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亩产679.24公斤!宁波早稻品种喜获丰收

日期: 来源:宁波晚报收集编辑:宁波晚报

“甬籼15”测产现场。

    正值盛夏,金黄的稻穗随风起浪。

    7月11日下午1点,头顶39℃高温,绍兴诸暨市伟罗家庭农场内,詹建飞在自家承包地里来回奔波,指挥收割稻谷,黝黑的脸颊上汗水不停地淌着。

    “今年是我第一次种植宁波市农科院的早稻品种。这个品种秆子矮、分蘖好、成熟快、结实率特别高,现在诸暨早稻刚刚试着收割,我们地里的‘甬籼15’已经完全成熟,今天就可以测产了,比其余早稻品种测产提前了5天以上。”詹建飞说。

    当天,这里也是宁波早稻品种在诸暨的高产创建现场,测产由绍兴市粮油作物技术推广中心牵头,组织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省种子管理站等单位专家开展。测产组在现场随机抽取了三块地,收割后经现场装袋、测水分、称重、杂质评估、对样地进行标准化计算,现场公布选取的三块样地最高亩产706.32公斤,平均亩产679.24公斤。

    对于“甬籼15”的高产,绍兴市粮油作物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国萍表示有点“出乎意料”,他说:“这个品种我记得已经在绍兴市推广了10多年,以前它的优势是早熟,比其他早稻成熟期要早一个星期以上,此次竟然能创高产。这个亩产数据在早稻中属于很高的水平,日后它的推广优势将更加明显。”

    据悉,目前浙江早稻的亩产纪录为713.84公斤,尽管此次未能创造新的省纪录,但詹建飞表示很满足。

    “我们是今年3月12日播种的,三遍整地、开沟、平地、播种、插秧、肥水管理等过程全部亲力亲为。以我27年的水稻种植经验来看,早在禾苗期我就看到这个品种创高产的希望很大。就在测产前一天,我们这里还经历了一场强对流天气,很多早稻品种倒伏一片,这对创高产肯定有一些影响,不过明年还是值得期待的。”詹建飞表示。

    宁波市农科院甬籼育种团队农艺师施贤波,也对“甬籼15”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说,这个品种成为省水稻主导品种已经10多年,因其早熟特性,与连晚“甬优”搭配,能为晚稻生长创造更长的生长期限。近年来,这个品种推广种植的情况越来越好,已经连续4年成为浙江省第二大早稻品种。

    记者 戎美容 通讯员 詹柴


相关阅读

  • 菏泽人 牡丹情 | 坚守“牡丹梦” 匠心育“国色”

  • 赵孝庆(右二)长期致力于野外考察赵楼牡丹研发中心的“专家墙”牡丹在菏泽就是一部“活历史”。国运昌时花运昌,太平盛世喜牡丹。牡丹的命运与时代相伴,牡丹世家的命运也与时代相
  • 我市各地农户借力农机加大投入抢收早稻

  •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盛夏骄阳似火,我市各地农户顶着高温烈日,奋战在金灿灿的“稻海”里,借力收割机、运粮车抢收成熟的早稻,夜以继日烘干稻谷,确保颗粒归仓,让汕头的粮仓
  • 记者带你走进陇西药圃园

  • 优质种子、种苗是保证中药有效、安全、稳定的基础。今天,我们记者带你来到中国药都·陇西药圃园,了解他们是怎样科技化开展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新品种引进示范、野生品种驯化
  • 菏泽人 牡丹情 | “牡丹世家”传承150余年

  • 孙文海查看“文海”牡丹长势“所谓世家者,非徒以科第显达之为贵,而以士农工商各敬其业、各守其家法之为美。”这是清朝著名学者钱泰吉的观点,他将世家的内涵扩展到“德”“业”
  • 全国早稻收获过一成半 进度快于上年

  •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截至目前,全国早稻已收获16.7%,进度同比快0.7个百分点。各主产区多措并举,高质高效推进早稻收获。  眼下,早稻大省江西的1800多万亩早稻,全面开启收
  • “牡丹世家”传承150余年

  •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所谓世家者,非徒以科第显达之为贵,而以士农工商各敬其业、各守其家法之为美。”这是清朝著名学者钱泰吉的观点,他将世家的内涵扩展到“德”“业”“
  • 记者蹲点|花生新品种 扎根盐碱地

  • 宇花18号在盐碱地上获丰收。(□资料图)一个月以前,位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试验田内,麦收刚结束,一场别样的花生播种正在进行。10多位村民分工协作,沿着拉直的定距绳线,掏沟、播种花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亩产679.24公斤!宁波早稻品种喜获丰收

  • “甬籼15”测产现场。 正值盛夏,金黄的稻穗随风起浪。 7月11日下午1点,头顶39℃高温,绍兴诸暨市伟罗家庭农场内,詹建飞在自家承包地里来回奔波,指挥收割稻谷,黝黑的脸颊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