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社区养老|走进“幸福里”才知道,原来可以这样老去

日期: 来源:大武夷新闻网收集编辑:大武夷新闻网

  11月29日上午,建瓯市小桥镇南乡“幸福里”社区。

  冬日阳光播洒在院子里,老人三三两两,或在廊下闲聊,或在桂花树旁的长凳上晒着暖阳,一番怡然景象。

老人们相聚在凉亭聊天


  院子不大,但经过了精心的布置,有亭有廊,有步道有健身器材,还有一块供老人们种菜的小菜园。三层高的公寓里,还有公共的保健室、影视区、棋牌区。

“幸福里”社区全景


“幸福里”小菜园


  “没想到能住进这么好的地方,我真满足了!”

  说起“幸福里”的新家,陈明凤掩不住嘴角上扬的笑意。年过古稀的陈明凤和方家福两口子,膝下一儿一女,儿子工作在外地,女儿远嫁外省。一个月前,他们从离小桥集镇8公里的坵垱自然村搬到幸福里社区,开始他们的新生活。

“幸福里”社区全景


  相比坵垱村土木结构的老屋,新居里家电家具一应俱全:厨房安装了抽油烟机,摆放着崭新的冰箱,客厅里有沙发、茶几、彩电,还装上了空调。卫生间有热水器,为方便老年人,还沿墙加装了明黄色扶手。这些生活设施早在入住前就已配齐,老两口是“拎包入住”。





  今年,建瓯市在小桥镇开展开放型养老社区试点建设,在集镇原日间照料中心的基础上,建设“幸福里”社区,将当地偏远山村、空心村及困难独居、留守老人集中到社区居住,探索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社区+慈善组织+企业兜底”的农村养老运作思路。项目投入资金近200万元,8月11日开工,9月27日竣工。10月下旬,7户12位老人成了首批“幸福里”居民。

老人正在健身区锻炼

老人为栽种的蔬菜除草


  虽然是有偿租赁,但经过一个月免费体验,方家福老两口已决定要在“幸福里”安家。邻居们也是一样的打算。

  院子里,游兰彩老人正在摊晾苦槠粿——远在上海的女儿前些天打电话来问候时,说到了这个“家乡味”,老人放下电话后就到镇里的市场去买来苦槠,在邻居们帮忙下制作苦槠粿。三年前的一天傍晚,因电线老化短路,一把大火将游兰彩在坵垱村的木结构老房烧个干净。所幸起火不是在半夜,游兰彩和老伴幸免于难。在外地的儿女想接他们进城,可老人想到儿女在外打拼不容易,城里生活也不习惯,一直没答应。现在住进“幸福里”,舒适自在,老伴的病情似乎也有好转了。

工作人员帮助游兰彩老人为苦槠果实脱壳

  “村里没有医生,有小毛病只能自己扛,就连理个头发买个菜也要到小桥,来回得半天。” 68岁的周回生来自西边村,说到之前的生活十分感慨,“现在方便了,卫生院、菜市场离这里都不远,要买菜互相交代一声就可以帮忙。”

  “白发人”里,叶云彩的黑发显得与众不同,她是建瓯市善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善学社工中心作为第三方机构,受委托管理“幸福里”社区。作为“幸福里”的“女管家”,叶云彩介绍,社工中心定期在“幸福里”开展公益活动,已经为老人开展用电安全科普、防诈骗宣传讲座,小桥镇卫生院到社区来开展义诊,本地理发店的志愿者也每周定期来到社区。“幸福里”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体检和剪发。

  都是乡里乡亲,社区里的氛围亲如一家。就在前一天晚上,在小桥镇民政办主任黄善旺主持下,老人们召开了“幸福里”第一次“家庭会议”,方家福被大家选为“幸福里”的临时社区长,帮助协调社区内事务。大家还共同为“幸福里”定下“公约”:“不饲养家禽、家畜、宠物”“厨房共享,台灶、餐桌按编号使用,错峰有序做饭”“厨余垃圾自行清理”……

  “我们已经与建瓯市灯笼行业协会对接,争取订单,由老人参与手工灯笼的部分加工。” 建瓯市民政局局长吴章中告诉记者,为社区“牵线”,设立来料加工区,让老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参与劳动,既可以丰富老人们的生活,也帮助老人多一份经济来源。

  阳光依旧和煦。小院的凉亭里,老人们还在唠着家常。他们家住“幸福里”,身处幸福里。


采访札记

让更多老人安居幸福里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

  在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农村养老成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这些年来,各地党委、政府把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列为重要民生项目,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了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指数。但农村养老仍有不少难题待解,如偏远乡村养老基础设施薄弱,居住环境落后,生活极为不便,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因社会变迁而难以为继,留守乡村的老人精神生活更是贫乏……

  建瓯市小桥镇建设开放型农村养老社区的探索,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集中式、社区化,有效破解现阶段有限的养老公共服务资源难以覆盖偏远山村的问题。“拎包入住”“幸福里”的老人,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日常生活便利,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老人就医、安全等难题也不再让人揪心。

  自助式、自我管理,既延续了农村家庭养老的传统,在已有的敬老院、幸福院之外,让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有了更多选择,可以“有尊严地老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村基层压力,改变以往“有心无力”的窘境,服务更加用心用情用力。

  落叶归根、故土难离。而在并未远离乡土的“幸福里”,一样的乡邻,一样的乡音,一样的乡愁,有人相伴,有人聊天,邻里间相互往来,不失烟火味、人情味。告别孤独的老人,情感上、精神上也有了更多的慰藉。

  “幸福里”在为老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劳作机会,增加收入的同时,还给农村老人“以房养老”创造了条件:原有闲置的宅基地等,可在自愿前提下有偿退出,通过出租、出售给村集体或企业,获得一定经济收入,为养老提供更多经济保障。

  最美桑榆景,人间重晚晴。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让每一位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拥有幸福晚年,这是民之所盼,也是政之所向。相信有更多农村老人将相约“幸福里”,安居幸福里!

来源:闽北日报(刘晖 张俣辰 文/摄)、部分图片由建瓯小桥镇民政办提供


相关阅读

  • 凌晨两点,列车长接到紧急电话……

  • 近日在青岛北开往南宁的K1137次列车上年逾古稀、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在乘坐列车时与家人失去联系一场紧急寻人在车厢内展开……当时凌晨2时K1137次列车运行在荷泽站至商
  • 老人误上高速公路 民警暖心助其归家

  • 12月4日上午9时许,大理州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交警四大队三中队民警巡逻执勤途中,接到110指令称:“有途经驾驶员报警,在大丽高速公路大理往丽江方向双龙隧道内路边上有一位老
  • 市北区智慧医养新模式媒体见面会

  • 记者从媒体见面会上获悉,市北区聚焦群众关注的“医养”领域,借力数字优势,打造形成“一站式”智慧医养新模式,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保障体系,让老年人拥有幸福晚年。据悉,居家养老中
  • 雪“警”十二时辰: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

  • 大象新闻记者 刘小玉12月10日晚,一场大雪如约而至,一时间,白雪皑皑,满城砌玉,冰雪世界给人们带来了欣喜的同时,也给广大群众带来了诸多不便。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雪天气,登封公安全警
  • 德城区广川街道:党建引领聚合力 风雪守护送温暖

  • 寒冬来袭,气温大幅下降,受恶劣天气影响,给居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影响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持续深化“服务365 天天我都在”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
  • 金塔县城市社区多元化服务 织密养老“幸福网”

  • 金塔县街道社区积极探索社区为老服务新思路、新举措,不断优化社区养老助老工作,完善“家门口”养老助老模式,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上不断探索,建立多样化、
  • 郧西县七旬老人深陷泥潭,消防15分钟将其救起

  • 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通讯员 王霞 廖少飞12月9日,十堰市郧西县一名七旬老人不慎跌入泥潭,挣扎不起。当地消防赶来,经过约15分钟的紧张救援,成功将其救出。12月9日19时45分,湖北郧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北京重点人群启动接种“XBB疫苗”

  •   近期,本市已在重点人群中启动含XBB变异株抗原成分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市疾控中心提醒,60岁及以上老年人、18岁到59岁患有较严重基础病人群、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
  • 30多年守护 只为家乡这片绿林

  • 深隐青山绿林,扎根林业事业,奉献自我,不以青春为限。三十年来,护林员杨红民用汗水灌溉绿水青山,以青春铸就平凡而伟大的事业。 杨红民今年51岁,是洛宁县吕村林场罗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