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历史文化】雅安:南丝路上古廊桥‖张雪梅 陈怡

日期: 来源:方志四川收集编辑:方志四川

雅安:南丝路上古廊桥

张雪梅 陈 怡

1989年8月底,笔者被安排到汉源县边远山区河南乡中学任教。学校所在地名为“河南站”,街尾有一座廊桥,名曰万安桥。从学校往里走约8里,有个叫八里铺的地方,也有一座廊桥,名八里铺廊桥。学校老师和乡政府的同志们,周末休闲时,常去廊桥散步,观花赏景。

灵关古道有廊桥

河南乡古为邛都夷地,位于大渡河南岸山间,古南方丝绸之路灵关道穿境而过。据相关史料记载,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夷反,被大军诛伐,始置平夷堡,因处于大渡河之南而设河南驿,为古南丝绸之路灵关道上的主要驿站,称之“河南站”。“河南站”设驿后,逐渐演变为商业街市。民国时,此地为凉山州越嶲(今名越西)县河南乡。1951年,划归汉源县,与凉山州甘洛县海棠乡交界。现为河南乡政府驻地河南村。

那么,灵关道是一条什么样的道呢?

这得先来说说南方丝绸之路。

秦汉以前,民间就已形成一些通商路线。后来随着秦汉时对西南地区的开发,原本散布民间的路线得到进一步修建和完善。最终,形成了这条我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它也是西南地区与中亚,甚至欧洲、非洲之间距离最短的陆上交通线。历史学家称之为南方陆上丝绸之路。

这条古老的商道起于四川(古称蜀),经过云南,最终抵达遥远的印度(古称身毒),因此它也被叫做“蜀身毒道”。这条商道因形成时间和所经过的路线太长,每一次开凿、修建就会有一个官方的名字。而在民间,也会根据它们途经地域、方向走势再度命名。因此,南方丝绸之路又分出灵关道、五尺道、永昌道、西夷道、南夷道、博南道等称谓。

再来说灵关道。灵关道从成都出发,终点为云南大理,可以说,灵关道是南方丝绸之路中最繁华的一段。汉武帝时期曾几度开发“西南夷”,修道路、设郡县,多措并举,从成都出发抵大理的“灵关道”就是这一时期开凿的。尽管在此之前,民间已有连通川滇的通道,但规模没有那么大,官方也未曾知晓,直到汉武帝时期才被官方发现。

“灵关道”也叫“零关道”“西夷道”。有一种说法,由于这条路穿越了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境内的“灵关”而得名。据《越嶲厅全志》记载:“《史记》唐蒙已通夜郎,帝拜相如为中郎将,使驰四乘之传以略西夷,……通零关道(越嶲为零关县),桥孙水,以通邛都。”《越嶲厅全志》特意加注“越嶲为零关县”。唐代又称为清溪道,唐后复称零关道,范围有所扩大。

灵关道的开通,促使了“蜀身毒道”商道贸易的进一步繁盛,尽管入滇后的路况依然险峻,但这条相对宽敞的道路,依旧吸引着内地商队络绎不断地从蜀地(今成都)出发,经临邛(邛崃)、灵关(今宝兴)、严道(今荥经)、笮都(今汉源)、泸沽,然后登相营古堡(今喜德)、邛都(今西昌)、盐源,渡过金沙江后,从四川进入云南青岭(今大姚),再经大勃弄(今祥云)到叶榆(今大理)。

西南丝绸之路简图

博南道示意图

“灵关道”是南方丝绸之路最繁华的一段,“河南站”也因此成为灵关道上一个热闹的驿站,民间流传“要吃饭,河南站”的歌谣。天天行走在灵关道上的背夫们,通过歌谣记述他们月月年年重复的行程。以下便是一段从当时的清溪城(现汉源县清溪镇)行至建昌(现凉山州西昌市)的地名歌谣:

清溪城墙弯又弯,抬头望见白鸡关。

汉源街出龙洞弯,甘溪唐家到小关。

龙洞、蓝家、富林街,渡过泸水(大渡河)大树堡;

五里坡儿倒马坎,李子爬上去晒经关,

白马抬头望河南,盐井、平西去吃饭,八里平夷到大湾。

一进深沟五洞桥,坪坝窑厂双马槽。

尖茶陡坡到海棠,正西清水那莫营。

……

天鹅抱蛋越西城,好个越西石头修座城。

要吃香东西钟鼓楼有,要会朋友茶铺头。

另有一首为:

……

要吃饭,河南站;要吃酒,海棠有。

拢了建昌,不想家乡;

背子一百八,裤儿衣裳挽疙瘩。

背子一百九,背回家去供家口。

灵关古道穿行于西南深山峡谷。据《汉源县志(1986—2005)》记载,河南乡“10公里长的清溪峡(深沟头)在乡境约5公里(另有5公里为凉山州甘洛县海棠乡属地),峡长谷深、溪水潺潺、瀑布连连、两岸绝壁、遮天盖日、古道遗迹、保存完好,是不可多得的观光赏景胜地。”灵关古道在此顺山而行,遇水搭桥。河南乡出土的修桥石碑记载,早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八月,一名姓沈的官人路过河南乡,见宰骡河波涛汹涌,给南丝绸之路上的客商带来诸多危险和不便,便号召当地绅士,联名向越西县政府反映,呼吁上级拨款新修河南站、八里铺、平夷堡、深沟廊桥,朝廷恩准由越西县军粮府主持拨款、地方绅士投工投劳,新修了河南站、八里堡、平夷堡廊桥,从此过往古道的马帮背夫不再受水患之难。据汉源民间文化人士李锡东讲述,河南乡境内曾有平等廊桥(1981年被洪水冲毁)、深沟五洞廊桥、平夷堡廊桥、八里铺廊桥、万安桥等,河南乡因此有“廊桥之乡”的称谓。现仅存八里铺廊桥(烟雨廊桥)和万安桥。

烟雨廊桥出胜景

烟雨廊桥,原八里铺廊桥,距河南乡政府(原河南站)约8里。现桥旁1米处有一电站,周围农田,古道犹存,仍有村民进出小路。2002年,四川省青年摄影家龙绪明在这里摄影,正遇山中雨雾蒙蒙,在青山绿水掩映下,廊桥身姿曼妙,若隐若现,便取名烟雨廊桥,并编入《大渡河大峡谷》画册,烟雨廊桥从此成为汉源的一张旅游名片,汉源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2007年4月—2011年12月)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登记为河南廊桥。

据文物登记表记载,河南廊桥(烟雨廊桥)建于清代。该桥在2008年因地震和山洪被一度损毁,后于2009年按原貌重修。河南廊桥为杆栏式木质廊桥,桥面用八排木板竖砌,整桥长14米,宽3米,跨度18米,桥上建有回廊,为六柱五间。单檐硬山顶穿斗式,通高5.6米,对研究地方人文、技艺有一定价值。

据汉源县文管所所长张永承介绍,重修烟雨廊桥时,仍沿用古法,运用4根整木平铺作桥身横架,架上铺木板。2011年,河南廊桥被评为雅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重修前的烟雨廊桥全貌(卫洪强 摄)

重修前的烟雨廊桥桥面(卫洪强 摄)

重修后的烟雨廊桥全貌(王主玉摄)

重修后的烟雨廊桥前部(李依凡 摄)

重修后的烟雨廊桥侧面(张永承 摄)

古街闹市万安桥

万安桥,位于现河南乡政府所在地河南村,古河南站河南街中街。据《汉源县志(1986—2005)》记载,万安桥建于清道光八年,为单孔石礅杆栏式廊桥。全长18米,宽4.5米,高6米,桥两端有重檐歇山顶式结构门楼。

桥上装饰匾额题款大部分在20世纪60年代被破坏,仅门楼上“道光八年建”字样依稀可辨。

原万安桥门楼(陆仁泽 摄)

由于自然原因尤其是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影响,万安桥损毁严重,2009年重修廊桥。桥身为单孔钢混拱券,混凝土桥面,桥面面积约110平方米。门楼为木结构穿斗式,二穿四柱,两边栏杆古朴,沿栏杆设置长木桥凳。桥顶仍保持原貌,重檐歇山顶式结构门楼。飞檐翘角,古风犹存。

重修后的万安桥正面(张永承 摄)

重修后的万安桥全景(张永承 摄)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张雪梅 陈怡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相关阅读

  • 中央批准:赵钧任河南省委常委(附简历)

  • 5月11日消息,中共中央批准:赵钧同志任河南省委委员、常委。新闻链接赵钧同志简历赵钧同志曾任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省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现任河南省委常委、河南省军区
  • 教育部公示!拟同意设置河南体育学院等9所学校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等有关规定以及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
  • 河南政产学研界热议《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自今年全国“两会”被热议以来,广受关注,成为理解未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如何真正读懂新质生产力?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加快发展新质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检察建议守护网红湖堤“高颜值”

  •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通讯员 税明姣5月14日,走上湖北省黄石市开发区·铁山区的大冶湖健身步道,湖堤两侧种植了成片的粉黛乱子草。微风拂过,大片粉红色的花穗随风摇曳,萦绕身侧,仿佛
  • 临沂兰山:党建引领城乡共建助力乡村振兴

  • 5月12日下午,临沂市兰山区沂州里古城中,熙攘的人群自四面八方汇聚,涌入中央街区。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锁定在这里即将举行的兰山区城乡共建“共富市集”暨行业党委助力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