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记者走基层|看农技专家咋为科技增粮“开良方”?

日期: 来源:黑龙江日报收集编辑:黑龙江日报

 

“春争日,夏争时。”当前,全省春耕生产已全面告捷,工作重心转入田间管理阶段,有这样一支专家队伍始终活跃在田间一线,为农户送上贴心的技术指导,给各地农业发展出谋划策,他们就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下称省农科院)科技增粮专家服务团。

记者从省农科院科技推广处了解到,2024科技增粮产能提升示范工程启动以来,省农科院共组织16个分院(所)、30个专家服务团奔赴30个项目实施地开展科技增粮工作。近日,记者来到甘南、依安两县,看农技专家如何为科技增粮“开良方”。

依安县红星乡红星村鲜食玉米种植基地

科技全程赋能

小满节气过后,依安县上游乡红五月村的田间依然热闹,在阵阵轰鸣声中,三台大型播种机完成了鲜食玉米的播种作业。而在一个月之前,依安县红星乡红星村的1000亩土地已经完成了鲜食玉米的播种,此时玉米秧苗已经长到三叶一心。

“依安县因盛产优质鲜食玉米而远近闻名,其中少不了农业科技的加持。”省农科院克山分院玉米研究所所长何长安介绍,今年他作为依安专家服务团的一员,为这里的鲜食玉米设计了全套的生产技术方案,错期播种就是其中的一项。

依安县上游乡红五月村鲜食玉米播种作业

“错期播种是根据当地积温的高低及选择的品种进行分批次播种,这样既可以延长鲜食玉米的上市时间,又可以缓解因作物大量集中采收而导致工厂加工压力大的情况。”何长安说。

“农业生产只有不断加大科技的投入,才能实现规模化、现代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北纬四十七绿色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农业种植事业部副总经理郑春秀介绍,企业自成立自来,省农科院的专家团队就对鲜食玉米科学密植、合理施肥给予了大量的技术支持,生产出的玉米在后期加工时收获了更优良的表现,以此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方案量身定制

5月24日,甘南县中兴乡绿化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迎来了春耕的收尾阶段,理事长张书康正指挥着农机手将最后一块大豆田播种完毕。“我们县属于黑龙江省西部的半干旱地区,常年降水在420毫米左右,春旱的情况时有发生,今年我们与省农科院齐齐哈尔分院的专家团队合作,专家们针对我们这里的区域特点量身定制了一套科技增粮工作实施方案。”张书康说。

甘南县中兴乡绿化村大豆高产示范区

省农科院齐齐哈尔分院大豆研究所所长袁明介绍,服务团的专家们利用省农科院的品种和技术优势,为甘南县选择了抗旱、产量性状好的优质大豆品种合农85,并将大垄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大豆根瘤菌增产技术、大豆绿色病虫草害植保防控技术等进行集成示范,形成以品种为核心、以技术为依托的综合高效增产体系。

据介绍,今年省农科院科技增粮服务团在该区域落实了10000亩大豆高产示范区,其中包括2000亩水肥一体化示范、8000亩根瘤菌拌种及大豆绿色增产高效技术示范。

甘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春雨表示,希望通过与省农科院的合作,以绿化村为试点,辐射带动本县周边乡村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以农业科技促进“五良”融合。

省农科院科技增粮专家服务团在田间农技指导

攻关齐心协力

如何更好发挥农业科技的稳产增产优势,助推我省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这是省农科院科技增粮专家服务团与各个项目实施地共同探索解答的问题。

记者从省农科院科技推广处了解到,今年省农科院与大庆市人民政府、齐齐哈尔市农业农村局、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绥化市农业农村局、鸡西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科技增粮工作的通知》,与北大荒集团、龙江森工集团开展多次对接,在22个县(市、区)、5个农场、2个林业局及佳木斯农高区等30个项目实施地开展科技增粮工作。

“我们采取‘一所(院)牵头,多单位参与’的服务机制,各个专家服务团负责具体任务实施,制定了符合地方实际,一地一策的综合性科技增粮实施方案。”省农科院科技推广处副处长李禹尧说。

省农科院科技增粮专家服务团与企业交流

据了解,省农科院立足玉米、大豆、水稻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科学搭配种植品种,落实关键技术,建设主要粮食作物示范区。目前已经落实114个百亩攻关田、140个千亩示范方、7个万亩创建片,其中107个大豆示范地块、61个水稻示范地块,127个玉米示范地块。

“备春耕与春耕期间,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各专家服务团深入一线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服务77次,服务人数651人,并组建了57个微信服务群开展实时服务。接下来我们还将与各项目实施地在良种选育、良技推广、地力提升、模式创新等方面持续展开合作,为全省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贡献力量。”李禹尧说。

记者:梁金池;摄影:梁金池;视频:梁金池

来源:龙头新闻


相关阅读

  • 甘南县“头雁”领航 乡村产业遍开“致富花”

  • 初夏的早晨,“鹅司令”——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光辉村党总支书记翁建文电话不断,买鹅雏的、租车间的、谈合作的……前一天刚卖了1.1万只鹅雏,连夜清理完育雏车间后,又开启
  • 记者探馆|鲜玉良田,真解馋!

  • “这个玉米香香甜甜滴!”20日,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E区的“黑土优品”展区内,5岁小朋友吃着刚蒸好的玉米,奶声奶气地说。“鲜玉良田”品牌玉米省农投集团鲜玉良田农业发展有限
  • 融媒连线丨“智慧春耕”在新疆大显身手

  •   连线主持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夏青  农业稳产增产,科技是关键。随着我区春耕生产由南向北有序展开,全区各地通过推进良机、良技、良法等深度融合,打牢各类农作物丰产基
  • 2000多亩试点田玉米长势喜人

  •   山西晚报讯(记者 刘俊卿 通讯员 孙向阳)今年,大同市开展全国“北斗+智慧农业”大面积提高玉米单产试点,在玉米播种过程中,大量使用新品种、新农机、新技术,实现良田、良种
  • 儿子给我发来的减脂晚餐图片,这真的能吃饱吗?

  • 又到晚餐时候,我们靠海边,吃饭吃得早。而上班族,这个时候还没下班,又或者正在通勤吧。儿子说他正在减体重,吃减脂餐。这东西,能吃得饱吗?玉米+菠菜+彩椒+牛扒青瓜+荞麦面+鸡蛋+酱大
  • 郑州“大玉米”楼被大风刮歪?回应来了

  • 郑州“大玉米”楼被大风刮倾斜了?5月14日晚郑州市遭遇强风天气侵袭5月15日有网友在网上发布视频称郑州“大玉米”楼被大风刮得倾斜了作为郑州的地标建筑“大玉米”楼是否真的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旅居小住,享受当地慢生活

  •     摄影/聂小闲  消费者对旅居目的地的首要需求就是“好山好水”,然而在工业化进程迅猛的今天,“好山好水”经常伴随着远离都市喧嚣,这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当地
  • 黑龙江日报举办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座谈会

  • 5月29日,黑龙江日报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座谈会在哈举办。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系主任姜德锋、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新闻系主任刘文欣、黑龙江日报相关部门负责人
  • 联名消费一触即爆 背后藏着什么秘诀?

  •     图片/米粒  跨界联名已经成为品牌营销的主流,涵盖食品、游戏、奢侈品、电影、动漫等多个领域。一场场引爆社交圈的联名背后藏着什么秘诀?消费者为何心甘情愿掏钱?
  • 哈尔滨:芍药园里花盛开 市民组团来打卡

  • 29日,哈尔滨市儿童公园芍药园内,多种颜色的花朵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观赏。一些摄影发烧友也带着专业设备来到这里拍摄美景。据了解,这片芍药园总面积1500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