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双节”将至 山西省疾控中心连发两条健康提示

日期: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收集编辑:山西经济日报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流感、肺结核、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诺如病毒病等秋冬季传染病也将进入高发期。中秋国庆双节将至,公众外出旅行、走亲访友,传染病流行风险增大。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特做如下健康提示。

(一)积极接种疫苗,坚持良好卫生习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是接种疫苗,流感、水痘、结核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秋冬季传染病,通过接种针对性的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感染、降低发病和重症发生的风险。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请公众坚持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等良好卫生习惯。公众若出现发热、咳嗽、打喷嚏、腹泻、呕吐、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诊,不建议带病工作、带病上学,要牢固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二)加强场所管理,避免出现聚集疫情。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福利院是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和诺如病毒病的高发场所。重点场所要严格外来人员管理,单位要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坚持公共场所清洁和预防性消毒,保持学习、工作和休息场所空气流通;学生和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落实晨午(晚)检、因病因事缺课追踪制度;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要尽早就医,隔离治疗,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

(三)外出旅行聚会,坚持健康生活方式。节日期间要合理膳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控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过节需有节,健康最重要;外出时要加强自我防护,在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密闭场所以及人群聚集的场所建议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途中注意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旅行中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不建议带病旅行、带病聚会访友,建议尽早就医。

中秋国庆即将来临,假期时间长、公众出行愿望强烈。今年以来,泰国、越南、巴西、秘鲁等国家陆续暴发登革热疫情,我国登革热疫情也明显上升,云南、广东、浙江等多省份出现本地病例,特别是云南报告的病例较多。就公众关注的登革热疫情,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提示如下。

一、怀疑得了登革热怎么办?

如果过去2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或自己生活与活动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当出现突起发热(有时可达39°C),同时伴有以下症状之一: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常伴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时,应考虑自己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此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并主动向大夫说明可能得了登革热,近期旅行史,以尽快得到诊治,并采取防蚊隔离,防止进一步扩散。

二、登革热如何传播?

登革热是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患者→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登革热患者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大约8~10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我国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一般为1~14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 

三、登革热主要由什么蚊子传播?

我国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称“花蚊子”。

白纹伊蚊分布在我国南起海南岛,北至辽宁南部,西至陕西宝鸡的辽阔地域。它们与人们的活动时间一致,日出前后和日落前是叮咬的高峰时段。白纹伊蚊的幼虫喜好洁净的水,社区内的树洞、石穴、积水轮胎,废弃的碗、盒,存接水的瓶瓶罐罐,丛生植物的叶腋等,都是它们繁衍后代的温床。

埃及伊蚊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省沿海市县及火山岩地区、广东省雷州半岛、云南省的边境地区,尽管分布局限,但它对登革热的传播能力强于白纹伊蚊。埃及伊蚊除了在早晨和近黄昏有叮咬高峰外,整个白天都会活跃地吸血。与白纹伊蚊相比,埃及伊蚊与人类更为“亲近”,喜欢与人类共居一室,我们家中的饮用贮水缸、水培植物、花盆托、腌菜坛、饮水机等都是它们繁衍后代的温床。

四、伊蚊一般出现在哪些场所?

白纹伊蚊多栖息在孳生场所(指蚊子的幼虫生长及成蚊产卵的地方),在室外主要栖息在阴暗避风处,如缸、罐、坛的内壁,工地积水的基槽内壁;在室内则倾向于停留在墙上、桌椅和床下、悬挂的衣服上等。

埃及伊蚊是典型的“家蚊”,主要栖息在室内避风阴暗处,如水缸脚、碗柜背后、卧室床底、墙角、蚊帐等处,悬挂的有汗渍的黑衣服,更受它们喜爱。

五、登革热在哪些地区流行?

该病广泛流行于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非洲南部等热带、亚热带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我国登革热疫情主要为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疫情,主要来源国为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老挝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多分布在广东、云南等沿海或沿边地区。

登革热高发季节为夏秋季,一般自5月份开始逐渐增多,8—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六、如果去登革热流行区,如何预防登革热?

1.穿长袖衣裤, 尽量选择浅色,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避免被蚊虫叮咬。

2.安装纱门、纱窗,出门前可以在酒店房间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等,哪怕是高档酒店,也要注意室内灭蚊。

3.如果在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4.返回本地后,如果2周内出现发热,要及时就诊并说明登革热流行区旅行史。为了防止将疾病传播给家人或他人,请配合当地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登革热防治要求。

5.居家或住院治疗时,做好防蚊隔离,包括使用蚊帐和纱门纱窗、穿长袖衣裤、喷洒蚊虫驱避剂等措施,减少不必要外出活动。

七、如何减少伊蚊孳生?

伊蚊喜欢在人类家中和附近栖息。为了减少孳生,应该采用多种手段清除孳生场所。

1.封:封盖水缸、水封下水道砂井或安装防蚊装置、密封有用的器皿。

2.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

3.疏:疏通沟渠、清理岸边淤泥和杂草。

4.排:排清积水。

5.清:清除小容器垃圾,以及垃圾塑料薄膜袋、废用瓶罐、易拉罐等垃圾容器。 


相关阅读

  • 广东好医生|王曼:与病毒赛跑的巾帼猎手

  • 开栏语这是一群总是带来希望的人,坚守岗位不舍昼夜,救死扶伤争分夺秒。用生命守护生命,用心灵温暖心灵,他们是“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的广东医生,他们是提灯
  • “五个到位” 切实把好“安全关”

  • 近日,湖北荆州沙市烟草多措并举做到“五个到位”,切实把好“安全关”。一是责任落实到位。把做好当前安全稳定工作放在首位,狠抓落实,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落实安全责任体系,
  • 寿光:秋季开学 谨防“痄腮”流行

  • 开学季,有经验的家长都知道,孩子们在一起上课、玩耍,极易给传染病制造“可乘之机”,而流行性腮腺炎,我们俗称的“痄腮”就是其中的“捣蛋包”之一,因为它传染性强,见缝就钻的属性让
  • 烟台疾控发布假期出行健康提醒:谨防三类疾病

  • 大小新闻客户端9月27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苹 通讯员 王朝霞 曾颖雪)中秋和国庆将至,市民外出旅游、探亲的机会增多,烟台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谨防流感、登革热、轮状病毒感染性腹
  • 驻越南使馆提醒中国公民注意防范登革热

  • 近期,越南境内登革热确诊病例快速增长。9月4日至10日一周内,越南全国确诊病例5180例,其中,死亡病例1例(在和平省),河内市确诊人数达2010例,比8月最后一周增长近一倍。年初以来,越南全
  • 苏丹医生工会:登革热传染病已致数百人死亡

  •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据苏丹媒体报道,苏丹医生工会25日发表声明,在加达里夫州东南部,人们的健康状态正在加速恶化。因登革热引发的急性腹泻已导致数百人死亡,另有数千人感
  • “双节”放长假,请您注意做好传染病预防!

  • 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属于乙类传染病,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主要
  • 潘丽锋:用爱心守护“夕阳红”

  • “叔公,来,我扶着您的后背,您慢慢把身子侧过来,这样您会舒服点,也方便我检查……”日前,在秀屿区医院老年科的病房里,副主任医师潘丽锋查房时,一边细心检查,一边轻声询问。她那温馨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双节”将至 山西省疾控中心连发两条健康提示

  •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流感、肺结核、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诺如病毒病等秋冬季传染病也将进入高发期。中秋国庆双节将至,公众外出旅行、走亲访友,传染病流行风险增大。山西省
  • 全球首枚集成光子陀螺仪在京亮相

  • 9月26日,由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平台指导,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服务中心、“科创中国”投资联合体、环球财经杂志社主办的“光领智造 芯引未来”——“光纤陀螺仪行业中国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