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光明日报创刊75周年之际,忆恩师李学勤:中国学术研究与文化发展的一段佳话

日期: 来源:清华大学收集编辑:清华大学

李学勤(1933—2019)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在中国古代史、甲骨学、青铜器与金文、简帛学、学术史、国际汉学等领域都取得丰硕成果。在我的记忆中,他一直是《光明日报》的忠实读者。每次去拜访,我们总能在他家的茶几上看到《光明日报》等刊物。先生告诉我们,他每天都会阅读报纸,《光明日报》是他必读的报刊之一。如果某些文章比较重要,他还会专门告诉我们,提醒我们阅读学习。李学勤也是《光明日报》的重要作者。根据统计,从1956年9月12日发表《谈殷周时代的龙凤》起,李学勤在《光明日报》共发表文章40多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曾国之谜》(1978年10月4日)提出曾国很可能就是文献里的随国,并列举考古、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证据;《西周金文中的土地转让》(1983年11月30日)以青铜器铭文论述了西周中晚期土地转让的史实,指出从土地转让中进行履查地界、制定契券并按照货币计算价格和一定的法律程序来看,传统上关于西周时期“田里不鬻”的认识恐非事实;《清华简关于秦人始源的重要发现》(2011年9月8日)根据清华简《系年》的记载,指出秦人本为东方的商奄之民,后来因为参与周初的三监之乱,被周成王强行迁到甘肃省甘谷县的朱圉山一带,从而理清了秦人究竟是来源于东方还是西方的千古难题……这些文章语言生动,见解深邃,结论科学,早已成为学术史上的名篇,为学者们津津乐道。

李学勤一直支持光明日报的发展。2006年1月10日,《光明日报》推出第一期《国学》版,开始编辑年鉴性的《年度国学》等活动。《国学》版的创办,是光明日报坚持正确导向、进一步突出特色的创新之举。《国学》版不仅客观反映“国学热”,及时报道“国学热”,还全方位观察“国学热”,刊发国学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这些文章既有对过去的回顾,有对当下的深思,也有对未来的预测。《国学》版既是“国学热”的产物,也是“国学热”的记录,更是实际参与到“国学热”中的“剧中人”。

李学勤对《国学》版的设立十分重视,视其为“国学热”兴起的标志(《中国学术的源起——兼谈孔子之“集大成”》,2008年6月30日)。在《国学》版创刊五周年之际,他专门撰文,表达了对版面的衷心祝贺,对版面未来的殷切期望。他充分肯定了《国学》版在“国学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希望《国学》版继续发扬学术专版的特有风格,多发表短小精当的研究讨论文字,进一步推进当代国学建设。

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即被命名为“清华简”,并成立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受到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李学勤是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全面负责清华简的保护、整理与研究工作。为了尽快让学术界了解清华简的有关情况,2008年12月1日,李学勤在《国学》版发表《初识清华简》一文,介绍清华简入藏、保护、整理的有关情况,把清华简与西汉的孔壁中书、西晋的汲冢竹书加以比较,突出清华简的特色与学术价值。随着整理工作持续进行,2009年4月,清华简研究保护团队整理出清华简《保训》篇,李学勤希望尽早把有关情况介绍给社会各界,对此《国学》版予以了积极回应。2009年4月13日,《国学》版开辟《解读清华简》栏目,刊登李学勤的《周文王遗言》和赵平安的《〈保训〉的性质和结构》两篇文章。此后,《国学》版在这个栏目中陆续刊登清华简的有关文章,一时之间成了清华简研究和讨论的最前沿阵地,诸多学者纷纷撰文,阐述对清华简的认识和研究成果。这些讨论极大地推进了清华简的研究,也使《光明日报》的《国学》版成为当时文史学界关注的焦点。

2019年2月24日,李学勤因病在京去世,《光明日报》于翌日发表讣告和追思文章《一生追索历史,他把自己也写进了历史——缅怀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对李学勤逝世表示哀悼,对他在学术研究方法、态度、成果与学生培养等方面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之后又陆续发表了首都师范大学刘乐贤教授的《重估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度——李学勤先生与简帛学》、笔者的《名副其实的“学勤”先生——写给李学勤先生的信》、中国人民大学王子今教授的《李学勤先生对秦史与秦文化研究的贡献》等文章,表达对李学勤的怀念,阐发他在简帛学、秦史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贡献和重要地位。

李学勤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与光明日报建立了密切关系,他非常关心光明日报的建设与发展。他与光明日报的良好互动,是中国学术研究与文化发展的一段佳话。


(作者:刘国忠,系清华大学教授,光明日报记者刘剑采访整理)

相关阅读

  • 孙宏斌,拟任新职

  • 6月11日,孙宏斌的任前公示期正式开始。此前,山西省委组织部对省委研究拟任职干部予以公示,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孙宏斌,拟任本科院校正职。公示时间
  •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朱永(貝睿)院士

  •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朱永(貝睿)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8日7时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朱永(貝睿)先生1929年12月15日出
  • 报名进行中|2024数字经济会议即将召开!

  •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部署,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推进《“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探索如何通过数字技
  • 清华大学发布讣告

  • 据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号9日消息,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8日7时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先生1929
  • 清华新书院+2!

  • 6月6日上午,清华大学笃实书院、至善书院成立仪式暨书院院长聘任仪式在主楼接待厅举行。在清华大学探索书院制发展的第十年成立笃实书院、至善书院,是学校进一步完善本科教育体
  • 清华大学2024年招生宣传片《奇迹》发布!

  • 你,相信奇迹吗?当面对层层迷雾、重重挑战哪怕只有万分之一成功的希望你是否愿意坚持做那个执着于奇迹的攀登者?我们为你带来清华大学2024年招生宣传片《奇迹》其中的动人故事改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