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儿童肿瘤不必“谈癌色变” 专家:持续提升临床研究水平 让更多患儿受益

日期: 来源:羊城派收集编辑:羊城派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主任张翼鷟教授手机里,珍藏着一段温馨的视频——6岁的小女孩萌萌面向镜头,用稚嫩的童声自信地朗读着《沁园春·雪》。

很难想象,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曾经是一个肾外横纹肌样瘤患者。两年前,生着病的孩子瘦瘦弱弱的,被爸爸妈妈放在婴儿车上,推着来找医生。如今,经过规范的治疗,小姑娘健康长大了,还能背诵诗词了,

“针对儿童肿瘤患者的治疗,我们会更关注治疗远期的毒副作用和孩子未来的生活质量,让孩子们不仅活下来,更要活得好,生理和心理都要健健康康的。”张翼鷟表示。

记者获悉,国际肿瘤领域的权威会议ASCO年会将于当地时间5月31日起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团队的5项研究获得壁报展示。张翼鷟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创新疗法的发展、创新药物的加快研发,为儿童肿瘤治疗领域带来了新希望。

 

用爱和行动温暖患儿

让孩子们“活得健康活得好”

根据《国家儿童肿瘤监测年报(2022)》,我国2019-2020年儿童肿瘤平均发病率为125.72/百万。其中,排名前三位的癌种分别为白血病(32.89%),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5.18%)和淋巴瘤(9.71%)。

“绝大多数肿瘤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所致,儿童肿瘤也不例外。”张翼鷟告诉记者,一项相关研究显示,实体瘤患者的遗传率为16.0%,脑肿瘤患者为8.6%,白血病患者为3.9%。在某些特定的遗传相关的儿童肿瘤类型中,遗传的概率会更高,比如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突变),其遗传型占到了全部病例的20%~25%。

“环境因素亦与儿童肿瘤的发病有一定的联系。”张翼鷟举例,母亲怀孕期间服用某些药物,环境中的致癌物如装修材料、二手烟以及黄曲霉素等,这些均可能是儿童肿瘤发病的诱因。

儿童肿瘤高发年龄段是有规律可循的,通常来说:1~3岁是各种“母细胞瘤”的发病高峰期,像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肾母细胞瘤等;5~8岁是儿童脑肿瘤发病率高峰期,像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等;骨肉瘤的好发年龄是10-20岁;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高峰是15-19岁;而对于非霍奇金淋巴瘤,不同的类型会有不同的年龄偏好,如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中位发病年龄为9~12岁,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中位年龄小于6岁,而伯基特淋巴瘤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10岁。

儿童如果患上恶性肿瘤,于家庭而言是沉重的打击。但如今,儿童肿瘤的治疗已逐渐走向了规范化和系统化,通过早诊早治,儿童肿瘤治愈率和生存率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

“以淋巴瘤为例,每10个患癌儿童中,就有一名淋巴瘤患者,目前,其治愈率会根据其不同病理类型和不同的临床分期、不同的危险度而有所不同。但整体而言,经过正规治疗,儿童淋巴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可达80%~90%。”张翼鷟提醒,如果小孩不幸患癌,家长们也不要过于灰心。虽然治疗过程比较漫长,打针吃药孩子会痛苦,但绝大多数孩子在家长、医护的陪伴下是能够坚持下来的。

 

张翼鷟团队巡房中

张翼鷟也特别强调,儿童肿瘤的治疗不同于成人肿瘤的治疗。成人肿瘤治疗方案的最主要目标是为了延长生命,但儿童肿瘤的治疗还会关注远期的合并症,治疗方案都是经过精心测算和长时间的对照、观察后制定的,希望能尽量减少毒副作用,保障孩子长期的生活质量。

“比如现在儿童淋巴瘤的治疗方案基本上副作用都非常少,孩子长大后基本可以拥有正常的生活,上学、结婚、生育都不受影响。”张翼鷟强调,对于儿童来说,在治疗时不仅要为他们提供更多治愈疾病的希望,更要帮助他们获得回归正常生活和社交的能力。

多项临床研究进展获ASCO壁报展示

“目前,儿童肿瘤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张翼鷟介绍,儿童肿瘤往往需要一个全周期全链条的综合治疗方案。

当前,随着创新药的不断上市以及临床研究的推进,针对儿童肿瘤的治疗手段更加丰富,也更加精准。张翼鷟举例称,在部分类型的儿童淋巴瘤中的临床研究发现,在一线治疗中采用靶向药物联合化疗的方法可进一步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如在成熟B细胞淋巴瘤中加入利妥昔单抗,在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中加入维布妥昔单抗等。

即使是对于有“儿童癌王”之称的神经母细胞瘤,临床上也并非束手无措。

记者获悉,5月31日到6月初,国际肿瘤领域的权威会议ASCO年会将在美国芝加哥举行,其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团队含西达本胺方案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I期临床研究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等项目获得ASCO壁报展示。

张翼鷟介绍,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恶性实体肿瘤,死亡人数占儿童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15%,其中,复发/难治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预后非常差,长期存活的比例很低。目前虽然有国外进口的GD2单抗药物,但是价格非常昂贵,很多家庭承受不起,因此亟须开发新的治疗药物。

为此,张翼鷟团队发起“口服西达本胺与依托泊苷联合治疗难治/复发神经母细胞瘤的I期临床研究”,意在初步探索西达本胺联合依托泊苷胶囊在复发/难治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部分残留疾病很少或仅残留骨病变的患者中,观察到部分患者获得了长期的疾病稳定,值得进一步研究。

期盼更多本土创新药上市

实际上,即将到来的ASCO年会素有肿瘤界“奥斯卡”之称。该会议旨在汇聚国际一流的临床医生和科学家,共同分享和探讨肿瘤领域最前沿的诊疗和研究进展。

此前,ASCO已在线公布了大会入选的摘要标题,多款国产创新药在临床使用中不断验证价值,西达本胺、替雷利珠单抗、安罗替尼、维迪西妥单抗、呋喹替尼、卡度尼利单抗等均有数十个研究入选摘要。可以说,ASCO见证了中国创新药的崛起。

“近年来,我国本土创新药的研发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在部分热点研究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正在逐渐缩小差距。我们很高兴看到一些创新药已经应用到儿科领域。在临床上,我们确实感受到了本土创新药为患者所带来的利好,本土创新药的研发和应用,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张翼鷟表示。

记者注意到,此次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团队共有5项研究获得壁报展示。除了上述针对神经母细胞瘤的研究,还有米托蒽醌脂质体在儿童难治复发性肿瘤中的I期临床研究,儿童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特征、预后因素与免疫治疗疗效的大宗病例分析等。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儿童肿瘤药物治疗的进展还是落后于成人,很多药物没有儿童青少年的适应症,而且,临床研究立项的数目远远少于成人。”张翼鷟坦承,尽管当前临床研究不断推进,但儿童肿瘤治疗药物相对缺乏的现象仍然存在。尽管是同一种药物、同一种适应症,在儿童中开展临床试验、获批适应症较成人患者往往会滞后很多年。研究者发起的研究在儿童患者中的开展也受到诸多法律法规的要求和限制,包括伦理审批、知情同意等,比成人患者的研究更加复杂。

为破解儿童肿瘤“缺医少药”的难题,近年来,在政策层面上,我国先后发布了多部儿童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和应用相关的指导原则、法规等,有望推进抗肿瘤新药在儿童患者中的临床试验。例如在成人患者的Ⅰ期临床试验中初步证实了药物安全性以后,允许启动在儿童患者的同步研究,恰当地将关口前移。

“目前,我们科室共开展了20余项药物临床研究项目,使很多儿童肿瘤患者及其家庭得到获益,而且,这些临床研究大大推动了儿童肿瘤的治疗进步。我们也希望今后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临床研究,”张翼鷟期待,在国家新的政策和法规支持下,儿童肿瘤新药临床试验会迎来快速发展,带动更多新药的上市和应用。

文|记者 陈泽云

实习编辑:陈韦希

相关阅读

  • 厦门26个公园新增“适儿化”设施

  • 中山公园儿童岛(资料图)南湖公园内,增设的攀爬区内总能见到孩子们欢快的身影;海沧儿童公园里,木质童话城堡、绿色妖怪攀爬网吸引孩子们玩耍……今年以来,市政园林部门秉持儿童友好
  • 槐荫区段店北路街道开展六一儿童节走访活动!

  • 为切实做好困境儿童关爱工作,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段店北路街道联合孔家村、段北东路社区、街道社工站走访慰问辖区两户困境儿童。来
  • 名单公布!武汉首批15个儿童友好社区获认定

  • 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通讯员 武芙萱聚焦儿童友好城市建设,5月30日上午,武汉市妇儿工委办公室、市发改委、市妇联等联合举办武汉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培训会,15个儿童友好社区、2个友好
  • 晶报说 | 阳光下,听见拔节生长的声音

  • 今天,晶报推出了深圳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专题,将6个整版作为儿童节的礼物,献给了孩子。在晶报推出的各种专题中,可能唯有这个属于儿童的专题是最令人心动的。一起来看看——公安
  • 晶报特别报道 | 儿童友好,龙华“童”样精彩

  • 公园里的星球主题乐园、校园里的流动图书馆、社区活动室里爽朗的笑声和儿童议事厅里刮起的头脑风暴……当你俯下身来就会发现,龙华正越发成为孩子们温馨的成长乐园。面对“最
  • 2019年以来山东省困境儿童保障标准年均提高超8%

  • 在“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全省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有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山东聚焦困境儿童群体需求,不断完善政策制度、健全工作体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神眼”的眼神——何俊杰航拍的审美辨识

  • 《神眼》何俊杰的高空摄影主要用随行航拍方式,即乘民航途中“随机”抓拍,时间、航线均非摄影者自由择定。这就是说,如此航拍在摄前很难准确定位拍摄对象,亦无法自主选择拍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