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来市南,拆开城市IP的“盲盒”

日期: 来源:市南融媒收集编辑:市南融媒

未知、新奇,将惊喜加倍,让快乐“成瘾”,这是盲盒带来的真切体验感。认同、感染,将人气导入,让流量激增,这是城市IP释放的十足吸引力。“双节”假期,走进市南的市民、游客,在首届青岛(市南)庭院艺术节中,收获了拆开城市IP“盲盒”的全新体验——当打造IP成为快速提升城市软实力、知名度的有效路径,在城市更新语境下的城市IP打造,不仅要注重肌理重塑,更要着力于地域文化、个性符号的重新提炼,这是一个守正传承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创新破圈的过程。当石家庄成为“摇滚之城”,当东莞晋级“中国潮玩之都”,当淄博拥有了“灵魂烧烤三件套”……通过庭院艺术节展演、老地标重启等一系列活动,市南也在尝试为城市IP注入更多新鲜元素,制造着令人期待的新IP“盲盒”,吸引更多人来“拆解”。

“盲盒”1   文脉新IP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城市IP则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芯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直是历史街区最典型的特质,而建筑是其最明显的实质载体。

在庭院艺术节中,市南区以“艺术市南,庭院有约”为主题,着力打造艺术庭院品牌,遴选出14处艺术庭院,围绕举办1场主题论坛、成立1个艺术联盟、打造1+N种沉浸式体验、策划1场艺术家回家行动、推出4条庭院旅游线路5大板块,推出200余场特色文化活动。

经历了修旧如初、产业导入、活化焕新,这14处庭院均为自带一定流量的历史建筑,分为中式里院、西式庭院两种类型,呈现出中西合璧特色。比如,太兴里是青岛目前最大、价值要素最多、保护最完整、元素最齐全的里院群落;安娜别墅已有120多年历史,是典型巴洛克式建筑,已入选青岛历史优秀建筑;前身为青岛国际俱乐部的中山路壹号完整保留了德国青年风格派建筑风格;坐落于太平角的比利时领事馆旧址比邻郭沫若故居,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它们本身就是青岛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寄托着青岛人的乡愁与热望。

城市IP的打造其实并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重庆洪崖洞、济南超然楼、天津瓷房子走红社交平台的经历,已经证明一座座城市地标也可以写好网红文章,14处艺术庭院自然也能以积淀的建筑语言,让更多人读懂青岛特有的气质和魅力,赋能城市IP发展。


“盲盒”2 演艺新IP

杭州歌舞秀《宋城千古情》展现了烟雨江南的韵致,张家界的民俗歌舞晚会《印象张家界》让观众欣赏了如梦似幻的武陵仙境,敦煌的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以匠心演绎丝绸之路的悠久文化……近年来,大量游客在游览当地景点之余,还心甘情愿为这些演出买单,在文化共鸣中以一部剧打开一座城。当万物皆可IP,能讲好城市故事、彰显城市魅力的演艺也可以成为城市IP。

10月3日,沉浸式曲艺情景剧《青岛往事之中山路传奇》亮相青岛曲艺社,该剧打破传统曲艺的表现方式和表演方法,将相声、胶东大鼓、山东快书等结合,带观众回顾了百年老街上的历史事件、市井生活。在吉善里,实景话剧《里院》聚焦民生,通过小人物的命运变迁,生动展现了老里院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城市更新过程。除了本土演艺,上海《不眠之夜》特展、北京798的“第七届画廊周北京”延伸展两大颇具影响力的文化项目也落地艺术庭院,引来游人如织。

自庭院艺术节启幕以来,沉浸式艺术体验活动在14个庭院内轮番上演,或是以跳动的乐符动人心弦,或是以动情的影像催人泪下,成为市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游客体会城市魅力的新窗口、城市文化的新亮点,也让艺术美学深入城市生活肌理。


“盲盒”3  舌尖新IP

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启动后,“旧里院+新经济”“老建筑+新消费”“原场景+新体验”业态场景让市南老城热潮持续涌动。10月2日,已经121岁的劈柴院借庭院艺术节东风再次回归大众视野——劈柴院首期商户入驻开业活动启幕,16家餐饮商铺、25个摊位与5个文化场景悉数亮相,其中,既有劈柴院豆腐脑、高家锅贴、坛子肉等老青岛的心头好,也有铜锅涮肉、八带烧、牛肉煎饼等新口味,还有绛雪青岚、桶桶烧烤、手工酸奶等自主IP品牌“上线”,不少市民、游客闻讯而来大快朵颐。

据劈柴院运营方青岛海源里商业运营管理公司总经理赵佳介绍,“新”劈柴院秉承“挖掘在地传统美食,赋能市井生活,共创产业合作平台”的经营理念,致力于让青岛人熟悉的老味道回归,赋予老字号、名小吃长久的生命力,同时引入新味道,让劈柴院可以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和市场的认同。

当柳州端出螺蛳粉,当长沙举起茶颜悦色,不少城市正在靠舌尖IP出圈,这也让人对劈柴院的美食充满期待。

深读一点拆“盲盒”者说

成功的城市IP能够让人产生情感共鸣、价值认同,既能吸引市民一同讲好城市故事,又能吸引游客精读城市故事。“双节”假期,人潮涌入市南老城,成为城市故事里的“主角”,也加入了拆解城市IP“盲盒”的队伍,开始重新认识青岛这座城市。

高家锅贴是青岛的老味道,自上世纪80年代在劈柴院开张以来,一家两代人已在此守了40余年。“双节”假期里,锅贴店新一代“掌门”高嵩和兄弟忙得不可开交。“一到饭点,店里就坐满了人。”高嵩说,原来劈柴院门庭冷落时,全靠回头客支撑生意,自去年以来,店里多了不少“生面孔”,特别是首期商户入驻活动后,“来吃饭的市民、游客同比至少增加30%。”久违的人气再次回归,让高嵩更坚定了继续驻扎劈柴院的念头。

“以曲艺的形式来讲述中山路、老街里的故事,这种形式很新颖,也让我再次找到了童年记忆。”带着家人前来观看《青岛往事之中山路传奇》的市民王先生的一番话,让青岛曲艺社艺术总监朱琦颇为感慨。自青岛曲艺社自市南东部转战西部老城以来,朱琦也成为老城复兴的见证者,“我们这部作品正是希望勾起观众关于老中山路的回忆,通过与现实的对比,感受城市更新带来的变迁。”

从逛街里节、逛春天到上街里·啤酒节,总能以新玩法打造爆款活动的市南区吸引了家住西海岸的彭建伟频频造访,“每次来都有新鲜感,常来常新。”这个假期,他至少有4天是在艺术庭院里度过的,“以前旅行时,我感受到沉浸式艺术体验的魅力,没想到现在青岛也有。”彭建伟期待这种全新的演艺模式可以延续下去,而不止于节日。

“原本我们只打算逛逛栈桥,但沿着中山路走一趟,发现了更多‘宝藏地’。”来自济南的张虹说,无论是老里院出片的艺术装置,还是安娜别墅、海誓山盟广场上的演出,都为她带来了全新体验,这样的青岛就不只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走到城市肌理深处,还有“更新的青岛”等待人们去发掘。

相关阅读

  • 青岛:“新项目”锻造“新制造新服务新产业”

  • 聚焦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青岛深入实施“链长制”,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推动优势产业加快倍增、新兴产业加快起势、现代服务业加快提升“新项目”锻造“新制造新服务新产业”实
  • ​通达50余航点,青航2023冬春航季航班计划出炉

  • 记者 赵波 通讯员 徐琳 蓝光津10月29日起,青岛航空将开始执行2023冬春航班计划。根据旅客出行需求和季节特点,青岛航空对航线网络进行了全面优化,将通达北京、上海、香港、韩
  • 大消息!2027年基本建成!直接关系你的生活→

  •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六部门联合印发《城市标准化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城市高质
  • 包高铁抢大学生:强二线城市,困在人才焦虑中

  • 苏州盯上了武汉的高材生。9月23日,G1738次高铁从武汉驶出,其中8节车厢被包下,定向邀请了600多名武汉高校学生乘坐。这些学生中,硕博比例占八成以上。四个小时后,学生们到达旅途的
  • 安徽定远:“三个一”推进城市更新行动

  • “过去羡慕其它小区环境好,公共娱乐区域多,盼着我们小区以后也有休闲娱乐的去处。”“希望能修上几条便民步道,我们出行不用绕路。”群众所盼,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安徽定远县
  • 空港综保展示交易中心拔地而起

  • 中秋国庆假期,笔者在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各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处处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建设者们在节日里仍坚守岗位,用辛勤的劳动,全力推进项目“生长”。 走进青岛空港综合保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来市南,拆开城市IP的“盲盒”

  • 未知、新奇,将惊喜加倍,让快乐“成瘾”,这是盲盒带来的真切体验感。认同、感染,将人气导入,让流量激增,这是城市IP释放的十足吸引力。“双节”假期,走进市南的市民、游客,在首届青岛
  • 1至8月贵州省大数据领域项目投资接近200亿元

  •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李远莉) 10月7日,记者从贵州省大数据管理局获悉,2023年1至8月,贵州省大数据领域项目投资接近200亿元,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整体看,全省大数
  • 受台风影响 海南预计从10月9日停开进出岛旅客列车

  •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徐明锋)10月7日,记者从海南铁路海口车务段获悉,受今年第14号台风“小犬”影响,铁路部门超前防范,主动避险,密切盯控台风路径和影响范围,科学调整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