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上午,宿迁航务中心宿迁船闸、宿迁航道站联合宿迁团市委和高新区中心小学开展“运河水·润童心”主题研学活动。30名师生和家长代表走进宿迁船闸和宿迁航政大队,实地观看船舶过闸流程,参观运行调度中心、“运河韵”雕塑和航标设置,了解运河文化,感受千年运河的魅力。宿迁航务中心党群部主任高维洲,宿迁船闸副所长王昭富参加研学活动。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上行的货轮正在进入宿迁船闸二号闸,等他们全部进闸,下游闸门就会关闭。关门之后,通过水下阀门将闸室中的水位调整和上游一样高,就可以开门出闸了。”在青年志愿者的带领下,学生们参观了宿迁船闸的二、三号闸,近距离观察船舶进出闸过程,了解船闸的运行原理。随后,学生们来到了运行调度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向学生们介绍船舶过闸的全部流程,配合实景讲解,学生们对船闸工作原理的理解更加深入。
“这里记录的是京杭运河历史上几个重要的时间点,486是指公元前486年,京杭大运河开始建设,成为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的第一条确切有开凿年代的运河。”在“运河韵”雕塑前,宿迁船闸副所长王昭富为学生们讲解运河的发展历史和文化渊源,通过简单风趣的语言,让学生们在参观的同时还增长了知识、扩宽了眼界。之后,学生们步行走进运河湾半岛公园,宿迁航政大队的执法人员向学生们介绍航标功能和分布情况,观看船舶的航行过程。
运河文化源远流长,充分挖掘和弘扬运河文化,不仅是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荣誉感。此次研学活动,将课堂设置在大运河上,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学习知识,在参观中了解历史,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运河文化的熏陶,在观看、互动、分享的过程中感受大运河的生机勃勃。宿迁船闸也将继续加深和学校的交流互动,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弘扬运河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卓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