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惠州文旅重镇如何打造“出圈”新地标?|镇委书记打擂台

日期: 来源:南方Plus客户端收集编辑:南方Plus客户端

 

惠州,一座生态丽城与工业新城,但山区和沿海沿江地区发展存在不平衡,当前正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把短板变成潜力板。

龙门县永汉镇和惠东县白盆珠镇,都入选了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并在日前公布的2023年度省实施“百千万工程”考核评价结果中被评为优秀。两个镇旅游资源丰富,康养旅游产业发达,对于如何培育好典型镇,两个镇都有各自的破题妙招,在“镇委书记打擂台”节目中,两位“百千万工程”的“一线施工队长”一一分享。

本期节目主持人是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张子俊,对话嘉宾是:

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党委书记 肖开斌

惠州市惠东县白盆珠镇党委书记 刘健锋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 蒋丽

广东温泉行业协会副会长、惠州市南昆山云顶温泉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振波

惠州市春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夏祥禹

“对照考核指标,补短板强弱项”

典型镇培育重责在肩、大有可为

主持人:不久前,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召开,想问问两位书记,最大的感受是怎样?

肖开斌:最深刻的感受是,大会进一步指明典型镇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我们将以更加奋进的姿态,投入“百千万工程”的建设中。

刘健锋:大会给我们提振了信心、鼓舞了士气,下来,为了加快迅速落实会议的精神,我们将做好四方面,首先是对标先进,第二是捋清思路,第三是明确任务,最后是加快落实。

主持人:入选了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是否有压力?

肖开斌:入选典型镇,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对于典型镇的创建,我们很有信心把这个任务完成。按照这次省里推进会部署,我们会继续以小城市的标准打造镇村现代化建设的样板。

刘健锋:作为一个山区乡镇,有幸入选典型镇,我们感觉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确实感觉压力还是蛮大的,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这也是白盆珠谋求发展、寻求突破的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因此我们在深感重责在肩的同时,更觉大有可为。

永汉镇。

主持人:两位书记可以互相提问,交流经验。

肖开斌:白盆珠镇如何调动群众参与“百千万工程”,形成合力?

刘健锋:我们推行“2345”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系列活动。“2”就是党员评星定级和村民积分管理两个积分制;“3”是每周三动员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4”是共建“四小园”;“5”是连续三年开展五星卫生户评比。

刘健锋:永汉镇准备以小城市的标准来规划打造中心镇,永汉镇将如何推动建设?

肖开斌:按照小城市的标准建设中心镇,需要满足一定的经济社会人口规模的要求。永汉从几方面做出思考。

一是高标准编制永汉综合发展规划,强化土地保护利用,盘活土地,根据区位优势打造主题片区。同时,抓好招商引资,壮大康养文旅新兴产业集群。

二是打造镇村现代化建设的样板。抓住政策机遇,对辖区多条国道、省道进行扩建,建设智慧停车场,重点打造“永汉生活”的品牌等。

白盆珠镇。

“考虑产业的适配性和互补性”

打造豹猫小镇IP,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主持人:今年永汉镇增龙路段的豹猫“出圈”,豹猫IP是怎么想到的?打造过程中如何引进社会企业投资?

肖开斌:我们以打造兼顾辨识度、时尚感和实用性的特色小镇为目标,实施增龙路段提升改造。从南昆山现存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汲取形象灵感,打造名为“汉宝”的猫咪IP,并将其融入城市场景,升级为“豹猫小镇”。

永汉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汲取灵感,打造文旅IP并融入城市场景,升级为“豹猫小镇”。

在典型镇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与企业共商共建,主动对接投资企业召开座谈会,简化审批流程,完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同时,对升级业态的商户门面,由政府资助外观建设,并实行相应资金奖补。另外,积极拓展市场,与周边县镇村合作,打造文旅产业链。

近年来,永汉镇引进了威士忌、生态旅游等多个产业项目。引进产业时,我们都是考虑产业的适配性和互补性,同时注重企业的环保措施和排放标准。比如,引进云顶威士忌酒厂项目,将制造业与旅游业融合,目标打造成国家4A级工业旅游景区。

主持人:白盆珠镇也是惠州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镇,你们是怎么来打造?

刘健锋:我们拟定了以“三水两茶一窑址三个节点”的思路来打造。白盆珠有三个水资源,一是西枝江,二是白盆珠水库,三是珍贵的温泉水。“两茶”是惠州的地理标志—岩茶,以及有500多年历史的横坑茶;“一窑址”,白马窑是广东最大的青瓷古窑址。

白盆珠镇拥有粤港澳大湾区最大水库,其仿佛一块巨型绿宝石,镶嵌在群山之中。南方+记者 梁维春 摄

今年,我们要写好考古小镇这篇文章,加快建设全省唯一的国家级陶瓷标本库房,规划建设国家级的白马窑遗址公园,推动考古小镇系列文旅项目。

主持人:白盆珠位于山区,经济总量不大,发展的限制条件较多,如何实现突破发展?

刘健锋:我们以“山湖毓秀·康养休闲”为总体定位。首先发展特色旅游,引进14家高端的温泉酒店和民宿,充分利用高品质水资源,引入天然引用水厂,培育“莲花山泉”品牌;聚焦物流经济,建设山货出山冷链物流中心,破解山区农副产品销售难题;开发清洁能源,有序推动光伏、水利、储能电站等新型能源项目建设。

主持人:现场的企业家有什么诉求?

叶振波:永汉的温泉资源非常好,游客量很大。如何解决交通堵塞问题?未来能否提供更多的景区?

肖开斌:2022年12月,省委吹响了“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号角。我们利用这个机遇,将永汉镇所有的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全方位打造。永汉会利用专项债,还有利用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这个政策“工具”,将资金来源筹措好,将市政设施做好,并将游客引流到农村里面。

夏祥禹:白盆珠未来在旅游基础设施、产业规划落地有些什么推进计划?

刘健锋:一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更多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等。二是以土地盘活作为支撑点,城镇开发边界有弹性发展区391亩,还有农村建设用地存量1329 亩,能够充分的解决我们项目用地的需求。

“一商铺一设计,避免千篇一律”

深度推进生态与人居融合发展

主持人:永汉的主街都在进行提升,过程中如何避免千篇一律?

肖开斌:我们以“微改造”为总原则,坚持“一商铺一设计”,与群众充分沟通,通过优化空间、精致立面、规划色彩、提升灯光,来重塑街区视觉界面,改善居住环境与游览体验。此外,我们还重视街道的公共空间设计,如口袋公园、墙面涂鸦,灯光投影等。

永汉镇对镇内入口通道、绿美生态小公园等节点进行一体化设计与提升,让圩镇美起来。

主持人:白盆珠镇生态很好,还需要提升人居环境,两者如何统筹推进?

刘健锋:我们第一是在“点”上抓行动。强化水源保护,与水库管理局和莲花山保护区建立联合巡查机制。第二是在“线”上抓延伸,以西枝江水道、S356省道作为轴线,开展植树造林、升级绿美公园、建设环江绿道。采取网格采用网格化的这个管理,深度推进生态与人居的融合发展。

主持人:听完两位书记的阐述,专家对两个镇有什么想提问的?

蒋丽:最近,广东提出环“两山”示范区规划,永汉打算怎么融入其中寻求发展?

肖开斌:永汉是在南昆山的核心区,广河高速和汕湛高速穿镇而过,我们的发展重点是承载康养、森林、温泉这三大产业的进驻。目前通过高规格的设计,并利用镇村的集成规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工具”,将全镇土地整合完毕,进一步迎接产业导入。

蒋丽:在农业发展方面,白盆珠有没有进一步的思考?

刘健锋:惠东6个山区镇农业总产值大,但缺少物流中心,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因此,我们利用高速公路离白盆珠镇区仅6分钟车程的优势,打造“山货出山”冷链物流中心,启用后将带动农民增收。

白盆珠镇打造形成“两茶一柑一沉香”特色作物产业,因地制宜谋划“美丽经济”。白盆珠镇供图

主持人:专家对两个镇发展有些什么建议?

蒋丽:永汉镇可以考虑树立产业链发展的思想,结合广东省环“两山”示范区的规划,以建设世界级康养中心为目标,力争成为全省甚至全国网红康养打卡地。

白盆珠镇应坚持农业和旅游业两条腿走路,以产业链发展为指导思想。农业方面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旅游方面要对全镇的旅游发展进行全局规划设计,打造成珠三角地区甚至广东网红赛事打卡地。

“把人气转化为消费力”

加快培育新业态打造新增长点

主持人:永汉坐落于南昆山脚下,南昆山每年有特别多游客,怎么样才能吸引、留住游客?

肖开斌:人留下来后必然是消费,我们通过每年举办温泉节、汽车拉力赛,以及烟火晚会等,把游客留下来消费。

同时,我们正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的整体形象和品质,例如优化交通网络,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同时,项目落地离不开用地和规划,我们通过典型镇建设规划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镇村集成规划等措施,谋划布局全镇216平方公里,组团式发展,为承接项目时刻做好准备。

永汉拥有优质的天然温泉,辖区内已有众多景区及星级酒店,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主持人:白盆珠镇现在环马、露营等新业态,对于这些新业态考量怎么?未来是否会成为新的增长点?

刘健锋:我们会想方设法、竭尽全力扶持新业态,帮助他们依法依规用地、经营。目前,我们也根据发展态势,着手做旅游方面新业态的规划。

主持人:在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方面,两个镇有什么经验?

肖开斌:我们永汉镇的低冚村走在前列。低冚村是有三个特色,一是“红加绿”,二是闲置用地的盘活,三是产业用地的利用。我们将旧学校、旧村庄以及闲置空地盘活,引进企业打造高端民宿,村里组团形成一定产业。

刘健锋:去年白盆珠镇所有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突破20万元。一是文旅结合,打造“观光+采摘+康养”的乡村旅游。二是村企合作,成立合作社,推动土地流转。三是盘活资源,打造高颜值的网红市场。另外还坚持产业带动、适度激励。

白盆珠镇坚持生态保护和人居环境整治“两手抓”,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南方+记者 梁维春 摄

主持人:最后,请两位镇委书记再次推介下所在镇。

刘健锋:湾区桃花园,五彩白盆珠。我们热情欢迎各位企业家、各位朋友到白盆珠投资发展、休闲旅游。

肖开斌:今天的永汉魅力无穷,这就是我们眼中的多彩永汉。耳闻目睹不如身临其境,欢迎更多的朋友来永汉,相信您会和我一样喜欢上这座别有韵味的小城。

【出品】南方日报 南方+客户端 

【总制片】郎国华

【总策划】王溪勇 王海军 林焕辉 陈戈 曹斯 

【编导统筹】彭琳 黄进 石磊

【视觉统筹】张由琼 李细华 张哲 

【执行统筹】柯鸿海 罗锐

【主持】南方+记者 张子俊

【采写/脚本】南方+记者 黄进 张子俊 林文通 乌天宇

【拍摄】南方+记者 石磊 张由琼

【剪辑】南方+记者 杨奇

【海报】程子宜 丁薇薇 谭唯 潘洁

【运营】丁晓然 尤立川

【智库支持】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县镇村高质量发展中心


相关阅读

  • 莞香产业“触电”发展 “老”产业探索新玩法

  • 东莞推动莞香产业“触电”发展东莞启动莞香文化节,进一步擦亮“中国好沉香”品牌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宝珠当莞香遇到电商直播,会带来怎样的化学反应?5月14日,首届“抖音
  • 打破结对关系界限 掀起在全疆投资兴业潮

  •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范琼燕  深化援疆合作,共话美好“疆”来!5月13日,自治区产业援疆集中推介活动在克拉玛依市会展中心如火如荼地进行。  打破对口援疆原有的结对关系、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