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广东自贸试验区亮出八周年成绩单 实际利用外资近500亿美元

日期: 来源:金羊网收集编辑:金羊网

毗邻澳门的横琴自贸区 羊城晚报记者 汤铭明 摄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绮曼 莫谨榕

7日下午,“高质量发展看广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八周年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

会上,广东省商务厅厅长、自贸办主任张劲松表示,八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超过26万家,实际利用外资近500亿美元,9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广东自贸试验区投资了465个项目,集聚了总部企业272家。

世界500强投资项目465个

据介绍,八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汽车、人工智能、医药健康、集成电路、现代金融、专业服务业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了冷泉系统国家大科学装置、海洋工程总装研发设计国家工程实验室、澳门大学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11家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不断聚集科技创新资源和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八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万亿元,年均超过1300亿元,税收由2015年的574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950亿元,带动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国内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2244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663亿元,增长超过1倍。

与此同时,广东自贸试验区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深化“放管服”改革,在企业准入方面实施全国最短外资负面清单和全国首创商事登记注册制,在企业准营方面实施“一网通办”“证照分离”“交地即开工”“无证明自贸区”等创新举措,在服务企业方面建立了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产业和人才政策,落地企业和个人“双15%”所得税优惠政策和高效便利的跨境税收服务,构建了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自2015年成立以来,广东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超过26万家,实际利用外资近500亿美元,9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广东自贸试验区投资了465个项目,集聚了总部企业272家。

累计形成696项制度创新成果

在国际贸易门户枢纽功能方面,广东自贸试验区对标国际先进自贸区,打造高效便利的大通关体系,平均通关时间缩减了80%,监管证件从86种压缩到46种,申报无纸化率达到99.6%。建立了海陆空联运的大航运体系,国际班轮航线从204条增加到352条,开展了联结全省9市的“一港通”“组合港”业务,建设了对接广深港三大国际机场的空运货物中心,开通了南沙港铁路“中欧班列”。南沙、前海获批国家进口促进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商、中转集拼、离岸贸易、保税加油等新业态迅速发展,形成了飞机、汽车、电子元器件、天然气、粮食等大宗商品分拨中心和进口平台。近三年,广东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连续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和50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5%。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32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近5亿吨,分别占全省的45.4%和24.4%。

广东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开展跨境资金池、跨境资产转让、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等投融资改革试点,建立自由贸易(FT)账户体系。至2022年,累计新增金融机构5.5万家,其中持牌金融机构245家;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结算量占全省的1/4,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占全省的1/7,累计办理FT账户资金业务超2万亿元。广州期货交易所落地并上市工业硅期货品种,南沙成为华南融资租赁中心,累计交付租赁飞机244架、船舶93艘。

此外,落地全国首家港澳资独资和控股的银行、证券、基金机构,实现粤港澳跨境支付、跨境理财通、跨境车险和医疗保险、跨境住房按揭等创新措施,便利三地民生往来。设立了11家港澳资旅行社,14家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建成内地首家澳资独资医疗机构,备案55家香港工程建设咨询企业和253名专业人士,超过1000名建筑、设计、旅游、医疗等澳门专业人士获横琴跨境执业资格,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孵化1442家创业团队。广东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累计设立了2.4万家港澳资企业,实际利用港澳资473.77亿元,以全省万分之六的面积吸引了全省港澳资总额的三成以上。

去年,全省设立了13个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首批62项广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举措在联动发展区落地实施,开展了30多项产业和项目合作。目前,广东自贸试验区已累计形成696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216项改革创新经验,发布301个制度创新案例。

横琴澳门居民整体税负下降达七成

会上,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副局长蒋余良介绍,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累计35项税收创新措施入选全省可复制推广改革经验。

蒋余良表示,广东自贸试验区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在横琴,落实好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2021年度共有60多家企业享受减免税优惠。落实对在横琴工作的澳门居民,其个人所得税负超过澳门税负的部分予以免征政策,2021年度累计办理优惠享受500多人,横琴澳门居民整体税负下降达七成。

同时,广东自贸试验区持续创新便捷办税方式,营造国际化税收营商环境。首创跨境人民币电子缴纳税费“境外办”、跨境交易涉税业务“一站办”、 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全流程“线上办”等办税便利化举措,全力推进“非接触式”办税,非接触式办税率超过96%。

在对标港澳、持续推动优化国际税收营商环境方面,广东省税务局将推出服务创新举措:一是加速拓展“湾区通办”,二是深入推进“跨境执业”。目前,广东已在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中山启用“湾区通办”服务示范区,服务事项覆盖社保医保、房产交易、发票开具等与民生保障密切相关的内容,首批湾区通办业务涵盖5类57项服务。在推进“跨境执业”方面,自今年5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港澳涉税专业人士经执业登记后,可在广州南沙跨境执业,促进粤港澳涉税专业服务深度融合。

“今年前4月,广东自贸试验区进出口规模1791.1亿元,同比增长22.3%。”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副主任王侃介绍,今年初,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会同省内海关,制定出台了十八项措施全力服务广东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其中包括,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发挥政策叠加优势;落实好海关总署支持横琴20条、前海18条、南沙16条措施;推动综合保税区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创新发展等。目前,相关措施正在稳步推进。

王侃进一步介绍,为助力畅通粤港澳大湾区物流通道,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持续推进大湾区“组合港”“一港通”等通关模式,通过水路运输实现货物在南沙港、蛇口港等枢纽港口和珠江流域内河码头间货物快速流转。目前已覆盖全省34个码头。此外,为了促进新型贸易业态发展,实施海关“异地委托监管”,支持南沙综保区与广州白云机场、前海综保区与深圳宝安机场联动开展飞机融资租赁业务。2022年南沙片区通过保税融资租赁方式引进飞机11架次,货值55.59亿元;前海片区飞机保税融资租赁业务货值8.98亿元。推广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推动跨境电商新业态健康发展。2022年广州南沙口岸跨境电商包裹进出口首次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3.3倍。

链接:广东自贸试验区2022年最佳制度创新案例

南沙6个案例:

“一件事”审批服务体系、保护中小投资者法律服务机制、“两张清单”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发展路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港澳参调参审模式、港澳居民税收优惠快享“规则转换桥”。

前海6个案例:

以建筑信息模型赋能城市规划管理改革、基于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共享和监管互认、引入医院质量国际认证标准、跨境商事法律规则衔接新机制、人民币计价大宗商品跨境交易机制、深化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创新。

横琴3个案例:

创新应用纳税数据资产凭证、实施琴澳商事登记“跨境通办、一地两注”机制、“葡语世界通”金融服务方案。


相关阅读

  • 林琳诊室|不同体质的哮喘患者饮食调养方

  • 医学指导: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林琳教授【开栏语】本栏目是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林琳教授带领团队开办的专
  • 读心医话 | 抑郁了,吃什么有帮助呢?

  •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李艳教授“抑郁了,除了吃药,平时还能吃些什么有帮助呢?”这是心理睡眠科的患者们常向医生咨询的问题。有句西方的谚语说:“We are what we e
  • 曹劲: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 曹劲,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建筑学博士,研究馆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理事长。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国家文物局专家库专家,住建部名城委专家库
  • 芒种收获与希望相遇,宜平心静气、补肾助肺调胃气

  • 【芒种哲思】:温升雨沛播种忙,夏热湿邪脾易伤,荷花香气扑鼻香,荷叶能显化湿功,自然惠人应时节,淡然怡神人畅旺。6月6日到了芒种节气,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芒种即将进入农历五月(又称午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保种子质量 看乔庙担当

  • 6月7日上午,记者在素有“稻米之乡”美称的武陟县乔庙镇采访时注意到,田地间到处都是轰鸣的农业机械、飘动的红旗、忙碌的干部群众、运送小麦的车辆、晾晒的小麦。尤其在冯丈村
  • 粤A牌“阶梯摇号”方式延长一年

  • 羊城晚报讯 记者严艺文报道:6月7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通告,广州市个人中小客车增量指标摇号采取阶梯摇号方式开展,明确将该政策有效期延长一年,到2024年6月30日。2020年1月起,
  • “澳车北上”实施五月余 进出境单牌车超31万辆次

  • 羊城晚报讯 记者李旭,通讯员陈锐帆、林昌锋报道:拱北海关对外发布消息,自今年1月1日“澳车北上”政策落地实施以来,截至6月6日9时,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已累计监管验放进出
  • AI来写高考作文,它会怎样作答?

  • 极目新闻记者 边晓璇海报制作 程韫晗 边晓璇人工智能对比起人类似乎拥有无限知识储备,假如它来参加高考,参加高考语文的作文,他会如何发挥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不同Ai会如何作答
  • 中站区率先完成小麦夏收任务

  • 6月6日22时,中站区8013亩小麦全部收割完毕,在全市率先完成小麦夏收任务。为做好夏收工作,中站区第一时间成立“三夏”工作指挥部,建立党政主要领导“双挂帅”制度和“区、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