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淮安“质量强市”赋能区域“竞争优势”

日期: 来源:淮安日报收集编辑:淮安日报

2017年,获得“全国质量奖”;2022年9月,荣膺“江苏省省长质量奖”……在质量强企的道路上,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秉承“崇尚完美,以质结缘”理念,加快工艺研发和成果转化,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为企业赢得了市场竞争力。2023年1-5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7.8亿元,同比增长28.21%,净利润同比增长20.37%。

今世缘仅仅是众多“淮安质造”中的一个。近年来,淮安市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理念,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不断夯实质量基础,积极优化质量营商环境,以“一把手”扛旗、“一揽子”率先、“一条心”创牌,推动全市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淮安精彩篇章提供了质量支撑。

“一把手”扛旗——内外兼修,打“长拳”求“长效”

1月28日,全市重特大项目攻坚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举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宣读市长质量奖表彰决定,并为获奖企业庆鼎精密电子(淮安)有限公司、江苏悦丰晶瓷科技有限公司颁奖。据悉,两家企业将分别获得50万元奖金。

谋定而动方能笃行致远。淮安市高度重视质量工作的顶层设计,加强党对质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探索建立党委质量督查激励工作机制,在市级层面成立以市长为主任、分管市领导为副主任、32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质量发展委员会。在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也均成立相应的质量工作机构。通过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重点工作、解决突出问题,推动上级关于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落细落实。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连续多年在全市经济发展大会、重特大项目攻坚大会等重要会议上研究质量工作,分管市领导多次召开质量大会,部署推动质量工作。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一把手”也把质量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高起点谋划、高站位推动,确保质量强市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在政策制度上,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淮安市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淮十条”》等文件,为全市质量工作提供行动指南。市质量发展委员会也连续多年制定全市质量提升行动工作要点,编制《推动质量强市战略加强质量标准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推动消费品质量合格率被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

此外,淮安市不断拓展质量工作的内涵和外延,评选“品质行天下、匠心居江淮”城市质量精神,将市长质量奖、“江苏精品”、质量信用等级评定等项目纳入市政府专项奖补资金范畴;自2015年以来,与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联合举办质量工作专题培训班,培训人数超500人次;建设城市标准馆、质量文化长廊等宣传平台,利用“质量月”“3.15”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质量宣传,组织首席质量官竞赛、质量知识进社区等群众性质量活动……推动全市质量共治共建共享格局逐步形成。

“一揽子”率先——革故鼎新,抓“主线”守“底线”

去年年底,江苏杰创科技有限公司在市重点项目“离散无人值守油气井和智慧油田感知及管理系统技术攻关”研发过程中,遇到资金缺乏难题。市市场监管部门了解情况后,主动帮助其对接金湖农商银行,以“质量+金融”的形式通过简易程序为该公司发放500万元贷款,帮助其解决了燃眉之急。由于贷款及时拨付,该项目得以迅速实施,并在克拉玛依油田成功试用,实现新增产值2800余万元。

在全国率先探索“淮质融”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出台市场监管领域惠企纾困12条意见,确定全省首份证照分离涉企改革事项清单,制定全省首个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分级分类指南,发布全省首部安全防范类地方标准……翻开淮安质量强市的成绩单,“一揽子”率先见证了淮安在优化质量营商环境方面所付出的努力。

多年来,淮安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先手棋”,紧扣改革主线,把牢安全底线,用心用情用智营造最优质量发展环境。

淮安制定发展壮大市场主体16条措施、深化“六减”优化营商环境28条举措;16家市直单位建立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出台20项真金白银扶持政策;实施“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改革,创建“四全四审”公平竞争审查模式,为企业创造高效便捷、公平有序的质量发展环境。

同时,通过建立产品质量“巡回问诊”机制,完善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六个一”措施,持续推进燃气具及消防产品等重点领域整治等举措,着力做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为了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淮安还在“i淮安”APP上开发“质量云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在线提供1000余条质量信息,方便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现“一机登录、信息全查”;在各县区组建一批“质量小站”,给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质量基础综合服务。

针对企业最头疼的融资问题,打造“质量+金融”新模式,“苏质贷”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有序推进,2022年以来共为企业提供授信金额超30亿元,同时,积极拓展质量融资渠道,切实为企业发展加油助力。

“一条心”创牌——摘金夺银,定“标准”立“标杆”

近日,淮安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淮安市农业农村局、淮安市文广旅游局正式印发《盱眙龙虾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标准体系涵盖已发布和在研的各类标准共计270项,对于加快建立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盱眙龙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截至目前,我市已制定并公布实施(含正在起草)的有关龙虾产业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共21项,推动盱眙龙虾品牌价值达353.12亿元,连续7年蝉联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水产类第1名。

在培育质量品牌的路上,淮安始终孜孜以求,通过立“标准”树“标杆”,推动越来越多“淮安制造”向“淮安质造”转变。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全国质量奖企业2家、省长质量奖企业3家,“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企业8家,市长质量奖企业23家。拥有地理标志商标数量130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淮安通过明确中长期品牌培育战略,制定年度品牌培育计划,创新打造“淮安质造”品牌培育四维矩阵,扩大品牌标杆企业示范引领的“头雁效应”,推动地区经济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出台《淮安市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实施计划》,发布实施《养老机构服务安全风险应急处置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多项“淮扬菜”地方标准、全国首个《掼蛋术语与定义》地方标准,带动相关产业迈上新台阶。

创牌创优的背后是淮安扎实的基础工作。多年来,淮安积极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为企业提供计量咨询、培训和检测等“精准施测”服务,保质保量完成“两免费”检定和疫情防控测温设备的申报检定,引导企业、高校围绕计量检测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获证组织、检测机构的监管,建立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淮安工作站、方圆标志认证集团签约实验室,持续推进小微企业参与质量体系认证提升,打造产业质量“高峰”“高岭”“高原”;有序推进省工业物联网装备(智能仪表)计量中心、省教育装备质检中心、省纸制品质检中心等项目建设,建成淮安市标准化和知识产权专家工作室,积极引进国内优质标准化和知识产权代理服务资源进驻专家工作室或来淮设立分支机构。

“十三五”以来,全市产品质量持续向好,工程质量安全稳定,服务质量不断升级。创成“鲁班奖”“大禹奖”等国家级优质工程2项,“扬子杯”等省级优质工程84项,获评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5个;拥有养老服务机构204家,60个市级质控中心实现医疗领域专业全覆盖;5家企业当选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

质量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淮安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淮安市将继续围绕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要求,站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淮安精彩篇章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强化质量顶层设计、打造质量品质高地、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形成质量共建合力,向着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设质量强国目标,昂首阔步、乘胜前进!

融媒体记者:杨丹丹

原标题:“一把手”扛旗 “一揽子”率先 “一条心”创牌——淮安“质量强市”赋能区域“竞争优势”

相关阅读

  • 肃北县:推动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 近年来,肃北县卫生工作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构建有序就医新格局,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健康基石。肃北县始终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引擎”,加大
  • 银瓶·快评|逐“绿”而行展新卷 发展脉动更强劲

  • 东莞+2023-07-18 09:48:09万里碧道穿城而过,银山之巅风光旖旎……盛夏时节,大美谢岗,山水如画。当前,广东正在唱响绿美建设的最强音,加快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坐拥东莞第一峰的
  • 【紫牛头条】25年前大运河上摇橹的女孩找到了

  • 25年前,淮安一位摄影师曾经在大运河的渡船上拍下一张摇橹女孩的照片,近日他把这张照片发到社交媒体上,想寻找这名女孩。在广大网友的帮助下,很快确定了女孩的身份。她叫刘勤云,
  • 培育合规文化助推高质量发展

  • ◎ 文 《法人》杂志全媒体记者 贾宝元文化立足于国情,根植于血脉。“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推进与现代文明融合赓续发展激活文化生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淮安“质量强市”赋能区域“竞争优势”

  • 2017年,获得“全国质量奖”;2022年9月,荣膺“江苏省省长质量奖”……在质量强企的道路上,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秉承“崇尚完美,以质结缘”理念,加快工艺研发和成果转化,大力
  • 利好阳澄数谷 星汉街北延迎来最新进展

  • 7月13日上午,星汉街北延(苏虹路-娄江大道)工程顺利完成跨娄江钢结构桥首个钢箱梁构件吊装。星汉街北延工程北起娄江大道,接在建扬绣路,南至苏虹路,全长约400米,双向四车道规模,于202
  • “引汉济渭”惠及三秦

  • 7月16日,在我国水利史上注定是一个浓墨重彩的日子!上午10时许,随着引汉济渭黄池沟分水池的进水闸门缓缓开启,一股股源自汉江的清澈水流,在秦岭输水隧洞里经过了12个小时的漫长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