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新疆首个数字农业产业研究中心揭牌

日期: 来源:天山网收集编辑: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 盖有军 通讯员 朱文斌报道)“玛纳斯县率先在全疆建立数字农业产业研究中心,为抢占数字农业发展先机提供了重要支撑。依托研究中心这一平台,能够有效聚集更多的科研机构和专业人才,在服务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可以为全疆数字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实践样本。”12月10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刘晓峰说。

12月10日,玛纳斯县数字农业产业研究中心揭牌成立。朱文斌摄

  当天,玛纳斯县第二届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举行。来自疆内外数字农业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及相关龙头企业的代表,聚焦“深化数字赋能 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就无人农场建设促进新疆棉花产业提质增效、农业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棉田数字化技术探索与实践等方面进行研讨交流。同时,共同见证新疆首个数字农业产业研究中心——玛纳斯县数字农业产业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12月10日,参加玛纳斯县第二届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与会者观摩玛纳斯县数字农业实训基地。陆凯摄

  玛纳斯县数字农业产业研究中心由玛纳斯县人民政府、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联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研究中心围绕新疆棉花、小麦、玉米等产业的数字化种植需求,开展技术研发、熟化和推广应用工作。以智能决策与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数字农业技术研发、土壤与作物检测、水肥一体化装备检测为核心,重点解决棉花、小麦、玉米等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品种筛选与决策、节水灌溉决策、精准施肥决策、动态生育指标获取、苗情诊断与调控等瓶颈技术,为棉花、小麦、玉米等作物的数字化、智慧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进行数字农田升级改造以后,农户通过手机App端就可以进行生产过程当中的水肥精准调控,每亩地节省人工费30到50元,帮助农户实现了增产增收。”新疆慧尔智联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吉伟介绍。

  今年以来,玛纳斯县抢抓数字农业发展新机遇,完成了40万亩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安装应用节水智慧电动水阀3.3万余套。通过应用节水智慧电动水阀、水肥一体化和农田智慧监测、移动终端App等智能设备,农民通过手机实现了足不出户进行远程精准水肥管理操控。据测算,安装节水智慧电动水阀的农田亩均节水约30立方米。同时,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每亩可节省肥料成本16元,并大大降低了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农户的普遍认可。玛纳斯县计划在3年内将全县100万亩耕地全部建成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届时,全县100万亩耕地可实现年节水约3000万立方米,由此可新增灌溉种植面积8万亩。

12月10日,在玛纳斯县数字农业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数字农业管理服务信息分析。陆凯摄

  面对数字农业装备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今年玛纳斯县开工建设了全疆首家数字农业装备产业园。目前,已完成11栋厂房主体的施工,建筑总面积4万平方米,还与6家企业达成入驻协议。按照规划,该数字农业装备产业园未来将实现数字农业智能装备本地自给自足,并辐射全疆。

  玛纳斯县委书记刘强表示:“发展数字农业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玛纳斯县将抢抓数字农业发展的新机遇,积极借智借力,全力打造全疆数字农业示范县、先行县,让广大农民切实享受到数字农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和实惠。”


相关阅读

  • 西安灞桥区:社会化服务队让乡村振兴路越走越宽

  • 这几天,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有一支专业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开始了樱桃“冬季第一剪”,他们佩戴好装备,快速分辨枝条类型,一个个动作敏捷、修剪精准,充分展示着灞桥区社会化服务
  • 内容产量·数字订户·印刷业创新

  • 作者:辜晓进/编译(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本刊学术顾问辜晓进教授提供)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第23期《纽约时报》订户过千万,非新闻产品唱主角《
  • 地里来了“田保姆” 振兴路上乐无忧

  • □ 本报记者 刘少伟“我们村种了2000来亩高粱,都是统一托管,旋种防收不用村民们操心,效果也不赖,今年亩产基本都在1300到1500斤,一到成熟,就有人来地头抢着收,不愁卖,所以大家都愿意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新疆首个数字农业产业研究中心揭牌

  • 天山网讯(记者 盖有军 通讯员 朱文斌报道)“玛纳斯县率先在全疆建立数字农业产业研究中心,为抢占数字农业发展先机提供了重要支撑。依托研究中心这一平台,能够有效聚集更多的科
  • 今年前11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07亿元

  •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了解到,今年1-11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07亿元,同比增长7.4%,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15.55万公里,其中高铁4.3