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老兵李恩魁和他的“红色记忆馆”

日期: 来源:吕梁日报收集编辑:吕梁日报

□ 本报记者 王瑞 梁英杰

老李名叫李恩魁,是孝义市“红色记忆馆”创建人,一名退伍军人,40年如一日,坚守红色收藏阵地,热衷红色文化宣传,被孝义市当地人和收藏业界称为“业余党史专家”和“红色收藏家”。

一段故事

说起李恩魁热衷红色收藏,与他参军当兵有关,1978年,还在上中学的他报名参军,入伍时部队驻扎在唐山。当时正值唐山大地震灾后重建,军民团结、众志成城的伟大力量带给李恩魁很多触动,也让他对人民军队红色基因的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知。那时,李恩逵和许多战士一样,业余爱好是集邮,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从一枚枚小小的邮票开始,走上了红色收藏之路。在部队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几乎把所有津贴全部花在了收藏。复原回家时别人是满满的行囊,而他则是几箱子的照片、邮票册。

退伍返乡后,李恩魁在孝义市找到一份对外联系跑业务的工作,工作性质正好如了他走南闯北的想法,让他有了更多接触红色藏品的机会,所以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找时间走街串巷,逛旧货市场、进文物街道,凡是有红色藏品的地方他都乐此不疲地前往。

2008年10月,李恩魁在北京发现一套特殊画册,老板说什么都不卖,他从早上坐在店里谈,到晚上店里关门,整整18天的“磨说”终于买了下来。临走时,他跟老板推心置腹:“我是传承红色基因并不是出售,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铭记光辉历史,传承教育下一代。”

为了收藏红色藏品,李恩魁卖掉了房子,全家老小跟着他租房子住,寄宿在别人屋檐下。有一次他去给孩子买奶粉的路途中,他听闻附近有一幅抗战画册,一摸口袋,只够买奶粉钱了,他就偷偷地把买奶粉的钱“挪用”换了画册。“当时生活比较困难,但看见这个东西就喜爱,买回来之后我就偷偷藏在别处,不然家里人看到又要让我退还给人家了。”李恩魁风趣地说。即便是这样,他都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一份执着

李恩魁的家就是一个“小型展馆”。伟人雕像伫立门外,推门一看整齐摆放的雕像、老照片、画册、像章……三间瓦房里,各种红色文化收藏品应有尽有。这样一颗痴迷红色收藏的心,最初却令李恩魁的爱人感到十分头疼。“家里的藏品越来越多,老李的钱包越来越扁,屋里的空位越来越少。”看着自己的丈夫将大量财力精力投入在红色收藏中,李恩魁的爱人颇感无奈。尽管她心中略有不满,却不忍心去阻拦丈夫的热爱。“每次看到老李拿着藏品那看宝贝似的眼神,我心里埋怨的话就没办法说出口。我们家老李既不爱好烟酒,也不爱好打牌,唯一让他放不下的就是这些红色藏品。”面对爱人的理解,李恩魁心中满是自愧。

1983年,李恩魁借了4000元买了一辆小四轮车,开始给村里人跑运输,帮村里人圈窑盖舍,凭借着一股不屈不挠的精神,李恩魁的事业越做越大,还在孝义市办了一个企业,经过一番创业,效益也不错,他的红色收藏也因此有了经济支撑,企业所赚的利润大部分用于购买红色藏品。

“如何能将个人的红色收藏转化为公众共享的大众收藏,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服务社会,教育并激励下一代,给党员干部、基层群众提供一个红色教育场所,使收藏的价值与意义得到充分体现。”随着红色藏品的不断增加,李恩魁开始思考着、设想着……

2015年,李恩魁筹措大量资金,自费建起了他的第一个“红色记忆馆”,占地约200平方米。记忆馆一开张,就迎来了数以万计的参观者。起初,还有人拿着钱来找李恩魁想预定几张门票,遭到了李恩魁义正言辞地拒绝,“我打造这个红色记忆馆并不是为了谋取利益,而是为了让所有前来参观的人能够感受历史,铭记历史,能让红色文化持续地传承下去,做一点一个老兵应尽的义务。”

李恩魁十几岁走上红色收藏之路,历经艰难,初心不改。“这是毛主席在延安的照片,这是游击队的队旗,这是红军背过的水壶,这是在半山腰里挖出的地雷……”李恩魁对每件藏品的来历、每件藏品背后的故事、每件藏品所蕴含的意义都了如指掌。

一颗初心

从创馆之初到如今,李恩魁始终坚守着他的初心。他不仅无偿对外开放红色记忆馆,更是亲自化身讲解员,不论来的是谁,他都热情真挚地为大家讲解着每一件文物藏品背后的历史故事。直到现在,李恩魁已经讲解过无数次,但他从不觉得疲惫。有的人问他,难道他都不需要休息吗?李恩魁只是笑笑道,“我早已休息过无数次了,在大家的眼神为每一件藏品驻留的时候。”看到李恩魁对红色文化这样真切的热爱,他的爱人也渐渐地受到感染。她不但陪着李恩逵一起整理藏品,更是拿出自己的退休工资支持着李恩魁去收集更多的红色藏品。

后来随着藏品的不断增加和展览主题的增多,李恩魁的红色记忆馆也从1个开到了10个,解说员也从自己1人增加到12名。截至目前,最大的展馆是孝义市曹溪河红色记忆馆,占地3000多平方米,而这10座红色藏馆已经接待上百万参观者,这些红色记忆馆也成了孝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政干部、中小学生课外实践的重要活动场所。

2017年,李恩魁被山西省评为“红色文化传播优秀人物”,2018年,获“人民公仆”“传播红色文化优秀个人”等称号。2017年先后获得省、市两级先进个人和红色文化传播人物表彰,获得奖章、证书8本,锦旗50多面。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获得“优秀退役军人”“爱国拥军模范”等称号。

走进李恩魁的孝义市曹溪河红色记忆馆,映入眼帘的是站立在馆中央的那两米多高的毛泽东塑像,仿佛向参观者微笑致意。整个展馆分为领袖人物、英雄人物、延安精神、革命战争和改革开放等六大板块,图文并茂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风雨中成长的艰辛历程,有塑像、画像、丝织、刺绣、搪瓷,以及大小不一的像章1万余件,还有3万余幅图片资料,上万件藏品,无不饱含着李恩魁对红色文化的无限敬仰之情。

从一枚枚胸章、一张张照片到大寨、大庆、红旗渠、焦裕禄、延安组图,几乎囊括了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件,这些收藏品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革命事业的伟大成就和世纪伟人的丰功伟绩。

站在红色记忆馆大院内,望着那些红色藏品,李恩魁的眼神中闪着热爱与坚定的光。李恩魁坚信,会有千千万万人像他一样用心用实际行动去传承这份红色精神,红色藏品就是可以触摸的红色历史,可以让年轻一代更全面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从红色藏品中见证中国的历史和发展。


相关阅读

  • 重温红色经典 这群少年用双语讲述红色故事

  •   6月17日,“弘扬英烈精神 争做有为少年—‘八八战略在身边·双语思政伴成长’”主题活动在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正式启动。  浙江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全体人员肃穆静立,向烈士
  • 黄梅县红色故事小小红色讲解员决赛圆满成功

  • 6月16日下午,以“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红色故事”为主题的黄梅县红色故事小小讲解员大赛决赛在黄梅县第一小学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黄梅县委教育工委主办、黄梅县第一小学承办,黄
  • 走进红色太行 砥砺初心使命

  • “雄浑壮太行,嘶马啸北风”。巍巍太行,千山竞秀,沃野涌翠。这里有着不经雕琢的顽强坚韧,这里有着不用渲染的红色基因。6月12日至16日,河北省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三休养所全体工作人
  •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红色讲解员业务培训

  • 为提升吉林省红色讲解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规范红色讲解员大赛作品,6月12日至6月13日,吉林省举办红色讲解员线上培训班。培训邀请4位专家围绕如何提高讲解员专业素养、表演技
  • 传承步伐紧跟时代 非遗“跨界”闯新市场

  • 6月10日,在宿迁市宿城区文体中心广场,“宿秀千技·非常精彩”——第八届宿迁“非遗大集”活动隆重开幕。为更好地挖掘和延伸非遗商业属性,宿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创新打造了宿
  • 打卡红色教育基地 来一场“行走的党课”

  • 来开慧镇参加红色研学的游客正在参观杨开慧故居。张庆 摄◎星沙时报记者 张庆 嵇田利“这趟研学之旅让我们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也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近日,杨开慧纪念馆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老兵李恩魁和他的“红色记忆馆”

  • □ 本报记者 王瑞 梁英杰一件件陈旧的军服和兵器、一枚枚珍贵的奖章和纪念章、一本本经典连环画和小人书,一尊尊庄重的毛主席塑像……种类丰富的藏品让人目不暇接,走进老李的
  • 交城县18名作家零距离感受消防安全

  • 本报讯 6月15日,在第22个“安全生产日”到来之际,交城县文联、县消防救援大队联合举办“贯彻二十大 描绘火焰蓝”文学采风活动,来自县作家协会、县诗词学会等18名作家们近距离
  • 吉林省省管干部任职前公示公告

  • 省管干部任职前公示公告(2023年第6号)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现对李德明等同志进行任职前公示。李德明,男,汉族,1970年7月生,中央党校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白城
  • 黑衣男子驱赶卖樱桃农民?官方通报

  • 6月15日,大连市公安局中山分局针对网传“大连黑衣男子驱赶卖樱桃农民”事件发布警情通报:针对网传“大连黑衣男子驱赶卖樱桃农民”事件,公安机关迅速开展调查。经查,此事发生在
  • 第十二届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开幕

  • 6月17日,2023年第十二届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在圆明园开幕。开幕式以“青春‘赶考路’”为主题,分为序曲“青春齐飞扬”和“薪火续荣光”“海阔新征程”“梦想有力量”三个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