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多种消化道疾病竟然和情绪有关?情绪过多,可能毁掉你的健康!

日期: 来源:推医汇收集编辑:推医汇

前些天,微博上有这么一条内容火了,从讨论和热度来看,不少朋友似乎都有类似的体验,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有一句英语俗语是:“Have butterflies in one's stomach” 直接翻译的话,就是一个人胃里有很多很多只蝴蝶在飞,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超级超级紧张,心情忐忑不安,七上八下。

不得不说,这个比喻也太形象了。不过,越来越多证据证明,这样的说法可能还不够准确,一方面,肚子里与情绪相关的恐怕不只是胃,而是整个消化道;另一方面,消化道与脑子的联系,比我们原来所以为的,要深得多得多。

01

100多年前

已发现“肠-情绪”关联

早在 1915 年,生理学家沃尔特·坎农(Walter Cannon)就在他的《消化的机制(The Mechanical Factors of Digestion)》中写道,当动物感到害怕时,动物的胃功能会发生变化,而近似的情况,在人类身上也能观测到。

一方面,胃肠的感受会影响情绪,比如,吃了高糖高盐高热量的“罪恶”食物,会感到心情愉悦,而饥饿时脾气会暴躁;另一方面,情绪似乎也能反过来影响胃肠道的反应,比如,见到让人恐惧、害怕的物事,会感到恶心、作呕,遇到紧张的事情,会感觉没有胃口;但“酒逢知己千杯少”,遇到开心的时刻,又忍不住食欲增加。

是什么造成这样看起来毫无关联的器官之间的联动呢?

在 19 世纪中叶,人们发现了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这是理解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互动的一个重大科学突破。

科学家提出,肠道神经系统并不是仅存在于人类或哺乳动物中,它的同源物可以在整个动物界中找到,包括昆虫、蜗牛和海绵动物。

因此,为了确保对我们内部环境(对更原始的动物而言,则是其腔内环境)所提出的挑战做出最佳反应(如战或逃反应),在演化过程中,不论是蛔虫原始大脑的神经节,还是更高级哺乳动物的大脑,都可能是原始但同源的肠道神经回路演化而来的。

02

存在100亿个

神经细胞的肠系统

随着科技发展和研究手段的进步,这种假设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不同于我们既往的知识,现在有不少科学家提出,自主神经系统除了包含我们熟悉的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以外,还包含肠道神经系统这第三个分支。基于其大小、复杂性以及在神经递质和信号分子方面与大脑的相似性,肠道神经系统甚至被称为“第二个大脑”。

这个“第二大脑”,存在超过 100 亿个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分布在食管到直肠的胃肠道壁内,它们控制着我们整个消化过程:咽下食物、分解食物的酶的释放、营养物质吸收时的血流控制,以及粪便排泄等功能,都离不开它们的相互协调。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消化道与脑神经之间的联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相关的学科和研究方向,包括肠神经科学、神经影像学、肠道微生物学和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以及最近的微生物肠、脑信号传递等垂直分支了。

03

胃肠疾病

用情绪药物医治?

如果上述说明对你来说都太理论化,那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个实例吧。

消化科里,有一种可能算是比较“难搞”的疾病——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这其实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全球 10 个人中,可能就至少有 1 个人患有这种症状。

这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以慢性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据估计,虽然IBS不是致命的,但它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它可能会对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社交生活造成影响,甚至会导致患者心理健康的问题,如抑郁和焦虑。

说它难搞是因为它病因尚未查明,它可能与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失调相关,但具体失调的机制尚未明确,另一方面,一百个患IBS的患者,可能有一百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这些非常个体化的方法,包括改变饮食习惯、增加锻炼、减少压力和接受心理治疗。

除了常规手段,部分患者可能还需要用到抗抑郁药物减轻症状。

多年来,研究人员和医生认为是焦虑和抑郁导致IBS。然而,有一些研究却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研究者发现,胃肠系统中的刺激,反过来向中枢神经系统(CNS)发出信号,从而引发情绪变化。而抗抑郁药物,可能参与中断这种传导过程,同时改善情绪和胃肠表现。

除了肠易激综合征 (IBS) 之外,还有其他胃肠道疾病需要使用精神科药物治疗。其中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胃肠症状、胃食管反流病等。这些疾病都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而导致的,与精神疾病有关联,因此精神科药物可以改善相关的症状。

04

身体这座圣殿

我们至今未探索完全

时至今日,我们对脑、肠联系知晓得越多,就越发发现我们不知道的更多。

尽管科学家推断,多种慢性和脑、肠道神经系统的联系失调相关,但拿得出手的确凿证据的,却仅有几种疾病,比如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炎症性肠炎、饮食紊乱(特别是肥胖症和厌食症)。而更多的研究,还在探索肠道活动如何影响人体新陈代谢,例如脑、肠失衡是否增加或减少患上二型糖尿病等健康问题的风险?是否和阿兹海默病的早发有关联?

脑肠相互作用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我们仍然有很多要学习的,将消化道比喻为“情绪器官”甚至不足以描述它在身体中的特殊性。当然,更多的时候,思考如何让它感到满意,比了解它的复杂来得更迫切,比如,今晚吃什么?


来源:科普中国

相关阅读

  • “医”心为老 | 别把“屁事”当小事

  • 这将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屁”是从肛门排出的消化道内的气体。人消化道中的气体主要有3个来源:1.空气:吃饭、喝水、急促呼吸、说话的时候,有可能把空气吞入消化道,这部分
  • 这一疾病进入高发季,如何做好防护?医生建议→

  • 进入4月份,气温开始回暖,此时一些季节性传染病也伺机“泛滥”,手足口病就是其中之一。过去三年,基于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实行,手足口病发病率明显降低,而随着新冠“乙类乙管”,防控
  • 20岁小伙移植“特殊”菌群 治好疼了一年的肚子

  • 你知道吗,依靠科学技术,粪便也能成为治病的“宝贝”。近日,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顺利完成一例经内镜粪菌移植手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
  • 总觉得“憋屈”的人,请多做这件事

  • 小林最近很憋屈。她跟我吐槽朋友:本来约了一起出去。结果前一天晚上,对方说,第二天突然需要加班,能不能推迟一天?小林理解,工作要紧。结果,第二天,对方又很歉意地说,妈妈本来要回老
  • 【世界卫生日】共同关注心理卫生

  • 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World Health Day),世界卫生组织将2023年的主题确定为“改善公共卫生的七十五年”,旨在纪念世界卫生组织成立75周年来改善生活质量的公共卫生成就,激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吉木萨尔县政协机关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 4月6日,吉木萨尔县政协机关党支部党员干部到吉木萨尔镇白泉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切实优化美化白泉村人居环境。县政协机关党支部党员、干部和“访惠聚”工作队员一起,平整空
  • 简阳首张“申请人承诺制”食品经营许可证发出

  • 日前,简阳首张“申请人承诺制”食品经营许可证发出,办事审批流程再次提速。在市行政审批局综合窗口,前来办证的市民李女士顺利拿到了《食品经营许可证》,她对这样的“加速度”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