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昭苏11个村集体收入超百万元 咋做到的

日期: 来源:天山网收集编辑:天山网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巴莎·铁格斯

  9月7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察汗乌苏蒙古族乡霍图格尔村白水生态家禽专业养殖合作社,村民肯巴特·斯力克忙得不可开交。“过去到处打零工,没有稳定收入。今年在村‘两委’的帮助下,我在合作社就业,每月3000多元收入,也方便照顾家里。”肯巴特说,旅游旺季,合作社养殖的家禽销量也很高。

察汗乌苏蒙古族乡霍图格尔村村民肯巴特·斯力克在白水生态家禽专业养殖合作社喂饲料。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巴莎·铁格斯 摄

  近年来,霍图格尔村依托地理优势,申请项目建成了云腾庄园、美食广场等,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该村依托乳业、优质品种褐牛等农畜产品,将村里的土特产摇身变成“名优特”金字招牌。截至2023年8月,霍图格尔村集体收入约192.7万元,同比增收45.5万元,累计带动百余名村民实现就地就业,村子也发展成为先进村、示范村、品牌村。

  在昭苏县喀拉苏镇塔斯阿尔纳村,村民哈卡尔·达吾提江正在自家马圈里准备饲草料。今年,哈卡尔从事马匹养殖的收入翻了一番,收入10余万元。“这两年,从2匹马发展到了20匹,收入不断增加,我计划新建家庭农场,让日子更有奔头。”哈卡尔自信满满地说。

喀拉苏镇塔斯阿尔纳村村民哈卡尔·达吾提江在给马喂饲料。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巴莎·铁格斯 摄

  近年来,塔斯阿尔纳村积极打造新养殖小区、第二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引进优良褐牛等,改良本地牲畜品种,成立合作社4个,家庭农场22个,通过提升畜牧产品附加值,把曾经的贫困村变为“百万村”。该村采取“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电商”发展模式,做优特色产业,通过合作社回收、电商销售等方式,助农增收。2023年,塔斯阿尔纳村村集体收入预计可达232万元,同比增长30.96%,村容村貌、村民生活也实现了“提档升级”。

  近年来,昭苏县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先锋带头作用,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特色产业发展。选派14名国家公职人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组织实施好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针对乡村振兴特色领域,有计划申报成熟型人才、高层次紧缺人才需求计划和柔性引才计划,以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昭苏县各乡村不仅资源“活”起来了,集体经济“壮”起来了,农牧民也“富”起来了。截至2023年8月,昭苏县有11个村集体收入超百万元、5个村获得自治区级乡村振兴相关称号,15个村获得自治州级乡村振兴称号。

  下一步,昭苏县将坚持党建引领,实行“百万强村”培育计划,积极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思路,结合各村资源禀赋、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打好资源共享牌,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百万强村”培育工作走深走实。


相关阅读

  • 灵台:花卉种植为乡村振兴添彩

  • 秋日的灵台县上良镇北张村启呈苗圃基地,一个个大棚内各类花卉竞相生长,绿油油的花苗让人赏心悦目,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负责日常管理的村民正在花卉基地浇水、除草、检
  • 新华保险(601336.SH):前8月保费收入为1278.6亿元

  • 2023年9月12日,新华保险(601336.SH)公告,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期间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278.6123亿元。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
  • 国际媒体数字端纷纷飘红

  • 作者:辜晓进(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第17期 英国《每日电讯报》订户突破百万英国电讯媒体集团称,旗下《每日电讯报》和
  • 广州低收入居民陆续申领“半价版羊城通”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高焓,通讯员李国全、严煦报道:日前,广州发布《关于实施〈广州市公共交通票价优惠调整方案〉的公告》,针对老人、学生、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公共交通优惠政策保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昭苏11个村集体收入超百万元 咋做到的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巴莎·铁格斯  9月7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察汗乌苏蒙古族乡霍图格尔村白水生态家禽专业养殖合作社,村民肯巴特·斯力克忙得不可开交。“过去到处打
  • 多维探索,融湾入海“闯”出围龙

  • 8月最后一个星期一,梅龙高铁黄田隧道施工现场,随着一声清脆的爆破轰鸣,这条全线最长隧道实现贯通。这是广东省首条全额投资建设的时速350公里高铁项目,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后,梅州
  • 天祝县岔山村:全力推进旅游示范村项目建设

  • 在天祝县祁连镇2023年岔山村旅游示范村建设项目现场,各种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工程建设者们加紧作业,奏响了一曲火热的“工地进行曲”。说起村上的建设,岔山村村民孟抓兴打开了话匣
  • 坚守36年,他用时间修补“时间”

  •   “我的手表坏了,去哪里可以修一下?”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修表铺的踪影。随着岁月流逝,这个行业在城市里正慢慢消失。  而在绵阳城区,有一个6.5平方米
  • 重大发现!最早的绵阳人,出现在5万至20万年前

  •   2019年,绵阳启动涪江流域(绵阳段)考古调查,此次调查历时三年多,为古蜀文明探源研究提供了重要新资料。其中,通过对遗址点的地形地貌及采集的石制品技术特征等进行分析,初步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