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上头的“电子榨菜”为何有些令人“反胃”

日期: 来源:多彩贵州网收集编辑:多彩贵州网

 对网络微短剧的监管力度再度加码。

  近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再次公布针对网络微短剧治理的七大举措,包括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研究推动网络微短剧App和“小程序”纳入日常机构管理等。随后,抖音、快手、微信等平台陆续发布公告,相继下架违规微短剧,并对违规推广微短剧的账号进行处置。

  近年来,一些短小精悍、冲突感强的网络微短剧,通过脱离现实、夸张离谱的剧情,逐渐成为令一些网民“上头”的“电子榨菜”。自去年以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持续开展治理工作,并发布多项管理措施。其中《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 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网络微短剧,因其制作成本低、内容轻量化、传播分众化等特征,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艺术形式、业务模式、传播方式的新兴网络文艺样态。但一种新兴的“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利用技术手段脱离监管,发展快、势头猛、不规范、问题多,形成对主流作品“劣币驱逐良币”的挤出效应,对网络传播秩序造成冲击。

  编剧动动手指,50万变5亿


  作为编剧,在杭州原上慕光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工作的刘宇阳很早就感受到了监管的力度。

  去年9月,刘宇阳应合作方邀约进入微短剧行业进行剧本创作工作。他记得那时一些网络微短剧制作的门槛很低。“为了挣钱,有些人根本不会在意短剧的质量。”

  陈年(化名)是一家小说阅读网站的责编,他告诉记者,这波监管政策下发前,他接手的网络微短剧,一切都为“爽感”服务。他还在社交网站上分享过爆款短剧的特点,比如“如果一个编剧在文章中描述称,‘总裁花50万元包下这个场子’,他会将50万元改为5亿元”。

  陈年表示,在短剧中,钱不是真的钱,只是为了满足人们心中幻想的存在。而人物要有看点,就要突出“极致”思维。他发现,很多爆款的网络微短剧,就是因为突出了主人公性格中极度的恶、极度的势利、极度的反智等特征,才让微短剧有了“卖点”。

  这也不免使得一些短剧剑走偏锋,打起了擦边球。如已被下架的《黑莲花上位手册》情节里,剧中女主角将已经流放的父亲毒死,借他人之手打死主母,在大牢中烧死同父异母的姐姐,几乎无人逃离死亡命运。

  记者发现,许多网络微短剧的故事情节很相似。女频剧(以女性为剧情主体)以虐恋、拯救、甜宠、宫斗为主线,男频剧(以男性为剧情主体)多以重生、逆袭、暴富、复仇为主。

  面对当下火热的网络微短剧行业,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孙佳山认为,网络微短剧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新的媒介文艺形态,“目前还处于成长期”。他表示,一些网络微短剧问题频发是因为一些从业者将微短剧视为牟利的工具,为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在微短剧创作过程中存在故意降智和消费主义至上等倾向,侵蚀主流价值观。

  陈年告诉记者,网络微短剧最大的特点是“短”。有些一集一分钟,有的一共80集,前10集的台词字数在800-1000字左右,此后的剧情在500字左右。他接手的微短剧,剧本15天内可以写完,加上后期拍摄制作的时间,平均每45天一个制作周期,完成很快就可以上线。

  作为一名在传统影视行业工作十余年的编剧,陈辰(化名)看到,在极短的制作周期内,一些网络微短剧对精品的要求并不多。与平均每集40分钟的长剧相比,短剧很难立体塑造出剧情中的人物和情节。

  “现在一些微短剧的剧本欠缺最基本的打磨,人物难以在逻辑上形成闭环。”刘宇阳坦言,只要编剧敲敲键盘,普通打工人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战神”,畏畏缩缩的赘婿也可以是隐藏高贵身份的富翁,不需要过多的内在逻辑。

  面对当前网络微短剧行业中产生的问题,孙佳山认为,想要取得长足发展,对于不符合规范的剧情,社会需要做必要的引导与监管。监管力度加码后,有的从业者开始反思,网络微短剧行业必须从“拼量”转向“走质”。陈年说,为了更好地打磨文本,他现在设计剧情时会融入一些社会热点、突出人物的复杂性。“剧本应该体现出编剧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和思考。”

  刘宇阳从制作成本的角度观察到,以前投资在30万元左右的微短剧就算是精品,现在这些只能算是中低端制作,而制作精良的剧,成本在100万元左右。陈辰也注意到微短剧精品化的问题,他所在的公司在横店有专业的微短剧生产制作团队。“最开始一些剧组会在横店找跑龙套的演员做微短剧主角,人手不够时,摄影师也需要兼职拍戏。”但现在陈辰发现,已经有拍摄网络大电影(以网络平台为首发的电影,时长超过60分钟)和长视频经验的专业影视从业人员加入,一些网络微短剧的制作更为精良,制作团队的工资和拍摄成本也在提高。

  剧情越狗血越容易“上头”

  让一些网民如此“上头”的网络微短剧,究竟在吸引谁观看?90后女孩白雪是网络微短剧观众,她告诉记者,自己一开始并不能接受看这种“又土又low”的短剧,甚至很反感里面的擦边剧情。但后来她发现,看网络微短剧可以消磨时间,满足她内心的情感需求。白雪生活在二线城市,由于单位人事关系复杂,重复性工作多,回家后,“只想躺在沙发上休息,放空大脑”。

  看网络微短剧逐渐变成了一种解压的过程。白雪感叹,平时看剧,她“甜”的吃多了,就想看点“虐”的。她告诉记者,自己以前就是网文爱好者,喜欢“霸道总裁”“继承亿万家产”的人物设定,但网文字数偏多,作者为了稿费可以日更3000字,注水严重,看到最后往往情节变得十分涣散,读不下去。

  但现在网络微短剧多反转,节奏性强,每集末尾还会为观众留好“钩子”,让大家产生解锁下一集的欲望。白雪也知道,“剧情是挺土的,但似乎越狗血越上头。”

  《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微短剧用户中,中低收入人群占比在70%以上,短剧行业内对受众的定位就是中老年群体、下沉用户,平台短剧以女性用户为主,小程序短剧以男性用户为主。

  在孙佳山看来,网络微短剧实际上是一种快餐文化,在于抓住社会个体愈发稀缺的注意力,为人们提供更加碎片化的体验,充当了抒发社会情绪的“解压阀”,但也不免会引发一些文化隐忧。多数网络微短剧在有限的时长内,竭尽所能在影片中抒发情绪、张力、矛盾,这也势必意味着,它要删减掉交代复杂情绪产生的过程,从而产生一种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判断导向。

  孙佳山认为,一些观众并不期待在网络微短剧中获得特别艺术化的、精致的观看体验,只要能在碎片化的时间内产生情绪共振,通过通俗类型文艺的快感反馈机制,排解情绪,就已经达到微短剧的“情绪按摩”功效。

  各方权益保护亟待加强

  一些微短剧从业者告诉记者,早在2019年,“竖屏”类网络微短剧的火爆就已悄然开始。

  这一年,由短视频平台推出的网络微短剧,全网总播放量就突破4亿人次。还有的短视频平台把微短剧称作“明天的剧集”。

  中信建投发布的研报显示,微短剧行业的月充值金额已从今年6月的4000万元增长至10月的6000万元。入场微短剧行业一年的某MCN公司负责人李力(化名)向记者透露,用户充值付费只是微短剧获取利润的方式之一,“盈利主要靠平台方的投流”。

  李力称,网络微短剧的投流,相当于信息流广告。即先投入一部分钱去吸引用户,让用户从短视频平台转跳至小程序或客户端观看充值,如果观众对剧集的反馈效果好,平台试水回本后再进行下一轮投放,“类似资本市场中的加杠杆和滚雪球”。

  这些网络微短剧像是无孔不入的小广告,以视频推送的形式,在人们刷短视频时穿插进来。一旦想要看下去,付费跳转的界面就会出现。据白雪观察,多数短剧从11集往后的内容就需要付费充值才能观看,像是平台设置的“付费点”。

  记者登录一个小程序后观察到,网络微短剧通常为80-100集,主要有两种付费方式:一是按不同价格单次解锁内容,充值数额为29.9元、39.9元、59.9元;另一种是购买年卡,通常会员价为365元/年、298元/年。完整看完一部短剧,可能会花费几十元或上百元不等。

  白雪觉得网络微短剧付费规则并不清晰。一次,她在平台要求下免密支付0.1元成为会员,可以观看全部视频。但等到她充值后才发现这是个骗局,因为免密支付的原因,随后她被平台自动扣费298元,想把钱退回来,发现根本没有客服联系渠道。还有网友称,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刷微短剧,网络广告上宣称“9.9元解锁本剧全集”,但仅看到一半就被要求再充值。

  除了侵犯消费者权益,版权问题也是产生纠纷的重灾区。

  据陈辰介绍,现在网络微短剧的剧本主要依靠平台自制与版权购买两种方式,但剧本在版权上容易引起纠纷,很多所谓的“爆款”都依靠类似的模板和剧情,同质化问题相当严重,导致这个行业的创作氛围愈发功利。

  “还存在一定的骗稿现象。”陈辰说,他碰到过很多年轻编剧,因为刚入行不懂得保护自身权益,经常是已经被盗用了创业大纲或故事情节创意还蒙在鼓里,“等自己的剧本被拍出来后,才发现被对方骗了”。面对侵权行为,有的年轻编剧并没有选择主动维权。一方面是因为维权需要投入较多金钱成本与时间成本;另一方面是因为小程序微短剧的故事同质化问题严重,难以界定剧本创意和大纲属于创作者本人。“似乎只能自认倒霉。”陈辰说。

  网络微短剧冲上“高速路”后,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加入分一杯羹。

  但刘宇阳发现,相比于前两年,现在网络微短剧行业内出爆款的可能性在降低,很多平台方是抱着赌徒心态在投资。“太多人进入到行业内,蛋糕就这么大,利润不如往常。”

  出海似乎成为一种新尝试。记者从多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现阶段出海微短剧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把国内的小程序剧的配音及字幕翻译成英文;另一类是本土摄制剧,采取内地团队+海外人员共同制作的方式,在海外拍摄。

  但出海微短剧从拍摄到制作也面对不小的困难。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一些公司制作的剧数据也较为惨淡。与此同时,出海微短剧的成本也高于国内制作。

  网络微短剧在海外“卷”向何方,仍未可知。但多数从业者表示,监管加码后,将推动网络微短剧行业朝着更加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悦 记者 宁迪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阅读

  • 济宁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及待遇政策解读

  •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栾维娜)12月25日上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济宁市民生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4场)——济宁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及待遇政策解读。2024年度城乡居民基本
  • 低费率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收盘成交额破亿元

  • 上周五网易-S跌出24%,腾讯控股跌出12%,哔哩哔哩-W跌超9%。2023年12月25日圣诞节,港交所休市,相关港股类ETF今日于一级市场暂停申购与赎回,但二级市场的仍可交易。沪深港通将于202
  • 2023年临沂市1646万人次用医保码完成就医结算

  • 琅琊新闻网讯 12月23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市医疗保障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就医购
  • 陕西多举措支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 ■ 对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及成功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地区和单位给予最高2000万元奖补■ 对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给予最高3000万元奖补■ 对成功创建国家
  • 揪出“网络水军”,也别忘了其“客户”

  • 近日,江西省赣州市公安机关打掉两个“网络水军”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经查,犯罪嫌疑人刘某、陈某从2016年开始充当“网络水军”,并于2018年分别注册成立了两家网络科技公司,
  • 凉州区双城镇:聚焦产业发展 锻造富民“引擎”

  • 隆冬时节,寒意阵阵,在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双城镇徐信村八、九组的集体经济产业园建设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热气腾腾的景象。工人们正在忙着搭建全钢架拱型日光温室。据了解,该产
  • 名创优品等遭强执3000万元,案由全棉时代纠纷

  • 科技边角料获悉名创优品(广州)有限责任公司、名创优品(横琴)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名创优选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安庆市嘉欣医疗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日前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上头的“电子榨菜”为何有些令人“反胃”

  •  对网络微短剧的监管力度再度加码。  近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再次公布针对网络微短剧治理的七大举措,包括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研究推动网络微短
  • 加快恢复基础设施 保障受灾群众生活

  •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积石山6.2级地震受灾地区供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修复工作正抓紧进行,受灾群众安置工作有序推进。  今天(12月24日),甘肃积石山县5处受损的水厂
  • 529人出院,危重伤员降为12人!

  •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积石山6.2级地震共造成甘肃117人遇难,医疗机构共接收积石山地震伤员784人。截至12月25日上午,共有529名伤员好转出院,住院伤员从426人降为现在的255人,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