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日鸟崇拜:当河姆渡遇见三星堆

日期: 来源:甬派客户端收集编辑:甬派客户端

 

曾经的河姆渡渡口。

那是七千年前的一天,如同这万千年来的每一个早晨,一轮红日跃出地平线,继而,朝霞满天。

林中,响起此起彼伏的鸟鸣声,将沉睡之人从梦中惊醒。

河姆渡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及其线图。

“日”与“鸟”好像与生俱来的“官配”,总是“合体”出现。

《山海经·大荒东经》里说:“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意思是乌鸦负载着太阳,往返于天地之间,才产生了日出日落。

大汶口文化的“飞鸟负日”、河姆渡的“双鸟朝阳”、三星堆的“太阳轮”和鸟纹、金沙遗址的“四鸟绕日”……都是这样一种组合。

金沙遗址的“四鸟绕日”太阳神鸟金饰。

在漫长的时空宇宙中,它们互相找寻,遥遥致意,呈现出霍金所说“遥远的相似性”。

不同文化中的日鸟组合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一个“网红”文物云集的热门博物馆。

各种明星展品中,有一件看上去观赏性似乎没那么强的大型青铜“怪物”,圆形,含五道放射芒。学界一般认为,它就是三星堆人塑造的太阳。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展示的太阳形器。

“太阳轮”的对面,展示了几件带鸟纹的青铜器,“太阳崇拜”和“鸟崇拜”的说明牌互相照面,一同向世人讲述有关原始信仰的问题。

展板举例其他文化,河姆渡的“双鸟朝阳”自然在其中,此外还有湖北宜昌东门头遗址的“太阳人”、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的“飞鸟负日”、陕西渭南泉护村遗址彩陶片上的日鸟图像、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的玉鹰(鹰-猪-太阳合一)、良渚玉璧上的“鸟日合体”,以及成都金沙遗址的“四鸟绕日”……

三星堆博物馆里的中国早期太阳图像展板

从距今七千年到距今三千年,这些文物时间跨度大、分布范围广,遍及长江、黄河两岸。它们之间,不存在互相影响的问题,而是“不约而同”,选择了日与鸟作为模拟和表现的对象——

大汶口陶器上刻划纹的线条“草率”,虚拟性强;

大汶口的“飞鸟负日”更具象征意味。

河姆渡的牙雕,雕刻精细,图案完整,两只巨鸟,拖着长长的尾巴,昂首相望、振翅欲飞,中央,缓缓升起一轮红日,环绕火焰纹;

泉护村的版本写实,鸟儿飞翔的姿态更加活灵活现;

泉护村遗址的鸟很有肉感。

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金饰几何化、图案性更强,一片金箔薄如剪纸,内层是涡轮状的太阳,像旋转的火球,外层4只飞鸟首尾相接,充满动感——是它,最终脱颖而出,被国家文物局定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


放大版中国文化遗产标识。

为什么是鸟与日?

生物课本上说,“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植物通过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便是“光合作用”。

古人肯定不知道这个化学方程式,但他们却非常敏感地感知到,太阳和万物生长存在密切的关系。

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崩海啸、凶禽猛兽,这些天地自然间的存在对初民来说,皆冥冥莫测、不可控制。但“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没有太阳,人们在黑暗中难以视物,动植物无法繁殖,农作物没有收成,对太阳产生敬畏与崇拜几乎自然而然。

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说,凡是阳光照耀到的地方,都存在太阳崇拜。阿波罗,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在中国,则有东方特色的夸父逐日、后羿射日。

西方宗教研究领域自然神话学派的代表人物麦克斯·缪勒也曾提出,太阳崇拜是一切神话的核心,太阳神话派生出了其他诸多神话。

《山海经》里,有大量关于太阳的神话,但太阳神话和鸟神话很难完全区分。比如有一款太阳神鸟叫“三足乌”,金乌负日,鸟崇拜和太阳崇拜经常是一回事。

玉鹰集合了鸟、猪与太阳图案。

太阳哺育万物,带给世间光明与温暖,象征生命和永恒,是天神的居所;而鸟儿是唯一能够飞上青天、沟通人神的使者,是具有神性的日中之精。

所以,它们经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表现在文物上,典型的便是在太阳中绘刻鸟纹,或在鸟身上绘刻太阳纹。

后者很有代表性的,可见于良渚鸟纹。据有关学者研究,良渚鸟纹图像中,存在大量“日在鸟腹”的构图模式,可以说是良渚人日鸟复合崇拜的自然描绘。甚至在最著名的良渚神徽中,也存在“鸟日合体”的情况。

良渚神徽图案。

源远流长的日鸟崇拜

当我们在时空中来回穿梭,不得不惊讶于文明的连续性与统一性。

在距今四五千年的中国稻作民族地区,几乎都是“太阳鸟”的天下。而太阳纹作为纹饰中的一种,被沿用了很久。二里头的太阳纹陶方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广西桂平出土的东汉铜鼓上,都能见到明显的太阳纹痕迹。

二里头的太阳纹陶方鼎。

汉代马王堆帛画中,太阳纹与鸟纹“和平共处”、浑然一体。它们还一起进入汉画像石、漆器,北朝墓葬壁画……直到最后,那些来自四面八方,长相千奇百怪的鸟儿们,腾飞到同一片天空之中,汇入“大一统”的源流。

马王堆帛画右上角有明显的“太阳鸟”。

那飞鸟出现在唐代铜镜上,成双成对,比翼齐飞;它们被宋人写入丹青,代表一种独立的绘画门类;它们也出现在明清丝织品上,寄托着美好的寓意。

而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新看向七千年前河姆渡的“双鸟朝阳”,依然会惊叹先民的造型能力,那尖凸的鸟喙直冲天际,好像下一秒就要发出锐利的嘶鸣。

“双鸟朝阳”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展厅

1993年,余姚市文化馆研究人员陈忠来在全国吴越文化民间艺术研讨会上分享观点,认为“双鸟朝阳”或称“双鸟舁日”更为确切。《说文》释义,“舁”字是“共举”的意思,图案中的双鸟正是在“拱护”“抬举”着太阳。

不论如何定名,被附着在日鸟纹样上,自由奔放的情感、浪漫瑰丽的精神、朴素热烈的祈愿一如既往。就如万千年来的每一个清晨,红日初升,飞鸟惊空,天地涌动着希望与美好。

甬派客户端记者 顾嘉懿

编辑:施雯

相关阅读

  • 哈尔滨太阳岛上人气旺

  • 时下,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蒲公英盛开,核桃楸、云杉等植被披上新绿,湿地、老建筑独具魅力。游客和市民纷至沓来,一派人潮涌动的热闹景象。大地披绿鲜花盛开湿地苇草茂盛太阳湖水
  • 金中都城遗址公园“上新”

  •   金中都城遗址公园与丽泽金融商务区有机融合。  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金中都城遗址公园又完工近5万平方米,加上去年11月首批开放的2万多平方米,总开放面积已达7.5万平方
  • 【全民健康】太阳镜也会“变老”?

  •     图源:卡乐图片。摄影/宁颖  盛夏已至,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出门都戴上了太阳镜。很多人一副太阳镜一用就是很多年。其实,太阳镜也是有保质期的,与佩戴
  • 革命遗址如何认定? 广东出台“标准”

  • 羊城晚报讯 记者文艺、通讯员粤文旅宣报道: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住房城乡建设厅、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公布《广东省革命遗址认定标准(暂行)》(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坚
  • 140.94万人次!哈尔滨地铁单日客流再创新高

  • 继2023年12月31日创下122.28万人次单日大客流纪录,哈尔滨地铁今年“五一”假期首日再创新高,达到140.94万人次。为保障“五一”期间地铁运行畅通安全,哈尔滨地铁推出了延长运
  • 支帐篷、看马戏、喂小鹿、赏冰景就来这个景区

  • 春光明媚,绿意盎然,正是出游好时节。这个“五一”小长假,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游客云集。据太阳岛风景区统计,“五一”小长假首日,入园人数超7万人次。5月1日,记者来到太阳岛风景区
  • 别人在看“天狗吃太阳”,我在看色球层

  • 编者按如果有机会看日食,你会关注什么?本文的作者正在从事太阳相关的研究,4月初,他也在美国第一次看到了日全食的景象,作为“业内人”,他眼中的日食是怎样的?2024年北美时间的4月8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日鸟崇拜:当河姆渡遇见三星堆

  • 曾经的河姆渡渡口。那是七千年前的一天,如同这万千年来的每一个早晨,一轮红日跃出地平线,继而,朝霞满天。林中,响起此起彼伏的鸟鸣声,将沉睡之人从梦中惊醒。河姆渡双鸟朝阳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