náo”)

先后有商、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七个朝代在安阳建都。

这组文物上部形似铃,外表面有纹饰,下接长柄,柄部一般中空,插于木杆之上使用,是一种古老的青铜打击乐器。现场讲解员介绍,铙最初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流行于商代后期到西周早期,从单枚发展到3枚或5枚大小不同的铙编组使用。成语“鸣金收兵”中所鸣之金最初便是指青铜铙。

●郑州:饕餮纹铜斝(音“jiǎ”)

郑州曾是商朝的都城。东周时期的郑国、韩国也曾在郑州的新郑设立国都。

这件青铜器出土于新郑望京楼遗址,现藏于新郑市博物馆。斝是用来盛酒的器具,器型特点是三足一鋬、侈口宽身,口沿有两根像小伞一样的柱子,器身有圆形,也有方形。有文献记载,商汤起兵击败夏桀后,规定将斝作为“御用酒杯”,而诸侯只能用角饮酒。

洛报融媒记者 智慧 见习记者 李晓楠 通讯员 魏薇 文/图

来源:洛阳日报2023年4月26日 第02版

相关阅读

  • 870年前,北京建都的起点

  • 1153年4月21日(金贞元元年三月二十六日),海陵王完颜亮将金朝都城从上京会宁府正式迁到燕京,更名中都大兴府,开启了北京作为大国都城的新纪元。这是北京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 金中都城遗址将建主题公园

  •   西二环菜户营桥与西三环丽泽桥之间,将建设占地约15公顷的金中都城遗址公园。该公园将以金中都城墙遗址及遗址开挖区域为核心,建成为彰显历史、融入自然的主题城市公园。 
  • 图集丨新“金陵48景”之六:朝天宫阙

  • 朝天宫位于南京市水西门内,古代称冶山。朝天宫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群,面积约3万多平方米,加上江宁府学现存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相传该处原为吴王夫
  • 孟簋

  •   1961年,考古人员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马王镇张家坡村清理出一处窖藏,出土了孟簋等53件青铜器。张家坡村位于丰京故地,从1933年至今,这一带出土了大量西周青铜器。  孟簋同
  • 典说江苏 | 扬汤止沸:枚乘的先见之明

  • 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去火而已。——枚乘《上书谏吴王》这是西汉初年枚乘劝说吴王刘濞的话。刘濞是刘邦的侄子,因平定淮南王英布有功,封吴王,定国都于广陵(江
  • 读懂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8日在京揭晓,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
  • 正式揭晓!陕西一处入选

  •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3月28日在京公布陕西旬邑西头遗址从22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2022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旬邑西头遗址发掘单位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
  • 诗词日赏:2023年3月28日

  • 浣纱女唐·王昌龄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美好的一天,从欣赏一首诗词开始。大家好,我是姚尧。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王昌龄的《浣纱女》。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看典型文物 品都城文化

  • ●洛阳:二里头遗址玉璋●北京:镂空三彩龙凤炉●开封:北宋大晟编钟●杭州:龙泉窑粉青釉凤首耳瓷瓶●西安:西周晚期吴王姬鼎●南京:蓝釉梅瓶●安阳:青铜铙(音“náo”)●郑州:饕餮纹铜斝
  • 学习不止步

  • 4月24日,任城区“学习强国”工作专班联合任城区南张街道宣传办公室在凤凰台植物园开展“活力健步行 学习不止步”“学习强国”推广活动。健步行活动途中,随处可见“学习强国”
  • 清涧县人民法院召开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推进会

  • 4月24日上午,清涧县人民法院召开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推进会,党组书记、院长姜宏勋主持会议,全体院领导、环境资源审判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员额法官参加了会议。会上,姜宏勋深入传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