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文博事业与观众“双向奔赴”的背后

日期: 来源:南方杂志收集编辑:南方杂志

在历史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的过程中,广东不断刷新着纪录和认知,努力走出属于岭南风范的文脉传承发扬之路

◎《南方》杂志记者/李梦醒  发自广州

◎本文责编/张蓓蕾

广东省博物馆书画修复师在进行古籍修复。 南方日报/供图

近日,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白田山遗址不断出土的文物,点燃了众多考古迷的热情和期待,岭南历史的研究又一次打开新篇章。

11月23日至25日,首届中国博物馆学大会在广州举办,积极探讨和回应当下博物馆发展从“爆热”到“常热”背后的原因和走向。

着力夯实保护基础,科学活化利用,加强文物价值传播,全面推进全省文物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历史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的过程中,广东不断刷新着纪录和认知。探寻精神文化内核,精准把握住岭南文脉的“画像”;在传承文脉的务实工作中,广东汇集来自学界、业界、民间等各方力量,努力走出一条属于岭南风范的文脉传承发扬之路。

广东考古新突破

“遗址面积约为55.72万平方米,发现遗物时代主要集中在商周时期,部分遗物年代接近新石器时代晚期。白田山遗址与化工园一期用地重叠面积约为15.9172万平方米,包括1~3号岗整体、4~6号岗东坡部分区域。截至目前,1号岗剩余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2号岗剩余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封闭挖掘工作还在紧张进行中。”相关工作人员向《南方》杂志记者介绍。

近期,位于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西湖村委会格田村东南侧的白田山遗址的挖掘成果引起了民众和考古界、文博界震动。在遗址现场出土的文物如新发现的M9墓葬、随葬高领罐、随葬陶器、葬玉玦或耳饰、随葬“T”形玉环(礼器)、石戈(礼器)点燃了众多考古迷的热情和期待。此次鹅埠镇新发现古墓遗址将有可能刷新深汕特别合作区考古纪录,也将给考古学家们研究商周时期的岭南历史带来更多有效的实物参考。

岭南历史的研究一次次打开新篇章,不仅依赖于考古工作的挖掘成果,其背后更是对岭南历史文化溯源的高层设计、深入考量。为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今年10月,广东省文物局、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科学研究计划,用12年时间展开对岭南早期人类与文化发展历程的全面溯源,广东考古工作高质量发展有了清晰“路线图”。“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科学研究计划,将推进广东考古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深入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等问题、全面展示中华文明风采提交广东答卷。

“我个人认为,未来要把早期岭南考古学文化谱系建立起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早就完成了序列清晰的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建立,但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到夏商阶段的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确立,可能还要再花5~8年时间。与此同时,对粤东、粤北、粤西在这一阶段的时空脉络也要梳理清楚,再进行比较研究。”在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强禄看来,“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科学研究计划要回答岭南在中华文明起源阶段怎样融入中华文明圈,对中华文明起源发展有哪些贡献的问题,因而加大考古挖掘及研究工作的力度十分有必要。

“未来,‘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科学研究计划将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联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珠海市博物馆等省内考古机构,以及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国内高水平高校和机构,通过获取比较全面的考古材料,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复原早期岭南文化发展图景。”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秦考古研究所所长刘锁强说道。

博物馆热凸显文化创新力

各地博物馆过百位专家学者云集广州,积极探讨和回应当下博物馆发展中的“热问题”,为博物馆从“爆热”到“常热”提供学术支撑。11月23日至25日,首届中国博物馆学大会在广州举办。自今年起,中国博物馆学大会将两年一届,首次举办意义尤为重大,选择落地广东,彰显了广东的博物馆工作和相关学科实力。

2023年国庆假期期间,广东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达到584万人次,观众人数居全国第2位,与2022年国庆假期的135万人次相比大幅增长。伴随着“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广东热门文博场馆“一票难求”已成为常态。

不断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是每一个博物馆人的追求。面对热潮,广东各博物馆积极应对:延时开放至夜间、剧本杀、沉浸式研学游、户外音乐会……为应对假日客流高峰,广东博物馆纷纷使出奇招,让博物馆成为许多外地游客的“来粤第一站”。

近年来,广东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在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好的答卷上努力取得新突破。在博物馆与观众“双向奔赴”的背后,是广东全省博物馆数量的稳步增长,以及博物馆藏品的日益丰富。

截至目前,广东省共备案博物馆383个,其中国有博物馆256个、非国有博物馆127个,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全省文物“家底”更加清晰,博物馆藏品总数259.11万件(套),数量居全国第四位,其中珍贵文物87042件(套)。与此同时,广东全省博物馆的质量也与数量同步得到提升。全省共有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82个,其中一级10个、二级30个、三级42个,定级总量居全国第二位。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5月的全国第六次博物馆运行评估(2019—2021年度)中,广东省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13家博物馆评估结果同属优秀,这标志着广东省博物馆已经迈入国内一流博物馆行列。

如今,博物馆越来越深入基层,并与非遗的保护、传承、利用等深度结合,也日益丰富着民众精神文明生活和对本土非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去博物馆看展览,已经成为广东老百姓的一项重要生活内容和时尚生活方式。如,广东省流动博物馆是国内最早设立的以巡展和送展下基层为主要业务模式的文博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每年免费为基层送展200多场,并获得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文化工作创新特等奖。今年以来,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共推出展览64个,在各县(区)级基层博物馆巡展226场,惠及基层群众185万人次,同时推进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


相关阅读

  • 南粤好网民,大流量澎湃正能量

  • 我们身边的广东好网民,借助互联网自媒体平台高扬文明之光,以大流量澎湃正能量◎《南方》杂志记者/杨洋 发自广州等地◎本文责编/林若川9月21日,2023广东网络文明大会在广州举行。
  • 美女立志做出属于中国人的国际知名IP

  • 原创IP设计易如反掌,千万收入不在话下,美女携原创IP闪亮登场,对市场了如指掌,思路清晰直面质疑,用实力征服全场。《众创英雄汇》第五季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广东广播
  • 去阿克苏博物馆“考古” 沉浸式体验历史文化

  •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约提克尔·尼加提摄影报道)阿克苏是新疆文物大区之一,境内有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尕哈烽燧、苏巴什佛寺遗址3处世界文化遗产,有各类古文化遗址673处。
  • 相约吉林粉雪|广东小伙儿在长白山浪漫求婚

  • “长相守 ,共白头!”11月29日,长白山脚下、聚龙冰泉畔,一对来自广东的情侣,一个惊喜的求婚仪式,再次证明,这里是,冬季最浪漫的地方。这是一份怎样的浪漫和喜悦?11月25日,广东小伙儿一
  • 知名导师阵容坐镇,开启高质量创业新篇章

  • 这里不仅是创新的展示舞台,更是高水平创业者激烈对决的竞技场!跟随我们一同深入体验大湾区创业创新的蓬勃活力,目睹创业梦想在这里绽放!《众创英雄汇》第五季由广东省人力资源
  • 肇庆这位姑娘,获全国表彰!

  • 好消息!近日,团中央公布了《共青团中央关于表彰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组织奖、项目奖的决定》,其中,肇庆一人上榜!她就是肇庆市乡村振兴志愿者何艺珊,获得了第十四届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文博事业与观众“双向奔赴”的背后

  • 在历史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的过程中,广东不断刷新着纪录和认知,努力走出属于岭南风范的文脉传承发扬之路◎《南方》杂志记者/李梦醒 发自广州◎本文责编/张蓓蕾广东省博物馆书画
  • 南粤好网民,大流量澎湃正能量

  • 我们身边的广东好网民,借助互联网自媒体平台高扬文明之光,以大流量澎湃正能量◎《南方》杂志记者/杨洋 发自广州等地◎本文责编/林若川9月21日,2023广东网络文明大会在广州举行。
  • 家风无声 传承有道

  •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达州市纪委监委深入挖掘本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廉洁家风资源,积极探索利用党员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廉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